一种呼吸科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4531发布日期:2021-03-09 16:1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科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这一种呼吸科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在日常的呼吸科工作中,常常需要进行供氧动作,常见的设备往往是固定在床上,一旦病人需要有动作无法运动,行动极为不便,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申请号:cn201520955990.4公布了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装置,该装置采用气囊供气,费时费力,且无法方便移动,极为不便,因为材料问题保存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科穿戴设备,包括底座、氧气控制系统、呼吸感应系统、身体固定系统、自动盖面罩系统、脖子固定系统。
4.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板、头套、骨架、滚筒安装板。所述的氧气控制系统包括电机安装座,所述的呼吸感应系统包括传感结构基座,所述的身体固定系统包括盖板座,所述的自动盖面罩系统包括气缸固定座,所述的脖子固定系统包括滑轨,所述的底座上有底板、头套、滚筒安装板,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底板上表面,传感结构基座固定安装在骨架内表面,盖板座固定安装在滚筒安装板上表面,气缸固定座固定安装在骨架上部内侧面,滑轨固定安装在头套上表面。
5.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还包括进气管、出气管、氧气瓶、氧气瓶放置座、灯座、灯管、对向传感器座、传感器、滑台、滚筒、软套、氧气接口,进气管与氧气接口形成螺纹配合,出气管与阀门形成螺纹配合,氧气瓶放置在氧气瓶放置座内,氧气瓶放置座固定安装在骨架上,灯座固定安装在底板上表面,灯管固定安装在灯座孔内,对向传感器座固定安装在滚筒安装板外侧上表面,传感器与对向传感器座形成螺纹配合,滑台固定安装在底板上表面,滚筒与滚筒安装板形成转动配合,软套固定安装在滚筒表面,氧气接口固定安装在氧气瓶气嘴上。
6.进一步的,所述的氧气控制系统还包括:伺服电机、类凸轮盘、延长杆、万向节、万向节轴、延长杆轴、拐杆、球头结、万向球、阀门,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座槽内,类凸轮盘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转动轴上,延长杆和类凸轮盘凸轴形成转动配合,万向节与延长杆轴形成转动配合,万向节轴与万向节形成转动配合,延长杆轴与延长杆形成转动配合,拐杆与万向节轴形成转动配合,球头结与万向球形成转动配合,万向球固定安装在阀门杆件上,阀门与进气管形成螺纹配合。
7.进一步的,所述的呼吸感应系统还包括:传感器弹簧、传感器安装臂、传感器安装座,传感器弹簧与传感结构基座形成滑动配合,传感器安装臂固定安装在传感器弹簧两端轴上,传感器安装座固定安装在传感器安装臂上。
8.进一步的,所述的身体固定系统还包括:盖板、盖板轴、橡胶调整条、锁扣、锁扣套,盖板与盖板轴形成转动配合,盖板轴与盖板座形成转动配合,橡胶调整条与盖板形成固定
配合,锁扣固定安装在橡胶调整条上。
9.进一步的,所述的自动盖面罩系统还包括,顶升气缸、气缸延长杆、直线轴、直线轴承、板间弹簧、下压上板、下压下板、管件接头、呼吸面罩,顶升气缸固定安装在气缸固定座槽内,气缸延长杆固定安装在顶升气缸伸长轴上,直线轴与直线轴承形成滑动配合,直线轴承固定安装在下压上板上,下压下板固定安装在直线轴上,管件接头固定安装在下压下板孔内,呼吸面罩固定安装在管件接头上。
10.进一步的,所述的脖子固定系统还包括,脖套、滑块,脖套固定安装在滑块上,滑块与滑轨形成滑动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的气缸延长杆固定安装在下压上板上。
12.进一步的,所述的传感器与传感器安装座形成螺纹配合。
13.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发明采用滚筒加套垫设计,便于穿戴,较为舒适。
15.(2)本发明使用氧气控制系统避免氧气的浪费。
16.(3)本发明使用呼吸感应系统实时感应人的呼吸。
17.(4)本发明使用自动盖面罩系统保证身体不方便的患者能够顺利盖上面罩。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氧气控制系统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呼吸感应系统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身体固定系统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自动盖面罩系统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脖子固定系统示意图。
24.附图标号:1-底座;2-氧气控制系统;3-呼吸感应系统;4-身体固定系统;5-自动盖面罩系统;6-脖子固定系统;101-底板;102-头套;103-骨架;104-进气管;105-出气管;106-氧气瓶;107-氧气瓶放置座;108-灯座;109-灯管;110-对向传感器座;111-传感器;112-滑台;113-滚筒安装板;114-滚筒;115-软套;116-氧气接口;201-伺服电机;202-电机安装座;203-类凸轮盘;204-延长杆;205-万向节;206-万向节轴;207-延长杆轴;208-拐杆;209-球头结;210-万向球;211-阀门;301-传感器弹簧;302-传感器安装臂;303-传感器安装座;304-传感结构基座;401-盖板;402-盖板座;403-盖板轴;404-橡胶调整条;405-锁扣;406-锁扣套;501-顶升气缸;502-气缸延长杆;503-直线轴;504-直线轴承;505-板间弹簧;506-下压上板;507-下压下板;508-管件接头;509-呼吸面罩;510-气缸固定座;601-脖套;602-滑块;603-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26.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一种呼吸科穿戴设备,包括底座1、氧气控制系统2、呼吸感应系统3、身体固定系统4、自动盖面罩系统5、脖子固定系统6。
27.底座1包括底板101、头套102、骨架103、滚筒安装板113,氧气控制系统2包括电机安装座202,呼吸感应系统3包括传感结构基座304,身体固定系统4包括盖板座402,自动盖面罩系统5包括气缸固定座510,脖子固定系统6包括滑轨603,底座1上有底板101、头套102、滚筒安装板113,电机安装座202固定安装在底板101上表面,传感结构基座304固定安装在骨架103内表面,盖板座402固定安装在滚筒安装板113上表面,气缸固定座510固定安装在骨架103上部内侧面,滑轨603固定安装在头套102上表面。
28.具体的如图1所示为底座1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骨架103为龙门结构,接角处有支撑板,进气管104与氧气接口116形成螺纹配合,出气管105与阀门211形成螺纹配合,氧气瓶106放置在氧气瓶放置座107内,氧气瓶放置座107固定安装在骨架103上,灯座108固定安装在底板101上表面,灯管109固定安装在灯座108孔内,对向传感器座110固定安装在滚筒安装板113外侧上表面,传感器111与对向传感器座110形成螺纹配合,滑台112固定安装在底板101上表面,滚筒114与滚筒安装板113形成转动配合,软套115固定安装在滚筒114表面,氧气接口116固定安装在氧气瓶106气嘴上,传感器111对向安装,在人体进入到装置内的时候能够发射信号,使得设备开始动作。
29.具体的如图2所示为氧气控制系统2结构示意图,其中伺服电机201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座202槽内,类凸轮盘203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201转动轴上,延长杆204和类凸轮盘203凸轴形成转动配合,万向节205与延长杆轴207形成转动配合,万向节轴206与万向节205形成转动配合,延长杆轴207与延长杆204形成转动配合,拐杆208与万向节轴206形成转动配合,球头结209与万向球210形成转动配合,万向球210固定安装在阀门211杆件上,阀门211与进气管104形成螺纹配合,伺服电机201接收到信号后转动,通过曲柄摇杆机构以及凸轮机构打开氧气阀门,在检测到呼气时反向转动关闭阀门,关闭氧气通道。
30.具体的如图3所示为呼吸感应系统3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传感器弹簧301与传感结构基座304形成滑动配合,传感结构基座304为l型结构,且传感结构基座304远离骨架103内表面的一端竖直的圆柱,传感器弹簧301套在传感结构基座304的竖直圆柱上,传感器安装臂302固定安装在传感器弹簧301两端轴上,传感器安装座303固定安装在传感器安装臂302上,传感器111在感受到腹部隆起时传递吸气信号,同时为避免腹部挤压传感器,传感器弹簧301收缩,保护腹部,传感器111检测不到腹部时传递呼气信号,弹簧复位。
31.具体的如图4所示为身体固定系统4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盖板401与盖板轴403形成转动配合,盖板轴403与盖板座402形成转动配合,橡胶调整条404与盖板401形成固定配合,锁扣405固定安装在橡胶调整条404上,人体进入装置后,两侧盖板401盖在人体上,两侧锁扣405卡死,尺寸不合适调整橡胶调整条404。
32.具体的如图5所示为自动盖面罩系统5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顶升气缸501固定安装在气缸固定座510槽内,气缸延长杆502固定安装在顶升气缸501伸长轴上,直线轴503与直线轴承504形成滑动配合,直线轴承504固定安装在下压上板506上,下压下板507固定安装在直线轴503上,管件接头508固定安装在下压下板507孔内,呼吸面罩509固定安装在管件接头508上,在动作开始时顶升气缸501伸长,系统下压,将呼吸面罩509盖在面部。
33.具体的如图6所示为脖子固定系统6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脖套601固定安装在滑块602上,滑块602与滑轨603形成滑动配合,在人体进入装置后滑动脖套601,颈部固定,脖套601通过l型块延伸到使用者脖子位置。
34.使用本发明时,人体平躺,进入装置,直到头部进入头套102内,滑台112为斜坡结构,方便人体进入设备,滑台112与滚筒114都是为了人体进入时减小摩擦力,背部滚筒114上设置有软套115,同时头部可使用橡胶等材料,起到缓冲作用,装置两端的传感器111在同时接收到信号后确定人体是否已经全部进入装置以及位置是否正确,确认后进行下一步动作,滑动脖套601,将脖子固定,拉动两侧盖板401盖在人体上,两侧锁扣405卡死,尺寸不合适调整橡胶调整条404,正常呼吸,呼吸感应系统3上的传感器111传递信号,同时顶升气缸501伸长,系统下压,将呼吸面罩509盖在面部,吸气时伺服电机201正转,打开氧气通道,呼气时伺服电机201反转,关闭氧气通道,穿戴者可随意移动,卸下设备时将锁扣405打开,平躺进入设备只是为了方便穿戴,使用者也可以坐姿穿戴,本实施例中,穿戴设备设计长度仅到上半身,不影响下半身行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