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辅助爬楼担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26811发布日期:2021-01-26 17:24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助力辅助爬楼担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担架技术领域,具体为助力辅助爬楼担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医疗设备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和计算机化,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其产品技术含量高。
[0003]
担架为医疗器械的一种,医院或军队中抬送病人、伤员的用具,用竹、木、金属等做架子,中间绷着帆布或绳子,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
[0004]
传统的担架攀爬和越障环境时使用不便,需占用大量人力才能实现患者转移的现状,大大降低了担架使用时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助力辅助爬楼担架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助力辅助爬楼担架,包括:担架架体,所述担架架体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履带行走机构,所述担架架体的后侧且位于履带行走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辅助轮,所述担架架体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担架架体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从上至下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和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顶部均焊接有握把,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后侧且位于移动机构的顶部焊接有拉动把手,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底端均焊接有限位柱;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套与第一柱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背向第一柱体且靠近辅助轮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远离固定板一端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焊接有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的顶部焊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焊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的底部焊接有第一转动轴,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的中心处焊接有第三转轴座,所述第三转轴座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轴,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第二转动轴与第三转轴座之间,所述固定块靠近第二转动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靠近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板并焊接有第一履带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板并焊接有第二履带轮,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履带轮和第二履带轮通过履带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且靠近第二转动轴的一侧焊接有第一
转轴座,所述第一转轴座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座,所述第二转轴座远离第一转轴座的一侧焊接有电动推杆;所述辅助轮包括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后侧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第二固定套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三固定套,所述第三固定套的后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第三固定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具有楼梯或台阶的情况下,履带行走机构能够带动担架在台阶上越阶移动,使用时医务人员握住握把的一端,通过履带行走机构承担担架上患者绝大部分的重力,减轻医务人员所受垂直方向的力,而改为对担架施加牵拉力,从而拖动担架沿斜面环境移动,履带行走机构能够在运行过程中自主变更为适当的方向和角度,以提高易用性,履带行走机构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并形成助力,进一步降低医务人员的体力消耗,同时实现担架完全自主运动,无需医务人员再进行牵拉,仅需掌控方向即可。
[0008]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伸长端与固定轴背向第三转轴座的一侧焊接。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达到控制履带行走机构倾角的目的,使用不同规格的楼梯。
[0010]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靠近第二固定套的一侧与第二固定套焊接。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大大提高固定板的稳定性,避免了固定板在使用时出现脱落的状况。
[0012]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移动机构呈对称设置。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平地上扳动移动机构,使移动机构与地面垂直设置,使万向轮与地面接触,从而达到了水平推动该担架移动的目的。
[0014]
优选的,所述拉动把手的表面和握把的表面均套设有橡胶套。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大医务人员手部与握把和拉动把手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手部从握把和拉动把手表面脱落的状况。
[0016]
优选的,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的宽度大于固定板的宽度。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在调节履带行走机构的角度时固定板阻碍第二履带轮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履带行走机构的角度调节范围。
[0018]
助力辅助爬楼担架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s1:遭遇楼梯时,使用者双手分别握住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底部的拉动把手,向上抬起该担架,使担架的倾角达到最舒适的角度;s2;开启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长端伸长,电动推杆的伸长端推动第三转轴座向远离第一转轴座的一侧移动,第三转轴座用过固定轴带动活动板以旋转轴为转轴转动,控制电动推杆的伸长长度,即可控制活动板的转动角度,控制履带行走机构的倾角,使履带行走机构的倾角与楼梯阶梯之间的倾角相同;s3:开启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其内腔的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轴带动两端的第一履带轮转动,第一履带轮转动带动其表面的履带进行转动,履带即可通过表面的齿牙在楼梯上移动,进而使该担架能够在楼梯上行走。
[0019]
优选的,所述s1中担架倾斜角度为四十至七十度。
[0020]
优选的,所述s2中履带行走机构与第一柱体之间夹角的范围为十至八十度。
[0021]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转速为180-300r/min。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在具有楼梯或台阶的情况下,履带行走机构能够带动担架在台阶上越阶移动,使用时医务人员握住握把的一端,通过履带行走机构承担担架上患者绝大部分的重力,减轻医务人员所受垂直方向的力,而改为对担架施加牵拉力,从而拖动担架沿斜面环境移动,履带行走机构能够在运行过程中自主变更为适当的方向和角度,以提高易用性,履带行走机构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并形成助力,进一步降低医务人员的体力消耗,同时实现担架完全自主运动,无需医务人员再进行牵拉,仅需掌控方向即可。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履带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图3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履带行走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转轴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1、担架架体;2、履带行走机构;3、辅助轮;4、移动机构;11、第一柱体;12、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4、第三连接杆;15、第四连接杆;16、第五连接杆;17、第二柱体;18、握把;19、限位柱;110、拉动把手;21、固定板;22、电机;23、第一锥形齿轮;24、第一履带轮;25、第一固定套;26、固定架;27、第二履带轮;28、第一转动轴;29、履带;210、旋转轴;211、固定块;212、活动板;213、第二转动轴;214、第一转轴座;215、第二转轴座;216、电动推杆;217、固定轴;218、第三转轴座;219、第二锥形齿轮;31、第二固定套;32、支架;33、滚轮;41、第三固定套;42、支撑柱;43、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6]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助力辅助爬楼担架,包括:担架架体1,担架架体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履带行走机构2,担架架体1的后侧且位于履带行走机构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辅助轮3,担架架体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4。
[0027]
如图1和图2所示,担架架体1包括第一柱体11和第二柱体17,第一柱体11和第二柱体17呈平行设置,第一柱体11和第二柱体17之间从上至下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3、第三连接杆14、第四连接杆15和第五连接杆16,第一柱体11和第二柱体17的顶部均焊接有握把18,第一柱体11和第二柱体17的后侧且位于移动机构4的顶部焊接有拉动把
手110,拉动把手110的表面和握把18的表面均套设有橡胶套,能够增大医务人员手部与握把18和拉动把手110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手部从握把18和拉动把手110表面脱落的状况,第一柱体11和第二柱体17的底端均焊接有限位柱19。
[0028]
如图2-6所示,履带行走机构2包括固定板21,固定板21靠近第二固定套31的一侧与第二固定套31焊接,能够大大提高固定板21的稳定性,避免了固定板21在使用时出现脱落的状况,固定板21靠近11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套25与第一柱体11固定连接,固定板21背向第一柱体11且靠近辅助轮3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架26,固定架26远离固定板21一端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旋转轴210,旋转轴210的两端均焊接有活动板212,两个活动板212之间的宽度大于固定板21的宽度,能够避免在调节履带行走机构2的角度时固定板21阻碍第二履带轮27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履带行走机构2的角度调节范围,两个活动板212之间的顶部焊接有第二转动轴213,第二转动轴213的表面焊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3,两个活动板212之间的底部焊接有第一转动轴28,两个活动板212之间的中心处焊接有第三转轴座218,第三转轴座218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轴217,两个活动板212之间焊接有固定块211,固定块211位于第二转动轴213与第三转轴座218之间,固定块211靠近第二转动轴2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22,电机22的输出轴焊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19,第二锥形齿轮219靠近第一锥形齿轮23的一侧与第一锥形齿轮23啮合,第二转动轴213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板212并焊接有第一履带轮24,第一转动轴28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板212并焊接有第二履带轮27,位于同一侧第一履带轮24和第二履带轮27通过履带29传动连接,固定板21的底部且靠近第二转动轴213的一侧焊接有第一转轴座214,第一转轴座214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座215,第二转轴座215远离第一转轴座214的一侧焊接有电动推杆216,电动推杆216的伸长端与固定轴217背向第三转轴座218的一侧焊接,能够达到控制履带行走机构2倾角的目的,使用不同规格的楼梯。
[0029]
如图2所示,辅助轮3包括第二固定套31,第二固定套31的后侧焊接有支架32,支架32远离第二固定套31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33。
[0030]
如图2所示,移动机构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移动机构4呈对称设置,能够在平地上扳动移动机构4,使移动机构4与地面垂直设置,使万向轮43与地面接触,从而达到了水平推动该担架移动的目的,移动机构4包括第三固定套41,第三固定套41的后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柱42,支撑柱42远离第三固定套4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43。
[00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具有楼梯或台阶的情况下,履带行走机构2能够带动担架在台阶上越阶移动,使用时医务人员握住握把18的一端,通过履带行走机构2承担担架上患者绝大部分的重力,减轻医务人员所受垂直方向的力,而改为对担架施加牵拉力,从而拖动担架沿斜面环境移动,履带行走机构2能够在运行过程中自主变更为适当的方向和角度,以提高易用性,履带行走机构2可以通过电机22驱动并形成助力,进一步降低医务人员的体力消耗,同时实现担架完全自主运动,无需医务人员再进行牵拉,仅需掌控方向即可。
[0032]
助力辅助爬楼担架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s1:遭遇楼梯时,使用者双手分别握住第一柱体11和第二柱体17底部的拉动把手110,向上抬起该担架,使担架的倾角达到最舒适的角度,担架倾斜角度为六十度;s2;开启电动推杆216,电动推杆216的伸长端伸长,电动推杆216的伸长端推动第三转
轴座218向远离第一转轴座214的一侧移动,第三转轴座218用过固定轴217带动活动板212以旋转轴210为转轴转动,控制电动推杆216的伸长长度,即可控制活动板212的转动角度,控制履带行走机构2的倾角,使履带行走机构2的倾角与楼梯阶梯之间的倾角相同,履带行走机构2与第一柱体11之间的夹角为四十度;s3:开启电机22,电机22的转速为200r/min,电机22的输出轴带动第二锥形齿轮219转动,第二锥形齿轮219转动的同时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锥形齿轮23转动,第一锥形齿轮23带动其内腔的第二转动轴213转动,第二转动轴213带动两端的第一履带轮24转动,第一履带轮24转动带动其表面的履带29进行转动,履带29即可通过表面的齿牙在楼梯上移动,进而使该担架能够在楼梯上行走。
[0033]
综上:能够在具有楼梯或台阶的情况下,履带行走机构2能够带动担架在台阶上越阶移动,使用时医务人员握住握把18的一端,通过履带行走机构2承担担架上患者绝大部分的重力,减轻医务人员所受垂直方向的力,而改为对担架施加牵拉力,从而拖动担架沿斜面环境移动,履带行走机构2能够在运行过程中自主变更为适当的方向和角度,以提高易用性,履带行走机构2可以通过电机22驱动并形成助力,进一步降低医务人员的体力消耗,同时实现担架完全自主运动,无需医务人员再进行牵拉,仅需掌控方向即可。
[0034]
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