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凉止痒组合物、清凉止痒乳液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0387408发布日期:2022-06-11 11: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清凉止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丁香油0.1~1.0份,桉叶油0.1~1.0份,α-红没药醇0.05~0.5份,姜根油0.05~0.5份,水杨酸甲酯0.01~1.0份,贯叶连翘油0.01~0.3份,金银花油0.01~0.3份和薄荷脑1.0~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凉止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丁香油0.5~1.0份,桉叶油0.5~1.0份,α-红没药醇0.05~0.25份,姜根油0.05~0.25份,水杨酸甲酯0.5~1.0份,贯叶连翘油0.01~0.3份,金银花油0.01~0.3份和薄荷脑1.0~3.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凉止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丁香油0.5份,桉叶油0.5份,α-红没药醇0.1份,姜根油0.1份,水杨酸甲酯0.5份,贯叶连翘油0.1份,金银花油0.2份和薄荷脑3.0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清凉止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丁香油的制备方法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干燥丁香花蕾进行挥发油提取,加水量为所述干燥丁香花蕾质量的5~7倍,蒸馏时间为4~6h,所得挥发油即为所述丁香油;和/或所述桉叶油的制备方法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蓝桉鲜叶进行挥发油提取,加水量为所述蓝桉鲜叶质量的4~6倍,蒸馏时间为5~7h,所得挥发油即为所述桉叶油;和/或所述姜根油的制备方法为: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对生姜进行挥发油提取,萃取压力为23~26mpa,萃取温度为38~42℃,分离压力为6.4~6.6mpa,分离温度为30~33℃,所得挥发油即为所述姜根油;和/或所述贯叶连翘油的制备方法为: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对贯叶连翘进行挥发油提取,萃取压力为45~48mpa,萃取温度为35~37℃,分离压力为6.3~6.5mpa,分离温度为27~29℃,所得挥发油即为所述贯叶连翘油;和/或所述金银花油的制备方法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金银花进行挥发油提取,加水量为金银花质量的8~10倍,蒸馏时间4~6h,所得挥发油即为所述金银花油。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清凉止痒组合物在制备皮肤清凉止痒产品中的应用。6.一种清凉止痒乳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清凉止痒组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凉止痒乳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凉止痒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味剂选自丙二醇、甘油、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水包油性乳化剂为非离子型自乳化单硬脂酸甘油酯;和/或所述ph调节剂可选用氨甲基丙醇;和/或所述防腐剂为苯氧乙醇和乙基己基甘油的混合物。9.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清凉止痒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所述水中加入所述吐温60、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升温至75~85℃,搅拌至溶解,得到水相;将所述异壬酸异壬酯、聚二甲基硅氧烷、水包油性乳化剂、c16-18醇、α-红没药醇、姜根油在75~85℃融化混合,得到油相;将所述水相与所述油相在75~85℃搅拌5~10min,均质3~5min,加入所述ph调节剂,继续均质3~5min,降温至40~50℃,加入预混均匀的所述保湿剂、薄荷脑、防腐剂、丁香油、桉叶油、水杨酸甲酯、贯叶连翘油和金银花油,均质至混合均匀,得所述清凉止痒乳液。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皮肤清凉止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凉止痒组合物及其应用和该组合物制成的清凉止痒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清凉止痒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丁香油0.1~1.0份,桉叶油0.1~1.0份,α-红没药醇0.05~0.5份,姜根油0.05~0.5份,水杨酸甲酯0.01~1.0份,贯叶连翘油0.01~0.3份,金银花油0.01~0.3份和薄荷脑1.0~5.0份。该清凉止痒组合物凉感持久且温和不刺激,同时具有显著的止痒作用,对于蚊虫叮咬、过敏、风疹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瘙痒能够迅速缓解,并且止痒效果持久。用该清凉止痒组合物可制成清凉止痒乳液等皮肤用清凉止痒产品。凉止痒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吴相君 信璨 冉瑞虎 马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8
技术公布日:2022/6/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