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减肥降脂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4163908发布日期:2021-03-05 14:1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具有减肥降脂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肥降脂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背景技术:

2.肥胖是由于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过剩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于体内而产生的,肥胖的发病除了与家族史、年龄、种族、性别相关外,与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据官方统计报道,肥胖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有近19亿超重和6.5亿肥胖的成年人,近年来儿童也有所增高。肥胖发生时,往往会伴随着一些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中风等疾病。因此,应特别重视控制肥胖和减肥的工作,有必要找到行之有效且安全的途径,预防和降低肥胖的发病率。
3.目前针对治疗肥胖的手段主要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手术治疗等,饮食和运动管理是肥胖症的重要基石,但它们往往难以实现和长期维持,因此在治疗肥胖时常需要用药物辅助治疗。目前fda批准的减肥合成药物主要有五种,分别为奥利司他、氯卡色林、利拉鲁肽、芬特明/托吡酯、纳曲酮/安非他酮,但服用后常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如头晕、口干恶心、大便通便、肠胃气胀等。褐藻提取物中含有岩藻黄质及其乙酰化产物岩藻黄醇,可以通过减少脂质吸收,减少脂肪前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或减少脂肪生成和增加脂解作用,在严重副作用方面优于化学治疗方法。本发明以“金潮”爆发期的褐藻为原料,通过提取纯化工艺制备得褐藻提取物固体,与中药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配伍,具有很好的防治肥胖的作用。
4.中医理论认为,肥胖病与气虚、痰、湿、淤有关,引起肥胖的原因有外感(湿邪)、食伤(过食肥甘)和正虚(脾虚)等因素。主要是脾胃受损、脾不散精,或脾肾不足,水道不利,变生膏脂痰湿,,郁积体内而成肥胖。脾为中医理论五脏之一,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属土,居中焦以养五脏,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升清功能至关重要,在消化吸收全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体现在气血津液的合成及代谢过程中,具有运化、升清及散精的功能,正如《素问
·
厥论》所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肺肾王脏在水液的代谢上密切相关,若脾虚则运化失健,气血乏源,肺虚则宣发肃降不及,水道不畅,肾虚气化失司,水液不能及时代谢而内停蓄积,生疾成浊聚疲,日久疲疲阻络,如《医宗心读
·
痰饮》言:“脾止虚湿,清气难升,浊气难降,留中滞隔,疲而成疲”。可见脾运失健,疲湿内生是肥胖的重要病机。
5.目前针对治疗肥胖的西药,副作用较大,某些程度上会造成对身体的损害,中药单方、验方依据各有不同,治则不统一。因此。根据肥胖的发病机制,积极寻找和努力搜索治疗本病高效无毒的药物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比科学合理,疗效确
切,临床使用安全,不良反应低的具有减肥降脂作用的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肥胖药物中的应用。
7.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具有减肥降脂的组合物,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9.褐藻提取物;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甘草的提取物。
10.一种具有减肥降脂的组合物,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11.褐藻提取物1至10份;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的提取物1至10份。
12.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减肥降脂的组合物,所述的褐藻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褐藻粉末,以20~9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5~1:30,回流提取0.5~4h,提取1~3次,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无醇味,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部位,浓缩得浸膏,用80-100~200-300目硅胶湿法装柱,湿法上样,上样量为1:10~1:40,石油醚:乙酸乙酯=8:2~6:4洗脱0~8bv除杂,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2~6:4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1-7~9-15bv,回收洗脱液,真空冷冻干燥,得褐藻提取物固体;
13.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减肥降脂作用的提取物,所述的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的提取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按重量比1~10:1~10:1~10:1~10:1~10:1~10:1~10:1~10重量比例,取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加入总药材5~10倍体积量的水,提取1~3次,每次1~5小时,合并滤液,浓缩,得水提取液,减压浓缩干燥得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的提取物。
14.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减肥降脂作用的组合物,将各原料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口服液剂型的药物。
15.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减肥降脂作用的组合物,可以将各原料药的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口服液剂型的药物。
16.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的提取物制成胶囊剂时把各原料的提取物和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整粒,然后装胶囊制成胶囊剂。
17.将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的各原料的提取物制成口服液时,将各原料的提取物加蒸馏水溶解,过滤,加入糖浆,调节ph值,制成口服液。
18.将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的各原料的提取物制成片剂时,把各原料和乳糖或玉米淀粉,需要时加入润滑剂硬脂酸镁,混合均匀,整粒,然后压片制成片剂。
19.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的各原料的提取物制成颗粒剂时,把各原料的提取物和稀释剂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整粒,干燥,制成颗粒剂。
20.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减肥降脂作用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1)取褐藻粉末,以20~9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5~1:30,回流提取0.5~4h,提取1~3次,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无醇味,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部位,浓缩得浸膏,用80-100~200-300目硅胶湿法装柱,湿法上样,上样量为1:10~1:40,石油醚:乙酸乙酯=8:2~6:4洗脱0~8bv除杂,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2~6:4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1-7~9-15bv,回收洗脱液,真空冷冻干燥,得褐藻提取物固体,备用;
22.(2)按1~10:1~10:1~10:1~10:1~10:1~10:1~10:1~10重量比例取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加入药材5~10倍体积量的水,提取1~3次,每次1~5
小时,合并滤液,浓缩,得水提取液,减压浓缩干燥得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的提取物,备用;
23.(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份数,分别取步骤(1)制备得到的褐藻提取物和步骤(2)得到的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提取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口服液剂型的药物。
24.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减肥降脂作用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2)所述的提取方法为:煎煮法、回流提取法或渗漉法。
25.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减肥降脂作用的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肥胖药物中的应用。
26.有益效果: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7.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采用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组方筛选,组合物配比科学合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具有多环节、多通路的综合作用,调节脂质代谢,降低甘油三脂浓度,减少胆固醇摄取和脂肪酸合成以及促进脂肪分解,防治肥胖。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的提取物可以方便和药学载体制备成多种剂型,临床上服用方便,且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使用安全,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同时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工艺设计合理、提取有效成分含量高,可操作性强,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附图说明
28.图1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对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图中:a:空白对照组;b:模型对照组;c:组合物高剂量组;d:组合物中剂量组;e:组合物低剂量组。
29.图2为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对小鼠脂肪形态的病理变化,图中:a:空白对照组;b:模型对照组;c:fx-g组;d:fx-m组;e:fx-l组。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31.实施例1
32.具有减肥降脂作用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1)取铜藻粉末,以体积浓度70%乙醇为提取溶剂,按料液重量体积比为1:15,回流提取1h,提取2次,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无醇味,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部位,浓缩得浸膏,用100-200目硅胶湿法装柱,湿法上样,上样量为1:30,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8:2洗脱5bv(柱体积)除杂,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6:4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7~13bv,回收洗脱液,真空冷冻干燥,得铜藻提取物固体;
34.(2)按重量比1:1:1:1:1:1:1:1取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加5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浓缩,得水提取液,干燥得中药混合提取物;
35.(3)将铜藻提取物与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中药提取物按重量比1:10混匀后,和乳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整粒,然后装胶囊制成胶囊剂。
36.实施例2
37.具有减肥降脂作用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8.(1)取海带粉末,以体积浓度60%乙醇为提取溶剂,按料液重量体积比为1:20,回流提取3h,提取2次,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无醇味,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部位,浓缩得浸膏,用80-100目硅胶湿法装柱,湿法上样,上样量为1:10,先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7:3洗脱4bv除杂,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6:4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5~11bv,回收洗脱液,真空冷冻干燥,得海带提取物固体;
39.(2)按重量比3:4:3:4:2:2:1:1取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加10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滤液,浓缩,得水提取液,干燥得中药混合提取物;
40.(3)将海带提取物与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中药提取物按重量比10:1混匀后,加入稀释剂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整粒,干燥,制成颗粒剂。
41.实施例3
42.具有减肥降脂作用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3.(1)取羊栖菜粉末,以体积浓度5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重量体积比为1:5,回流提取2h,提取3次,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无醇味,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部位,浓缩得浸膏,用200-300目硅胶湿法装柱,湿法上样,上样量为1:20,先以石油醚:乙酸乙体积比8:2洗脱6bv除杂,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7:3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8~14bv,回收洗脱液,真空冷冻干燥,得羊栖菜提取物固体;
44.(2)按重量比4:3:4:3:1:1:2:2取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加6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浓缩,得水提取液,干燥得中药提取物;
45.(3)将羊栖菜提取物与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中药提取物按重量比1:6混匀后,加入稀释剂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整粒,干燥,制成丸剂。
46.实施例4
47.具有减肥降脂作用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8.(1)取裙带菜粉末,以体积浓度4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重量体积比为1:25,回流提取0.5h,提取2次,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无醇味,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部位,浓缩得浸膏,用100-200目硅胶湿法装柱,湿法上样,上样量为1:40,先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6:4洗脱7bv除杂,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8:2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8~14bv,回收洗脱液,真空冷冻干燥,得裙带菜提取物固体;
49.(2)按重量比2:2:3:3:1:1:1:1取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加8倍量的水提取1次,每次3小时,合并滤液,浓缩,得水提取液,干燥得中药提取物;
50.(3)将裙带菜提取物与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中药提取物按重量比6:1混匀后,和乳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加入润滑剂硬脂酸镁,混合均匀,整粒,干燥,然后压片制成片剂。
51.实施例5
52.具有减肥降脂作用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3.(1)取鼠尾藻粉末,以9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重量体积比为1:10,回流提取4h,提取3次,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无醇味,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部位,浓缩得浸膏,用200-300目硅胶湿法装柱,湿法上样,上样量为1:5,先以石油醚:乙酸乙酯=7:3洗脱3bv除杂,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8:2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4~10bv,回收洗脱液,真空冷冻
干燥,得鼠尾藻提取物固体;
54.(2)按重量比5:8:5:8:4:4:4:4取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加7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滤液,浓缩,得水提取液,干燥得中药混合提取物;
55.(3)将鼠尾藻提取物与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中药提取物按重量比10:10混匀后,加入稀释剂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整粒,干燥,制成颗粒剂。
56.实施例6药理实验研究
57.1.实验动物
58.spf级c57bl/6j小鼠,雄性,体重18~22g,6~8周龄,由南京市江宁区青龙山动物繁殖场提供,许可证号:scxk(苏)2017-0001,合格证编号:no.201924324;
59.基础饲料,购自于南京市江宁区青龙山动物繁殖场;
60.高脂饲料,购自于北京博泰宏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1.2.实验药物
62.按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分别制备得到的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的中药提取物(10g生药/kg);铜藻提取物(岩藻黄质含量为47.59%);
63.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得到的铜藻提取物与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葛根、决明子和甘草提取物(中药混合提取物),按重量份数比为1:10,给药剂量分为低剂量组: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1mg/kg),中剂量组: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3mg/kg),高剂量组: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9mg/kg)。
64.3.实验方法
65.3.1动物分组及小鼠预防性肥胖模型的建立
66.将c57bl/j小鼠自由饮水饮食适应性饲养5天后,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给药组,设高剂量组9mg/kg、中剂量组3mg/kg、低剂量组1mg/kg。自实验开始,模型对照组、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给药组每日给予等量的高脂饲料,饲料给予量依据多数动物吃完为原则进行添加饲喂,空白对照组以相同方式给予基础饲料,饲料给予量与高脂饲料相同。实验期间,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给药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样品,空白对照组以相同方式给予相应的溶剂,每天一次,喂养12周,记录动物的摄食量(摄食量=给食量-剩食量),定期称体重(每周称体重2次),并观察动物的进食状态。
67.3.2检测指标
68.3.2.1基础指标测定
69.实验结束前,小鼠禁食不禁水16h后,称小鼠空腹体重,麻醉后测小鼠鼻尖到肛门的距离,即体长。
70.按公式计算小鼠的lee’s体重/体长。动物的lee’s指数可以反映动物的肥胖程度,与应用于临床的体质指数(bmi)原理相同。
71.将小鼠眼眶取血后,解剖小鼠,取小鼠肝脏、肾脏、脾、肾周围脂肪、附睾周围脂肪和皮下脂肪,肩胛处棕色脂肪,精密称重,分别计算各部分脏器和总脂肪与体重的比值,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72.脏器指数%=(脏器重量/空腹体重)
×
100
73.脂/体比%=[(肾周脂肪+附睾周脂肪+皮下脂肪)/空腹体重]
×
100
[0074]
3.2.2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0075]
实验结束时,小鼠禁食不禁水16h后,麻醉,眼眶取血,血液静置一段时间,以35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80℃保存备用。使用tc、tg、hdl-c、ldl-c试剂盒,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测定血清中的tc、tg、hdl-c、ldl-c含量。
[0076]
3.2.3组织形态学检测
[0077]
将解剖取下的肝脏、白色脂肪,称重,各取部分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浸泡,将肝脏和脂肪组织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及脂肪细胞大小变化。
[0078]
3.3数据分析
[0079]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若各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不符合则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a检验,结果以均值
±
标准差表示;采用graphpad prism 5进行作图。
[0080]
4实验结果
[0081]
4.1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对小鼠体重及变化趋势影响
[0082]
实验期间给药组小鼠生长状况良好,皮毛柔顺,行动灵活,饮水和进食均无异常。实验结束后,给予高脂饲料的模型对照组小鼠体重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20%,表明小鼠营养性肥胖模型成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体重均显著降低,且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的摄食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1。
[0083]
表1小鼠体重变化及摄食量情况(n=10)
[0084]
组别实验前(g)实验后(g)增重(g)摄食量(g)空白对照组20.90
±
0.5927.22
±
2.116.39
±
1.623.16
±
0.40模型对照组20.51
±
0.5932.61
±
1.28
###
12.10
±
0.97
###
3.43
±
0.37
#
组合物高剂量组20.55
±
0.3229.30
±
0.82
***
8.75
±
0.56
***
3.28
±
0.39组合物中剂量组20.56
±
0.4729.88
±
1.29
***
9.32
±
0.84
**
3.36
±
0.45组合物低剂量组20.49
±
0.5030.01
±
1.37
***
9.52
±
0.93
**
3.41
±
0.54
[0085]
注: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1,
###
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1,
***
p<0.001。
[0086]
小鼠每周体重变化情况见表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体重在第4周时显著增加,且随着饲养周期的延长,小鼠体重差异性越来越显著;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在第4周时显著低于模对照型组,但中、低剂量组体重在第4~7周时,体重较不稳定;第7周之后,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三个剂量组小鼠体重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表明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且高剂量效果显著,中、低剂量组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也逐渐出现减轻肥胖的效果。
[0087]
表2小鼠每周体重变化(单位:g,n=10)
[0088]
组别第0周第4周第5周第6周第7周第8周第12周空白对照组20.90
±
0.5925.22
±
0.9825.77
±
1.3625.60
±
1.5926.18
±
1.7227.08
±
1.6727.22
±
2.12模型对照组20.51
±
0.5926.10
±
1.02
#
26.75
±
0.99
#
28.46
±
0.98
###
28.80
±
0.93
###
29.81
±
1.02
###
32.61
±
1.53
###
组合物高剂量组20.55
±
0.3224.31
±
0.71
***
25.74
±
0.69
*
26.68
±
0.84
**
27.01
±
0.82
**
27.36
±
0.83
***
29.30
±
0.83
***
组合物中剂量组20.56
±
0.4725.13
±
0.78
*
26.05
±
0.7627.16
±
1.08
*
27.42
±
1.35
*
28.02
±
1.15
**
29.88
±
1.29
***
组合物低剂量组20.49
±
0.5025.17
±
0.61
*
25.91
±
0.62
*
27.39
±
0.90
*
27.71
±
1.1728.27
±
1.13
**
30.01
±
1.38
***
[0089]
注: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1,
###
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1,
***
p<0.001。
[0090]
4.2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对小鼠脏器指数、lee’s指数的影响
[0091]
小鼠脏器指数为不同脏器的湿重与其空腹体重的比值,当动物脏器受损或者发生病变时,会呈现出重量上的明显变化,脏器指数也会出现显著性差异。由表3可知,各组脏器指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实验模型中,模型组小鼠并未出现脂肪肝病变的表象,因此进一步对肝脏组织进行病理上比较各组肝脏是否发生病变。lee’s指数结果表示,模型对照组小鼠lee’s指数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高剂量、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0092]
表3各实验组小鼠脏器指数比较(n=10)
[0093][0094]
注: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1,
###
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1,
***
p<0.001。
[0095]
4.3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对小鼠体内脂肪堆积的影响
[0096]
脂肪重量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长期摄入高脂饮食导致模型对照组小鼠的附睾周、肾周和皮下脂肪重量显著增加(p<0.001),给药后,能够有效减少脂肪重量的增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给药组的附睾周和皮下脂肪均有显著性降低,但肾周脂肪没有显著性差异。
[0097]
表4各组小鼠体内脂肪堆积结果(n=10)
[0098][0099]
注: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1,
###
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1,
***
p<0.001。
[0100]
4.4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对小鼠生化指标影响
[0101]
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见表5。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予高脂饮食的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性升高,但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剂量可显著性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中剂量可显著性降低tc、ldl-c水平,低剂量仅可显著性降低ldl-c水平。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辅助降血脂功能检验方法可知,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tc、tg水平,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同时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高、中剂量均可降低tc含量,故可判断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具有辅助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功能。
[0102]
表5小鼠生化指标测定结果(n=8)
[0103][0104]
注: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1,
###
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1,
***
p<0.001。
[0105]
4.5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对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响
[0106]
小鼠肝组织作he染色结果见图1。结果显示,在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予高脂饲料的模型组和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给药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病变,主要表现在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可见不同程度的脂肪空泡。其中高剂量组相对于模型组肝脏脂肪变性现象稍有好转,空泡现象相对减少。
[0107]
3.7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对小鼠脂肪细胞形态及大小的影响
[0108]
小鼠脂肪he染色结果见图2。结果显示,脂肪细胞形态和大小清晰可见,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同一视野下,空白对照组细胞形态较小且均一,细胞个数较多;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的模型对照组脂肪细胞较空白组明显增大,同一视野下脂肪细胞个数明显减少。相对模型对照组,铜藻提取物与中药混合提取物高剂量组脂肪细胞形态明显减小且较为均一,同一视野下脂肪细胞个数明显增多。而中、低剂量组脂肪细胞大小相对减小,但细胞大小不均一。
[0109]
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采用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中药组方筛选,组合物配比科学合理,通过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能够有效防治肥胖,具有健脾化湿、减轻体重、辅助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功能,有望开发成新的防治营养性肥胖的药物。
[01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