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使面部软组织复位的填充剂注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22856发布日期:2021-04-09 20:2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整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使面部软组织复位的填充剂注射方法。



背景技术:

面部填充术就是通过移植自体组织或埋置人工材料到受术者面部,以达到治疗或美容目的面部整形手术,面部填充术最好的是采用自体组织填充因为它最安全,自体组织相容性好,不会产生排异,面部填充的安全性非常的高,面部填充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而且使用的材料也是非常的安全的,在填充后不会出现什么反常的情况。面部填充术可用来消除面部皱纹。自体脂肪填充除皱手术方法是先抽取受术者腰腹部、大腿等部位的多余脂肪,然后对脂肪进行净化处理,提取纯净的脂肪颗粒注射填充到手术者需要除皱的部位,例如:额部纹、眉间纹、鱼尾纹、鼻唇沟深纹等。面部填充术除皱的材料还可用肉毒素,肉毒素除皱操作方便、效果明显,但维持的时间较短。通过对脸颊填充可使脸型得到改善,面部年轻化。面部填充是一项很成熟的丽都丰脸整形方式,也是很普遍的,面部填充(丰脸颊)手术方法是自体脂肪填充,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达到面部填充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民更加注重自己的整体外观形象,因此医疗整形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各种面部整形方案和整形手术也在蓬勃发展,面部软组织复位填充手术也是整形手术的一种,其主要是通过将填充剂填充至人体面部皮肤褶皱或是凹陷处,以便使面部皮肤保持平整圆润,但目前的填充剂注射方法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在注射的过程中,由于整体的注射点位过多,很容易对人体面部造成一定的损伤,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一种能使面部软组织复位的填充剂注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使面部软组织复位的填充剂注射方法,解决了目前的填充剂注射方法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在注射的过程中,由于整体的注射点位过多,很容易对人体面部造成一定的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能使面部软组织复位的填充剂注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首先根据受术者面部软组织凹陷、褶皱程度以及面型特点,提前利用无菌笔勾勒出所需要填充的整体范围以及填充程度;

s2.根据勾勒的填充范围,设计出适宜的填充路径以及注射位置,并确定多个注射位置的依次注射顺序和注射方向;

s3.在手术前,需要对受术者的进行面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待确认麻醉成功后,即可利用细注射器吸取待填充的填充剂,并排出注射器中多余的空气;

s4.将注射器的针头根据术前设计的注射位置以及注射顺序推入,并将注射器中的填充剂注射进指定的注射区域,待一条注射路径注射完成后,抽出针头,但务全部抽出,使针头针尖位置仍然位于初始注射位置,此时,需调整注射方向继续进行填充剂的注射,从而使注射针头在不离开注射位置的情况下完成多区域填充注射;

s5.待上一注射位置完成注射工作后,手术人员即可调整手术位,根据术前设计的注射位置顺序改变手术位置,并取用新的注射器进行剩余注射位置的填充剂注射手术;

s6.在手术完成后,需对所有的注射位置进行消毒和止血,并根据实际手术效果适时用无菌布按压注射填充区域,从而使填充区域整体更加平整圆润,无明显突出或凹陷。

优选的,所述s2中在对填充路径以及注射位置进行设计的同时,还需要确定每一条填充路径的填充深度。

优选的,所述s2中注射位置的设计通常为3-4个。

优选的,所述s3中进行面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的等待时间为10-20分钟。

优选的,所述s4中可采用散射型的方式进行定点多向注射。

优选的,所述s4中在进行剩余注射位置的填充剂注射手术时,需根据受术者面部的修复情况及时进行填充剂填充量的调整,并适时调注射充路径和注射方向。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使面部软组织复位的填充剂注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能使面部软组织复位的填充剂注射方法,通过采用散射型定点多向注射方案,既可以完成正常的填充剂填充,也能大大减少注射点和出血点,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更便于术后护理。

2、该种能使面部软组织复位的填充剂注射方法,通过设计简单的注射路径以及注射方式,可以大大减少注射位置,从而大大降低了手术者的疼痛感,同时也能大大减少对受术者面部软组织的伤害,从而使其整体的效率大大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使面部软组织复位的填充剂注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首先根据受术者面部软组织凹陷、褶皱程度以及面型特点,提前利用无菌笔勾勒出所需要填充的整体范围以及填充程度;

s2.根据勾勒的填充范围,设计出适宜的填充路径以及注射位置,并确定多个注射位置的依次注射顺序和注射方向;

s3.在手术前,需要对受术者的进行面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待确认麻醉成功后,即可利用细注射器吸取待填充的填充剂,并排出注射器中多余的空气;

s4.将注射器的针头根据术前设计的注射位置以及注射顺序推入,并将注射器中的填充剂注射进指定的注射区域,待一条注射路径注射完成后,抽出针头,但务全部抽出,使针头针尖位置仍然位于初始注射位置,此时,需调整注射方向继续进行填充剂的注射,从而使注射针头在不离开注射位置的情况下完成多区域填充注射;

s5.待上一注射位置完成注射工作后,手术人员即可调整手术位,根据术前设计的注射位置顺序改变手术位置,并取用新的注射器进行剩余注射位置的填充剂注射手术;

s6.在手术完成后,需对所有的注射位置进行消毒和止血,并根据实际手术效果适时用无菌布按压注射填充区域,从而使填充区域整体更加平整圆润,无明显突出或凹陷。

s2中在对填充路径以及注射位置进行设计的同时,还需要确定每一条填充路径的填充深度,不同的注射位置,可以设计不同的填充深度,从而实现分层注射的目的,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手术效果。

s2中注射位置的设计通常为3-4个,通过在注射区域周侧选取3-4个注射位置,既可以对注射区域进行全覆盖,也能大大减少注射点和出血点,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同时也能大大减少对受术者面部软组织的伤害,更便于术后护理,。

s3中进行面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的等待时间为10-20分钟,面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均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手术前,需要进行10-20分钟的麻醉等待,只有在麻醉剂生效并根据患者体征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手术,从而降低手术的风险。

s4中可采用散射型的方式进行定点多向注射,采用散射型的方式进行定点多向注射,可以在一个注射点完成多区域的注射填充,散射型的注射方式注射区域更广,同时也能大大减少出血点,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同时也方便护理人员进行术后护理,降低其工作强度。

s4中在进行剩余注射位置的填充剂注射手术时,需根据受术者面部的修复情况及时进行填充剂填充量的调整,并适时调注射充路径和注射方向,通过在手术的过程中根据受术者面部的修复情况及时进行填充剂填充量的调整,并适时调注射充路径和注射方向,可以实现更好的手术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受术者的面部手术位置,选取不同的注射方式和注射路径,在进行小区域的手术填充时,可以采取定点注射的方式,直接在凹陷位置进行定点填充即可;在进行类似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区域手术填充时,可以选取定点发散式的注射方式,在确定近似圆心位置后,可以以圆心位置为注射点,向四周选择多条注射路径进行发散式注射填充;在进行狭长小区域的手术填充时,可以选用两点式注射方式,可以在狭长区域的两端各选取一个注射点,进行同向注射;在进行不规则小区域手术填充时,手术人员仍可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注射方法进行注射填充,但需要进行术前的精确定位和路径设计,选取合适的注射位置,并尽量减少注射点的数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