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自身重力牵引腰椎复位装置

文档序号:24737805发布日期:2021-04-20 20:3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自身重力牵引腰椎复位装置

1.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自身重力牵引腰椎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2.腰痛发病不仅与椎间盘退变有关,并且与椎体后方相关结构的退变相关,包括关节囊松弛、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黄韧带肥厚以及两侧肌肉力不对称、肌肉疲劳等骨骼肌失衡等,系由脊柱解剖结构紊乱和生物力学失衡导致了腰椎间盘突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发生;人体脊柱系统是由韧带、肌肉、血管及神经等组织构成的动力平衡系统和椎体、椎旁关节等骨性结构构成的静力平衡系统所组成,两者共同配合,相互协调以维持腰椎稳定的生物力学功能;目前的牵引装置功能比较单一而且都是通过施加外力对腰椎进行牵引,很难在持续腰椎牵引的基础进行中医拔伸按压和旋扳手法治疗,并且如果外力控制不当很容易拉伤腰椎,这样不利于腰椎的恢复,因此,针对腰椎退行性改变引起腰痛的治疗机制研究,设计出符合人体生物力学性能的治疗技术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自身重力牵引腰椎复位装置,能有效的解决目前的牵引装置功能比较单一而且都是通过施加外力对腰椎进行牵引,但是如果外力控制不当很容易拉伤腰椎,这样不利于腰椎的恢复以及很难在持续腰椎牵引的基础进行中医拔伸按压和旋扳手法治疗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自身重力牵引腰椎复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液压升降座,所述液压升降座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撑座,所述旋转支撑座上固接有上固定座,所述旋转支撑座上转动连接有靠背;所述上固定座上设置有伸缩调节传动结构,所述上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与伸缩调节传动结构相配合的下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靠背上设置有推动传动结构;所述靠背上设置有肩部牵拉固定装置。
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6.1、本发明通过调节靠背的角度,使得使用者的头部逐渐靠近地面,使用者可以通过自己上半身的重力来对腰椎进行牵引,更容易控制牵引力,弥补机械持续牵引时存在个体差异和组织顺应性差的缺陷;同时,通过自身重量作为牵引力,也不会因为腰负荷太大对腰椎造成损伤,提高了本发明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7.2、使用者再使用时,拉力显示器上可以显示出对患者的拉力值,然后启动旋转装置,使头部逐渐靠近地面,在此过程中,当旋转一定角度时拉力显示器上的拉力值为0,对身体的牵引全部靠患者的自身重力,并在此头低脚高位角度下持续自身重力牵引。
8.3、本发明可以在持续自身重力牵引的状态下对腰椎进行旋转和按压,因为所用的腰椎旋转和按压手法都是持续自身重力牵引状态下完成的,牵引是基础保障,可以完成中
医腰椎斜板手法,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10.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11.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使用状态图;
12.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使用状态图;
13.图5为本发明的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及其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6为本发明的靠背及其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7为本发明的靠背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16.图8为本发明的推动壳体及推动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17.图9为本发明的推动丝杆及其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10为本发明的下固定座和伸缩调节传动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旋转支撑座,2、靠背,3、上固定座,301、调节丝杆,302、第一连杆,303、第二连杆,304、调节柱,4、下固定座,5、肩部固定架,501、肩部蜗杆,6、滑动齿条,601、第一调节蜗杆,602、第一调节齿轮,7、推动壳体,701、推动板,702、推动丝杆,703、弧形推动柱,8、l型支架,9、角度调节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一种可调式自身重力牵引腰椎复位装置,如图1

10所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液压升降座,所述液压升降座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撑座1,所述旋转支撑座1上固接有上固定座3,所述旋转支撑座1上转动连接有靠背2;所述上固定座3上设置有伸缩调节传动结构,所述上固定座3上转动连接有与伸缩调节传动结构相配合的下固定座4,所述上固定座3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靠背2上设置有推动传动结构;所述靠背2上设置有肩部牵拉固定装置;所述上固定座3上连接有多功能控制开关。
21.使用者在使用本发明时,通过底座和液压升降座调节支撑座的高度,方便不同的患者使用,患者坐在上固定座3上然后用固定结构对大腿进行固定;使用肩部牵拉固定装置对背部进行固定拉伸,将患者固定好后,医护人员通过多功能控制开关来对患者进行拉伸;靠背2上设置有推动传动结构,推动传动结构可以推动腰部,对腰部进行治疗。
22.所述推动传动结构包括靠背2上滑动连接的推动壳体7,所述壳体上对称设置有腰部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壳体7上转动连接的推动板701,所述推动壳体7上设置有与推动板701相配合的扭簧,所述推动壳体7上滑动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上固接有与推动板701滑动连接的弧形推动柱703,所述推动壳体7上固接有推动电机,所述推动电机上固接有推动丝杆702,所述推动丝杆702与连接筒螺接;所述旋转支撑座1上固接有下部扭转电机,所述下部扭转电机与上固定座3固接;所述靠背2上固接有液压柱推动器,所述液压柱推动器与推动壳体7固接。
23.连接上电源后,医护人员通过多功能控制开关来控制下部扭转电机转动,下部扭转电机带着上固定座3转动,使得上固定座3向一个方向转动,将患者下部转动到一个角度后,医护人员在按动多功能控制开关,按动控制靠近患者脚部的一个推动电机转动的按钮,
推动电机转动带着推动丝杆702,推动丝杆702转动带着连接筒在推动壳体7上滑动,连接筒推着弧形推动柱703滑动,弧形推动柱703推着推动板701转动,推动板701会推着患者的腰部扭转治疗,多功能控制开关也可以控制推动电机反转,推动电机反转带着弧形推动柱703反向滑动,扭簧带着推动板701反转回到原处;当患者正座时,通过功能控制开关可以控制液压柱推动器带着推动壳体7滑动,并对患者的腰部施加推力。
24.所述肩部牵拉固定装置包括靠背2上转动连接的第一调节蜗杆601,所述靠背2上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接有与第一调节蜗杆601相啮合的第一调节蜗轮,所述旋转轴两端固接有第一调节齿轮601,所述靠背2上滑动连接有与第一调节齿轮602相啮合的滑动齿条6,所述滑动齿条6上转动连接有肩部蜗杆501,所述滑动齿条6上转动连接有与肩部蜗杆501相啮合的肩部蜗轮,所述肩部蜗轮上固接有肩部固定架5;所述靠背2上固接有肩部电机,所述肩部电机与第一调节蜗杆601固接;所述靠背2上设置有与滑动齿条6相配合的拉力传感器件。
25.医护人员按动控制肩部电机的按钮,肩部电机带着第一调节蜗杆601转动,第一调节蜗杆601带着第一调节蜗轮转动,第一调节蜗轮带着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着第一调节齿轮602转动,第一调节齿轮602带着滑动齿条6滑动,滑动齿条6带着肩部固定架5移动并拉伸患者的上部,同时拉力显示器上可以显示出对患者的拉力值,方便医护人员控制对患者上部的拉伸;转动肩部蜗杆501,肩部蜗杆501带着肩部蜗轮转动,肩部蜗轮带着肩部固定架5转动,可以调节肩部固定架5的角度。
26.所述上固定座3上转动连接有调节转轴,所述调节转轴上设置有一对调节丝杆301,所述两个调节丝杆301旋向不同,所述调节丝杆301上均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302,所述第一连杆302远离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303,所述下固定座4上固接有调节柱304,所述调节柱304与第二连杆303滑动连接。
27.使用者在使用本发明时,转动调节丝杆301,调节丝杆301带动两个滑块反向滑动,滑块带着滑块带着第一连杆302转动,第一连杆302带着第二连杆303转动,两个第二连杆303会推着调节柱304滑动,调节柱304伸出的长度不同,方便适应不同腿长度的使用者使用,提高了本发明的便利性。
28.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上固定座3滑动连接的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上固接有按压弧板,所述上固定座3上转动连接有固定丝杆,所述固定丝杆与l形支架螺接。
29.使用者在使用本发明时,转动固定丝杆,固定丝杆带着l型支架8滑动,l形支架带着按压弧板靠近使用者的腿部并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按压,提高了本发明的便利性,按压弧板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按压固定,防止在靠背2转动时腿部松动不能对腰椎进行很好的拉伸,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30.所述下固定座4上滑动连接有腿部固定结构。
31.腿部固定结构可以对患者的脚进行固定;本发明所用腿部固定结构为腹部锻炼器上的脚钩相同,为现有技术。
32.所述靠背2上固接有角度调节蜗轮,所述旋转支撑座1上固接有角度调节电机,所述角度调节电机上固接有与角度调节蜗轮相啮合的角度调节蜗杆9;所述旋转支撑座1上设置有旋转蜗轮,所述液压升降座上固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上固接有与旋转蜗轮相啮合的旋转蜗杆;所述上固定座3上固接有下部电机,所述下部电机与下固定座4固接。
33.角度调节电机带着角度调节蜗杆9转动,角度调节蜗杆9带着角度调节蜗轮转动,角度调节蜗轮带着靠背2转动,靠背2可以与上固定座3相齐平;下部电机带着下固定座4转动,下固定座4与上固定座3相齐平;患者可以平躺在本装置上,然后肩部牵拉固定装置可以对患者进行拉伸,推动传动结构带着推动壳体7推动患者的腰部;医护人员可以使旋转电机转动,旋转电机旋转蜗杆转动,旋转蜗杆带着旋转蜗轮转动,旋转蜗轮带着旋转支撑座1转动,旋转支撑座1带着靠背2和上固定座3转动,患者的头部逐渐靠近地面,可以通过下半身的重力对腰椎进行拉伸。
34.使用者再使用时,拉力显示器上可以显示出对患者的拉力值,然后启动旋转装置,使头部逐渐靠近地面,在此过程中,当旋转一定角度时拉力显示器上的拉力值为0,对身体的牵引全部靠患者的自身重力,并在此头低脚高位角度下持续自身重力牵引。
35.如图3所示,上固定座3带着下固定座4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和下固定座4转向箱体方向的推动板701会转动起来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推压,这样就完成了持续自身重力牵引的基础上推右侧腰部和下肢向右旋转(力的反向作用),完成中医斜板治疗。
36.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下固定座、上固定座和靠背的平面可以转动到同一平面上,患者的身体可以伸直,然后身体可以整体的转动到头低脚高,然后可以进行牵引,在持续自身重力牵引时,推动壳体可以带着两个推动板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推压。
37.综上:1、本发明通过调节靠背2的角度,使得患者的头部逐渐靠近地面,患者可以通过自己上半身的重力来对腰椎进行牵引,更容易控制牵引力,弥补机械持续牵引时存在个体差异和组织顺应性差的缺陷;同时,通过自身重量作为牵引力,也不会因为腰负荷太大对腰椎造成损伤,提高了本发明的安全性和实用性;2、在持续自身重力牵引的基础上,推动传动结构可以推动患者的腰部,患者的下部可以在下固定座4的带动下向一个反方向转动,通过靠近患者脚的推动板701会推着患者的腰部扭转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