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颅骨复合修复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41299发布日期:2021-04-20 21:4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个性化颅骨复合修复体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颅骨修补手术用的修复体,尤其涉及一种个性化颅骨复合修复体。


背景技术:

2.现今由于交通事发越发的增多、生活环境更加的不安全、饮食结构搭配的不合理、老龄化普遍的出现等因素,颅脑外伤和颅内压升高,脑卒中,颅内、颅骨相关的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相对于药物保守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显得更加有意义,既是颅内压急剧增高和脑疝的急救措施又是预防措施。由于颅骨缺损区形状改变,头皮受大气压的影响,使其内陷压迫脑组织。颅骨修复术是解决颅骨缺损造成的反常性脑供血、脑脊液循环不足或障碍,以及脑受压等问题的一种脑外科常见的手术。同时也能改善患者形象,使患者重拾信心。
3.先临床常用的有钛网和peek修复体两种,既往的重建手术一般是由医生在术前或在术中根据患者缺损部位的大小和形状,手工敲制钛合金网板,在患者头上比较后反复修型,剪缝,直到符合患者缺损部位的要求,最后用螺钉固定,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根据患者颅骨缺损的形状在手术台上尽快制造出修复体,但由于每个患者颅骨缺损部位的形状均不一样,修复材料钛合金不易成形,术中需要反复塑形,这就增加了手术时间,而且反复剪裁钛合金网板会减弱它的强度,增加钛合金螺钉的使用量,进而增加手术成本。虽可以依靠ct三维成型技术,但钛网只能覆盖在颅骨上,不能契合在颅骨中,对头皮软组织造成一定影响,严重时因为钛网的张力会使其暴露在头皮外,同时因金属材料的热传导性非常好,外界环境的温度会对患者脑部产生一定的影响。
4.peek修复体较钛网虽然能解决钛金属材料的一些弊端,但其也有不少缺陷。peek由于其相对疏水的表面而具有较低的表面能,从而限制了细胞的黏附。peek的这种生物惰性使得peek植入体与宿主骨组织之间的骨整合能力较差,在临床上经常会碰到许多并发症,如种植体移位、笼陷,这在体外和临床应用研究中都导致了令人不满意的结果。同时peek修复体的加工精度较低,不能较好的与患者缺损部位结合。
5.为此现有颅骨修复体的结构还可以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兼具peek修复体和钛网两者优点的个性化颅骨复合修复体。
7.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个性化颅骨复合修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钛合金材质制成的支架、及覆盖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由peek材质制成的修复片组成,所述支架具有环形部及位于环形部内的支撑筋,支撑筋中心向上拱起,所述环形部的顶部的外缘具有向上凸起呈环状的凸缘部,凸缘部与环形部的顶面之间形成台阶部,所述凸缘部上密布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孔和沿宽度方向贯穿的第二孔,所述
修复片的底面周缘嵌入台阶部内,修复片覆盖在凸缘部的顶面,所述修复片的周缘间隔设有多个径向凸出的安装部,安装部上开有用以插入钛钉的定位孔。
8.为使得修复片与支架结合更牢靠,上述修复片的底面设有供支撑筋嵌入的嵌槽。
9.在增加支架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减少重量,作为优选,上述支撑筋有两根,十字形交错布置。同时十字交错的两根支撑筋能更好与修复片结合。
10.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凸缘部的内环面为自下而上向外倾斜的斜面,所述修复片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斜面构成修复片与支架的焊接面。使得凸缘部所围成的空间呈下小下大状,焊接接口为斜面从上往下由大变小,使peek材质制成的修复片在受到外力冲击的时候能将力均匀的分散到钛合金支架上,提高整体的抗冲击性能。
11.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孔和第二孔所占据凸缘部的孔隙率为50~70%。经反复试验60%左右孔隙率的多孔结构,其弹性模量接近于自体骨,同时多孔结构有利于骨长入,从而使修复体与颅骨的结合更加稳固。
12.进一步改进,上述修复片上开有多个用以释放颅内压的释放孔。修复片上方设有多个释放孔,针对颅内压升高患者能有效的降低术后风险,同时微孔能促使修复体与软组织的结合。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结构由个性化钛合金多孔支架与个性化peek修复片复合而成,通过三维ct重建技术根据患者颅骨缺损的状况,模拟颅骨的自然形态,经过ct的数据处理、医学的三维重建、颅骨自然曲面的表面绘制、计算机图形图像的辅助设计。个性化钛合金多孔支架可通过高精度激光熔融3d打印,修复片可以3d打印或机加工,进而实现了修复片与缺损部位的精准结合。结合位置设有轻量化多孔结构(凸缘部),在减重的同时还能促进与骨结合、利于骨长入,从而使修复体与颅骨的结合更加稳固。产品采用了三维ct重建技术,在术中减少了医生多余的操作,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同时弥补了单一材料的各种弊端,大幅度提升了手术的成功率与术后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1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1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1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0.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21.一种个性化颅骨复合修复体,包括由钛合金材质制成的支架1、及覆盖并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由peek材质制成的修复片2组成,所述支架1具有环形部11及位于环形部11内的支撑筋12,支撑筋12中心向上拱起,所述环形部11的顶部的外缘具有向上凸起呈环状的凸缘部13,凸缘部13与环形部11的顶面之间形成台阶部14,所述凸缘部13上密布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孔3a和沿宽度方向贯穿的第二孔3b,所述修复片2的底面周缘嵌入台阶
部14内,修复片2覆盖在凸缘部13的顶面,所述修复片2的周缘间隔设有多个径向凸出的安装部21,安装部21上开有用以插入钛钉的定位孔211。
22.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筋12有两根,十字形交错布置。修复片2的底面设有供支撑筋12嵌入的嵌槽22。凸缘部13的内环面为自下而上向外倾斜的斜面131,所述修复片2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斜面131构成修复片2与支架1的焊接面。
23.第一孔3a和第二孔3b所占据凸缘部13的孔隙率为50~70%。
24.修复片2上开有多个用以释放颅内压的释放孔23。
25.本结构由个性化钛合金多孔支架1与个性化peek材质制成的修复片2复合而成,通过三维ct重建技术根据患者颅骨缺损的状况,模拟颅骨的自然形态,经过ct的数据处理、医学的三维重建、颅骨自然曲面的表面绘制、计算机图形图像的辅助设计,个性化钛合金多孔支架1可通过高精度激光熔融3d打印,修复片2可以3d打印或机加工,进而实现了修复片2与缺损部位的精准结合。两者结合位置(凸缘部13)设有轻量化多孔结构,在减重的同时还能促进与骨结合、利于骨长入,修复体与颅骨的结合更加稳固。产品采用了三维ct重建技术,在术中减少了医生多余的操作,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同时弥补了单一材料的各种弊端,大幅度提升了手术的成功率与术后的效果。
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向、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