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1847发布日期:2021-04-09 20:2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睡眠仪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睡眠仪。



背景技术:

睡眠仪指的是在人体睡眠期间佩戴在人体上,并检测人体睡眠质量的设备。一般的,睡眠仪上设有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在人体睡眠期间贴合于人体表面,以检测人体的体温,从而获取人体的睡眠质量和健康状态。其中,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理进行测温的一种传感器温度计。

但是,当电阻式温度传感器裸露至外部时,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工作通常会受到环境空气的影响,比如,在低温的环境下,温度传感器会受到冷空气的影响而变冷,从而影响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如此,降低了睡眠监测设备的体温检测的准确性。此外,目前睡眠仪的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睡眠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睡眠仪的测温准确性低和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睡眠仪,包括:

佩戴本体,能够佩戴于人体上;

安装件,设于所述佩戴本体上;

第一检测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安装件上的电路板及间隔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发光器件和接光器件,所述接光器件接收由所述发光器件发射后并被人体反射的光线,以检测人体的心率、血氧;

第二检测单元,包括都阻隔于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接光器件之间的加热层、隔热层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电路板、所述加热层、所述隔热层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沿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方向依次叠设;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电阻式温度传感器,且所述加热层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人体的体温时加热至预设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裸露至所述佩戴本体外;所述温度传感器沿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方向凸出所述安装件外,或者,所述温度传感器沿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方向上的一侧与所述安装件齐平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避位槽和与所述避位槽相互独立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于两个所述避位槽之间;所述安装件罩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接光器件分别避位于两个所述避位槽内,且所述加热层、所述隔热层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叠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睡眠仪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所述第三检测单元设于所述佩戴本体上,并用于在所述佩戴本体佩戴于人体时检测人体的脑电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检测单元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佩戴本体内的柔性板、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从所述佩戴本体的一侧裸露,以贴合人体,且所述柔性板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检测人体的脑电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检测单元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柔性板的地电极,所述地电极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地电极从所述佩戴本体的一侧裸露,以在所述佩戴本体佩戴于人体时贴合人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佩戴本体和所述安装件之间或者所述佩戴本体和所述电路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安装件能够带动所述温度传感器缩回所述佩戴本体,并能够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带动所述温度传感器弹出所述佩戴本体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依次活动套接的第一安装壳和第二安装壳;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上,且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佩戴本体和所述电路板之间或者连接于所述佩戴本体和所述第一安装壳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壳伸缩活动于所述佩戴本体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安装壳的带动下弹出所述佩戴本体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壳上设有第一凸沿,所述第一凸沿能够抵紧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以限制所述第一安装壳的弹出行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壳上设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能够抵紧于所述佩戴本体,以限制所述第二安装壳的弹出行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睡眠仪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加热层,测温时,温度传感器接触人体,加热层加热至预设温度,加热层发出的热量能够隔绝环境中的冷空气对温度传感器的干扰,大大改善了环境中的低温情况,使得温度传感器处于预设温度下,如此提高了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准确性;同时,隔热层的设置,避免对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结果产生误判,且还提高了对人体和温度传感器的保护。并且,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电路板、发光器件以及接光器件,用以检测人体的心率、血氧,使得睡眠仪同时具备了心率、血氧以及温度检测的功能,解决了睡眠仪的功能单一的问题;此外,温度传感器、隔热层以及加热层阻隔于发光器件和接光器件之间,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阻挡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以使得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在经过人体的反射后才能被接光器件接收,提高了心率、血氧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温度传感器、隔热层以及加热层,充分利用了发光器件和接光器件之间的空间,提高了睡眠仪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睡眠仪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睡眠仪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睡眠仪的爆炸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佩戴本体;101-伸缩槽;11-第一外壳;111-第一卡扣;12-第二外壳;2-安装件;201-避位槽;202-安装槽;21-第一安装壳;211-第一凸沿;22-第二安装壳;221-第二凸沿;222-第三凸沿;3-第一检测单元;31-电路板;32-发光器件;33-接光器件;34-透明件;4-第二检测单元;41-加热层;42-隔热层;43-温度传感器;5-第三检测单元;51-柔性板;52-第一电极;53-第二电极;54-地电极;6-弹性件;7-主板;8-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睡眠仪主要用于在人体睡眠期间,佩戴于人体的额头上,以检测人体的睡眠质量。睡眠仪包括佩戴本体1、安装件2、第一检测单元3以及第二检测单元4。

佩戴本体1能够佩戴于人体上,其中,在使用时,佩戴本体1佩戴在人体的额头上,具体为佩戴本体1的一侧贴合于人体的额头。安装件2设于佩戴本体1上。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单元3用于检测人体的心率和血氧;第一检测单元3包括电路板31、发光器件32以及接光器件33,电路板31设于安装件2上,发光器件32以及接光器件33间隔设于电路板31上,且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均电连接于电路板31。其中,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垂直于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的分布方向,且接光器件33的接光方向也垂直于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的分布方向,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和接光器件33的接光方向相反。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发光器件32用于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光和红外光,其设置为led光源;接光器件33能够接收红光和红外光,其设置为感光二极管。使用时,佩戴本体1佩戴于人体的额头上,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指向人体的额头,则发光器件32向人体的额头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光和红外光,发光器件32发出的红光和红外光经人体的额头发生反射作用,接光器件33接收从人体的额头反射回来的红光和红外光,电路板31根据发光器件32的发光情况和接光器件33的接光情况,分析、处理,获取人体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从而获取人体的睡眠质量和健康状态。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检测单元4用于检测人体的额温。第二检测单元4包括加热层41、隔热层42以及温度传感器43,加热层41、隔热层42以及温度传感器43固定在安装件2上和/或电路板31上,且电路板31、加热层41、隔热层42以及温度传感器43沿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依次叠设。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43为电阻式温度传感器43,且温度传感器43的至少部分从佩戴本体1用于贴合人体额头的一侧裸露,如此,测温时,佩戴本体1佩戴于人体的额头上,温度传感器43接触于人体的额头,此时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均正对人体的额头,且此时加热层41加热至预设温度,此时温度传感器43检测人体的额温。本实施例中,通过人体睡眠期间对人体的额温进行检测,能够获取人体的睡眠质量和健康状态。其中,加热层41的设置,使得加热层41上发出的热量隔绝了环境中的冷空气对温度传感器43的干扰,使得温度传感器43处于适宜的温度状态下,避免环境中的冷空气降低温度传感器43表面上的温度而导致温度传感器43的测温结果不准确,如此,提高了人体的额温测量的准确性。

其中,加热层41能够设置为石墨烯或金属或其他的材质,其能够在通电时发热。具体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层41的加热方式还可以参考目前市面上的电热丝的加热原理,这里不再赘述。隔热层42主要起到缓冲的作用,隔热层42主要用于减缓加热层41上的热量传导至温度传感器43上的速度,从而避免加热层41上的热量直接传导至温度传感器43上而导致温度传感器43的测温结果不准确,并且,隔热层42减缓加热层41上的热量传导至温度传感器43上的速度,还能够避免加热层41上的热量直接传导至温度传感器43上而导致温度传感器43发生损坏或者导致人体被烫伤;此外,隔热层42还能够减缓温度传感器43上的温度散发至外部的速度,如此保证了温度传感器43的测温准确性。如此,隔热层42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温度传感器43的测温准确性,还能够提高对温度传感器43和人体的保护作用。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隔热层42也可以同时设置为弹性结构,当温度传感器43接触人体的额头时,隔热层42能够为温度传感器43提供适当的缓冲作用,提高温度传感器43接触于人体额头时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43测量人体的额温时,加热层41一般加热至36℃~45℃,具体可以加热至36℃、37℃、38℃、40℃、41℃等,只要在36℃~45℃的温度区间范围内即可,如此温度传感器43能够处于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大大改善了环境中的低温情况,避免环境空气对温度传感器43的测温工作的影响。其中,加热层41的加热温度过低,容易使得温度传感器43的表面温度过低而导致测温结果过低;加热层41的加热温度过高,容易使得温度传感器43受到加热层41的影响而导致测温结果过高,同时也会导致温度传感器43被损坏或人体被烫伤。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佩戴本体1佩戴于人体的额头上时,温度传感器43能够检测人体的额温。其中,当佩戴本体1佩戴于人体的其他部位时,温度传感器43能够检测人体其他部位的温度。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电路板31、加热层41、隔热层42以及温度传感器43沿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依次叠设,且加热层41、隔热层42以及温度传感器43均阻隔于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之间。加热层41、隔热层42以及温度传感器43的位置设置,有效地阻挡发光器件32发出的光线,防止发光器件32发出的红光和红外光未经人体的额头反射则被接光器件33接收,提高心率、血氧检测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加热层41,测温时,温度传感器43接触人体,加热层41加热至预设温度,加热层41发出的热量能够隔绝环境中的冷空气对温度传感器43的干扰,大大改善了环境中的低温情况,使得温度传感器43处于预设温度下,如此提高了温度传感器43的测温准确性;同时,隔热层42的设置,避免对温度传感器43的测温结果产生误判,且还提高了对人体和温度传感器43的保护。并且,第一检测单元3包括电路板31、发光器件32以及接光器件33,用以检测人体的心率、血氧,使得睡眠仪同时具备了心率、血氧以及温度检测的功能,解决了睡眠仪的功能单一的问题;此外,温度传感器43、隔热层42以及加热层41阻隔于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之间,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阻挡发光器件32发出的光线,以使得发光器件32发出的光线在经过人体的反射后才能被接光器件33接收,提高了心率、血氧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温度传感器43、隔热层42以及加热层41,充分利用了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之间的空间,提高了睡眠仪的空间利用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人体处于睡眠期间,佩戴本体1佩戴于人体的额头上,温度传感器43检测人体的额温,电路板31、发光器件32以及接光器件33共同检测人体的心率和血氧,从而获取人体的睡眠质量和健康状态。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电路板31和加热层41间隔设置,避免加热层41发热时,电路板31受到加热层41的影响而导致损坏,保证了对电路板31的保护。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43沿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从佩戴本体1用于贴合人体额头的一侧裸露至佩戴本体1外,且温度传感器43沿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的一侧与安装件2沿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的一侧齐平设置,如此,当佩戴本体1佩戴于人体的额头上时,温度传感器43贴合于人体的额头,此时安装件2也于人体的额头接触,实现对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的位置确定,从而保证心率、血氧以及温度检测的稳定性。并且,温度传感器43沿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与安装件2齐平设置,能够提高睡眠检测设备佩戴于人体的额头上时的舒适度。

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43沿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凸出安装件2外,如此在睡眠仪佩戴于人体的额头时,能够确保温度传感器43接触于人体的额头,从而保证了人体的额温的测量稳定性。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件2上开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避位槽201和安装槽202,避位槽201为通槽,安装槽202与避位槽201相互独立,且安装槽202设于两个避位槽201之间。安装件2罩设于电路板31上,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分别避位于两个避位槽201内,也即是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分别一一对应从两个避位槽201露出,一方面,使得发光器件32发出的光线通过避位槽201发出至外部,以被人体反射,同时也使得接光器件33能够通过避位槽201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有助于第一检测组件的心率、血氧的检测工作;另一方面,两个避位槽201相互独立且与安装槽202独立设置,且加热层41、隔热层42以及温度传感器43沿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依次叠设于安装槽202内,保证了温度传感器43、发光器件32以及接光器件33三者之间的相互隔绝,如此有助于提高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的隔绝程度,避免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之间相互影响,从而提高了心率、血氧检测的准确性。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单元3还包括两个间隔设于安装件2上的透明件34,两个透明件34分别盖合于避位槽201上,且分别通过避位槽201正对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透明件34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的保护,且能够供光线经过,保证了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的工作。并且,两个透明件34分别盖设于两个避位槽201,使得温度传感器43设于两个透明件34之间,即,透明件34并不会覆盖温度传感器43,使得温度传感器43也能够单独完成测温工作。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睡眠仪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5,第三检测单元5设于佩戴本体1上,并与安装件2间隔分布,且第三检测单元5用于在佩戴本体1佩戴于人体时检测人体的脑电波,从而获取人体的睡眠质量。如此,使得睡眠仪同时具备了心率、血氧、温度以及脑电波检测的功能,解决了睡眠仪的功能单一的问题。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检测单元5包括柔性板51、第一电极52以及第二电极53,柔性板51、第一电极52以及第二电极53均设于佩戴本体1的内部,且第一电极52和第二电极53均从佩戴本体1用于贴合人体的额头的一侧裸露至佩戴本体1的外部,以便于第一电极52和第二电极53贴合人体的额头。柔性板51分别电连接于第一电极52和第二电极53,第一电极52和第二电极53间隔设置,且柔性板51通过第一电极52和第二电极53检测人体的脑电波。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人体处于睡眠状态,佩戴本体1的一侧贴合于人体的额头,第一电极52和第二电极53从佩戴本体1用于贴合人体的额头的一侧露出,并分别贴合于人体的额头的两个不同位置,如此,柔性板51、第一电极52以及第二电极53形成回路,柔性板51通过第一电极52获取人体额头的一个位置处的电势,柔性板51通过第二电极53获取人体额头的另一个位置处的电势,如此,柔性板51通过获取并处理第一电极52和第二电极53之间的电势差,能够获取人体的脑电波数据,从而获取人体的睡眠质量情况。其中,柔性板51为柔性电路板31,设置为fpc板。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检测单元5还包括电连接于柔性板51的地电极54,地电极54从佩戴本体1的一侧裸露,以在佩戴本体1佩戴于人体时贴合人体。其中,地电极54设于第一电极52和第二电极53之间,能够排除第一电极52和第二电极53在检测过程中的干扰信息,保证了脑电波数据的检测准确性。其中,第一电极52、第二电极53以及地电极54上均贴设有电极贴片,电极贴片均为导电贴片。电极贴片用于贴合人体的额头的一侧上具有胶粘件,如此能够使得电极贴片贴合于人体的额头处,提高了睡眠仪贴合于人体的额头上的稳定性,保证睡眠仪的稳定工作。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睡眠仪在使用时,佩戴本体1佩戴于人体的额头上,此时佩戴本体1的一侧贴合于人体的额头,此时第一电极52、第二电极53以及地电极54均贴合人体的额头,以实现对人体的脑电波的检测。同时,温度传感器43沿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接触于人体的额头,有助于实现对人体的额温的检测,并且,此时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均正对于人体的额头,则可实现对人体的心率、血氧的检测,保证了睡眠仪的多种功能的共同使用。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佩戴本体1的内部还设有主板7,电路板31、温度传感器43、加热层41以及柔性板51均电连接于主板7,以使得主板7能够分别控制电路板31、温度传感器43、加热层41以及柔性板51的工作。其中,主板7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终端形成无线通信连接,如此能够将人体的心率、血氧、温度以及脑电波数据传输至外部终端,从而便于使用者获取并分析人体在睡眠状态下的心率、血氧、温度以及脑电波数据,有助于使用者调节睡眠时间。其中,无线通信模块可以设置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或其他的无线通信模块。并且,佩戴本体1上还设有电连接于主板7的电池8,电池8用于分别为主板7、电路板31、温度传感器43、加热层41以及柔性板51供电。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佩戴本体1上开设有伸缩槽101,安装件2活动设于伸缩槽101内。安装件2罩设于电路板31上,以使得电路板31沿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抵紧于安装件2,且佩戴本体1和电路板3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6。其中,弹性件6可以设置为弹簧,且弹性件6沿着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抵紧于电路本和佩戴本体1之间。电路板31能够在弹性件6的弹性作用下,沿着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弹出,安装件2在电路板31的带动下与电路板31同时从佩戴本体1的一侧弹出佩戴本体1外,如此,使得安装件2或电路板31上的加热层41、隔热层42以及温度传感器43在电路板31和保护件的带动下弹出佩戴本体1外,则温度传感器43能够在弹性件6的弹性作用下弹性抵紧于人体的额头,保证了温度传感器43和人体的额头的准确接触,从而保证温度传感器43的测温工作;同时,也能够使得发光器件32和接光器件33能够更好地对准人体的额头,有助于光线的发射和接收工作。相应的,安装件2或温度传感器43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着接光器件33的接光方向缩回外壳内,比如,安装件2或温度传感器43在人体的额头的挤压下缩回外壳的内部,如此使得电路板31在安装件2的抵紧作用下也相应缩回外壳的内部,从而提高佩戴本体1佩戴于人体的额头时的舒适度。其中,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1和安装件2之间相互固接,保证电路板31、安装件2以及温度传感器43的同步伸缩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6的设置,使得温度传感器43和安装件2能够伸缩活动于佩戴本体1上,如此使得温度传感器43和第一电极52、第二电极53能够同时贴合于人体的额头,如此保证了人体的心率、血氧、温度以及脑电波数据的同时、准确的获取。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6连接于佩戴本体1和安装件2之间,如此同样使得安装件2、电路板31以及温度传感器43能够同步进行伸缩运动,保证睡眠仪的佩戴舒适度。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件2设置为两段式的伸缩结构,其中,安装件2包括依次活动套接的第一安装壳21和第二安装壳22。电路板31设于第一安装壳21上,也即是第一安装壳21罩设于电路板31上,避位槽201和安装槽202均开设于第一安装壳21上,加热层41、隔热层42以及温度传感器43固接于电路板31和/或第一安装壳21上,且弹性件6连接于佩戴本体1和电路板31或者佩戴本体1和第一安装壳21之间。第二安装壳22活动套接于第一安装壳21上,且伸缩活动于佩戴本体1,且第二安装壳22能够在第一安装壳21的带动下弹出佩戴本体1的外部;其中,第一安装壳21沿着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弹出佩戴本体1外时,第一安装壳21能够与第二安装壳22形成限位,如此使得第一安装壳21带动第二安装壳22沿着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弹出佩戴本体1的外部。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壳21的外壁上凸出形成有第一凸沿211,第二安装壳22的内周壁上形成有第三凸沿222,当第一安装壳21沿着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弹出时,第一凸沿211能够抵紧于第三凸沿222,以限制第一安装壳21的弹出形成,此时,第一安装壳21能够带动第二安装壳22沿着沿着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弹出佩戴本体1的外部。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壳22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凸沿221,在安装件2沿着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弹出佩戴本体1的外部时,第二凸沿221能够抵紧于佩戴本体1,从而限制了第二安装壳22的弹出行程,也即是限制了整个安装件2的弹出行程,且避免安装件2带动电路板31和温度传感器43无限弹出佩戴本体1的外部而脱离佩戴本体1的现象,保证了安装件2的伸缩运动的灵活性。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佩戴本体1包括相互盖合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第一外壳11上设有第一卡扣111,第二外壳12上设有第二卡扣,第一卡扣111和第二卡扣形成可拆卸的扣接,如此实现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形成可拆卸的扣接,有助于简化佩戴本体1的拆装操作。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主板7、柔性板51、第一电极52、第二电极53以及地电极54均设于第一外壳11内,且第一电极52、第二电极53以及地电极54从第二外壳12的一侧裸露至第二外壳12的外部。安装件2设于第一外壳11上,具体的,伸缩槽101开设于第二外壳12上,第二安装壳22的第二凸沿221在沿着发光器件32的发光方向弹出时能够抵紧于第二外壳12的内侧,如此限制了第二安装壳22的弹出行程。弹性件6的一端连接于电路板31或第一安装壳21,弹性件6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外壳11,具体为连接于第一外壳11内的电池8。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