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8497发布日期:2020-08-18 19:32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精子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子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环境、生活压力等各方面的影响,国内不孕不育的夫妻正在增多。据中国人口协会的调查显示,中国的不孕不育者已经超过了4000万,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3%攀升到近年的15%左右。因此大量的不孕不育的夫妻需要采用辅助生殖的医疗手段来解决孕育的需求,在辅助生殖治疗中需采集良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精子的活力决定着能否正常授精。

目前辅助生殖中的精液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

1、上游法主要是利用圆底试管,先在试管底加入2ml培养液,再在试管底部缓慢加入液化精液1ml,精液量较多时可多用几支试管,将试管倾斜45°,置于37℃、6%的co2培养箱内孵育40-60min,取出试管,吸出上清液的中上层呈云雾状的液体。

2、密度梯度离心法主要是将90%浓度的密度梯度液先加入离心管底部,按照1:1的比例在90%的密度梯度液上面再加入45%的密度梯度液,然后将精液加在密度梯度液上面,用300-500g的离心力,水平离心10-20min,去除精浆和密度梯度液,收集底部的精子沉渣,在离心管中加入3-5ml培养液,重新混悬精子,离心200g×10min,弃上清,根据需要调整授精液体积,并重新混悬置培养箱备用。

目前的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上游法其不足是运动精子回收率低,回收率依赖于精子细胞团表面积和精子活动力,由于细胞团有多层细胞,有潜在运动能力的精子可能处在细胞团内部,不能达到与培养基接触的界面,为提高回收率,多采用少量、多管直接上游,以增加精液与培养基的总接触面。而密度梯度离心法中,离心是精液处理中必使用的步骤之一,离心对精子有一定的损害,将精子离心可使活性氧类物质急剧增高,人类精子膜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易于在活性氧作用下发生过氧化,导致细胞膜流动性降低或丧失,高浓度的活性氧类物质可使精子细胞膜受到严重损害。并且以上两种操作方法均存在着多管操作、多步操作的现象,操作步骤繁琐,也极容易中途出现差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子收集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收集精子的操作简单,不会对精子造成损伤。

其技术方案如下:

精子收集装置,包括主体座,在主体座上设有精液放置槽、精液收集槽,精液放置槽的容积大于精液收集槽的容积,在精液放置槽与精液收集槽之间设有引导通道,在引导通道的两侧设有防回挡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防回挡片朝向于所述精液收集槽一侧,所述引导通道位于两侧的所述防回挡片的外侧边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回挡片位于所述精液放置槽的一侧具有导引斜面,从所述精液放置槽至所述精液收集槽方向,两个防回挡片的导引斜面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精液放置槽、所述精液收集槽及引导通道均为两个并形成两组,第一个所述精液放置槽靠近第二个精液收集槽,第一个精液收集槽靠近第二个精液收集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座具有台面,在台面的中部设有凹陷部,所述精液放置槽、精液收集槽均设于该凹陷部所在区域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精液放置槽、精液收集槽均具有槽壁,该槽臂凸出于所述凹陷部的上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的周边具有向上凸出的侧缘,该侧缘的高度高于所述槽壁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盖体,在所述主体座的上表面还设有标示平台,该标示平台位于所述侧缘所围区域之外,盖体与侧缘配合并盖住所述凹陷部及其内的所述精液放置槽、精液收集槽、引导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座的外侧边设有防滑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座的下表面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定位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局限性,采用联通原理,将精液与最终的精子富集液通过引导通道连通,模拟自然状态下的精子的游动对精子进行筛选,活力较好的正常精子会优先游动到精液放置槽的边缘,并通过引导通道游动到精子收集槽,并且引导通道处的防回挡片能够有效防止大量精子回游,达到富集更多优质精子的目的。

精液放置槽尺寸较大,相应的精液与富集液的接触面积较大,解决了上游法运动精子回收率低的局限;整个过程不需要离心处理,避免了活性氧类物质的大量生成,解决了高浓度活性氧类物质带来的精子损伤问题;并且仅有加样、静置和收集的步骤,操作简单,避免操作过程出错。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精子收集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精子收集装置的主体座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精子收集装置的主体座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盖体,20、主体座,21、精液放置槽,22、精液收集槽,23、引导通道,24、防回挡片,241、导引斜面,25、凹陷部,251、侧缘,26、槽壁,27、标示平台,28、防滑齿,29、定位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现实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该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

毫无疑义,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技术内容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

如图1至图4所示,精子收集装置,包括主体座20,在主体座20上设有两个精液放置槽21、两个精液收集槽22,两个精液放置槽21、两个精液收集槽22分别形成两组,精液放置槽21的容积大于精液收集槽22的容积,在精液放置槽21与精液收集槽22之间设有引导通道23,在引导通道23的两侧设有防回挡片24。

其中,两个精液放置槽21、两个精液收集槽22分别形成两组,第一个所述精液放置槽21靠近第二个精液收集槽22,第一个精液收集槽22靠近第二个精液收集槽22。该主体座20上设置有两组精液放置槽21、两个精液收集槽22,且两组精液放置槽21、两个精液收集相互对错放置,提高整个主体座20的利用率,减少了尺寸。

两个防回挡片24朝向于所述精液收集槽22一侧,所述引导通道23位于两侧的所述防回挡片24的外侧边之间。所述防回挡片24位于所述精液放置槽21的一侧具有导引斜面241,从所述精液放置槽21至所述精液收集槽22方向,两个防回挡片24的导引斜面241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防回挡片24可以避免精子的回游,当精子从精液放置槽21向精液收集槽22游动时,导引斜面241可以方便精子汇集并通过引导通道23进入到精液收集槽22一侧。

所述主体座20具有台面,在台面的中部设有凹陷部25,所述精液放置槽21、精液收集槽22均设于该凹陷部25所在区域内。所述精液放置槽21、精液收集槽22均具有槽壁26,该槽臂凸出于所述凹陷部25的上表面。所述凹陷部25的周边具有向上凸出的侧缘251,该侧缘251的高度高于所述槽壁26的高度。凹陷部25内可以形成容纳槽,如果有液体洒落时,该凹陷部25可以起到容置作用,避免液体外溢。

还包括有盖体10,在所述主体座20的上表面还设有标示平台27,该标示平台27位于所述侧缘251所围区域之外,盖体10与侧缘251配合并盖住所述凹陷部25及其内的所述精液放置槽21、精液收集槽22、引导通道23。标示平台27用于对患者信息进行标示,盖体10盖上之后,标示平台27仍然外露,以方便观察。

在所述主体座20的外侧边设有防滑齿28,在所述主体座20的下表面的外侧设有三个定位缺29。防滑齿28可以方便操作者手持,避免滑落;主体座20底部的定位缺29可以用于将主体座20与配套仪器或工作台之间的定位。

使用时,将患者信息书写到标示平台27或者含有患者信息的电子标签粘贴到标示平台27,将精液加注到精液放置槽21中,将培养液加入到精子收集槽中,再向精液放置槽21中加入一定量的培养液,使精子收集槽与精液放置槽21中的液面等高,并越过隔档并通过引导通道23相互联通,完成后放入含6%二氧化碳、95%-100%湿度、37摄氏度的培养箱中静置,待静置1至2小时后,将精子收集槽内的培养液吸出、转移,用作后续的授精操作。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局限性,采用联通原理,将精液与最终的精子富集液通过引导通道23连通,模拟自然状态下的精子的游动对精子进行筛选,活力较好的正常精子会优先游动到精液放置槽21的边缘,并通过引导通道23游动到精子收集槽,并且引导通道23处的防回挡片24能够有效防止大量精子回游,达到富集更多优质精子的目的。

精液放置槽21尺寸较大,相应的精液与富集液的接触面积较大,解决了上游法运动精子回收率低的局限;整个过程不需要离心处理,避免了活性氧类物质的大量生成,解决了高浓度活性氧类物质带来的精子损伤问题;并且仅有加样、静置和收集的步骤,操作简单,避免操作过程出错。

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