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托盘的儿童多功能起立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962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托盘的儿童多功能起立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训练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托盘的儿童多功能起立床。



背景技术:

各种原因导致的脑损伤(如脑卒中、脑炎、脑外伤等)会引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目前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电动起立床训练是康复医学科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其活动平板可从水平位旋转到垂直位置,并依据康复治疗需要停留在任何角度,使患者逐渐适应由平卧位到直立位的体位变化。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功能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但电动起立床的托盘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容易被忽视。现有的起立床托盘存在以下缺点:1.托盘的空间位置相对于起立床活动平板是固定的,当活动平板从水平位旋转到垂直位置时,托盘上的物体会滑落;2.托盘的表面没有凹陷设计,表面物体可能因起立床或托盘抖动而滚落。对于脑卒中等脑损伤患者,双上肢、单侧上肢、空间忽略、甚至躯干和头部控制能力都有可能受到损伤。当患者辅助站立于起立床上时,可能会出现躯干前倾、上肢持物不稳、活动时动作不协调等,导致托盘上的水杯、食物等损坏,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挫败感,降低患者自信心和积极性,影响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带托盘的儿童多功能起立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托盘的儿童多功能起立床,包括可折叠的起立床以及安装在起立床上的托盘,在起立床上安装有托盘,托盘通过多组多连杆结构安装在起立床上表面的一侧,每组多连杆结构为两个且两个多连杆结构之间设置有供人穿过的空间,每组多连杆结构的宽度小于起立床的宽度,托盘与每个多连杆结构可实现同步的相对摆转角度,托盘上表面设置有凹槽结构。

而且,所述托盘有的凹槽结构是托盘四边为凸台结构,凸台内形成凹槽。

而且,所述凹槽底部内壁设置有防滑纹。

而且,所述多组多连杆结构按照起立床的纵向方向进行排列设置,多连杆结构组数根据托盘重点与尺寸进行调整。

而且,每个所述的多连杆结构包括:竖杆、铰轴、弧形导杆、锁销以及螺母,竖杆底部固定在起立床上表面,竖杆上设置有供弧形导杆穿过的通孔,该通孔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四向通孔,竖杆顶部安装铰轴,铰轴安装与托盘底部纵向方向的一侧,在托盘底部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位置上安装弧形导杆的一端,弧形导杆的另一端向穿过竖杆上横向的通孔,在弧形导杆设置有与弧形导杆同轴向的弧形通槽,在与该弧形通槽对应的竖杆上纵向通孔的位置上同轴插装有锁销且通过螺母锁紧。

而且,所述竖杆底部通过焊接、榫卯的安装方式固定在起立床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优点和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的起立床上的托盘水平及垂直位置可调,解决当起立床活动平板位置发生改变时,托盘仍保持水平状态;及患者身高发生变化时,托盘可在垂直位置上,调整到患者的舒适位置。

2.本实用新型中的起立床上的托盘中央凹陷设计,物体在其轻微抖动时,不易发生坠落。保证起立床训练过程中,托盘使用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功能起立床与托盘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的托盘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带托盘的儿童多功能起立床,包括可折叠的起立床1以及安装在起立床上的托盘3,起立床底部安装有万向节5,该万向节通过立柱6连接基座7,基座安装在水平地面或其他水平的固体建筑物8上,在起立床上安装有放置水杯、餐具以及其他器具的托盘。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

托盘通过多组多连杆结构安装在起立床上表面的一侧,每组多连杆结构为两个且两个多连杆结构之间设置有供人穿过的空间,每组多连杆结构的宽度小于起立床的宽度,托盘与每个多连杆结构可实现同步的相对摆转角度,托盘上表面设置有凹槽结构,即托盘四边为凸台结构3-1,凸台内形成凹槽3-3,凹槽底部内壁设置有防滑纹3-2,托盘中央凹陷设计,物体在其轻微抖动时,不易发生坠落。保证起立床训练过程中,托盘使用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多组多连杆结构按照起立床的纵向方向进行排列设置,本实施例中,多连杆结构组数为1个,可根据托盘重量与尺寸调整组数。

本实施例中,每个多连杆结构包括:竖杆2、铰轴(未标号)、弧形导杆4、锁销11以及螺母10,竖杆底部通过焊接、榫卯等安装方式固定在起立床上表面,竖杆上设置有供弧形导杆穿过的通孔,该通孔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四向通孔,竖杆顶部安装铰轴,铰轴安装与托盘底部纵向方向的一侧,在托盘底部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位置上安装弧形导杆的一端,弧形导杆的另一端向穿过竖杆上横向的通孔,在弧形导杆设置有与弧形导杆同轴向的弧形通槽9,在与该弧形通槽对应的竖杆上纵向通孔的位置上同轴插装有锁销且通过螺母锁紧。

托盘通过销轴作为支点摆动,以弧形导杆进行导向,通过锁销与弧形通槽进行定位,由此实现托盘的角度定位。使托盘水平及垂直位置可调,解决当起立床活动平板位置发生改变时,托盘仍保持水平状态;及患者身高发生变化时,托盘可在垂直位置上,调整到患者的舒适位置。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托盘的儿童多功能起立床,包括可折叠的起立床以及安装在起立床上的托盘,在起立床上安装有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通过多组多连杆结构安装在起立床上表面的一侧,每组多连杆结构为两个且两个多连杆结构之间设置有供人穿过的空间,每组多连杆结构的宽度小于起立床的宽度,托盘与每个多连杆结构可实现同步的相对摆转角度,托盘上表面设置有凹槽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托盘的儿童多功能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有的凹槽结构是托盘四边为凸台结构,凸台内形成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托盘的儿童多功能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多连杆结构包括:竖杆、铰轴、弧形导杆、锁销以及螺母,竖杆底部固定在起立床上表面,竖杆上设置有供弧形导杆穿过的通孔,该通孔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四向通孔,竖杆顶部安装铰轴,铰轴安装与托盘底部纵向方向的一侧,在托盘底部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位置上安装弧形导杆的一端,弧形导杆的另一端向穿过竖杆上横向的通孔,在弧形导杆设置有与弧形导杆同轴向的弧形通槽,在与该弧形通槽对应的竖杆上纵向通孔的位置上同轴插装有锁销且通过螺母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托盘的儿童多功能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部内壁设置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托盘的儿童多功能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多连杆结构按照起立床的纵向方向进行排列设置,多连杆结构组数根据托盘重点与尺寸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托盘的儿童多功能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底部通过焊接、榫卯的安装方式固定在起立床上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托盘的儿童多功能起立床,包括可折叠的起立床以及安装在起立床上的托盘,在起立床上安装有托盘,托盘通过多组多连杆结构安装在起立床上表面的一侧,每组多连杆结构为两个且两个多连杆结构之间设置有供人穿过的空间,每组多连杆结构的宽度小于起立床的宽度,托盘与每个多连杆结构可实现同步的相对摆转角度,托盘上表面设置有凹槽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起立床上的托盘水平及垂直位置可调,解决当起立床活动平板位置发生改变时,托盘仍保持水平状态;及患者身高发生变化时,托盘可在垂直位置上,调整到患者的舒适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赵澎;张保刚;张春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1.14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