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7803发布日期:2021-04-13 21:4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


背景技术:

2.据21世纪经济报道、生命时报等,我国年度输液市场容量在100 亿瓶(袋)以上,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体,远高于国际人均2.5-3.3瓶的水平,然而,我国的护士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年
ꢀ-
201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三级综合医院和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三级专科医院的全院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应从目前的0.6∶1、0.4∶1提升为0.8∶1、0.6∶ 1。二级综合医院和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二级专科医院的全院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应从目前的0.5∶1、0.4∶1提升到0.7∶1、0.5∶1。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0,而目前全国 1:0.61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在照顾病患的众多工作中,最重要工作之一的就是关于病患输液时的陪护,除了政策方面的吸引,医护人员比例失调的根本性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就目前市场而言,有关输液方面的看护设备琳琅满目,全部都是造价极高、体积庞大且无法实现医护端、病患及家属之间的及时联动功能。市场现有设备均为医院采购型设备,其售价在5000元至200000元之间不等且仅能实现截流或提醒功能,为医院造成极大成本负担,小型医院、诊所等根本无法承担其昂贵的采购费用,更有大部分普通输液人群无法与其触及,所以市场现有的输液看护设备并未从根本问题上解决目前市场的医护工作繁重、看护重负和风险。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方便的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声智能设备、共享充电装置、数据后台、用户终端和医护终端显示界面;所述发声智能设备、所述共享充电装置、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医护终端显示界面均与所述数据后台相连接,所述共享充电装置与所述发声智能设备相连接。
6.优选地,所述发声智能设备包括药液有无监测模块、药液温度监测模块、滴速监测模块、无线收发模块、mcu控制器、电池管理模块、充电电池、药液加热装置、运行情况显示模块、语音提示模块、滴速控制模块与自动截流装置;
7.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相连接,所述药液有无监测模块、所述药液温
度监测模块、所述滴速监测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所述药液加热装置、所述运行情况显示模块、所述滴速控制模块、所述自动截流装置以及所述语音提示模块均与所述 mcu控制器相连接,通过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数据后台相连接。
8.优选地,所述用户终端包括wechat小程序、app和pc端;所述医护终端显示界面为pc端,无线收发模块采用2g/3g/4g电信模块、wifi模块和蓝牙传输模块,所述共享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状态监控以及借还监测模块,所述充电桩状态监控以及所述借还监测模块均与所述数据后台相连接。
9.优选地,所述发声智能设备、所述共享充电装置、所述数据后台、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医护终端显示界面的软件系统包括hardware硬件端、移动端系统、webserver服务端、server数据服务端和db数据库。
10.优选地,所述移动端系统包括wechat小程序、app和pc端。
11.优选地,所述发声智能设备、所述共享充电装置、所述数据后台、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医护终端显示界面的电路包括数据采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数据发送电路和指令执行电路。
12.优选地,还包括壳体,所述滴速监测模块位于壳体的底部,并且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有输液泵放置凹槽;
13.使用时,首先将输液泵的顶端放置于所述输液泵放置凹槽内,以便达到将所述输液泵固定的目的;
14.所述壳体的正面设有输液管放置凹槽,所述输液管放置凹槽内安装有所述药液有无监测模块、所述药液温度监测模块、自动截流装置与所述药液加热装置。
15.优选地,所述药液有无监测模块和所述测滴速模块均包括红外线发送器和接受传感器。
16.优选地,所述自动截流装置包括安装在设备里面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端和曲柄相连,曲柄的末端和滑块通过滑动槽口配合,滑块的末端包含有截流杆。
17.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曲柄由d字槽口连接,曲柄和滑块采取滑动连接的方式,并且截流杆与滑块固联一体,输液管放置凹槽的内壁上安装有橡胶块,橡胶块与截流杆相适配。
1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在利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药液有无监测、药液滴速监测、药液温度监测、选择性加热、自动截流、滴速控制、亏液提醒一体化的智能发声设备,并通过数据传输将设备信息传回数据后台进行监测,数据后台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医护终端显示界面和用户终端,使医护人员以及病人家属都可以实时地了解病人当前的输液状况,并通过分析以及医护终端显示界面使医护人员实时了解每个输液者的输液信息,以便及时根据情况派遣护士人员前去更换药液。
20.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输液监测设备小型便携、低成本、可批量共享使用,设备自带2g/3g/4g的无线收发模块联网,在无wifi 网络的环境中设备依旧可以实时地将数据传回,不再受制于外部局域网信号质量的影响,并且手机终端获取输液情况也不再有范围制约,只要手机有信号便可以实现对于病患输液情况的实时查询功能,即使发生无信号
状态,设备自身也会在亏液时进行及时截流的工作。
21.设备使用也更为简洁,内置充电电池无需充电,一次充满电便可满足持续10小时的输液监测情况,使用步骤方便简洁,一旦电量不足便提醒用户归还至共享充电装置进行充电,共享充电装置通过监测保证用户借用的设备为满电状态,数据后台持续监控每台设备运行情况,一旦发生设备异常便立即提醒用户及医护人员及时检查输液状况,保证了整个输液监测过程的安全可靠。
22.同时以解决亏液断流不及时、药液温度过低造成人体不适感、夜间输液状况难勘测、全程陪同需紧盯等问题为基础实体工具。
23.通过用户终端的传输为媒介,实现病患每分钟液体注入量、病患就诊信息、药液实时温度以及用药、用量、用时费用等情况的可视化操作;以家庭为单位,家属可通过授权远程查阅家人健康状况、实现实时远程陪护,为因工作、学业无法守护陪伴在家人朋友身边的病患家属提供传递关爱、有效沟通的桥梁;通过设置就诊、用药以及健康生活作息等提醒功能帮助用户及时就医降低就医不及时所造成的不便于风险;平台通过用户自愿录入健康体检数据,利用先进的ai技术分析出用户的患疾风险并以健康管理功能的使用帮助用户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活。
24.同时,以医护端信息化平台作为实际工作的支撑点,将病患就诊信息以及用药用量情况通过数据接收后台上传到医护信息平台,让医护人员可以及时监测到每一位病患的用药信息、用量进度以及就诊状况并通过及时提醒的智能方式,简化了医护人员的看护工作程序,为看护工作做到了及时、准确、高效的工作方法及工具。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所示的软件系统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图3所示的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的剖视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30.图6为图5所示的a部分放大图。
31.图中标号:1、药液加热装置,2、药液有无监测模块,3、红外温度监测器,4、输液管放置凹槽,5、自动截流装置,6、滴速监测装置,7、输液泵放置凹槽、8-壳体、9-橡胶块;
32.62、红外线发送器,61、接受传感器;
33.51-驱动电机、52-曲柄、53-滑块、54-截流杆;
34.10、半壳,11、第一固定块,12、第二固定块,13、卡头,14、卡槽,15、凹槽,16、滑块,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6.第一实施例:
37.请结合参阅图1-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包括:发声智能设备、共享充电装置、数据后台、用户终端和医护终端显示界面,发声智能设备、共享充电装置、用户终端和医护终端显示界面均与数据后台相连接,共享充电装置与发声智能设备相连接。
38.所述发声智能设备包括药液有无监测模块、药液温度监测模块、滴速监测模块、无线收发模块、mcu控制器、电池管理模块、充电电池、药液加热装置、运行情况显示模块、语音提示模块、滴速控制模块与自动截流装置;
39.充电电池与电池管理模块相连接,药液有无监测模块、药液温度监测模块、滴速监测模块、无线收发模块、电池管理模块、药液加热装置1、运行情况显示模块、所述滴速控制模块、所述自动截流装置以及语音提示模块均与mcu控制器相连接,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与数据后台相连接。
40.所述用户终端包括wechat小程序、app和pc端,医护终端显示界面为pc端,无线收发模块采用2g/3g/4g电信模块、wifi模块和蓝牙传输模块,共享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状态监控以及借还监测模块,充电桩状态监控以及借还监测模块与数据后台相连接。
41.所述发声智能设备、共享充电装置、数据后台、用户终端和医护终端显示界面的软件系统包括hardware硬件端、移动端、 webserver服务端、server数据服务端和db数据库。
42.所述移动端系统包括wechat、app和pc。
43.所述发声智能设备、共享充电装置、数据后台、用户终端和医护终端显示界面的电路包括数据采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数据发送电路和指令执行电路。
44.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还包括壳体8,所述滴速监测模块位于壳体8的底部,并且所述壳体8的底部还设有输液泵放置凹槽7;
45.使用时,首先将输液泵的顶端放置于所述输液泵放置凹槽7内,以便达到将所述输液泵固定的目的;
46.所述壳体8的正面设有输液管放置凹槽4,所述输液管放置凹槽 4内安装有所述药液有无监测模块、所述药液温度监测模块、自动截流装置5与所述药液加热装置1。
47.所述药液有无监测模块和所述测滴速模块均包括红外线发送器和接受传感器。
48.所述自动截流装置5包括安装在设备里面的驱动电机51,电机的输出转轴端和曲柄52相连,曲柄52的末端和滑块53通过滑动槽口配合,滑块53的末端包含有截流杆54。
49.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曲柄52由d字槽口连接,曲柄52和滑块53 采取滑动连接的方式,并且截流杆54与滑块53固联一体,输液管放置凹槽的内壁上安装有橡胶块9,橡胶块9与截流杆54相适配。
50.滴速监测模块安装在输液泵的顶侧,壳体8内设有输液管放置凹槽,滴速监测模块包括红外线发送器62和接受传感器61,当输液管放置凹槽内液体没有流下时为空气,此时红外线穿过外壁并通过管内空气抵达另一端,接受传感器61接收到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当有液滴落下时,液体的折射率与空气不同,红外线发送器62发射的红外线经过液体折射后不再到达接受传感器61,因此接受传感器61输出状态发生改变,当液滴滴下后管内恢复空气,红外线再次抵达接受传感器61,接受传感器61状态恢复,即一次液滴下落过程监测完成,再通过外围电路将接受传感器61的状态变化转化为输出电压变化供 mcu控制器读取,并对每一次间隔进行精确计时则得到输液时的液滴速度。
5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所述在利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药液有无监测、药液滴速监测、药液温度监测、选择性加热、自动断流、停液提醒一体化的智能发声设备,并通过数据传输将设备信息传回数据后台进行监测,数据后台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医护终端显示界面和用户终端,使医护人员以及病人家属都可以实时地了解病人当前的输液状况,并通过分析以及医护终端显示界面使医护人员实时了解每个床位的输液信息,以便及时根据情况派遣护士人员前去更换药液;
53.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输液监测设备小型便携、低成本、可批量共享使用,设备自带2g/3g/4g的无线收发模块联网,在无wifi 网络的环境中设备依旧可以实时地将数据传回,不再受制于外部局域网信号质量的影响,并且手机终端获取输液情况也不再有范围制约,只要手机有信号便可以实现对于病患输液情况的实时查询功能,即使发生无信号状态,设备自身也会在亏液时进行及时截流的工作。
54.设备使用也更为简洁,内置充电电池无需充电,一次充满电便可满足持续10小时的输液监测情况,使用步骤方便简洁,一旦电量不够便提醒用户归还至共享充电装置进行充电,共享充电装置通过监测保证用户借用的设备为满电状态,数据后台持续监控每台设备运行情况,一旦发生设备异常便立即提醒用户及医护人员及时检查输液状况,保证了整个输液监测过程的安全可靠。
55.同时解决亏液断流不及时、药液温度过低造成人体不适感、夜间输液状况难勘测、全程陪同需紧盯等问题为基础实体工具。
56.通过用户终端的传输为媒介,实现病患每分钟液体注入量、病患就诊信息、药液实时温度以及用药、用量、用时费用等情况的可视化操作;以家庭为单位,家属可通过授权远程查阅家人健康状况、实现实时远程陪护,为因工作、学业无法守护陪伴在家人朋友身边的病患家属提供传递关爱、有效沟通的桥梁;通过设置就诊、用药以及健康生活作息等提醒功能帮助用户及时就医降低就医不及时所造成的不便于风险;平台通过用户自愿录入健康体检数据,利用先进的ai技术分析出用户的患疾风险并以健康管理功能的使用帮助用户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活。
57.同时,以医护端信息化平台作为实际工作的支撑点,将病患就诊信息以及用药用量情况通过数据接收后台上传到医护信息平台,让医护人员可以及时监测到每一位病患的用药信息、用量进度以及就诊状并通过及时提醒的智能方式,简化了医护人员的看护工作程序,为看护工作做到了及时、准确、高效的工作方法及工具。
58.第二实施例:
59.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共享便携式输液监测管理系统设备。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6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61.请结合参阅图5-图6,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壳体8包括两个半壳10,两个半壳10相适配;
62.所述半壳10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2,第一固定块11上固
定安装有卡头13,第二固定块12上开设有卡槽 14,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2上的卡头13和卡槽14相适配;
63.所述卡槽14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内滑动安装有滑块16,两个滑块1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卡槽14内并与卡头13相接触;
64.所述凹槽15内安装有弹簧17,弹簧17的另一端与滑块16固定连接。
65.两个半壳10通过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2上的卡头13 和卡槽14卡装安装在一起,亦便于拆卸对外壳8内的零件进行检查维修和改换。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