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场治疗用尺寸调整方便的幼牛保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5581发布日期:2020-10-17 00:47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场治疗用尺寸调整方便的幼牛保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养殖场治疗用尺寸调整方便的幼牛保定架,属于动物治疗辅助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商业的发展,畜牧业养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养殖场中对幼牛进行治疗或者检查时,一般通过保定架将幼牛进行固定,现有的保定架顶端普遍高度高于被治疗的幼牛身高,保定架存放时占有空间较大,且保定架一般通过绑带对幼牛的腹部进行捆绑固定,需要人员手动将捆绑带绕过幼牛的腹部下方,然后与固定夹进行固定,由于幼牛的腿部并不是很长,腹部距离地面长度较小,故而需要人员蹲下进行捆绑带移动,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养殖场治疗用尺寸调整方便的幼牛保定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保定架高度较大,不便存放,对牛腹进行固定时,操作较为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存放,便于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养殖场治疗用尺寸调整方便的幼牛保定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右部位置固定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转动安装圆板,所述圆板侧端安装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在底板上端,所述支架右端下部位置固定第一电动缸,所述第一电动缸的活塞杆穿过支架且与固定组件右端面贴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端的u形托架,所述u形托架上端左右对称固定两个立板,左侧所述立板左端上部位置固定卡板,右侧所述立板右端上部位置安装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卡板之间设有第二绑带,所述u形托架上端后部位置滑动安装两个夹板,左侧所述立板前端固定第一绑带,右侧所述立板前端固定与第一绑带配合安装的第二绳扣。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立板相对一端后部位置均固定第二电动缸,两个所述第二电动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夹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板相对一端均固定橡胶条。

进一步地,所述卡板包括固定在左侧立板左端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内部开设通槽,所述导向块左端固定圆辊,所述第二绑带一端固定在固定板下端,所述第二绑带的另一端贯穿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绑带下端固定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在导向块左端且覆盖在通槽左端,所述第二绑带与u形托架上端之间通过弹性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右端固定用以与第二绑带配合的第一绳扣。

进一步地,所述卡板、第一绳扣、固定板以及组成捆绑结构,所述捆绑结构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捆绑结构均固定在立板上。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立板相对一端均前后对称固定两个第三绑带,所述立板包括横杆,所述横杆设在u形托架上侧且横杆与u形托架上端之间等距设有至少两个竖杆,右侧所述立板中的横杆与圆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u形托架右端转动安装转板,所述底板上端固定l形板,所述转板设在l形板上端,所述l形板上端固定倒置的u形杆,所述u形杆贯穿转板内部的凹槽且延伸至转板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养殖场治疗用尺寸调整方便的幼牛保定架,

1.通过第二电动缸带动两个夹板相向移动,实现对牛的头部进行限位,将第一绑带绕过牛尾部,并与第二绳扣固定连接,实现对幼牛的尾部进行限位,将第二绑带绕过幼牛的背部,拉紧第二绑带,并使第二绑带与第一绳扣连接,实现对幼牛进行保定,便于对不同大小的幼牛进行保定,且由于幼牛的腹部以及背部已被绑紧,故而卡板的高度只需高于幼牛的腿部即可,立板的高度需求大大降低,相对现有技术的保定架来说,本实用新型缩小了体型,从而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存放,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上部无阻挡物,故而将第二绑带绕过幼牛的背部且拉紧第二绑带的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人员蹲下操作第二绑带,降低了操作强度。

2.解除转板与u形杆的锁定,转动转板与u形杆分离,然后通过第一电动缸的活塞杆推动固定组件以及固定组件内部的牛向左摆动直至合适角度,使牛的牛蹄与底板分离,然后对幼牛的牛蹄进行修剪。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场治疗用尺寸调整方便的幼牛保定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场治疗用尺寸调整方便的幼牛保定架中固定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场治疗用尺寸调整方便的幼牛保定架中捆绑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板、2-固定组件、3-圆板、4-支架、5-第一电动缸、10-l形板、21-u形托架、22-立板、23-第一绑带、24-捆绑结构、25-夹板、26-第二绑带、27-第三绑带、101-转板、102-u形杆、231-第二绳扣、241-卡板、242-第一绳扣、243-固定板、261-弹性绳、2411-圆辊、2412-导向块、241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养殖场治疗用尺寸调整方便的幼牛保定架,包括底板1,底板1上端右部位置固定支架4,支架4上端通过转轴安装圆板3,圆板3侧端安装固定组件2,固定组件2设在底板1上端,支架4右端下部位置固定第一电动缸5,第一电动缸5的活塞杆穿过支架4且与固定组件2右端面贴合,通过支架4对圆板3进行支撑,第一电动缸5工作通过活塞杆推动固定组件2沿着圆板3与支架4的连接点偏摆,便于调节固定组件2的角度。

固定组件2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端的u形托架21,u形托架21上端左右对称固定两个立板22,u形托架21以及立板22均实现了支撑功能,左侧立板22左端上部位置固定卡板241,右侧立板22右端上部位置安装固定板243,固定板243与卡板241之间设有第二绑带26,通过第二绑带26对幼牛进行捆绑固定,u形托架21上端后部位置滑动安装两个夹板25,夹板25便于对幼牛的脖颈部进行夹持限位,左侧立板22前端固定第一绑带23,右侧立板22前端固定与第一绑带23配合安装的第二绳扣231,第一绑带23与第二绳扣231配合便于对牛的尾部进行限位。

两个立板22相对一端后部位置均固定第二电动缸251,两个第二电动缸251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夹板25固定连接,两个夹板25相对一端均固定橡胶条,通过第二电动缸251带动夹板25左右移动,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幼牛头部进行限位,橡胶条实现了缓冲功能。

卡板241包括固定在左侧立板22左端的导向块2412,导向块2412内部开设通槽,导向块2412左端固定圆辊2411,第二绑带26一端固定在固定板243下端,第二绑带26的另一端贯穿通槽,圆辊2411以及导向块2412便于对第二绑带26进行导向。

第二绑带26下端固定限位板2413,限位板2413设在导向块2412左端且覆盖在通槽左端,第二绑带26与u形托架21上端之间通过弹性绳261连接,限位板2413便于对第二绑带26进行限位,避免第二绑带26的活动端从导向块2412中移动到两个立板22之间,弹性绳261使人员解除第二绑带26与242的连接后,第二绑带26能够在弹性绳261的作用下自行向下移动至与21上端面贴合,从而便于幼牛的移出。

固定板243右端固定用以与第二绑带26配合的第一绳扣242,第一绳扣242便于与第二绑带26配合,实现对第二绑带26的自由端进行锁定。

卡板241、第一绳扣242、固定板243以及6组成捆绑结构24,捆绑结构24设有两组,两组捆绑结构24均固定在立板22上,两组捆绑结构24提高了对幼牛的固定强度。

两个立板22相对一端均前后对称固定两个第三绑带27,立板22包括横杆,横杆设在u形托架21上侧且横杆与u形托架21上端之间等距设有至少两个竖杆,右侧立板22中的横杆与圆板3固定连接,第三绑带27便于对幼牛的腿部进行绑紧固定,至少两个竖杆彼此之间存在的间距便于26以及27的移动。

u形托架21右端通过铰链安装转板101,底板1上端固定l形板10,转板101设在l形板10上端,l形板10上端固定倒置的u形杆102,u形杆102贯穿转板101内部的凹槽且延伸至转板101上端,通过锁具贯穿u形杆102并进行锁合,实现固定组件2与底板1的卡合限位,从而使固定组件2稳定的设在底板1上端。

工作原理:将幼牛赶入到固定组件2内部,并使幼牛的头部移动到两个夹板25之间,然后通过第二电动缸251带动两个夹板25相向移动,直至对牛的头部进行限位,然后将第一绑带23绕过牛尾部,并与第二绳扣231固定连接,实现对幼牛的尾部进行限位,然后人员将第二绑带26左端绕过幼牛的背部,然后拉紧第二绑带26,使第二绑带26对幼牛的腹部以及背部进行贴合,然后将第二绑带26与第一绳扣242连接,实现对幼牛进行保定,该设计中对于不同大小的幼牛可调节第一绑带23以及第二绑带26绕过幼牛的尺寸长度,操作简单且能够有效的对幼牛进行保定,使用效果好,且由于已经对幼牛的腹部以及背部进行绑紧,故而卡板241的高度只需高于幼牛的腿部即可,立板22的高度需要大大降低,相对现有技术的保定架来说,本实用新型缩小了体型,从而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存放,且由于本实用新型上部无阻挡物,故而将第二绑带26绕过幼牛的背部且拉紧第二绑带26的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人员蹲下操作第二绑带26,降低了操作强度。

需要对牛的牛蹄进行修剪时,通过第三绑带27对牛的腿部进行捆绑固定,然后解除转板101与u形杆102的锁定,并转动转板101,使转板101与u形杆102分离,然后通过第一电动缸5的活塞杆推动固定组件2以及固定组件2内部的牛向左摆动直至合适角度,使牛的牛蹄与底板1分离,然后对幼牛的牛蹄进行修剪。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