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十字灸模具

文档序号:24677855发布日期:2021-04-13 21:45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辅助设备,特别是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十字灸模具。


背景技术:

2.十字灸疗法是通过腧穴、药物、生姜、艾绒的综合作用,利用隔姜泥灸产生的温热之性将药物渗透到体内并通过 1 h 的治疗时间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达到调理脾胃、培元固本的功效。其特点函括了脐灸、关元灸、中脘灸、天枢灸、气海灸、大横灸、中极灸
……
,充分发挥特定穴中的募穴与神阙穴的科学配伍作用,火力集中,温通力強、调动十二经与奇经八脉的协同作用,集温化、升腾、疏泻、通调、化瘀、固精、平衡,矫健等功能为一体,综合性的治理三焦的疾病。十字灸适用于三焦的寒性疾病和养生保健。如感冒、中耳炎、虹膜炎、咽喉炎、牙周炎、气管炎、肺炎、鼻炎、食道炎、乳腺增生、胃炎、胆囊炎、十二指肠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遗尿、遗精、阳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直肠炎、结肠炎、膀胱炎、附件炎、盆腔炎、痛经、月经不调、尿路感染、失眠、焦虑、多汗、肥胖症、不孕症、黄斑、青春美丽痘
……
3.十字灸疗法是隔姜灸法的传承与创新,通过药物渗透的原理来刺激体表穴位,激活人体脏腑的功能,具有祛寒消痛止泻,和胃消食止痛,消食化积,疏肝健脾的作用。目前,在临床治疗时是根据患者的体型在常规的毛巾上剪出合适的“十”字型空缺,以神阙为中心放置于腹部,以神阙为中心,中脘至中极,两侧至大横,再将加热的中药药膏平铺在“十”字型空缺内,随后进行灸治,治疗完成后取下毛巾,擦去药物即可。在实际治疗时,由于患者高矮胖瘦等体型不同,其穴位位置也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无法制作标准治疗模板进行使用,因此在实际治疗前都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测量裁剪尺寸合适的毛巾来配合灸治,不仅操作复杂,效率较低,而且难以重复使用,成本高昂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医疗废弃物。
4.因此,目前在十字灸治疗时缺少专用的灸治工具,不仅治疗准备操作繁琐,使用不便,效率较低,而且治疗用品难以重复使用,使用成本高昂,且医疗废弃物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十字灸模具。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适用于不同体型患者十字灸治疗使用,可根据患者体型灵活调节宽度,使用便捷,降低了治疗难度,并且可重复使用,大幅降低了使用成本,减少了医疗废弃物的产出。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十字灸模具,包括框架,框架下方设有隔离纱网层,框架内设有四个调节板,所述框架为长方形,框架两条长边下端分别设有两个滑槽口,所述调节板分别穿过滑槽口设置。
7.前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十字灸模具中,所述调节板为倒l型的木板,包括平板和设在平板一端的凸出部分,所述调节板两侧面分别设有软磁条。
8.前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十字灸模具中,所述框架的两条宽边内侧设有钢条,钢条设置位置与调节板两侧面设置的软磁条位置对齐。
9.前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十字灸模具中,所述框架底端面设有软毛面魔术贴。
10.前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十字灸模具中,所述隔离纱网层由医用纱布或口罩纱布制成,隔离纱网层的长宽与框架的长宽相同,隔离纱网层上表面设有刺毛面魔术贴,该刺毛面魔术贴设置位置与框架底端面的软毛面魔术贴的位置对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十字灸疗法以神阙为中心,左右至大横,上至中脘,下至中极,中间内含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中间横跨带脉,任脉为“阴脉之海”,统领肝、脾、肾三阴之脉;带脉“总束诸脉”,健运腰腹,穴位上包括了中脘、水分、神阙、气海、关元、中极、天枢等,因此十字灸作用于经络,将传统的隔姜灸传承与创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框架,并在框架内设置四个调节板,通过调节板在框架滑槽口内移动,调整相邻两块调节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从而达到调节“十”字宽度的目的;通过将调节板设置为倒l型的木板,平板一端的凸出部分便于手持调节;通过在框架的两条宽边内侧设有钢条,并在调节板两侧面设置的软磁条,便于调节板移动调整后利用软磁条吸附钢条来固定位置;通过在框架下方设置隔离纱网层,并且通过魔术贴形式将隔离纱网层与框架底端粘贴连接便于隔离纱网层更换。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适用于不同体型患者十字灸治疗使用,可根据患者体型灵活调节宽度,使用便捷,降低了治疗难度,并且可重复使用,大幅降低了使用成本,减少了医疗废弃物的产出。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隔离纱网层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十字灸的实际治疗照片。
16.附图中的标记为:1

框架,2

调节板,3

隔离纱网层,4

滑槽口,5

刺毛面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18.实施例1。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十字灸模具,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框架1,框架1下方设有隔离纱网层3,框架1内设有四个调节板2,所述框架1为长方形,框架1两条长边下端分别设有两个滑槽口4,所述调节板2分别穿过滑槽口4设置。
19.所述调节板2为倒l型的木板,包括平板和设在平板一端的凸出部分,所述调节板2两侧面分别设有软磁条;所述框架1的两条宽边内侧设有钢条,钢条设置位置与调节板2两侧面设置的软磁条位置对齐。
20.所述框架1底端面设有软毛面魔术贴;所述隔离纱网层3由医用纱布或口罩纱布制成,隔离纱网层3的长宽与框架1的长宽相同,隔离纱网层3上表面设有刺毛面魔术贴5,该刺毛面魔术贴5设置位置与框架1底端面的软毛面魔术贴的位置对应。
21.实施例2。如图4所示:
22.药物准备:针对患者病症,将药物打成中药粉,然后用姜汁调和,在微波炉中加热1分钟,制成中药泥。
23.材料准备:三斤新鲜生姜打碎成末,艾绒,打火机,20ml注射器,95%的酒精,排烟
机;
24.十字灸模具准备:将隔离纱网层用40℃热水浸湿,贴于框架底端面,将调节板放入框架内;
25.嘱患者排空膀胱,仰卧位于治疗床上,暴露腹部,以神阙为中心,将框架中心与神阙对齐中脘至中极,两侧至大横,放置完成后调整相邻两块调节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从而调节“十”字宽度。
26.将加热的中药泥平铺在四块调节板之间的“十”字型空隙内,厚度为1

2mm;上层铺上加热好的鲜姜末,厚度为2

3cm;铺上艾绒,以神阙为中心,铺成十字;将95%的酒精按是十字架少量打在艾绒上,用打火机点燃;询问患者感受,观察患者皮肤。
27.凡是过饥、大渴、过劳、惊恐、大汗、大失血、恼怒、过度悲伤时忌灸,防止晕灸。高血压、糖尿病在病情稳定时保健灸;癫、狂、痫发病期禁灸;癌症在手术后化疗、放疗后可配后十字灸;心脏病不稳定期慎重不灸为好。
28.工作原理:通过设置框架1,并在框架1内设置四个调节板2,通过调节板2在框架1滑槽口4内移动,调整相邻两块调节板2之间的间隙宽度,从而达到调节“十”字宽度的目的;通过将调节板2设置为倒l型的木板,平板一端的凸出部分便于手持调节;通过在框架1的两条宽边内侧设有钢条,并在调节板2两侧面设置的软磁条,便于调节板2移动调整后利用软磁条吸附钢条来固定位置;通过在框架1下方设置隔离纱网层3,并且通过魔术贴形式将隔离纱网层3与框架1底端粘贴连接便于隔离纱网层3更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