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3212发布日期:2020-11-03 23:4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股骨颈骨折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股骨颈骨折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骨折在医护过程中需要对骨头进行固定、复位,而在复位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复位位置不佳的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在骨头重新结合后会引发骨折部位发生变形等情况。而股骨颈处的骨折,由于股骨头置钉与股骨干置钉延长线的夹角一般为锐角,而现有的骨折复位装置完全无法适用该种骨折情况。为此,需要一种股骨颈骨折复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骨颈骨折复位装置,该股骨颈骨折复位装置可维持骨折的临时固定,复位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股骨颈骨折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经球头副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二固定架的一端经球头副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转动连接并锁定,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分别设置有可旋转调节的骨钉夹具,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还分别设置有横向调节骨钉夹具的牵引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穿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相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的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还分别设置有牵引滑块横向移动的牵引件,所述骨钉夹具安装于滑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件为一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第一固定架或第二固定架的外侧端转动连接并穿入横向滑槽与滑块相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上部设置有位于第一固定架或第二固定架上侧的环形凸缘,滑块的下端经螺钉连接有位于第一固定架或第二固定架下侧的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栓为内六角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骨钉夹具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的下侧面和下夹板的上侧面之间对应设置有相配合形成骨钉夹孔的弧形凹槽,所述滑块上竖向设置有穿过上夹板和下夹板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上部螺接有用于锁定上夹板和下夹板的锁紧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板的下侧面上和滑块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相配合的防滑齿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径向骨钉夹孔。

进一步地,所述骨钉夹孔配合使用的骨钉为加长的3.0带螺纹斯氏针。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股骨颈骨折复位装置上设置的骨钉夹孔,方便骨钉的安装;并且该股骨颈骨折复位装置中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两端的球头以及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铰接更适合在两个骨钉形成锐角的情况下调整方向和角度。如果发现骨折复位不佳,可以直接通过第一、第二连杆的球头副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调整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位置,操作简便;同时,该骨折复位支架在使用时可以避开射线操作,骨折复位直接,可维持骨折的临时固定,复位简便,操作过程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夹板或下夹板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0-第一固定架20-第二固定架30-第一连杆40-第二连杆50-骨钉夹具51-上夹板52-下夹板53-骨钉夹孔54-弧形凹槽55-锁紧螺母56-防滑齿面61-横向滑槽62-滑块63-调节螺栓64-环形凸缘65-垫片66-螺杆6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4

一种股骨颈骨折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20,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经球头副连接有第一连杆30,第二固定架的一端经球头副连接有第二连杆40,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转动连接并锁定,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分别设置有可旋转调节的骨钉夹具50,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还分别设置有横向调节骨钉夹具的牵引机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穿设置有锁紧螺栓31,所述锁紧螺栓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相螺接,从而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转动来进行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之间的夹角调整,使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延长线之间形成锐角,并通过锁紧螺栓进行角度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的横向滑槽61,所述横向滑槽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62,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还分别设置有牵引滑块横向移动的牵引件,所述骨钉夹具安装于滑块上,骨钉夹具与滑块转动连接并经锁紧螺母完成锁定。从而通过牵引机构调整骨钉夹具的位置,以及两骨钉夹具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为一调节螺栓63,所述调节螺栓与第一固定架或第二固定架的外侧端转动连接并穿入横向滑槽与滑块相螺接,所述调节螺栓为内六角螺栓,以便通过旋转调节螺栓即可调整滑块的位置,进而调整骨钉夹具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的上部设置有位于第一固定架或第二固定架上侧的环形凸缘64,滑块的下端经螺钉67连接有位于第一固定架或第二固定架下侧的垫片65。从而使得滑块可以限定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横向滑槽上,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骨钉夹具包括上夹板51和下夹板52,所述上夹板的下侧面和下夹板的上侧面之间对应设置有相配合形成骨钉夹孔53的弧形凹槽54,两弧形凹槽在夹紧时呈椭圆形,从而更好的配合实现骨钉的夹紧。所述滑块上竖向设置有穿过上夹板和下夹板的螺杆66,所述螺杆的上部螺接有用于锁定上夹板和下夹板的锁紧螺母55。从而在调整好骨钉夹具的时候,通过锁紧螺母将骨钉夹具锁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夹板的下侧面上和滑块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相配合的防滑齿面56。从而防止在锁紧骨钉夹具的过程中,或临床使用过程中骨钉夹具发生旋转偏移,有效保证骨钉夹具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径向骨钉夹孔,配合骨钉夹具的旋转调节,使得骨钉夹具可以更好的使用不同角度的调整。在夹紧骨钉时,只需骨钉的固定端伸入骨钉夹孔中通过锁紧上夹板和下夹板即可完成骨钉的锁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骨钉夹孔配合使用的骨钉为加长的3.0带螺纹斯氏针。

该股骨颈骨折复位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两端的球头以及相铰接并锁定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更适合在两个骨钉形成锐角的情况下调整方向和角度。

该股骨颈骨折复位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包括手术过程中交叉穿针固定于股骨头近折端处的两枚斯氏针,体外部分的斯氏针通过骨钉夹具连接固定为一体结构。在使用该股骨颈骨折复位装置时,从肌肉间隙进针,避开股动脉、股静脉及骨神经;然后将患者置于手术床上,经皮交叉穿针固定于股骨头、股骨干后,医护人员通过骨钉夹具控制股骨头的近折断对位远折端,并依靠调节螺栓上微调股骨头前后移位的方向,使之达到解剖复位,并能维持复位后的骨折位置,利于置钉,操作过程灵活。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