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网式静脉留置针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5515发布日期:2021-01-30 00:0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网式静脉留置针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便捷可靠、舒适性好、调整灵活、环保廉价的纱网式静脉留置针保护套。


背景技术:

[0002]
静脉留置针(vein detained needle)能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对血管的刺激性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避免非单次输液时反复多次的血管穿刺,以及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因而在临床广泛应用。
[0003]
现有技术中,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一般用透明敷帖将留置针穿刺针眼处覆盖,留置针尾端“u”形胶布固定,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使留置针在留置过程中与患者的衣物触碰,形成摩擦,使敷贴卷边,容易使针管脱落,造成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导致反复穿刺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也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穿刺风险。此外,患者穿脱衣服或盖被过程中直接与暴露在外的塑料针座、延长管和肝素帽接触形成摩擦,容易使肝素帽滑落而污染留置针。另外,对于诸如大部分为年老、体弱的心血管患者,由于皮肤松弛,同时伴有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性水肿等)的同时发生,使留置针不易固定。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将短丝袜(剪去丝袜指端)套于已固定有敷贴的留置针上,但丝袜容易拉丝,且患者手臂大小、粗细不一,使用于消瘦患者,丝袜容易滑落,使用于肥胖患者丝袜过紧,容易导致血液循环阻碍,给患者造成不适。当然,目前也有部分采用机械方式固定或多个柔性部件构成的保护套来保护静脉留置针,虽然能够解决针管脱落的问题,但不仅结构复杂、使用成本较高,而且患者使用舒适度较低,医护人员在固定和取下时较繁复,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中的保护套,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在固定和取下,大部分仅采用子母扣粘贴条结构,难以根据各种体型、年龄的患者根据使用部位灵活性调整长度,需要配备多个型号以供选择,不仅成本高,而且管理复杂。此外,单一的子母扣粘贴条结构在绑得太紧时虽然保护套不容易滑脱,但患者的舒适度较低;而绑得太松又容易滑脱。此外,现有技术中的保护套还有部分由于不便清洗和消毒,只能一次性使用,加重了患者的负担,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和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捷可靠、舒适性好、调整灵活、环保廉价的纱网式静脉留置针保护套。
[0006]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纱网、子母扣粘贴条、弹性带,所述纱网呈方形结构且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子母扣粘贴条,所述弹性带固定设置于纱网的上侧和/或下侧,所述子母扣粘贴条分别覆盖至纱网左右两侧的弹性带上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纱网,配合子母扣粘贴条和弹性带,在起到有效保护静脉留置针的同时,柔软易卷曲、多孔且透气的纱网既能提高患者的舒适
度,还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留置针情况;特别是在纱网上设置可覆盖静脉留置针的透明防护板,既能减轻留置针由于患者活动时造成衣物移动而与纱网摩擦,避免肝素帽滑落而污染留置针,又不会影响医护人员观察留置针情况。在纱网在透明防护板的左右侧和/或上下两侧设置限弯条,能够在患者活动时限制留置针穿刺部位的弯曲,避免留置针脱落。而子母扣粘贴条便于保护套的固定和取下,保护套通过弹性带可以根据患者穿刺部位的粗细便捷调节固定,可以避免采用丝袜及单纯采用子母扣粘贴条时保护套易滑脱的问题,整体使用后经清洗、消毒可反复使用;特别是子母扣粘贴条覆盖至纱网左右两侧的弹性带上方,可在保护套固定时将弹性带上方的子母扣粘贴条相对绑紧,而弹性带内侧的子母扣粘贴条相对绑松,通过纱网边沿绑紧可避免保护套滑脱和翻边影响保护效果,且纱网中部绑松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捷可靠、舒适性好、调整灵活、环保廉价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
[000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三;
[0011]
图4为图2之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纱网,101-固定袋,102
-“
回”字形边框,103-观察孔,104-凹口,2-子母扣粘贴条,201-外子母扣粘贴条,202-内子母扣粘贴条,3-弹性带,4-透明防护板,5-限弯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4]
如图1至4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纱网1、子母扣粘贴条2、弹性带3,所述纱网1呈方形结构且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子母扣粘贴条2,所述弹性带3固定设置于纱网1的上侧和/或下侧,所述子母扣粘贴条2分别覆盖至纱网1左右两侧的弹性带3上方。
[0015]
所述子母扣粘贴条2分别设置于纱网1静脉留置针保护面的相对面,所述弹性带3设置于纱网1的非静脉留置针保护面。
[0016]
所述弹性带3固定设置于纱网1上侧和/或下侧的卷边内。
[0017]
所述纱网1固定设置有可覆盖静脉留置针的透明防护板4,所述透明防护板4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0018]
所述透明防护板4固定设置于纱网1的非静脉留置针保护面。
[0019]
所述纱网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对向开口的固定袋101或设置有中部开口的“回”字形边框102,所述透明防护板4的两侧插入对向开口的两个固定袋101内或“回”字形边框102内。
[0020]
所述纱网1在两个固定袋101或“回”字形边框102的中部设置有观察孔103。
[0021]
所述纱网1的左右两侧近弹性带3分别设置有凹口104,所述纱网1在凹口104外侧的弹性带3上覆盖固定设置有外子母扣粘贴条201,所述纱网1在凹口104内侧固定设置有内
子母扣粘贴条202。
[0022]
所述凹口104为
“│”
形、“c”形和/或“u”形结构。
[0023]
所述纱网1在透明防护板4的左右侧和/或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限弯条5。
[0024]
所述限弯条5设置于纱网1的非静脉留置针保护面。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6]
如图2和图4所示,在需要固定留置针时,先将透明防护板4的两端分别插入纱网1的固定袋101中形成固定,然后将透明防护板4盖住患者的留置针,将纱网1两侧绕留置针所在的患者肢体等部位绕一圈,使纱网1两侧的内子母扣粘贴条202相互粘贴,基本使纱网1上的透明防护板4盖住留置针而不移动;然后分别牵引纱网1上侧和下侧的外子母扣粘贴条201使弹性带3伸长,然后将外子母扣粘贴条201相互粘贴,纱网1的上侧和下侧与患者肢体形成弹性箍紧;当留置针需要注射时,先将纱网1上侧或下侧的外子母扣粘贴条201撕开,再将内子母扣粘贴条202撕开,将输液管与留置针连接,然后分别依次粘贴好内子母扣粘贴条202及外子母扣粘贴条201。保护套使用完时,先将纱网1上侧及下侧的外子母扣粘贴条201分别撕开,再将内子母扣粘贴条202撕开,即可取下保护套,最后取出透明防护板4,将纱网1及子母扣粘贴条清洗、消毒,透明防护板4消毒后保存备用。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