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7901发布日期:2020-09-23 01:2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注射器由前端带有小孔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芯杆组成,用来将少量的液体或其注入到其它方法无法接近的区域或者从那些地方抽出,在芯杆拔出的时候液体或者气体从针筒前端小孔吸入,在芯杆推入时将液体或者气体挤出,主要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传统注射器的结构是固定的,灵活性不够,不能调节进针深度,不方便使用。

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9301899u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可控进针深度的注射器,包括针管、推柄、推杆、橡胶塞、调节螺母、圆筒壳体、针头稳固装置、针头、螺纹、第一刻度标、第二刻度标和针头接头,所述针管右侧设置有推柄,所述针管内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左侧设置有橡胶塞,所述针管外侧通过螺纹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左侧设置有圆筒壳体,圆筒壳体上设置有针头稳固装置,所述针头稳固装置左侧设置有针头,针管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标,所述第一刻度标下侧设置有第二刻度标,针管左端设置有针头接头。该麻醉科用可控进针深度的注射器结构简单,灵活性高。

该专利虽然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插针深度进行调节,更加方便使用,但是仍存在缺陷,通过转动转动调节螺母带动圆筒壳和针头移动,但是针头在移动的过程中还会发生旋转,在旋转刺入患者体内会使患者感到十分痛苦,且调节螺母在移动过程中还会挡住针管上的刻度,不利于观察针头移动距离。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的调节针头刺入患者体内的距离,便于医生对患者进行麻醉的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包括:注射筒,所述注射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置于注射筒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柄,所述注射筒的两端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一组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刻度板;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刻度板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头上安装有指针,所述连接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连接头的一端与注射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针头;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杆、套杆和螺纹段,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在连接板的顶部,所述螺纹段开设在转杆的杆壁上,所述套杆的一端与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套杆的另一端与转杆的螺纹段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刻度板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存放盖。

优选的,述连接管为弹性软管。

优选的,所述推柄、推杆和橡胶塞采用橡胶塑料制作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通过调节机构可以带动连接头上的针头刺入患者的体内,然后通过指针在刻度板上移动的刻度数,可以判断针头刺入患者体内的距离,且针头竖直刺入不会发生晃动或者转动,减轻患者的疼痛,便于医生进行麻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注射筒正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注射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注射筒,2、橡胶塞,3、推杆,4、推柄,5、连接板,6、调节机构,61、转杆,62、套杆,63、螺纹段,7、刻度板,8、连接头,9、针头,9a、存放盖,9b、连接管,9c、限位块,9d、指针,9e、滑杆,9f、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注射筒正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注射筒内部结构示意图。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包括:注射筒1、连接头8和调节机构6,注射筒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橡胶塞2,橡胶塞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杆3,推杆3置于注射筒1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柄4,注射筒1的两端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5,一组连接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刻度板7,连接头8与刻度板7滑动连接,且连接头8上安装有指针9d,连接头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9b,连接管9b远离连接头8的一端与注射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头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针头9,调节机构6包括转杆61、套杆62和螺纹段63,转杆61转动连接在连接板5的顶部,螺纹段63开设在转杆61的杆壁上,套杆62的一端与连接头8固定连接,套杆62的另一端与转杆61的螺纹段螺纹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调节机构6包括转杆61、套杆62和螺纹段63,转杆61转动连接在连接板5的顶部,螺纹段63开设在转杆61的杆壁上,套杆62的一端与连接头8固定连接,套杆62的另一端与转杆61的螺纹段螺纹连接。

连接头8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杆9e,刻度板7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槽9f,滑杆9e与滑槽9f滑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连接头8通过滑杆9e与滑槽9f相互配合而滑动连接在刻度板7上,而且套杆62的一端与转杆61的螺纹段63螺纹连接,所以可以转动转杆61,转杆61则会带动连接头8移动,从而带动安装在连接头8底部的针头9稳定的移动并刺入患者的体内,不会发生晃动和转动,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图1所示,转杆6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9c。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限位块9c可以挡住向下移动的套杆62,防止套杆62移动脱离转杆61。

参考图2所示,连接头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存放盖9a。

连接管9b为弹性软管。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弹性软管可以在连接头8在移动过程中,麻醉剂能够从连接管9b流出,不会受到影响,而存放盖9a可以使连接管9b不会暴露太多在外。

参考图3所示,推柄4、推杆3和橡胶塞2采用橡胶塑料制作而成的一体式结构,通过一体结构的推柄4、推杆3和橡胶塞2便于注射麻醉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膜外麻醉辅助进针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由于连接头8通过滑杆9e与滑槽9f相互配合而滑动连接在刻度板7上,而且套杆62的一端与转杆61的螺纹段63螺纹连接,所以可以转动转杆61,转杆61则会带动连接头8移动,通过限位块9c可以挡住向下移动的套杆62,防止套杆62移动脱离转杆61,从而带动安装在连接头8底部的针头9稳定的移动并刺入患者的体内,不会发生晃动和转动,减轻患者的痛苦,在连接头8移动过程中会带动与其连接的指针9d在刻度板7的侧壁上滑动,所以通过指针9d移动的刻度便可以判断连接头8底部的针头9刺入的深度,从而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且便于读出针头9刺入的深度,便于医生进行麻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