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冲击波水疗仪的冲击加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0044发布日期:2020-12-04 15:0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冲击波水疗仪的冲击加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波水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冲击波水疗仪的冲击加强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气泡冲击波水疗设备是利用气泡从小孔冲出,产生频率100hz以下的冲击波,在水中传递,作用于人体,同时冲击波促进热能、红外线、臭氧、负离子、精油、浴盐和矿物质作用于人体,促进人体被动运动,提升内部体温,排汗塑身的特别沐浴和理疗保健的高科技设备。

现有的冲击波水疗设备一般包括主机(产生压缩空气和臭氧),蛇形软管(传输压缩空气和臭氧),气垫(用数十个吸盘吸附固定在浴盆底部),气垫中包括有托玛琳石,用于发射红外线和负离子,气垫上有多根塑料成型管道,管道上设有几百个直径两毫米左右的小孔,工作时,压缩空气冲出小孔,对水冲击产生冲击波在水中传递,肉眼可见的每秒产生的气泡个数就是冲击波振动的频率,一般在几次到几十次左右。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气泡冲击波水疗设备在工作时发出的冲击波,是发散式的,而不是聚焦式的,因而局部作用冲击不强烈,产生作用的时间较长,效果较缓慢;然而目前很多人备受前列腺增生或者肥大或者股骨头坏死等的困扰,更多的希望针对特定的部位增强冲击,现有的发散式的冲击方式无法实现冲击波的集中,因此无法实现对人体会阴部或者股骨头等位置的特定和强化冲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冲击波水疗仪的冲击加强装置,实现了对人体会阴部或者股骨头等部位的特定冲击波冲击,极大的提高了冲击波水疗设备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冲击波水疗仪的冲击加强装置,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开口;第一开口正对水疗设备的浴盆中气垫表面的多个冲击波发射口,用于收集冲击波水流,第二开口用于汇集冲击水流。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加强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部与第一开口的边缘接触,用于使得第一开口正对水疗设备的浴盆中气垫表面的多个冲击波发射口,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还设有与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周边设有承重件,用于与人体相应部位接触实现支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冲击加强装置安装到气泡冲击波水疗设备的浴盆中,只需要人坐在或者躺在此装置上,即可实现对人体相应部位的加强的特定冲击波冲击,实现了对人体特定部位的定位水疗,极大的提高水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冲击波水疗设备的冲击加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斗状冲击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镂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镂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1、斗状冲击汇集装置;2、镂空底座;3、第一开口;4、第二开口;5、竖直汇集板;6、竖直板;7、水平板;8、第一杆件;9、第二杆件;10、第三杆件;11、第四杆件;12、第五杆件;13、第六杆件;14、第一竖杆;15、u型圆管;16、第二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用于冲击波水疗仪的冲击加强装置,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一支撑件,第一腔体内从第一开口到第二开口,垂直于轴向的水平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或者沿轴向的口径逐渐减小;

其中第一腔体优选为斗状冲击汇集装置1,第一支撑件优选为镂空底座;

所述斗状冲击汇集装置1的两端开口,且垂直于轴向的水平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或者沿轴向的口径逐渐减小,第一开口3正对水疗设备的浴盆中气垫表面百余个产生冲击波的小孔,用于把发散的冲击波水流聚焦(收集)为增强的冲击波水流,像喷泉一样涌出第二开口4,第二开口4用于汇集冲击水流作用于人体会阴部,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开口;

优选的,第一开口3的开口面积为第二开口4的开口面积的5倍或7倍,进而极大的提高了定点冲击效果。

所述镂空底座2用于容纳斗状冲击汇集装置1,所述镂空底座2的顶部开口且开口周边设有承重件,用于与臀部接触;所述镂空底座2的底部与水平板7的上表面接触,将斗状冲击汇集装置固定在预设位置。

所述斗状冲击汇集装置1和镂空底座2均为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斗状冲击汇集装置包括四个梯形板,所述四个梯形板依次首尾连接构成梯台形通道,所述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4均为矩形。

优选的,第一开口为正方形,边长为320mm,第二开口为长方形,长为120mm,宽为80mm。

所述第二开口4的四个边缘均固定有一块竖直汇集板5,各个竖直汇集板首尾相连将第二开口4包围,从而更好的实现冲击水流的汇集,提高了汇集效果。

所述竖直汇集板5的上端边沿到镂空底座左上端之间的竖向距离的范围为6-20厘米,优选的为8厘米。

优选的,所述竖直汇集板的上边缘做翻边处理,防止划伤人体。

所述第一开口3的四个边缘均固定有一块竖直板6,各个竖直板首尾相连将第一开口3包围,从而使得冲击水流能够竖直向上,提高了汇集效果;

所述第一开口3的四周均设有水平板7,所述水平板7用于与水疗设备的气垫上表面贴合,所述竖直板6远离第一开口边缘的一端边缘与水平板7的边缘固定连接。

镂空底座2包括支撑架和承重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杆件8、第二杆件9和第三杆件10,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与第二杆件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三杆件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支撑架的镂空设计,既保证了坐下时良好的支撑效果,也实现了冲击水流的散开,提高了浴盆内水循环的速度。

所述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连接后呈u型,所述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底面均与水疗设备的气垫接触;

所述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的上表面设有多根竖杆,所述竖杆用于支撑承重件并使得承重件保持水平。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上表面靠近端部的位置均固定有一根第一竖杆14;

所述承重件包括第四杆件11、第五杆件12和第六杆件13,所述第四杆件、第五杆件和第六杆件依次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杆件平行于第一杆件,第五杆件平行于第二杆件,第六杆件平行于第三杆件,所述第四杆件、第五杆件和第六杆件均向下倾斜相同的预设角度,通过倾斜角度的设计,提高了人体坐下时的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预设角度为30度。

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第四杆件、第五杆件和第六杆件均为矩形杆件,通过矩形杆件的设计,使得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能够有效的与浴盆内地面贴合,保证了其安放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能够用于前列腺肥大和痔疮等的水疗冲击,对性功能、不孕不育、生殖系统、痔疮等有倍增的调理作用。

本实施例所述的加强装置优选的采用304食品级不锈钢或者食品级的塑料或者其他符合要求的材料。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用于冲击波水疗仪的冲击加强装置,所述斗状冲击汇集装置为斗状圆筒,且从斗状圆筒的第一开口到第二开口,垂直于圆筒轴向的水平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或者沿圆筒轴向的口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固定有竖直汇集板,汇集板首尾相连将第二开口包围。

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固定有竖直板,竖直板首尾相连将第一开口包围;

所述第一开口的四周均设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用于与水疗设备的气垫上表面贴合,所述竖直板远离第一开口边缘的一端边缘与水平板固定连接。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用于冲击波水疗仪的冲击加强装置,所述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上表面靠近杆件中部的位置均固定有至少一根第二竖杆;

所述承重件为u型承重件,所述u型承重件通过第二竖杆固定支撑,且所述u型承重件与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形成的平面平行。

所述u型承重件为u型圆管15,通过圆管设计,既能用于实现人体坐下时的舒适性,也能用于承载人体胯部,实现骨股头的冲击理疗,提高了与人体接触时舒适性。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中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能够用于骨股头、前列腺肥大和痔疮等的水疗冲击,对性功能、不孕不育、生殖系统、痔疮等有倍增的调理作用。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用于冲击波水疗仪的冲击加强装置,各个结构的连接关系如实施例1、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所述的相同,其中各个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均可以为一体形成制作。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用于冲击波水疗仪的冲击加强装置,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开口;第一开口正对水疗设备的浴盆中气垫表面的多个冲击波发射口,用于收集冲击波水流,第二开口用于汇集冲击水流;

第一腔体内从第一开口到第二开口,垂直于轴向的水平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或者沿轴向的口径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腔体的形状也可以为任意不规则的形状,只要保证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开口并能够实现汇流即可。

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部与第一开口的边缘接触,用于使得第一开口正对水疗设备的气垫的多个冲击波发射口,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还设有与第一开口相对应且间隔预设距离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周边设有承重件,用于与人体相应部位接触实现支撑。

所述预设距离的范围为6厘米-20厘米,优选的为8厘米。

所述第三开口上的承重件用于与人体接触部位实现舒适支撑,满足人体工学要求,让聚焦的冲击波冲击部位准确、高度适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