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诊用创口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4588发布日期:2020-11-25 14:5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诊用创口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门诊用创口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病人的创口清理时,需要使用医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水,来对创口处冲洗处理,然后用棉球,来擦拭创口处的杂物,对创口进行清理,但是目前针对创口的清理过程缺少专用的清理工具,因此在创口小、深度较深等情况下给医护人员的清理工作带来麻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门诊用创口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诊用创口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诊用创口清理装置,包括消毒液注射筒、活动安装在所述消毒液注射筒内侧的活塞推杆和安装在所述消毒液注射筒输出端的棉球组件,所述消毒液注射筒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注射嘴,所述注射嘴贯通所述消毒液注射筒,且所述注射嘴的内部设有加压喷头,所述加压喷头与所述注射嘴固定连接,所述棉球组件包括空心杆和消毒棉球,所述空心杆套设在所述注射嘴的外部,且所述空心杆与所述注射嘴可拆卸连接,所述消毒棉球固定于所述空心杆的外壁远离所述注射嘴的一端,所述消毒液注射筒的外侧壁上设有镊子组件,所述镊子组件包括两个滑套和镊脚,两个所述滑套对称分布在所述消毒液注射筒的外侧壁,且与所述消毒液注射筒固定连接,所述镊脚沿所述活塞推杆的运动方向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毒液注射筒为无色透明材质,所述消毒液注射筒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毒液注射筒远离所述注射嘴的一端设有两个把手,两个所述把手均与所述消毒液注射筒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心杆与所述注射嘴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套内开设有容腔,所述滑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滑轨,所述镊脚安装于容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镊脚外侧靠近所述活塞推杆的一端固定有推把,所述推把滑动于所述滑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镊脚的长度等于所述消毒液注射筒的长度,且所述镊脚的长度大于所述棉球组件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盛装有消毒液的注射器与擦拭创口的棉球棒结合,针对较深的创口,可以手持消毒液注射筒通过按压活塞推杆来喷射消毒液,然后用头部安装的棉球组件来擦拭创口的杂物,一边冲洗,一边擦拭,能够将创口内的杂物冲出,棉球组件可以拔掉进行更换,干净卫生,当遇到较大的创口时,则可以使用镊脚将创口向外撑开,同时通过消毒液注射筒喷射消毒液,从而对创口深处进行冲洗,从而更加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门诊用创口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门诊用创口清理装置中镊脚伸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门诊用创口清理装置中棉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门诊用创口清理装置中镊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消毒液注射筒;101、刻度线;11、注射嘴;111、加压喷头;12、把手;2、活塞推杆;3、镊子组件;31、滑套;311、滑轨;32、镊脚;321、推把;4、棉球组件;41、空心杆;42、消毒棉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门诊用创口清理装置,包括消毒液注射筒1、活动安装在消毒液注射筒1内侧的活塞推杆2和安装在消毒液注射筒1输出端的棉球组件4,消毒液注射筒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注射嘴11,注射嘴11贯通消毒液注射筒1,且注射嘴11的内部设有加压喷头111,加压喷头111与注射嘴11固定连接,棉球组件4包括空心杆41和消毒棉球42,空心杆41套设在注射嘴11的外部,且空心杆41与注射嘴11可拆卸连接,消毒棉球42固定于空心杆41的外壁远离注射嘴11的一端,消毒液注射筒1的外侧壁上设有镊子组件3,镊子组件3包括两个滑套31和镊脚32,两个滑套31对称分布在消毒液注射筒1的外侧壁,且与消毒液注射筒1固定连接,镊脚32沿活塞推杆2的运动方向滑动安装在滑套31上。

在图1中:包括消毒液注射筒1、活动安装在消毒液注射筒1内侧的活塞推杆2和安装在消毒液注射筒1输出端的棉球组件4,消毒液注射筒1的外侧壁上设有镊子组件3,通过将盛装有消毒液的注射器与擦拭创口的棉球棒结合,在使用时,手持消毒液注射筒1通过按压活塞推杆2来喷射消毒液,对创口处进行清洗,然后用头部安装的棉球组件4来擦拭创口的杂物,针对较深的创口,可以一边冲洗,一边擦拭,且注射嘴11的内部安装有加压喷头111,会使喷出的消毒液冲击力更强,能够将创口内的杂物冲出,棉球组件4可以拔掉进行更换,从而更加方便医护人员使用,消毒液注射筒1为无色透明材质,消毒液注射筒1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线101,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和判断剩余消毒水的余量,消毒液注射筒1远离注射嘴11的一端设有两个把手12,两个把手12均与消毒液注射筒1固定连接,在挤压活塞推杆2时,可以用食指和中指辅助握住两个把手12,与注射器的拿持方向相同,更加方便医护人员使用,镊脚32的长度等于消毒液注射筒1的长度,且镊脚32的长度大于棉球组件4的长度,当遇到较大的创口时,则可以使用镊脚32将创口向外撑开,同时通过消毒液注射筒1喷射消毒液,从而对创口深处进行冲洗,使用方便。

在图2中:镊子组件3包括两个滑套31和镊脚32,两个滑套31对称分布在消毒液注射筒1的外侧壁,镊脚32沿活塞推杆2的运动方向滑动安装在滑套31上,通过在消毒液注射筒1的外侧壁设置对称分布的滑套31和镊脚32,在不使用时,将镊脚32滑动收纳至滑套31的内部进行隐藏,不占用空间,不会影响消毒液注射筒1和棉球组件4的使用,当遇到较大的创口时,则可以将镊脚32从滑套31内抽出,使用镊脚32将创口向外撑开,同时通过消毒液注射筒1喷射消毒液,从而对创口深处进行冲洗。

在图3中:空心杆41套设在注射嘴11的外部,且空心杆41与注射嘴11可拆卸连接,空心杆41与注射嘴11过盈配合,空心杆41为医用塑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套在注射嘴11的外部,并能够保持固定,具有一定的强度,在使用时不会脱落,人们可以施力向外拔掉,对使用过后的棉球组件4进行更换。

在图4中:滑套31内开设有容腔,滑套3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滑轨311,镊脚32安装于容腔内,镊脚32外侧靠近活塞推杆2的一端固定有推把321,推把321滑动于滑轨311内,在不使用时,将镊脚32滑动收纳至滑套31内部的容腔内进行隐藏,不占用空间,不会影响消毒液注射筒1和棉球组件4的使用,当遇到较大的创口时,则可以将用手推动推把321,将镊脚32从滑套31内推出,使用镊脚32将创口向外撑开,同时通过消毒液注射筒1喷射消毒液,从而对创口深处进行冲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手持消毒液注射筒1通过按压活塞推杆2来喷射消毒液,对创口处进行清洗,然后用头部安装的棉球组件4来擦拭创口的杂物,针对较深的创口,可以一边冲洗,一边擦拭,且注射嘴11的内部安装有加压喷头111,会使喷出的消毒液冲击力更强,能够将创口内的杂物冲出,在重复擦拭一至两次之后,拔掉套设在注射嘴11的外部的空心杆41,对棉球组件4进行更换,当遇到较大的创口时,则可以将用手推动推把321,将镊脚32从滑套31内推出,使用镊脚32将创口向外撑开,同时通过消毒液注射筒1喷射消毒液,从而对创口深处进行冲洗。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