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合红外测温和消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7963发布日期:2020-12-22 11:4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合红外测温和消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合红外测温和消毒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社会公共场所提供的服务日趋完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存在较多的病毒和细菌,例如在季节更替时,流感会肆虐,传染性疾病也是潜在的威胁。

目前在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或者需要消毒进入的地方,在敏感时期,都会对人员进行温度测量和消毒,疾病的外在体现可以通过体温来进行初步筛选,但是现阶段的安全保护措施,大都为人工对待检测人员进行提问测量,采用手持式提问强,这样在检测过程中存在共处时间久,容易产生交叉感染,不利于病毒的防疫与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效率高、简单实用、安全性强的集合红外测温和消毒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合红外测温和消毒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测温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和消毒装置与控制系统器电性连接,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围栏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围栏机构与所述消毒装置之间的测温机构,所述测温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支架上还均布设置有红外测温器,所述红外测温器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均布安装有框架,所述框架外侧密封设置构成通道,每个所述框架中部向下安装有红外发射传感器,相邻两个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安装有消毒喷头,所述消毒喷头与雾化消毒器连接。

在使用时,待测人员站在围栏机构外侧支架上的摄像头对人员进行人像采集,并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确定待测人员的位置以及身高信息,确定后,转动机构带动红外测温器转向待测人员,并启动与之身高范围匹配高度的红外测温器,同时对待测人员进行红外测温,无需人员接触,避免产生交叉感染,控制系统接收红外测温器检测的温度,判定待测人员提问情况,正常控制围栏机构打开,待测人员进入消毒装置,若体温异常,围栏机构不打开,控制系统进行报警,警示附近工作人员进行跟踪监测问询,待测人员进入消毒装置形成的通道,当经过第一个框架时,对其上红外发射器发出的信号进行遮挡,控制系统接收后,控制就近的一个或两个消毒喷头进行喷雾,避免人员经过后才开始消毒,减少延时造成的消毒不均匀的情况,当依次经过不同的框架时,消毒喷头依次进行喷雾,同时经过的消毒喷头从最远端依次关闭,避免产生浪费。本方案提供的技术能够实现在人流量较大或者需要消毒的场所进行自主式、非接触式的体温测量以及消毒处理,极大地降低人员接触的次数,避免交叉感染,另外,能够做到检测精准,体温检测范围大,消毒面积均匀等优点。

作为优化,所述红外测温器分别竖向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两侧,每一列所述红外测温器均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这样,红外测温器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温度采集,且可以完成对侧同时检测,以保障检测的准确率。

作为优化,所述转动机构为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这样,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转轴实现旋转,达到角度调整的目的,以便于实现精准测温,避免偏移产生的误差。

作为优化,所述红外测温器包括32个。

这样,能够针对同一待测人员实现多红外测温器同时工作,提供多数据支持,避免造成测温误差,产生遗漏。

本实施例中,所述围栏机构包括对向设置的竖轴,每个所述竖轴均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竖轴的轴向均布有栏杆。

这样,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竖轴旋转,实现栏杆的打开与闭合。

作为优化,所述围栏机构还包括围栏消毒装置,所述围栏消毒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围栏一侧的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雾化消毒器连接,所述喷嘴正对栏杆设置。

这样,喷嘴能够对温岚进行消毒,避免在检测过程中细菌对栏杆进行附着,造成人员之间的就传播,起到防护作用。

作为优化,所述消毒喷头分别设置在龙门架的顶部和内侧面上,设置在顶部的所述消毒喷头向下设置,设置在内侧壁上的所述消毒喷头正对设置。

这样,能够使得消毒喷头喷洒出来的雾化消毒液能够实现全身大范围的覆盖,对待消毒人员进行大面积消毒,避免带入细菌病毒。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滑栅格。

这样,能够避免经过长时间消毒造成的底板上表面易打滑的问题,保障人们的行动安全。

作为优化,所述底板内还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入水孔,所述入水孔与设置在所述底板内部的排水管道贯通设置,所述排水管道的出水口伸出所述底板。

这样,能够及时将喷洒的消毒液体进行回收和排出,避免通道内部湿润和液体堆积,便于长时间使用。

作为优化,所述框架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横杆。

这样,能够将框架实现稳定的连接诶,保障外侧的密封部件稳定,避免造成坍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集合红外测温和消毒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雾化消毒器未画出)。

图2为图1中去掉密封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内部结构(排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集合红外测温和消毒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测温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和消毒装置与控制系统器电性连接,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围栏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围栏机构与所述消毒装置之间的测温机构,所述测温机构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安装有摄像头11,所述支架1上还均布设置有红外测温器12,所述红外测温器12与所述支架1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均布安装有框架14,所述框架14外侧密封设置构成通道,每个所述框架14中部向下安装有红外发射传感器15,相邻两个所述框架14之间设置有龙门架16,所述龙门架16上安装有消毒喷头17,所述消毒喷头17与雾化消毒器连接。

在使用时,待测人员站在围栏机构外侧支架上的摄像头对人员进行人像采集,并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确定待测人员的位置以及身高信息,确定后,转动机构带动红外测温器转向待测人员,并启动与之身高范围匹配高度的红外测温器,同时对待测人员进行红外测温,无需人员接触,避免产生交叉感染,控制系统接收红外测温器检测的温度,判定待测人员提问情况,正常控制围栏机构打开,待测人员进入消毒装置,若体温异常,围栏机构不打开,控制系统进行报警,警示附近工作人员进行跟踪监测问询,待测人员进入消毒装置形成的通道,当经过第一个框架时,对其上红外发射器发出的信号进行遮挡,控制系统接收后,控制就近的一个或两个消毒喷头进行喷雾,避免人员经过后才开始消毒,减少延时造成的消毒不均匀的情况,当依次经过不同的框架时,消毒喷头依次进行喷雾,同时经过的消毒喷头从最远端依次关闭,避免产生浪费。本方案提供的技术能够实现在人流量较大或者需要消毒的场所进行自主式、非接触式的体温测量以及消毒处理,极大地降低人员接触的次数,避免交叉感染,另外,能够做到检测精准,体温检测范围大,消毒面积均匀等优点。

具体的,所述红外测温器12为卫星红外测温仪,原理是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红外线辐射能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温度相对应,根据转变成电信号大小,可以确定物体的温度,属于现有技术。

具体的,控制系统搭载在控制器上,并通过计算机电脑进行呈现,呈现内容包括图像、温度信息,便于实现值守人员进行人工复验,提高准确率。

具体的,所述摄像头11为高清摄像头,其采集的图像与控制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模块、距离检测模块和角度模块结合,便于对不同待测人员所在位置以及个人身高进行准确的判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测温器12分别竖向设置在所述支架1的两侧,每一列所述红外测温器12均与转轴18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8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

这样,红外测温器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温度采集,且可以完成对侧同时检测,以保障检测的准确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为第一驱动电机19,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18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9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这样,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转轴实现旋转,达到角度调整的目的,以便于实现精准测温,避免偏移产生的误差。

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9上还设置有轴编码器,用于将输出轴以及转轴转动的角度转化为电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内,便于实现精准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测温器12包括32个。

这样,能够针对同一待测人员实现多红外测温器同时工作,提供多数据支持,避免造成测温误差,产生遗漏。

本实施例中,所述围栏机构包括对向设置的竖轴2,每个所述竖轴2均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竖轴2的轴向均布有栏杆21。

这样,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竖轴旋转,实现栏杆的打开与闭合。

具体的,每个所述竖轴2上相邻两个栏杆21之间的夹角为90度,便于控制器转动角度以实现循环往复运动。

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也设置有轴编码器,便于实现精准主动弄控制,避免转动后,栏杆不对齐,造成人员闯入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围栏机构还包括围栏消毒装置,所述围栏消毒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围栏21一侧的喷嘴22,所述喷嘴22与所述雾化消毒器连接,所述喷嘴22正对栏杆设置。

这样,喷嘴能够对温岚进行消毒,避免在检测过程中细菌对栏杆进行附着,造成人员之间的就传播,起到防护作用。

具体的,所述围栏机构和测温装置均安装在固定板23上,能够提供稳定的安装基础,同时消毒时不会对地面造成损坏。

具体的,所述喷嘴上设置有电磁阀和定时器,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便于实现对栏杆消毒的开关控制,栏杆转动一次后,喷嘴开始消毒,规定时间后停止消毒,避免造成浪费。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毒喷头17分别设置在龙门架16的顶部和内侧面上,设置在顶部的所述消毒喷头17向下设置,设置在内侧壁上的所述消毒喷头17正对设置。

这样,能够使得消毒喷头喷洒出来的雾化消毒液能够实现全身大范围的覆盖,对待消毒人员进行大面积消毒,避免带入细菌病毒。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滑栅格24。

这样,能够避免经过长时间消毒造成的底板上表面易打滑的问题,保障人们的行动安全。

具体的,所述防滑栅格采用拼接式,能够进行小范围的更换,降低生产升本、便于维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3内还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入水孔25,所述入水孔25与设置在所述底板13内部的排水管道26贯通设置,所述排水管道26的出水口伸出所述底板13。

这样,能够及时将喷洒的消毒液体进行回收和排出,避免通道内部湿润和液体堆积,便于长时间使用。

具体的,所述入水孔为圆台状,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便于实现液体的收集。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4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横杆27。

这样,能够将框架实现稳定的连接诶,保障外侧的密封部件稳定,避免造成坍塌。

具体的,所述连接横杆和所述框架外侧罩的密封件为但不仅限于塑料膜,还可以采用塑料板、金属板等实现替换。

具体的,所述密封件上还设置有观察窗,能够方便外部人员对内进行查看,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具体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能够实现编辑供能,且易于取得使用范围广,属于现有技术。

具体的,所述plc控制器的型号为s7-2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