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洼田饮水实验专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5459发布日期:2020-12-29 09:4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洼田饮水实验专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洼田饮水实验专用注射器。



背景技术:

脑卒中是由于急性脑循环通路阻塞所致的弥漫性或局限性脑功能缺损的一种疾病,发生脑卒中3天内吞咽障碍发生率为42%-67%,其中1/2导致误吸,1/3发展为肺炎,会导致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发热/吸入性肺炎,其常常伴随着患者意识障碍、脱水、呼吸急促、嗜睡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延长住院时间并导致费用激增。最新中国卒中杂志发表的《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组》中明确推荐一种新的卒中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容积-粘度测试(vvst),是一种可以在床边进行的吞咽筛查,用于鉴别吞咽的安全型和有效性,针对不同吞咽障碍患者选择合适的粘稠度食物,改善患者发生误吸风险率。国外文献报道,vvst经吞咽造影检查验证,对吞咽的安全性敏感度达到88.2%,对误吸达100%,对吞咽有效性达88.4%。作为一种临床评估方法,可辅助早期识别诊断存在的吞咽障碍危险因素的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现在临床医务人员做vvst试验使用的是一次性注射器(60ml)或婴儿用一次性灌食器。一次性注射器主要是护士注射液体使用,乳头部位细短,主要用于接针头。一次性灌食器有吸头和瓶体组成,材质为pp塑料,无渗漏,经环氧乙烷灭菌,吸头较一次性注射器粗长一点,主要用于喂食流质食物。在做vvst试验时,需要为患者喂食稀流质、流质、布丁样食物,一次性灌食器吸头较细,主要用于流质食物,吸头较短,主要用于婴儿,对于成人患者喂食布丁样食物不能满足。

在做vvst试验时,需要为患者喂食稀流质、流质、布丁样食物,一次性灌食器吸头较细,主要用于流质食物;吸头较短,主要用于婴儿,对于成人患者喂食布丁样食物不能满足;另外做vvst试验需要不同量多次喂食,护士多次抽吸食物,多次推注,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洼田饮水实验专用注射器,旨在改善现有技术方案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洼田饮水实验专用注射器,包括注射筒,所述注射筒的底部设置有储食腔,且储食腔的底部设置有乳头,所述注射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底部设置有活塞头,且活塞杆的顶部设置有手推,所述注射筒的顶端设置有筒头座,且筒头座套设在注射筒的顶部,所述乳头与储食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储食腔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座,且注射筒通过安装座与储食腔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食腔内设置有容水腔和容物腔,且容水腔与容物腔之间设置有隔离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乳头的前端设置有乳头环,且乳头环的外径小于乳头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储食腔的底部设置有导流腔。

进一步的,所述容水腔的容积小于容物腔的容积,且导流槽的上端完全设置在容物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乳头的出液端设置有单向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无毒无味,对人体无害,活塞滑动灵活,空筒刻度精确清晰,储食腔内隔膜薄易破,材质对人体无害。空筒、储食腔、乳头连接通过螺旋连接,既紧密又易于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zz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zz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手推;2、筒头座;3、注射筒;4、活塞杆;5、活塞头;6、安装座;7、储食腔;71、容水腔;72、容物腔;73、导流腔;8、乳头;81、乳头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洼田饮水实验专用注射器,包括注射筒3,注射筒,3的底部设置有储食腔7,且储食腔7的底部设置有乳头8,所述注射筒3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4,且活塞杆4的底部设置有活塞头5,且活塞杆4的顶部设置有手推1,所述注射筒3的顶端设置有筒头座5,且筒头座2套设在注射筒3的顶部,所述乳头8与储食腔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储食腔7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座6,且注射筒3通过安装座6与储食腔7密封连接,储食腔7内设置有容水腔71和容物腔72,且容水腔71与容物腔72之间设置有隔离薄膜,乳头8的前端设置有乳头环81,且乳头环81的外径小于乳头8的外径,储食腔7的底部设置有导流腔73,容水腔71的容积小于容物腔72的容积,且导流腔73的上端完全设置在容物腔72内,乳头8的出液端设置有单向薄膜。

本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乳头的尺寸大于0.5cm,并且注射管整体采用聚丙烯材料。并且筒壁上根据使用需要填入不同的精密刻度线。

本技术方案中改进后的专用注射器继续沿用了原有注射器的活塞推动的特性,保证食物推注剂量准确,但增加储食腔,便于食物混合成形,根据需求每次推注不同剂量,方便护士操作。连接加粗乳头,便于食物推出,乳头适量加长,便于患者半卧位进食,可以直接将食物送入患者舌面上,患者进食舒适,避免食物外流。该注射器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减少患者误吸风险,发现患者呛咳可以及时停止送食,患者护士均受益。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连接储食腔前先抽动活塞至20ml处,然后连接储食腔和乳头,操作者用手推动活塞,第一次注气5ml,推动储食腔内水5ml至患者口中,第二次推动10ml空气,储食腔内水10ml进入患者口中,以此类推使用,使送入患者口中食物剂量准确,且直接送入患者舌面,患者半卧位就可以进食,发现患者出现呛咳护士可以及时停止操作,防止过多食物进入患者口中。如注射增稠剂先抽动10ml空气,连接储食腔,推注空气,将储食腔内隔膜压破,然后再抽动20ml空气,连接储食腔,按照需要剂量分次注入食物。护士操作简便易行,避免反复抽吸,减轻护士工作量。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混合注液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储食腔分为三种不同食物,一种是只装水;一种是内有隔膜,一边是140ml水,另一边是增稠剂6.4g,用力推动,隔膜可以自行破损;最后一种是内带隔膜,一边是140ml水,另一边是增稠剂12.8g,用力推动,隔膜也可以自行破损。储食腔一端可以与空筒用螺旋口形式连接,另一端用螺旋口与乳头连接,乳头较粗,乳头长4cm,内径直径0.5cm。使用时,在连接储食腔前先抽动活塞至20ml处,然后连接储食腔和乳头,操作者用手推动活塞,第一次注气5ml,推动储食腔内食物5ml至患者口中,第二次推动10ml空气,储食腔内食物10ml进入患者口中,以此类推使用,使送入患者口中食物剂量准确,护士操作简便,患者半卧位就可以进食,方便患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