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术后伤口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9827发布日期:2020-12-04 15:0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普外科术后伤口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普外科术后伤口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普外科即普通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有些医院的肛肠科、烧伤整形科、血管外科、小儿外科、移植外科、营养科等是由普外科分出后设置发展起来的,创伤修复、烧伤冷伤、电损伤、动物咬伤、外科感染为最常见的普外科疾病,术后需要对伤口进行隔离措施,防止伤口感染,导致伤口恶化的发生;手术后需要对伤口处理,需要对伤口进行包扎处理,需要密切关注伤口的恢复状况,有没有感染等,对伤口擦涂消炎药物等,而手术后要防止衣物等物品触碰到伤口,而医生常采用包扎方式隔离伤口,但长时间包扎不利于伤口的恢复,现有的伤口隔离装置都与伤口接触,不利于伤口恢复,会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而且不能观察伤口状况,不方便对伤口擦涂药物,不方便放置引流管,不能调节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普外科术后伤口隔离装置,该装置对伤口隔离,不触碰到伤口,不会对伤口造成伤害,而且该装置能实时观察伤口状况,方便对伤口擦涂药物等对伤口作出消炎护理处理,方便放置引流管,能根据手术伤口调节隔离装置的大小。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普外科术后伤口隔离装置,包括固定带、隔离杆、伸缩杆、连接杆和隔离带;所述的伸缩杆有两根,两根伸缩杆间设置有隔离杆,隔离杆有互相平行的三根,隔离杆与伸缩杆相互垂直;所述的两根伸缩杆的顶端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中间为半圆弧形,所述的半圆弧内设置有放射状的橡胶条,可以固定一根或多根引流管;半圆弧形使连接杆与人体配合后有半圆孔,用于放置引流管;所述的隔离杆上覆盖有长方形隔离带,隔离带的一端与中间圆弧形连接杆固定连接,隔离带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与直线形连接杆连接,方便打开隔离带处理伤口;所述的两根伸缩杆分别连接有固定带,固定带用于固定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杆由外杆和内杆组成,外杆有两根,内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外杆里,内杆与外杆可以相互滑动,实现伸长与缩短,根据手术伤口的大小调节伸缩杆的长短。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带在中间设置有长方形观察窗口,隔离带采用医用弹性绑带,能根据伸缩杆的长短调节医用弹性绑带的长短,观察窗口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可以清晰观察到伤口状况,所述的隔离带的前端设置有魔术贴,隔离带的两端设置有半圆缺口,引流管从半圆缺口联通外界。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杆采用不锈钢材料,隔离杆为拱形结构,圆弧状支撑隔离带与手术伤口隔离,不会触碰到伤口。

进一步的,固定带两端设置有魔术贴,通过魔术贴将该装置固定在人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魔术贴固定在人体上,穿戴方便,能快速的将该装置固定在手术伤口上,伸缩杆在伤口两侧,通过拱形隔离杆支撑隔离带,隔离带与伤口分离,有效防止了触碰伤口造成伤口的感染后再次受伤,隔离带上设置透明的观察窗口,可以实时观察伤口状况,隔离带的前端设置魔术贴贴合,可以打开,方便擦涂药物;所述的伸缩杆可以根据手术伤口的大小调节长短,隔离带采用医用弹性绑带,能根据伸缩杆的长短调节医用弹性绑带的长短;所述的隔离带与连接杆设置有半圆形缺口,该装置隔离手术伤口时,该装置与人体有半圆形孔,方便放置引流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普外科术后伤口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的隔离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的隔离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的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固定带,101-魔术贴勾面,102-魔术贴毛面,2-隔离杆,3-伸缩杆,301-外杆,302-内杆,4-隔离带,401-观察窗口,402-魔术贴,403-半圆缺口,5-连接杆,501-放射状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4所示,普外科术后伤口隔离装置,包括固定带1、隔离杆2、伸缩杆3、连接杆5和隔离带4;所述的伸缩杆3有两根,两根伸缩杆3间设置有隔离杆2,隔离杆2有互相平行的三根,隔离杆2与伸缩杆3相互垂直;所述的两根伸缩杆3的顶端通过连接杆5连接,连接杆5中间为半圆弧形,所述的半圆弧内设置有放射状的橡胶条501,可以固定一根或多根引流管;半圆弧形使连接杆5与人体配合后有半圆孔,用于放置引流管;所述的隔离杆2上覆盖有长方形隔离带4,隔离带4的一端与中间圆弧形连接杆5固定连接,隔离带4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402与直线形连接杆5连接,方便打开隔离带处理伤口;所述的两根伸缩杆3分别连接有固定带1,固定带1用于固定该装置。

其中的,所述的伸缩杆3由外杆301和内杆302组成,外杆301有两根,内杆302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外杆301里,内杆302与外杆301可以相互滑动,实现伸长与缩短,根据手术伤口的大小调节伸缩杆3的长短。

其中的,所述的隔离带4在中间设置有长方形观察窗口401,隔离带4采用医用弹性绑带,能根据伸缩杆3的长短调节医用弹性绑带的长短,观察窗口401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可以清晰观察到伤口状况,所述的隔离带4的前端设置有魔术贴402,隔离带4的两端设置有半圆缺口403,引流管从半圆缺口403联通外界。

其中的,所述的隔离杆2采用不锈钢材料,隔离杆2为拱形结构,圆弧状支撑隔离带4与手术伤口隔离,不会触碰到伤口。

其中的,固定带1两端设置有魔术贴,通过魔术贴将该装置固定在人体上。

具体实施时,将两根伸缩杆3按压在手上伤口的两侧,根据手术伤口的大小调节伸缩杆3的长度,手术伤口引流管通过该装置侧面留有的半圆缺口联通外界,通过固定带1上的魔术贴固定住该装置,魔术贴能调节长短,隔离带4覆盖在隔离杆3上,由于隔离杆3为拱形结构,隔离带4不触碰到手术伤口,通过隔离带4上的观察窗口401观看手术伤口,对于需要擦涂药物的手术伤口,打开隔离带4,再处理伤口,处理完后盖上隔离带4,隔离带4通过魔术贴402粘接固定,隔离带4采用医用弹性绑带,能伸缩实现与伸缩杆3的配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