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4590发布日期:2020-11-25 14:5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敷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护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湿敷带。



背景技术:

湿敷是将浸有药液的纱布敷在患处,以便患处吸收药液中的有效成分。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湿敷方式就是将浸有药液的纱布预先收容在无菌容器中或无菌包装。使用时取出后将纱布敷在患处,由于传统的湿敷材料是单独一块浸有湿敷液的纱布,湿敷液容易因重力流出至患处周围的皮肤上,造成周围不需要进行湿敷的皮肤处受到刺激;浸有湿敷液的纱布,使用时无法有效固定,要么使得患者肢体无法活动,容易酸麻,要么需要另外使用胶带等物辅助固定;而且在使用时需要不断对纱布进行更换或增加湿敷液,造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湿敷带,它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湿敷带使用更加方便且不易外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湿敷带,包括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本体包括由防水布制成的防水带和用于湿敷的敷料带,所述防水带呈长条状,所述防水带长度方向上的外端连接有若干条束带,且束带通过可拆卸连接在防水带长度方向上的内端顶面上,所述防水带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沿各设置有一防水条,所述敷料带位于防水带长度方向上的底面内端,且所述敷料带位于两条防水条之间。

在上述的湿敷带中,所述敷料带的底面高于或等于防水条的底面。

在上述的湿敷带中,所述防水条的外侧沿与防水带的侧沿相固连,所述防水条的内侧沿与防水带的底面之间具有用于夹持敷料带侧沿的凹槽。

在上述的湿敷带中,所述防水条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敷料带的长度。

在上述的湿敷带中,所述防水条由吸水海绵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湿敷带中,所述防水带由上层防水布和下层防水布叠置而成,所述上层防水布和下层防水布之间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冷敷冰袋的袋囊,所述袋囊呈长条状且沿着防水带的宽度方向设置。

在上述的湿敷带中,所述上层防水布的顶面设置有魔术贴一,各所述束带的底面均设置有魔术贴二,所述魔术贴二与魔术贴一相适配。

在上述的湿敷带中,所述魔术贴一为沿着防水带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结构,所述魔术贴一依次跨设在袋囊的上方,且魔术贴一的底面与形成袋囊的上层防水布顶面之间具有间隙。

在上述的湿敷带中,所述魔术贴一的基料层为弹性布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湿敷带通过设置防水带和防水条,能够避免湿敷药液外渗,减少湿敷药液的浪费,其能提高使用舒适性;

2、本湿敷带通过设置魔术贴等可拆卸结构,便于对敷料带进行加液或者更换,操作更加方便;

3、本湿敷带通过设置袋囊,便于放置冰袋实现冷敷;

4、本湿敷带通过弹性布制成的魔术贴在实现便于连接和更换的同时,还能够对冰袋进行束缚,避免移位,保证湿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顶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底面视图。

图3是图2中a-a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内端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顶面视图。

图6是图5中b-b截面图。

图7是图6中c处放大图。

图中,1、防水带;2、敷料带;3、束带;4、防水条;5、凹槽;6、上层防水布;7、下层防水布;8、袋囊;9、魔术贴一;10、魔术贴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一为一种湿敷带,包括带本体,带本体包括由防水布制成的防水带1和用于湿敷的敷料带2,防水带1呈长条状,防水带1长度方向上的外端连接有若干条束带3,且束带3通过可拆卸连接在防水带1长度方向上的内端顶面上,防水带1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沿各设置有一防水条4,敷料带2位于防水带1长度方向上的底面内端,且敷料带2位于两条防水条4之间。

进一步的,敷料带2的底面高于或等于防水条4的底面。

进一步的,防水条4的外侧沿与防水带1的侧沿相固连,防水条4的内侧沿与防水带1的底面之间具有用于夹持敷料带2侧沿的凹槽5。

进一步的,防水条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敷料带2的长度。

进一步的,防水条4由吸水海绵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防水带1由上层防水布6和下层防水布7叠置而成,上层防水布6和下层防水布7之间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冷敷冰袋的袋囊8,袋囊8呈长条状且沿着防水带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各袋囊8沿着防水带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层防水布6的顶面的魔术贴一9,各束带3的底面均设置有魔术贴二10,魔术贴二10与魔术贴一9相适配,本实施例一中的魔术贴一9为矩形结构,各束带3在贴合时不用校准,贴合方便。

本实施例一在使用时,先将敷料带2放置在防水带1的底面上,并用湿敷药液通过喷雾剂瓶喷洒在敷料带2上,然后将敷料带2覆盖在患者的待湿敷部位上,再将防水带1在患者的肢体上后绕一圈通过魔术贴结构进行贴合,防水带1和防水条4能够避免敷料带2上的湿敷液外渗而导致床单、被套、衣物等弄湿,此外防水条4更能够进一步避免敷料带2上的湿敷液由侧部外渗而导致患者无需湿敷部位的不适;当患者需要冷敷时,可将冷敷冰袋放置在袋囊8内,使用和替换更加方便。

实施例二:

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二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限购它能够,不同点在于,魔术贴一9为若干条沿着防水带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结构,魔术贴一9依次跨设在袋囊8的上方,且魔术贴一9的底面与形成袋囊8的上层防水布6顶面之间具有间隙,魔术贴一9的基料层为弹性布制成,魔术贴一9带有弹性,便于收紧整个湿敷带,同时能够对冷敷冰袋进行更好地定位,避免患者肢体移动时,冷敷冰袋发生移位而影响冷敷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湿敷带,包括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本体包括由防水布制成的防水带(1)和用于湿敷的敷料带(2),所述防水带(1)呈长条状,所述防水带(1)的外端连接有若干条束带(3),且束带(3)通过可拆卸连接在防水带(1)的内端顶面上,所述防水带(1)的两侧沿各设置有一防水条(4),所述敷料带(2)位于防水带(1)的底面内端,且所述敷料带(2)位于两条防水条(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带(2)的底面高于或等于防水条(4)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条(4)的外侧沿与防水带(1)的侧沿相固连,所述防水条(4)的内侧沿与防水带(1)的底面之间具有用于夹持敷料带(2)侧沿的凹槽(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湿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条(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敷料带(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湿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条(4)由吸水海绵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湿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带(1)由上层防水布(6)和下层防水布(7)叠置而成,所述上层防水布(6)和下层防水布(7)之间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冷敷冰袋的袋囊(8),所述袋囊(8)呈长条状且沿着防水带(1)的宽度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防水布(6)的顶面设置有魔术贴一(9),各所述束带(3)的底面均设置有魔术贴二(10),所述魔术贴二(10)与魔术贴一(9)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一(9)为沿着防水带(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结构,所述魔术贴一(9)依次跨设在袋囊(8)的上方,且魔术贴一(9)的底面与形成袋囊(8)的上层防水布(6)顶面之间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一(9)的基料层为弹性布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敷带,属于医护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湿敷带易外渗的问题。本湿敷带,包括带本体,带本体包括由防水布制成的防水带和用于湿敷的敷料带,防水带呈长条状,防水带长度方向上的外端连接有若干条束带,且束带通过可拆卸连接在防水带长度方向上的内端顶面上,防水带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沿各设置有一防水条,敷料带位于防水带长度方向上的底面内端,且所述敷料带位于两条防水条之间。它能够避免湿敷药液外渗,减少湿敷药液的浪费,其能提高使用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可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技术研发日:2020.03.03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