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尿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9188发布日期:2021-05-11 14:48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尿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婴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尿垫。



背景技术:

一次性隔尿垫(以下简称隔尿垫)是一种用于隔离尿液等污物,以保证褥子或床垫等不被尿液等污物浸湿的垫子。

现有的隔尿垫一般为整体产品结构是平面的垫子,采用纺粘无纺布作为面层,芯体部分采用湿强纸包裹木浆和sap,底层采用透气pe膜,而在使用场景一般是婴童在家休息、睡眠时平铺在床上以防褥子或床垫等被尿液等污物浸湿。

现有的隔尿垫一般为整体产品结构是平面的垫子,在使用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隔尿垫结构平整,只能放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使用,当隔尿垫放置不平时,容易造成尿液等流动性大的液体滑动发生漏尿的情形。

在使用隔尿垫时,吸收面吸收到液体一般是从隔尿垫的中心开始向外扩散。现有的隔尿垫一般为方形,以隔尿垫的中心向各个方向的扩散速度必然不一致。并且市面上的隔尿垫尺寸为一般为33*45cm,尺寸较小,适当的增加隔尿垫的尺寸也无法杜绝隔尿垫的边缘和角落位置吸收不充分或者吸收不够快使液体漏到床褥上的情形发生。

使用一般的隔尿垫,由于排泄物并未吸收完全(软便等固体无法吸收)时,扔垃圾不方便、易外泄且会外泄在垃圾桶里会带来恶臭、污染,在丢弃时也需要先把未吸收的软便、水分等先倒掉才能丢入干垃圾分类的垃圾箱中,污染环境同时给环卫工人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隔尿垫,能够实现双向导湿,有效克服了由于导流不均匀而导致的液体外漏的情形发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隔尿垫,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设的面层、芯体层以及底层,所述面层的上部设置有若干呈横向分布的波纹凸条压纹,相邻的所述波纹凸条压纹之间形成横向导流槽;所述芯体层的上部形成有若干纵向凸条,相邻的所述纵向凸条之间形成纵向导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芯体层的四周设置有防护凸条,所述防护凸条凸出于所述芯体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芯体层每条周边上设置的防护凸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护凸条相邻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面层在一端边缘设置有热熔胶,所述热熔胶附着有离型纸,所述底层的背面设置有不干胶抛弃贴。

进一步地,所述面层为双层亲水热风无纺布。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凸条压纹的高度为2mm~6mm,相邻的两个波纹凸条压纹之间的间距为5mm~10mm。

进一步地,所述芯体层为由sap和绒毛浆混合而成的芯体层。

进一步地,所述底层为pe透气膜。

有益效果:该隔尿垫中,面层上部加工有波纹凸条压纹,相邻的波纹凸条压纹之间形成横向导流槽,使液体可以顺着横向导流槽扩散至隔尿垫横向的两端。同时,芯体层的上部加工形成有若干纵向凸条,相邻的纵向凸条之间形成纵向导流槽,横向导流槽和纵向导流槽交叉分布,面层的液体在渗透至两端的同时,一边向下渗入至芯体层,并在纵向导流槽的引流作用下垂直于横向导流槽的方向扩散,实现液体的双向导流。一方面加速了液体的吸收,另一方面,确保了液体的充分均匀吸收,在提高液体吸收效率的前提下,降低了液体外漏的几率,解决了常规隔尿垫边缘和角落位置吸收不充分进而造成漏液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一种隔尿垫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防护凸条的布设示意图;

图3为一种隔尿垫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尿垫,该隔尿垫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设的面层1、芯体层2以及底层3。其中面层1的上部设置有若干呈横向分布的波纹凸条压纹11,相邻的波纹凸条压纹11之间形成横向导流槽12;芯体层2的上部形成有若干纵向凸条,相邻的纵向凸条之间形成纵向导流槽。波纹凸条压纹11通过在成网工序中使用有波纹形状的加热压辊加固定型而成,液体可以顺着横向导流槽12扩散至隔尿垫横向的两端。同时,芯体层2的上部加工形成有若干纵向凸条,相邻的纵向凸条之间形成纵向导流槽,横向导流槽12和纵向导流槽交叉分布,面层1的液体在渗透至两端的同时,一边向下渗入至芯体层2,并在纵向导流槽的引流作用下垂直于横向导流槽12的方向扩散,实现液体的双向导流。一方面加速了液体的吸收,另一方面,确保了液体的充分均匀吸收,在提高液体吸收效率的前提下,降低了液体外漏的几率,解决了常规隔尿垫边缘和角落位置吸收不充分进而造成漏液的现象。

同时,面层1上部形成波浪状的蓬松凸起结构,能给予芯体吸水膨胀提供初始的空间,使芯体中的sap吸水快速膨胀时能迅速充满面层1的凸起结构内部的空间,有利于sap对液体的吸收。另外,形成有凸起结构的面层1能够有效地减少宝宝肌肤与隔尿垫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摩擦力,避免隔尿垫对宝宝肌肤造成磨损。波纹凸条压纹11增加了面层1所能接触到的角度,对比普通平面隔尿垫能更好接触到来自各个角度滴落的液体,并迅速粘附吸收,有效地防止液体在具有一定冲力时发生外溅。

作为优选,芯体层2的四周设置有防护凸条21,防护凸条21凸出于芯体的上表面。当液体排泄物过多不能及时被隔尿垫吸收时,芯体边缘的防护凸条21能够将液体阻隔,防止多余的液体漏到床单被褥上,弄脏衣物等,改善了在不平的地方使用隔尿垫容易发生液体滑漏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芯体层2每条周边上设置的防护凸条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护凸条21相邻设置。两个防护凸条21起到了双重防滑漏的作用。

优选地,面层1在一端边缘设置有热熔胶,热熔胶附着有离型纸,底层3的背面设置有不干胶抛弃贴31。在隔尿垫正面开口端处粘合一层热熔胶,在隔尿垫使用后,父母将端口的热熔胶上的离型纸撕开,使端口两侧粘合封好,将端口封住,防止排泄物的外泄。然后将使用后需丢弃的隔尿垫卷好包起来,再撕开不干胶抛弃帖,拉伸卷绕隔尿垫,使不干胶抛弃帖上端口固定并粘贴于隔尿垫背面后,再扔到垃圾箱中。不干胶粘性好、延展性好,方便与不干胶抛弃帖在卷绕隔尿垫时的拉伸和牢固地粘住隔尿垫的底膜,更方便卫生地帮助父母处理使用后的隔尿垫,避免给父母和清洁的环卫工人带来清洁的麻烦。

进一步地,面层1为双层亲水热风无纺布。该双层亲水热风无纺布添加了亲水剂后,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对比单层的热风无纺布,具有更蓬松、更柔软的手感,更有利于液体的下渗,符合宝宝们对使用感受不断提升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波纹凸条压纹11的高度为2mm~6mm,相邻的两个波纹凸条压纹11之间的间距为5mm~10mm。

芯体层2为由sap和绒毛浆混合而成的芯体层2,吸收效果好。底层3为pe透气膜,透气防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