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加压止血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3496发布日期:2020-12-18 13:3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输液加压止血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加压止血贴。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技术是最常用、最直接、最安全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由于输液需要从静脉注射,不可避免会在患者体表形成输液针孔。当患者输液完毕后,由于输液针孔难以迅速凝结,医生要求病弱的患者或非专业的亲友按压针口,如果按压不到位或者按压时间较短很容易出现输液针孔持续出血、瘀青的现象和安全隐患。但是在按压输液针孔的过程中,患者或者医护人员的行动会受到限制,如果患者急于解手、穿戴、整理生活用品及行装,按压输液针孔的动作会带来严重不便。

因此,希望设计一种既能够解放患者或者医护人员双手,也不必其他人帮忙,就能对输液针孔进行持续按压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加压止血贴,适合患者自己操作,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且无需人持续按压,使用方便,止血效果好,有安全防护作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液加压止血贴,其包括医用胶带、灭菌消炎块和加压装置,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板、释压板和复位件,加压板与释压板通过锁结构锁定相对静止,复位件夹设于加压板与释压板之间,灭菌消炎块设置于加压板的外侧,并与待止血部的出血口贴靠,医用胶带粘贴于释压板的外侧,并粘贴于待止血部上,当锁结构解锁后,复位件扩大加压板与释压板的相对距离,从而为灭菌消炎块对出血口提供持续按压力。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加压板的两侧边凸起形成夹持壁,夹持壁上设置有第一钩部,释压板的两侧边设置有解压柄,解压柄的超出释压板上板面的一端为按压部,超出释压板下板面的一端形成第二钩部,第一钩部与第二钩部配合卡扣形成锁结构,挤压两侧的按压部后,解压柄弹性倾斜,第一钩部与第二钩部脱离解锁。

其中,复位件为拱形弹片,拱形弹片的拱顶与加压板、释压板的其一抵靠接触,拱边与两者另一抵靠接触。

其中,加压板上设置有限位卡板,拱形弹片上对应限位卡板开设有限位槽,拱形弹片由限位卡板上限位防止脱出。

或者,复位件为拱形弹片,拱形弹片的拱顶与加压板固连,且释压板、解压柄、复位件采用医用材料一体成型。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加压板上设置有朝向释压板的卡柱,若干个卡柱位于同一圆周上,卡柱上设置有钩部,释压板上对应卡柱设置有行程槽,各行程槽的形状为在同一个圆周上的弧形段,行程槽中设置有挂板,当卡柱的钩部扣于挂板上时,加压板和释压板轴向锁定;当释压板相对于加压板旋转设定角度后,卡柱的钩部与挂板脱离解锁。

其中,复位件为加压塔簧,加压板和释压板上对应加压塔簧的接触面上均开设有沉孔。

其中,设定角度小于45度。

其中,医用胶带、灭菌消炎块的表面均粘附有离型纸,离型纸上设置有使用前便于剥离的纸头。

其中,离型纸设置有多段,靠近灭菌消炎块的一段离型纸将灭菌消炎块包裹住,医用胶带的延伸段折叠收存,且折叠处均设置有纸头。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输液加压止血贴通过将储能的加压装置绑定在灭菌消炎块上,解锁加压装置对灭菌消炎块产生挤压力,从而将灭菌消炎块按压在输液创口处,有效防止出血,减少淤青,保护患者安全,提高愈合速度,且能够保证按压效果,患者自己也能轻松操作完成,解放了患者或者医护人员的双手,止血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输液加压止血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输液加压止血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输液加压止血贴中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输液加压止血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输液加压止血贴中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输液加压止血贴中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加压止血贴,其主要包括医用胶带1、灭菌消炎块2和加压装置3。

加压装置3包括加压板31、释压板32和复位件33,加压板31与释压板32通过锁结构锁定相对静止,复位件33夹设于加压板31与释压板32之间。此时加压装置3处于储能状态,各部件均采用医用材质制成。

灭菌消炎块2设置于加压板31的外侧,并与待止血部的出血口贴靠。灭菌消炎块2采用医用柔性、无菌材料,可以是灭菌膨胀海绵、重泡海绵、木浆绵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附着消炎杀菌药物,尺寸大小根据医疗实际需要确定。

医用胶带1粘贴于释压板32的外侧,并粘贴于待止血部上。医用胶带1由无纺布、平布、医用纸与低敏压敏胶制作而成,其长度以可环绕手腕、脚脖等肢体为宜。

当锁结构解锁后,加压装置3处于释能状态,复位件33扩大加压板31与释压板32的相对距离,从而为灭菌消炎块2对出血口提供持续按压力。

另外,医用胶带1、灭菌消炎块2的表面均粘附有离型纸4,以保证使用面洁净,离型纸4上设置有使用前便于剥离的纸头41。且为避免灭菌消炎块2上的药物受污染,可以在其与离型纸4之间再设置一层隔离纸片5。

其中,离型纸4最好设置为分段形式,靠近灭菌消炎块2的胶带用于包裹、固定消炎块用,医用胶带1延伸段折叠收存,折叠处也设置纸头41,这样可以在输液时预先使用部分胶带,而其余长度胶带待输液完成后再根据需要胶绑在皮肤上。

具体使用:在患者输液时,将灭菌消炎块2处的离型纸4剥离,再将灭菌消炎块2连同加压装置3平覆输液创口处,然后将部分医用胶带1平整粘住患者肌肤;输液完毕后护理人员拔出输液针,将其余长度胶带待输液完成后再根据需要胶绑在皮肤上,解锁加压装置3,加压装置3对灭菌消炎块2产生持续施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用毕撕除医用胶带1即可拆除。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加压止血贴,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加压装置进一步设计。

该加压装置3'中,加压板31'的两侧边凸起形成夹持壁,夹持壁上设置有第一钩部34',释压板32'的两侧边设置有解压柄35',解压柄35'的超出释压板32'上板面的一端为按压部36',超出释压板32'下板面的一端形成第二钩部37',第一钩部34'与第二钩部37'配合卡扣形成锁结构,挤压两侧的按压部36'后,解压柄35'弹性倾斜,第一钩部34'与第二钩部37'脱离解锁。

复位件33'可以是如弹簧等弹力件,此处优选为拱形弹片,拱形弹片的拱顶与加压板31'、释压板32'的其一抵靠接触,拱边与两者另一抵靠接触,由此依靠拱形弹片的弹力实现储能、释能。

以拱形弹片的拱顶抵靠释压板32'为例,加压板31'上设置有限位卡板38',限位卡板38'可以是设置在中间或者两侧,此处以设置在中间位置为例,拱形弹片上对应限位卡板38'开设有限位槽39',拱形弹片由限位卡板38'上限位防止脱出。

出厂时或者使用前,应当将第一钩部34'与第二钩部37'扣合,拱形弹片受压于加压板31'和释压板32'之间平直;使用时,将灭菌消炎块2平覆入针口,输液完毕后拨出输液针,医用胶带1平整粘住肢体,再向中间挤压两个解压柄35',两个钩部解扣,拱形弹片欲恢复拱起的弹力间接作用于灭菌消炎块2上,从而达到按压止血的目的。

实施例3:

请参阅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加压止血贴,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加压装置进一步设计。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此处的复位件33'为拱形弹片,拱形弹片的拱顶与加压板31'固连,拱边与加压板31'接触且受力时拱边向外变形,而将释压板32'、解压柄35'、复位件33'采用医用材料一体成型,这样可以省去限位卡板38'、限位槽39'的设置,仍同样可以提供按压力。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中设置相同。

实施例4: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加压止血贴,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加压装置进一步设计。

该加压装置3″中,加压板31″上设置有朝向释压板32″的卡柱34″,若干个卡柱34″位于同一圆周上,本实施例以三个卡柱34″为例,卡柱34″上设置有钩部35″,释压板32″上对应卡柱34″设置有行程槽36″,各行程槽36″的形状为在同一个圆周上的弧形段,行程槽36″中设置有挂板37″,当卡柱34″的钩部35″扣于挂板37″上时,加压板31″和释压板32″轴向锁定;当释压板32″相对于加压板31″旋转设定角度后,卡柱34″的钩部35″与挂板37″脱离解锁。

此处的复位件33″优先为加压塔簧,塔式弹簧的优势在于可以降低压缩高度,从而控制加压装置3″的厚度。且加压板31″和释压板32″上对应加压塔簧的接触面上均开设有沉孔38″,方便加压塔簧定位。另外,为方便加压板加压板31″和释压板32″的按压、旋转操作,且其板边边缘均可设置便于操作的凸块39″。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设定角度小于45度,由于旋转角度微小,可以不用顾虑医用胶带1粘贴后影响操作。

出厂时或者使用前,保持加压板31″和释压板32″轴向锁定,加压塔簧夹设其中;使用时,将灭菌消炎块2平覆入针口,输液完毕后拨出输液针,医用胶带1平整粘住肢体,再旋转释压板32″一定角度,使得卡柱34″的钩部35″与挂板37″脱离解锁,加压塔簧的弹力间接作用于灭菌消炎块2上,从而达到按压止血的目的。

综上,上述输液加压止血贴通过将储能的加压装置绑定在灭菌消炎块上,解锁加压装置对灭菌消炎块产生挤压力,从而将灭菌消炎块按压在输液创口处,有效防止出血,减少淤青,保护患者安全,提高愈合速度,且能够保证按压效果,患者自己也能轻松操作完成,解放了患者或者医护人员的双手,止血效果明显。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