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底成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78047发布日期:2021-02-05 18:3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底成像仪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底成像仪。


背景技术:

[0002]
眼底相机属于医学成像领域,用于获取人眼视网膜图像,以便医疗人员检查眼底病或者辅助医疗人员判断其它器官的病情。由于眼底的血管是人体唯一可以通过体表直接观察到的血管,医疗人员通过眼底相机可以检查眼底的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以及屈光介质是否存在病变,同时还可以通过眼底相机协助对其它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病情判断,例如通过筛选视网膜照片检测脑梗塞、脑溢血、脑动脉硬化、脑肿瘤、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老年化黄斑变性等。越早检测出这些疾病越有利于临床治疗,因此眼底照相机普遍用于临床筛查眼底疾病,成为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
[0003]
然而,现有的激光扫描眼底成像仪的激光源功率较高,并且激光源容易因发热、温度较高而出现故障,从而增加了激光扫描眼底成像仪的制造成本。
[0004]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眼底成像仪,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底成像仪,该眼底成像仪通过中空反射镜降低了所述眼底成像仪对激光源功率的要求,从而降低了所述眼底成像仪的制造成本。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底成像仪,包括:物镜,第一成像模组,所述第一成像模组包括扫描振镜、中空反射镜、针孔、第一成像传感器以及激光源;所述激光源、中空反射镜、扫描振镜以及物镜形成扫描光路,所述物镜、扫描振镜、中空反射镜、针孔以及第一成像传感器形成第一成像光路;以及第二成像模组,所述第二成像模组包括第二反光镜、成像透镜组、第二成像传感器以及照明光源;所述照明光源、第二反光镜以及物镜形成照明光路,所述物镜、第二反光镜、成像透镜组以及第二成像传感器形成第二成像光路。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成像模组还设置有位于中空反射镜和针孔之间的像镜,所述像镜为平凸透镜。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成像模组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像镜和针孔之间的消光模块。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消光模块为滤光片或消光偏振片。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源还包括起偏偏振片。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镜的光轴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光轴垂直;当所述第二成像模组工作时,所述第二反光镜位于所述物镜光轴与所述成像透镜组光轴相交处。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成像模组还包括切换机构;当所述第二成像模组工作时,所述切换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反光镜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反光镜位于所
述物镜光轴和所述成像透镜组光轴相交处;当所述第一成像模组工作时,所述切换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反光镜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反光镜脱离所述物镜光轴与所述成像透镜组光轴相交处。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成像模组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物镜和扫描振镜之间的扫描透镜;所述扫描透镜包括扫描单透镜以及扫描胶合透镜。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扫描胶合透镜包括平凸透镜以及与所述平凸透镜粘接的平凹透镜。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成像模组还设置有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位于所述物镜光轴和扫描透镜光轴相交处。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眼底成像仪通过中空反射镜降低了所述眼底成像仪对激光源功率的要求,从而降低了所述眼底成像仪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眼底成像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19]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眼底成像仪100,包括物镜10、第一成像模组20以及第二成像模组30。所述物镜10为双非球面镜。
[0020]
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第一成像模组20包括扫描透镜21、扫描振镜22、分光镜23、像镜24、消光模块25、针孔26、第一成像传感器27以及激光源28。所述激光源28发出的激光经所述分光镜23、扫描振镜22、扫描透镜21、物镜10后进入人眼40,此为扫描光路。经人眼40的视网膜反射回来的光经所述物镜10、扫描透镜21、扫描振镜22、分光镜23、像镜24、消光模块25、针孔26后进入所述第一成像传感器27,以生成眼底图像,此为第一成像光路。所述扫描透镜21包括扫描单透镜211以及扫描胶合透镜212。所述扫描胶合透镜212包括第一透镜2121以及与所述第一透镜2121粘接的第二透镜2122。所述扫描单透镜211、第一透镜2121为平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2122为平凹透镜。所述扫描单透镜211、扫描胶合透镜212如此配合,可以有效消除杂光。所述物镜10和所述扫描透镜2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反光镜201,以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所述扫描振镜22包括x轴扫描振镜221以及y轴扫描振镜222。所述分光镜23可以是半反半透镜,也可以是中空反射镜。当所述分光镜23为中空反射镜时,可以有效降低所述激光源28的功率,从而降低了所述眼底成像仪100的制造成本。所述像镜24位于所述分光镜23和消光模块2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像镜24为平凸透镜。所述消光模块25可以是滤光片,亦可以是消光偏振片。优选地,所述激光源28还包括起偏偏振片(未图示)。
[0021]
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第二成像模组30包括第二反光镜31、成像透镜组32、第二成像传感器33以及发射白光的照明光源34。所述照明光源34、第二反光镜31以及物镜10形成照明光路,所述物镜10、第二反光镜31、成像透镜组32以及第二成像传感器33形成第二成像光路。所述物镜10的光轴与所述成像透镜组32的光轴垂直。当所述第二成像模组30工作时,所述第二反光镜31位于所述物镜10的光轴与所述成像透镜组32的光轴相交处。优选地,所
述第二成像模组30还包括切换机构(未图示)。当所述第二成像模组30工作时,所述切换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反光镜31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反光镜31位于所述物镜10光轴和所述成像透镜组32光轴相交处,此时所述第一成像模组20停止工作。当所述第一成像模组20工作时,所述切换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反光镜31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反光镜31脱离所述物镜10光轴和所述成像透镜组32光轴相交处,此时所述第二成像模组30停止工作。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光镜31在所述切换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成像透镜组32的光轴做直线运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光镜31亦可以在所述切换机构的作用下作旋转运动。
[0022]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眼底成像仪100通过中空反射镜来降低所述眼底成像仪100对激光源28的功率要求,从而使得所述眼底成像仪100可以使用功率较低的激光源,进而可以有效避免激光源因功率大、发热高而容易出现故障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所述眼底成像仪100的制造成本。
[0023]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