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智慧养老用看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7515发布日期:2020-12-22 11:3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慧养老用看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看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智慧养老用看护装置,属于智能看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生活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状况而跌倒的概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这种情况下能得到及时救助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居家养老的独居老人而言,目前用于老年人跌倒检测的常见的监护都需要老人佩戴在身上,在使用的时候较为不便,而一般用于监测室内老人活动情况的看护装置都是使用螺丝安装在墙上,在安装时还需要首先钻孔,并安装膨胀螺丝,才可以进行安装,安装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智慧养老用看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智慧养老用看护装置,包括底固定板和顶安装板,所述底固定板顶部开凿有主固定槽,所述底固定板内部且位于主固定槽相对应的两侧均开凿有固定安装槽,两个所述固定安装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主固定柱,两个所述主固定柱靠近主固定槽的一端均穿入到主固定槽的内部,两个所述主固定柱的一侧贯穿底固定板并固定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主固定柱远离主固定槽的一侧且位于固定安装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底固定板顶部且位于主固定槽相对应的两侧均开凿有辅助固定孔,所述顶安装板的底部且位于主固定槽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主固定块,所述主固定块相对应的两侧均开凿有主固定孔,所述顶安装板的底部且位于两个辅助固定孔的上方均固定安装有辅助固定柱,所述顶安装板顶部固定安装有看护监测箱,所述看护监测箱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看护监测箱内部靠近控制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源,所述看护监测箱一侧固定安装有led显示屏,所述看护监测箱一侧且位于led显示屏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扬声器,所述看护监测箱靠近扬声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分贝传感器,所述看护监测箱一侧且位于分贝传感器远离扬声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看护监测箱靠近led显示屏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看护监测箱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控制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一侧固定安装有信息传输模块,所述控制芯片靠近信息传输模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信息接收模块,所述控制芯片一侧且位于信息接收模块的下方固定安装有wifi连接模块,所述控制芯片靠近wifi连接模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通话模块,所述控制芯片靠近通话模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信息储存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看护监测箱靠近摄像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usb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看护监测箱顶部且位于电源的上方开凿有若干散热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led显示屏、扬声器、分贝传感器、红外感应器、摄像头、控制面板和usb连接孔均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固定块底部和辅助固定柱底部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固定柱穿入到主固定槽内一端顶部为弧形结构,所述主固定块底部倒圆角。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便于安装,使用较为方便,通过使用便于安装的结构降低对看护装置的安装难度,可以通过将看护装置的底座安装在桌面等位置,并向下按压即可进行安装,且在拆卸的时候也极为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方便进行携带和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场地进行移动,可以更高效的对老人进行看护。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固定板的俯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固定板;2、顶安装板;3、主固定槽;4、固定安装槽;5、主固定柱;6、推板;7、弹簧;8、辅助固定孔;9、主固定块;10、主固定孔;11、辅助固定柱;12、看护监测箱;13、控制机构;131、控制芯片;132、信息传输模块;133、信息接收模块;134、wifi连接模块;135、通话模块;136、信息储存模块;14、电源;15、led显示屏;16、扬声器;17、分贝传感器;18、红外感应器;19、摄像头;20、控制面板;21、usb连接孔;22、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智慧养老用看护装置,包括底固定板1和顶安装板2,底固定板1顶部开凿有主固定槽3,底固定板1内部且位于主固定槽3相对应的两侧均开凿有固定安装槽4,两个固定安装槽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主固定柱5,两个主固定柱5靠近主固定槽3的一端均穿入到主固定槽3的内部,两个主固定柱5的一侧贯穿底固定板1并固定安装有弹簧7,两个主固定柱5远离主固定槽3的一侧且位于固定安装槽4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推板6,底固定板1顶部且位于主固定槽3相对应的两侧均开凿有辅助固定孔8,顶安装板2的底部且位于主固定槽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主固定块9,主固定块9相对应的两侧均开凿有主固定孔10,顶安装板2的底部且位于两个辅助固定孔8的上方均固定安装有辅助固定柱11,顶安装板2顶部固定安装有看护监测箱12,看护监测箱12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机构13,看护监测箱12内部靠近控制机构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源14,看护监测箱12一侧固定安装有led显示屏15,看护监测箱12一侧且位于led显示屏1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扬声器16,看护监测箱12靠近扬声器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分贝传感器17,看护监测箱12一侧且位于分贝传感器17远离扬声器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器18,看护监测箱12靠近led显示屏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19,看护监测箱12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控制面板20。

控制机构13包括控制芯片131,控制芯片131一侧固定安装有信息传输模块132,控制芯片131靠近信息传输模块13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信息接收模块133,控制芯片131一侧且位于信息接收模块13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wifi连接模块134,控制芯片131靠近wifi连接模块13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通话模块135,控制芯片131靠近通话模块13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信息储存模块136,可以通过控制机构13完成看护装置内的信息储存、传输等操作,也可以通过控制机构13与外界联系,方便在发生特殊情况的时候发出提醒;看护监测箱12靠近摄像头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usb连接孔21,可以通过usb连接孔21对看护装置进行操作;看护监测箱12顶部且位于电源14的上方开凿有若干散热槽22,方便电源14散发的热量可以从散热槽22散溢到环境内,增加了电源14的散热效率;电源14、led显示屏15、扬声器16、分贝传感器17、红外感应器18、摄像头19、控制面板20和usb连接孔21均与控制机构13电性连接,可以利用控制机构13控制看护装置,使用更加方便;主固定块9底部和辅助固定柱11底部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在不需要底固定板1的时候可以通过主固定块9和辅助固定柱11将看护装置稳定的放置在平面上;主固定柱5穿入到主固定槽3内一端顶部为弧形结构,主固定块9底部倒圆角,在安装的时候可以通过向下按压使主固定柱5回缩,随后方便主固定块9完全插入到主固定槽3内部并使主固定柱5插入到主固定孔10内部。

具体的,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看护装置的底固定板1粘在桌面上,对其进行固定,当需要将看护装置进行固定的时候可以将主固定块9插入到主固定槽3内部,同时辅助固定柱11插入到辅助固定孔8内部并向下按压,使主固定柱5插入到主固定孔10的内部,即完成固定,在对老人进行看护的时候会利用摄像头19对老人身处环境进行监控,同时利用分贝传感器17对声音的音量进行监测,如果突然发出较高分贝的声音时可以通过将信息传递到控制芯片131内,并通过信息传输模块132向老人的子女等发出警示,并实时的将摄像头19拍摄到的视频传输到老人子女的手机内,方便子女随时了解老人的情况,并通过通话模块135对老人发出通话请求,红外感应器18可以对老人的体温进行监控,并通过led显示屏15进行显示,可以通过红外感应器18查找和了解老人的身体状态,当需要将看护装置进行拆除的时候可以使用一只手两个弹簧7同时向外滑动,并将看护监测箱12向上提起,即可进行拆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