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8906发布日期:2021-08-10 14: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式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万向轮(2),所述底座(1)的底端四角均固定设置有万向轮(2);

支撑柱(3),沿上下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顶端右侧;

第一水箱(4),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顶端左侧;

第二水箱(5),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

抽屉柜(6),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箱(4)的顶端;

清洗机构(7),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4)的前侧底端设置有出液口(8),所述抽屉柜(6)的后侧固定设置有垃圾桶(9),所述第二水箱(5)的顶端右侧设置有进液口(10),所述第二水箱(5)的底端左侧螺接有出液阀(11),所述出液阀(11)的底端螺接有出液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7)包括:

第一连接柱(7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的左侧,且第一连接柱(71)固定设置在所述抽屉柜(6)的顶端;

第二连接柱(72),与所述第一连接柱(71)的左侧相适配插接;

滑块(73),所述第一连接柱(71)的内腔前后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731),所述滑槽(731)的内腔插接有滑块(73)的一部分,且滑块(73)的另一部分与第二连接柱(72)的外壁固定连接;

清洗盆(7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柱(72)的左侧;

排液管(75),所述排液管(75)的一端与所述清洗盆(74)的底端相螺接,所述排液管(7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水箱(5)的外壁顶端相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7)还包括:

圆形柱(76),所述圆形柱(76)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柱(72)的内腔左侧;

螺杆(77),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柱(71)的内腔右侧,所述螺杆(77)的左侧延伸进所述第二连接柱(72)的内腔并与圆形柱(76)的右侧相螺接;

转柄(78),所述螺杆(77)的右侧延伸出所述支撑柱(3)的右侧并固定设置有转柄(78);

夹持组件(79),设置在所述清洗盆(74)的顶端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79)包括:

固定柱(791),固定设置在所述清洗盆(74)的顶端右侧,所述固定柱(791)的顶端前后两侧均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凹槽(792);

夹持柱(793),与所述凹槽(792)的内腔相插接;

导杆(794),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792)的内腔,且夹持柱(793)的底端与导杆(794)的外壁相适配套接;

弹簧(795),所述弹簧(795)套接在所述导杆(794)的外壁,且弹簧(795)固定设置在所述夹持柱(793)与所述凹槽(792)的内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柱(793)的内侧顶端形状为弧形,且出液管(12)的一端位于两个夹持柱(79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盆(74)的顶端左侧固定设置有托架(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包括:底座;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底端四角均固定设置有万向轮;支撑柱,沿上下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右侧;第一水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左侧;第二水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抽屉柜,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箱的顶端;清洗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左侧。该可移动式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可加快对患者伤口清洁速度,且清洁彻底,清洁后的液体可直接流入进第一水箱内,不会对病床造成污染,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文
技术研发日:2020.03.18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