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检查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8406发布日期:2021-04-06 12:0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检查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眼科检查台。



背景技术:

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眼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眼科学为现代医学中独立的一门学科,常见的眼科疾病有: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干眼症、交感性眼炎、夜盲症、失明、弱视等,眼的一般检查,包括眼附属器和眼前段检查,眼附属器检查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位置和眼眶的检查;眼球前段检查包括角膜、巩膜前段、前房、虹膜、瞳孔、晶体的检查,现有的眼科用的检查台通常采用传统的固定结构,无法进行调整高度,不但无法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需求,而且无法对不同人员进行有效的承托,加重了使用人员的负担,严重影响病人眼部的检查和治疗,并且现有的眼科设备也不能根据眼睛到下巴进行调整,不能很好的适应所有脸型的人,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结构灵活、能够进行调整、能够满足不同人员的使用需求的方便调整型检查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根据不同身高、脸型进行调整的眼科检查台。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眼科检查台,包括医生滑动座位件、患者滑动座位件、支架板、高度调节装置、大基座、小基座、眼部检查装置、加湿器、加湿器喷口、下巴半自动调节支撑装置和座椅滑动辅助装置,所述大基座设于支架板上端,所述小基座设于大基座上,支架板对大基座起支撑固定作用,大基座对小基座起支撑固定作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一端设于小基座上,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另一端贯穿小基座和大基座设于大基座的下方,所述眼部检查装置设于高度调节装置上,高度调节装置对眼部检查装置进行高度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所述加湿器设于眼部检查装置上壁,所述加湿器喷口一端设于加湿器上,所述加湿器喷口另一端设于人眼处,所述下巴半自动调节支撑装置一端设于高度调节装置底壁上,患者将下巴设于下巴半自动调节支撑装置另一端,下巴半自动调节支撑装置可根据患者从眼睛到下巴的高度的不同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脸型的患者,所述医生滑动座位件可滑动设于支架板旁,所述座椅滑动辅助装置设于支架板下端,所述患者滑动座位件可滑动设于座椅滑动辅助装置上;所述下巴半自动调节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悬臂、下巴支撑板、自动调节仓、下压板、支柱、支撑弹簧、支撑仓、移动支撑板、螺杆、传动杆、旋钮、从动轮和主动轮,所述支柱设于眼部检查装置下壁上,所述自动调节仓设于支柱内,所述支撑悬臂一端可滑动设于自动调节仓内,所述下压板设于自动调节仓内,所述下压板设于支撑悬臂一端上,所述支撑弹簧设于支撑悬臂一端内,所述支撑弹簧一端设于支柱内底壁上,所述支撑弹簧另一端设于下压板下壁上,所述支撑仓设于支柱侧壁上,所述传动杆可旋转贯穿设于支撑仓侧壁,所述旋钮设于传动杆一端上,所述主动轮设于支撑仓内,所述主动轮设于传动杆另一端上,所述主动轮表面设有轮齿,所述螺杆可旋转设于支撑仓内,所述螺杆一端可旋转设于支撑仓内上壁,所述从动轮设于螺杆另一端上,所述从动轮表面设有轮齿,所述从动轮表面轮齿和主动轮表面轮齿相啮合,所述移动支撑板一端设于螺杆上,所述移动支持板另一端贯穿支撑仓和自动调节仓设于自动调节仓内,所述移动支撑板另一端设于下压板下方,移动支撑板对下压板起固定作用,所述下巴支撑板设于支撑悬臂另一端上,患者将下巴设于下巴支撑板上,根据眼睛到下巴的高度进行调节,操作人员手握旋钮进行旋转,旋钮带动传动杆旋转,传动杆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轮旋转,从动轮带动螺杆旋转,螺杆对设于其上的移动支撑板进行上下调节,移动支撑板对下压板进行上升或下降的调节,下压板带动支柱进行调节,支柱对支撑弹簧进行拉伸或压缩,支撑弹簧对下巴支撑板进行缓冲。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液压机、支撑板和支撑柱,所述调节液压机固定端设于小基座上,小基座对调节液压机其固定支撑作用,所述调节液压机活动端贯穿小基座和大基座设于大基座下壁,所述支撑板一端设于调节液压机活动端上,所述支撑柱一端设于支撑板另一端上,所述支撑柱另一端贯穿小基座和大基座设于小基座上方,所述眼部检查装置设于支撑柱另一端上,操作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身高对眼部检查装置高度进行调节,调节液压机活动端伸长带动支撑板下移,支撑板带动支撑柱下移,支撑柱带动眼部检查装置下移,调节液压机活动端缩短带动支撑板上升,支撑板带动支撑柱上升,支撑柱带动眼部检查装置上升。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滑动辅助装置包括驱动仓、水平导轨、导轨固定块和水平液压机,所述驱动仓一端设于支架板底壁上,所述水平液压机固定端设于驱动仓内侧壁上,所述导轨固定块设于驱动仓另一端上,所述水平导轨设于驱动仓上壁,所述水平导轨设于导轨固定块和支架板之间,所述患者滑动座位件与水平液压机活动端相连,所述患者滑动座位件可滑动设于驱动仓内,水平液压机伸长或缩短带动患者滑动座位件在水平导轨内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患者滑动座位件包括支撑杆和患者座椅,所述支撑杆一端设于驱动仓内,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水平液压机活动端相连,所述患者座椅设于支撑杆另一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医生滑动座位件包括万向轮、固定板、竖直气压缸、连接柱和医生座椅,所述万向轮设于固定板上,所述竖直气压缸固定端设于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柱设于竖直气压缸活动端,所述医生座椅设于连接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板为l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眼科检查台,高度调节装置使得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不同身高对眼部检查装置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患者将下巴设于下巴半自动调节支撑装置另一端,下巴半自动调节支撑装置可根据患者从眼睛到下巴的高度的不同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脸型的患者,加湿器喷口设于患者面部,可对患者周围空气进行加湿,增加眼睛湿润程度,减少患者因眼睛长时间睁开而干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眼科检查台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

其中,1、医生滑动座位件,2、患者滑动座位件,3、支架板,4、高度调节装置,5、大基座,6、小基座,7、眼部检查装置,8、加湿器,9、加湿器喷口,10、下巴半自动调节支撑装置,11、座椅滑动辅助装置,12、支撑悬臂,13、下巴支撑板,14、自动调节仓,15、下压板,16、支柱,17、支撑弹簧,18、支撑仓,19、移动支撑板,20、螺杆,21、传动杆,22、旋钮,23、从动轮,24、主动轮,25、调节液压机,26、支撑板,27、支撑柱,28、驱动仓,29、水平导轨,30、导轨固定块,31、水平液压机,32、支撑杆,33、患者座椅,34、万向轮,35、固定板,36、竖直气压缸,37、连接柱,38、医生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特征或连接关系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眼科检查台,包括医生滑动座位件1、患者滑动座位件2、支架板3、高度调节装置4、大基座5、小基座6、眼部检查装置7、加湿器8、加湿器喷口9、下巴半自动调节支撑装置10和座椅滑动辅助装置11,所述大基座5设于支架板3上端,所述小基座6设于大基座5上,所述高度调节装置4一端设于小基座6上,所述高度调节装置4另一端贯穿小基座6和大基座5设于大基座5的下方,所述眼部检查装置7设于高度调节装置4上,所述加湿器8设于眼部检查装置7上壁,所述加湿器喷口9一端设于加湿器8上,所述加湿器喷口9另一端设于人眼处,所述下巴半自动调节支撑装置10一端设于高度调节装置4底壁上,所述医生滑动座位件1可滑动设于支架板3旁,所述座椅滑动辅助装置11设于支架板3下端,所述患者滑动座位件2可滑动设于座椅滑动辅助装置11上;所述下巴半自动调节支撑装置10包括支撑悬臂12、下巴支撑板13、自动调节仓14、下压板15、支柱16、支撑弹簧17、支撑仓18、移动支撑板19、螺杆20、传动杆21、旋钮22、从动轮23和主动轮24,所述支柱16设于眼部检查装置7下壁上,所述自动调节仓14设于支柱16内,所述支撑悬臂12一端可滑动设于自动调节仓14内,所述下压板15设于自动调节仓14内,所述下压板15设于支撑悬臂12一端上,所述支撑弹簧17设于支撑悬臂12一端内,所述支撑弹簧17一端设于支柱16内底壁上,所述支撑弹簧17另一端设于下压板15下壁上,所述支撑仓18设于支柱16侧壁上,所述传动杆21可旋转贯穿设于支撑仓18侧壁,所述旋钮22设于传动杆21一端上,所述主动轮24设于支撑仓18内,所述主动轮24设于传动杆21另一端上,所述主动轮24表面设有轮齿,所述螺杆20可旋转设于支撑仓18内,所述螺杆20一端可旋转设于支撑仓18内上壁,所述从动轮23设于螺杆20另一端上,所述从动轮23表面设有轮齿,所述从动轮23表面轮齿和主动轮24表面轮齿相啮合,所述移动支撑板19一端设于螺杆20上,所述移动支持板另一端贯穿支撑仓18和自动调节仓14设于自动调节仓14内,所述移动支撑板19另一端设于下压板15下方,所述下巴支撑板13设于支撑悬臂12另一端上。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4包括调节液压机25、支撑板26和支撑柱27,所述调节液压机25固定端设于小基座6上,所述调节液压机25活动端贯穿小基座6和大基座5设于大基座5下壁,所述支撑板26一端设于调节液压机25活动端上,所述支撑柱27一端设于支撑板26另一端上,所述支撑柱27另一端贯穿小基座6和大基座5设于小基座6上方,所述眼部检查装置7设于支撑柱27另一端上。

所述座椅滑动辅助装置11包括驱动仓28、水平导轨29、导轨固定块30和水平液压机31,所述驱动仓28一端设于支架板3底壁上,所述水平液压机31固定端设于驱动仓28内侧壁上,所述导轨固定块30设于驱动仓28另一端上,所述水平导轨29设于驱动仓28上壁,所述水平导轨29设于导轨固定块30和支架板3之间,所述患者滑动座位件2与水平液压机31活动端相连,所述患者滑动座位件2可滑动设于驱动仓28内。

所述患者滑动座位件2包括支撑杆32和患者座椅33,所述支撑杆32一端设于驱动仓28内,所述支撑杆32一端与水平液压机31活动端相连,所述患者座椅33设于支撑杆32另一端上。

所述医生滑动座位件1包括万向轮34、固定板35、竖直气压缸36、连接柱37和医生座椅38,所述万向轮34设于固定板35上,所述竖直气压缸36固定端设于固定板35上,所述连接柱37设于竖直气压缸36活动端,所述医生座椅38设于连接柱37上。

所述支架板3为l形设置。

具体使用时,水平液压机31伸长或缩短带动支撑杆32在水平导轨29内滑动,支撑杆32带动患者座椅33在水平方向进行位移,调整患者座椅33和眼部检查装置7间的距离,患者座在患者座椅33上,医护人员根据自己升高通过竖直气压缸36对医生座椅38高度进行调节,竖直气压缸36上升或下降带动连接柱37上升或下降,医生坐在医生座椅38上,操作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身高对眼部检查装置7高度进行调节,调节液压机25活动端伸长带动支撑板26下移,支撑板26带动支撑柱27下移,支撑柱27带动眼部检查装置7下移,调节液压机25活动端缩短带动支撑板26上升,支撑板26带动支撑柱27上升,支撑柱27带动眼部检查装置7上升,患者将下巴设于下巴支撑板13上,根据眼睛到下巴的高度进行调节,操作人员手握旋钮22进行旋转,旋钮22带动传动杆21旋转,传动杆21带动主动轮24旋转,主动轮24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轮23旋转,从动轮23带动螺杆20旋转,螺杆20对设于其上的移动支撑板19进行上下调节,移动支撑板19对下压板15进行上升或下降的调节,下压板15带动支柱27进行调节,支柱16对支撑弹簧17进行拉伸或压缩,支撑弹簧17对下巴支撑板13进行缓冲,同时加湿器8通过加湿器喷口9对患者面部进行加湿,增加眼睛湿润程度,减少患者因眼睛长时间睁开而干涩的问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