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病人的手摇式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4295发布日期:2021-03-19 10:5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症病人的手摇式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瘫痪病人的手摇式护理床。



背景技术:

医用病床是医院病房护理所必须的设备之一,病人躺在床垫上,当病人需要大小便时,需要家属挪动病人的身体,在臀部下放置便盆,结束后,在此挪动病人的身体,收集便盆,在上述的过程中,需要反复移动病人,延长了时间,非常容易造成患者大小便失禁,同时也容易对患者造成损伤。

另外,在病人需要清洁卫生的采用升降背板的方式,使病人呈坐姿状态,然后由患者或家属帮助清洁身体,清洗时,将水平置于地面或位于床架上的可拆卸饭桌上,但是很容易将水能使被褥,同时将水放在地面上,反复弯腰洗漱毛巾,造成陪护家属的身体不适。尤其是一些重症患者,身体挪动不变,更加增加了清洗难度,同时针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清洗次数更是成倍的增加,大大增加了陪护家属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重症患者清洁卫生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症病人的手摇式护理床,通过在护理床的下肢板上设置可升降的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位置放置洗漱盆或痰盂,提高清洁身体的效率,同时便于病人大小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重症病人的手摇式护理床,包括床架、转动机构和升降机构;

所述床架上铺设有床板,床板包括背板和下肢板,下肢板的中部沿床架的长度方向嵌置有调节板,转动机构和升降机构设置在床架上,并位于床板的下部,转动机构与背板连接,升降机构与调节板连接;

所述转动机构用于使背板转动至倾斜状态,使患者呈坐姿状态;升降机构用于控制调节板下降,使下肢板的中部形成缺口,在所述缺口处设置可拆卸清洁工具。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支撑杆、驱动杆和驱动装置;

所述支撑杆沿床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一端抵接在背板的底部,另一端与转轴连接,转轴的两端支撑在床架宽度方向的两侧,驱动杆的一端与转轴固连,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杆和支撑杆呈夹角设置,驱动装置用于使支撑杆饶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杆轴和连杆;

所述连杆轴的一端与驱动杆铰接,连杆轴的另一端通过传动机构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沿床架的长度方向伸出床架的外侧,传动机构用于将连杆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使驱动杆和支撑杆沿转轴同步转动,使背板转动。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螺孔和与其匹配的螺纹杆,所述螺孔设置在连杆轴上,螺纹杆设置在连杆的端部并与螺纹孔连接,连杆伸出床架的一端设置有轴向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用于对连杆轴向限位。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调节架、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

所述调节板通过升降装置支撑在调节架的顶部,平移装置与调节架连接并支撑在床架上,调节装置控制调节板的高度位置,平移装置用于控制降低高度后调节板的水平位置。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齿条、齿轮和导向柱;

所述调节架通过转轴悬空设置在床架的内部,齿条和导向柱分别设置在调节架的一端,齿条和导向柱的上端与调节板固接,齿轮嵌装在调节板中并与齿条啮合,齿轮套接在转轴上,转轴的一端穿过床架。

优选的,所述平移装置包括螺杆和螺纹孔;

所述螺纹孔沿床架的宽度方向设置在调节架上,螺杆配装在螺纹孔中,其两端并支撑在床架上,并且一端伸出床架;所述转轴为花键轴,齿轮套设在花键轴上,并能沿轴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床架上还设置有两个导轨,两个导轨对称设置在下肢板的底部,并位于调节板的两侧,用于支撑洗漱盆。

优选的,所述床板上还铺设有气垫,其包括背部气垫、下肢气垫和活动气垫,背部气垫铺设在背板上,下肢气垫铺设在下肢板上,活动气垫铺设在调节板上。

优选的,所述气垫的表面密布有透气孔,表面为波纹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重症病人的手摇式护理床,在下肢板的中心设置可以调节的调节板,通过升降机构带动调节板进行上下移动,在患者呈躺姿时,调节板与下肢板平齐,对患者起到承托作用,当患者需要进行清洁时,对调节板下移,使下肢板的中部形成空缺,在该空缺位置放置洗漱盆或痰盂,在不挪动患者身躯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清洁,而且在清洁过程中,避免护理人员的反复弯腰取水的过程,提高了清洁效率,同时调节板上下移动,避免调节板位于床架的外侧,占用病房过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床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床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床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床清洁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床清洁状态的内部示意图1;

图9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床清洁状态的内部示意图2;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床清洁状态时转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气垫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气垫和床板的断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气垫平面图。

图中:1、床架;2、气垫;3、转动机构;4、升降机构;5、导轨;6、洗漱盆;7、折叠手柄;8、床板;21、背部气垫;22、下肢气垫;23、活动气垫;31、支撑杆;32、驱动杆;33、连杆轴;34、连杆;41、调节板;42、齿条;43、齿轮;44、调节架;45、导向柱;46、螺杆;47、花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阅图1-11,一种重症病人的手摇式护理床,包括床架1、转动机构3和升降机构4。

床架1上铺设有床板8,床板由背板和下肢板组成,背板和下肢板相互铰接,下肢板的中部沿床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调节板41,转动机构3和升降机构4设置在床架1上,并位于床板的下部,转动机构与背板连接,升降机构4与调节板连接。

当患者呈坐姿时,转动机构用于使背板沿铰接端转动至倾斜状态,使背板对患者坐姿状态下的背部起到支撑作用;

当患者清洁时,升降机构使支撑板下降,使下肢板的中部形成缺口,患者通过该缺口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重症病人的手摇式护理床,在下肢板的中心设置可以调节的调节板,通过升降机构带动调节板进行上下移动,在患者呈躺姿时,调节板与下肢板平齐,对患者起到承托作用,当患者需要进行清洁时,对调节板下移,使下肢板的中部形成空缺,在该空缺位置放置洗漱盆或痰盂,在不挪动患者身躯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清洁,而且在清洁过程中,避免护理人员的反复弯腰取水的过程,提高了清洁效率,同时调节板上下移动,避免调节板位于床架的外侧,占用病房过道。

参与图2-4和6,详细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支撑杆31、驱动杆32、连杆轴33和连杆34;支撑杆31沿床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一端抵接在背板的底部,另一端与转轴连接,转轴的两端支撑在床架宽度方向的两侧,驱动杆32的一端与转轴固连,另一端与连杆轴33铰接,驱动杆和支撑杆呈夹角设置,连杆轴33的一端通过传动机构与连杆34的一端连接,连杆34的另一端沿床架的长度方向伸出床架端部固定板的外侧并与折叠手柄连接,转动连杆,传动机构能够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使驱动杆和支撑杆沿转轴同步转动,使背板沿铰接端转动。

具体的,所述传动机构为螺纹传动机构,包括螺孔和与其匹配的螺纹杆,所述螺孔设置在连杆轴的上,连杆的端部为螺纹杆,连杆伸出床架端部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轴向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用于对连杆轴向限位,使其只能转动,因此在连杆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螺距带动连杆轴移动,进而使驱动杆转动。

限位装置为设置连杆端部的轴肩和卡环,轴肩抵接在床架固定板的内壁上,卡环套设在连杆上,并位于固定板的外壁侧。

参与图5,上述的升降机构包括调节板41、调节架44、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调节板通过升降装置支撑在调节架44的顶部,平移装置与调节架连接并支撑在床架上,调节装置控制调节板41的高度位置,平移装置用于控制降低高度后调节板的水平位置,使调节板与其形成的缺口错位,便于在缺口处放置洗漱工具。

更详尽的,所述升降装置为齿轮齿条结构,包括齿条42、齿轮43、导向柱45,调节架通过转轴悬空设置在床架的内部,齿条垂直安装在调节架的拐角处,齿条的上端与调节板固接,齿轮嵌装在调节板中,并与齿条啮合,齿轮套接在转轴上,转轴的一端穿过床架与折叠手柄连接,驱动转轴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带动齿条上下移动,进而实现调节板的高度调节。

进一步,调节架的一端为齿条,另一端为导向柱,两个齿条沿床架的宽度方向布置,另一端的两个导向柱也沿床架的宽度方向布置,这样就简化了升降装置的结构,减低了成本。

上述平移装置为螺杆机构,所述支撑架通过两个转轴支撑在床架上,一个转轴为花键轴47,另一根转轴为螺杆46,花键轴47与齿轮通过花键连接,并能够沿花键轴轴向移动,花键轴47与调节架空套设置,调节架上设置有与螺杆配合的螺孔;调节调节板41的高度时,通过花键轴驱动齿轮转动进而控制齿条的高度,当水平移动调节架时,转动螺杆,进而控制调节架水平移动,同时齿轮在花键轴上移动。

参与图7-9,在床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洗漱盆的支架,支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导轨5,导轨对称设置在下肢板的底部,并位于调节板的两侧,当调节板移动后,将洗漱盆6或痰盂的边缘搭在导轨上,便于患者清洗或大小便。

导轨为l型,沿床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一端与床架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床架的端部连接,并且洗漱盆能够自床架的端部推送至轨道上。

床架的两端还设置有可拆卸的床头板。

参与图11,所述床板2上还铺设有气垫,气垫采用拼接结构,包括背部气垫21、下肢气垫22和活动气垫23,背部气垫21铺设在背板上,下肢气垫22铺设在下肢板上,活动气垫23铺设在调节板上。

参与图8-10,气垫的表面密布有透气孔,减少身体与身体垫的接触面积,保证身体表面与气垫床的透气性,减少压疮的发生,为了减少身体子垫2与人体接触面积,还可将表面设置成多个连续圆弧构成的波浪形,或者在表面密布凸点,能通过轻微移动病人位置来调整皮肤与气垫的接触面,能减少长时间接触后出汗、压疮。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床板和气垫的结构,其余均相同,床板和气垫的结构具体如下:

参阅图12,所述床板8的背板包括背部支撑板以及对称铰接在其两侧的翻转板,背部支撑板和两个翻转板沿床架的宽度方向排列,在两个翻转板的底部分别设置一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固定在床架上,电动推杆的上端抵接在翻转板的底面,当病人需要翻身时,启动一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使翻转板转动,进而实现患者的翻身,减小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参阅图13,所述气垫由多个气腔组成,多个气腔沿床架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多个气腔间隔相互连通,形成两个气腔组,即1、3、5…连通,2、3、4…连通,每个气腔组连接一充气装置,两个气腔组交替充气,以减少病人与气垫的接触面积,同时使间隔的两个气腔之间形成气流通道,降低褥疮的发生几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摇式护理床,当病人清洁或大小便时,使患者平躺,轻微挪动患者的腿部,使其支撑在下肢板的两侧,然后要拆卸活动气垫,再通过升降装置使调节板的高度降低,然后在通过平移装置将调节板的移动至床架的一侧,最后在轨道上放置痰盂或洗漱盆,对患者清洗,改变以往的方式,将洗漱盆放置在床板上,避免反复打水的过程,同时也避免水将被褥打湿的问题,使用便盆时,将其放置在轨道上,并移动至合适位置,不要护理人员辅助,而且操作便捷,大大减少因为挪动身体时间过程,导致大小便失禁的问题,最后当患者需要呈坐姿使,可调节背板对病人进行支撑,使病人处于一个合适的体位。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