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雾化吸氧用负压消毒器

文档序号:25877752发布日期:2021-07-16 18:0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患者雾化吸氧用负压消毒器

1.本发明涉及雾化治疗消毒器,尤其涉及一种患者雾化吸氧用负压消毒器。


背景技术:

2.雾化吸入疗法作为冠状病毒的治疗方式之一,但伴随雾化吸入方式在救治过程中的大量使用,也随之产生相应缺陷,其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雾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气溶胶后,传统雾化装置无法对其进行快速安全有效的消毒,导致含有病毒的气溶胶游离在周围空气中,最终造成病毒传播隐患的大大增加,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患者雾化吸氧用负压消毒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患者雾化吸氧用负压消毒器,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患者雾化吸氧用负压消毒器,包括雾化杯,还包括面罩、微型抽吸泵、连通瓶、a单向阀、i连接管、消毒液袋、b单向阀、ii连接管、消毒罐组件,所述的面罩固设于雾化杯顶部右侧,所述的面罩与雾化杯采用紧配连接,所述的微型抽吸泵固设于面罩上端左侧,所述的微型抽吸泵与面罩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连通瓶固设于微型抽吸泵底部,所述的连接瓶与微型抽吸泵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的a单向阀固设于连通瓶上端左侧,所述的a单向阀与连通瓶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i连接管固设于a单向阀左侧,所述的i连接管与a单向阀采用紧配连接,所述的消毒液袋固设于i连接管顶部,所述的消毒液袋与i连接管采用输液针插合,所述的b单向阀固设于连通瓶下端左侧,所述的b单向阀与连通瓶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ii连接管固设于b单向阀左侧,所述的b单向阀与ii连接管采用紧配连接,所述的消毒罐组件固设于ii连接管下端外部,所述的消毒罐组件与ii连接管采用紧配连接。
5.进一步,所述的雾化杯底部还固设有输氧管,所述的输氧管与雾化杯采用胶粘剂连接。
6.进一步,所述的面罩左侧前后两端还固设有绑带,所述的绑带与面罩采用绳系连接。
7.进一步,所述的i连接管外壁中端还固设有输液调节器,所述的输液调节器与i连接管采用紧配连接。
8.进一步,所述的消毒罐组件由罐盖、把手、排气孔和罐体组成,所述的罐盖顶部中端还固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与罐盖一体成型,所述的罐盖内部左侧还设有排气孔,所述的排气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罐盖底部还固设有罐体,所述的罐体与罐盖采用内外螺纹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患者雾化吸氧用负压消毒器,首先通过微型抽吸泵的负压抽吸作用,能够将面罩内部气溶胶吸入后续消毒装置内部,解决了气溶胶外溢的问题,其次配合高效的侵液消毒设计,也实现了对气溶胶内部含有悬浮物、病毒等颗粒进行有效的
阻挡和杀灭,避免气溶胶中携带的病毒及污染物接触到外界环境或人员,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适用于传染科,拓展了临床实用性,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0.图1是一种患者雾化吸氧用负压消毒器的主视图;
11.图2是一种患者雾化吸氧用负压消毒器的俯视图;
12.图3是一种患者雾化吸氧用负压消毒器的a向剖视图;
13.图4是一种患者雾化吸氧用负压消毒器的立体图1;
14.图5是微型抽吸泵部位剖视放大图;
15.图6是罐体部位剖视放大图;
16.图7是一种患者雾化吸氧用负压消毒器的立体图2;
17.图8是ii连接管和消毒罐组件部位放大立体图。
18.雾化杯1、面罩2、微型抽吸泵3、连通瓶4、a单向阀5、i连接管6、消毒液袋7、b单向阀8、ii连接管9、消毒罐组件10、输氧管101、绑带201、输液调节器601、罐盖1001、把手1002、排气孔1003、罐体1004。
19.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0.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2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患者雾化吸氧用负压消毒器,包括雾化杯1、面罩2、微型抽吸泵3、连通瓶4、a单向阀5、i连接管6、消毒液袋7、b单向阀8、ii连接管9、消毒罐组件10,所述的面罩2 固设于雾化杯1顶部右侧,所述的面罩2与雾化杯1采用紧配连接,所述的微型抽吸泵3固设于面罩2上端左侧,所述的微型抽吸泵3与面罩2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连通瓶4固设于微型抽吸泵3底部,所述的连接瓶4与微型抽吸泵3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的a单向阀5固设于连通瓶4上端左侧,所述的a 单向阀5与连通瓶4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i连接管6固设于a单向阀5左侧,所述的i连接管6与a单向阀5采用紧配连接,所述的消毒液袋7固设于i 连接管6顶部,所述的消毒液袋7与i连接管6采用输液针插合,所述的b单向阀8固设于连通瓶4下端左侧,所述的b单向阀8与连通瓶4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ii连接管9固设于b单向阀8左侧,所述的b单向阀8与ii连接管9采用紧配连接,所述的消毒罐组件10固设于ii连接管9下端外部,所述的消毒罐组件10与ii连接管9采用紧配连接;
22.需要说明的是当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时,预先佩戴该装置,再将消毒液袋7 和i连接管6与a单向阀5紧配插合,然后将消毒罐组件10和ii连接管9与b 单向阀8紧配插合,接着将微型抽吸泵3连接外界电源,再打开微型抽吸泵3,即当面罩2内部含有气溶胶时,通过微型抽吸泵3的负压作用,能够便于将面罩2内部的气溶胶吸入至连通瓶4内部,接着因a单向阀5的流向为连通瓶4,而b单向阀8的流向为ii连接管9,即再连通瓶4持续增压状态下,使得内部气溶胶通过b单向阀8由ii连接管9流入到消毒罐组件10内部,同步,消毒液袋7内部的消毒液在引力的作用下由i连接管6和a单向阀5流入到连通瓶4 中,接着跟随气溶胶流入ii连
接管9,此时因一部分消毒液和一部分气溶胶在 ii连接管9处于较长时间接触关系,故而实现了一定的杀菌消毒,接着当气溶胶通过ii连接管9进入到消毒罐组件10后,又再次接触大量消毒液,最终进一步的实现对病毒的杀灭,然后消毒后的安全空气从消毒罐组件10排出至外界,综上,实现了对气溶胶内部含有悬浮物、病毒等颗粒进行有效的阻挡和杀灭,避免气溶胶中携带的病毒及污染物接触到外界环境或人员,拓展了临床实用性;
23.所述的雾化杯1底部还固设有输氧管101,所述的输氧管101与雾化杯1采用胶粘剂连接;
24.需要说明的是输氧管101能够便于氧气流入雾化杯1,实现后续的雾化治疗;
25.所述的面罩2左侧前后两端还固设有绑带201,所述的绑带201与面罩2采用绳系连接;
26.需要说明的是绑带201能够顺着患者头部两侧将面罩2固定,提高了佩戴牢固性;
27.所述的i连接管6外壁中端还固设有输液调节器601,所述的输液调节器 601与i连接管6采用紧配连接;
28.需要说明的是输液调节器601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改变消毒液袋7向连通瓶4 内部的滴液速度,继而能够根据不同雾化速度来改变;
29.所述的消毒罐组件10由罐盖1001、把手1002、排气孔1003和罐体1004 组成,所述的罐盖1001顶部中端还固设有把手1002,所述的把手1002与罐盖 1001一体成型,所述的罐盖1001内部左侧还设有排气孔1003,所述的排气孔 1003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罐盖1001底部还固设有罐体1004,所述的罐体1004 与罐盖1001采用内外螺纹连接;
30.需要说明的是罐盖1001与罐体1004采用螺纹旋转连接,方便打开和闭合,当使用时,握住把手1002旋转罐盖1001,分离罐盖1001和罐体1004,再添加消毒液至罐体1004,使其液面淹没至ii连接管9端口,当后续气溶胶从ii连接管9端口排出后,继而需要经过消毒液的消毒再上浮,接着由排气孔1002向外界排出,最终通过上述,实现对气溶胶内部病毒的高效杀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