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机构及套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18883发布日期:2021-03-26 21:4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定位机构及套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胶囊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机构及套合设备。


背景技术:

2.空心胶囊制备过程中,包括多道工序:成型—切割—套合,其中胶囊成型后,通常长短不一,需通过切割设备进行端部切割成统一规格,然后通过套合设备将a胶囊和b端胶囊套合在一起制成。
3.胶囊的切割最初通过手工进行切割,存在效率低下、不卫生等缺陷,经过技术改进后,出现了现在的胶囊切割装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保证胶囊的生产符合药品卫生生产标准;同样地,胶囊的套合最初通过也是手工进行套合,存在效率低下、不卫生等缺陷,经过技术改进后,出现了现在的胶囊定位机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保证胶囊的生产符合药品卫生生产标准,现有的胶囊设备,仍存在如下的缺陷:(1)胶囊的上料装置设置复杂,从而下料缓慢,且下料效率低;(2)胶囊的切割装置中,无法对胶囊的朝向不一致完成切割,从而切割效率低;(3)胶囊的定位机构中,胶囊因为定位不到位而脱离,从而导致胶囊套合的成型率低。通过现有技术的胶囊设备,生产得到的胶囊成型率低,且产品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机构及套合设备,吸附力沿轴向进行设置,能快速实现对胶囊的定位,且结构简单,从而套合的成型率好,得到的产品成型率极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6.一种定位机构,包括:
7.定位组件,设置有胶囊定位孔,用于胶囊一和/或胶囊二的排布,所述胶囊定位孔的吸附力沿定位组件的轴向进行输送;
8.转动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定位组件;
9.套合组件,用于胶囊一与胶囊二的套合。
10.优选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套合转动盘和导向组件,所述套合转动盘用于支撑定位组件,所述导向组件沿套合转动盘的轴向设置,用于套合组件运动时的导向。
11.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12.套合定位盘,所述胶囊定位孔设置在套合定位盘上,并沿套合定位盘的圆周方向分布;
13.吸附单元,用于为胶囊的定位提供吸附力,所述吸附单元的导向路径二沿套合组件的轴向设置。
14.优选地,所述胶囊定位孔包括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分别用于胶囊一和胶囊二的定位;所述定位孔一和/或定位孔二与套合定位盘的轴向呈角度设置。
15.优选地,所述定位孔一由定位部一、支撑部一和支撑部二之间围成的空间构成,所
述支撑部一和/或支撑部二与套合定位盘成角度设置;
16.和/或,所述定位孔二由定位部二、支撑部三和支撑部四之间围成的空间构成,所述支撑部一三和/或支撑部四与套合定位盘成角度设置。
17.优选地,所述吸附单元包括:
18.吸气组件,与转动组件相连;
19.吸气导向路径,用于供吸气组件的导向,所述导向路径二沿转动组件的轴向方向设置;
20.吸气通道,与吸气组件相连,所述吸气通道沿套合定位盘的径向设置,并与定位孔一和/或定位孔二相连通。
21.优选地,所述套合组件包括:
22.套合定位组件,用于顶推胶囊的定位;
23.套合导向组件,与套合定位组件的一端设置为活动连接;
24.套合驱动单元,与所述套合导向组件滑动连接;
25.所述套合导向组件与与套合驱动单元进行接触时,套合导向件可相对套合驱动单元的驱动面滚动,驱动所述套合定位件沿胶囊定位孔内进行运动,定位所述的胶囊。
26.优选地,所述套合定位组件的端部设置有导向端面二,所述套合导向组件设置在导向端面二的外部,所述套合定位组件的导向端面二与所述套合驱动单元的外端面抵靠,用于套合定位组件的导向。
27.优选地,所述套合驱动单元包括:
28.第一套合驱动件,设置有驱动部一,用于驱动第一胶囊定位结构的定位和/或导向,和/或;
29.第二套合驱动件,与第一套合驱动件呈相对设置,设置有驱动部二,用于驱动第二胶囊定位结构的定位和/或导向。
30.优选地,所述第一套合驱动件包括套合驱动本体一、第一进给驱动部和第一后退驱动部,所述第一进给驱动部和第一后退驱动部设置在套合驱动本体一上并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进给驱动部和第一后退驱动部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套合导向组件活动的第一引导空间,和/或;
31.所述第二套合驱动件包括套合驱动本体二、第二进给驱动部和第二回退驱动部,所述第二进给驱动部和第二回退驱动部设置在套合驱动本体二上并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进给驱动部和第二回退驱动部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套合导向组件活动的第二引导空间。
32.优选地,所述第一套合驱动件的驱动路径为套合曲面一(m

n)、套合曲面二(n

o)、套合曲面三(o

p)、套合曲面四(p

m)连接而成,所述套合曲面一(m

n)对应弧面由m点至n点逐渐变大;套合曲面二(n

o)对应弧面由n点至o点不变,套合曲面三(o

p)对应弧面由o点至p点逐渐变大;套合曲面四(p

m)对应弧面由p点至m点逐渐变大,所述套合曲面一(m

n)、套合曲面二(n

o)和套合曲面三(o

p)设置在第一进给驱动部上,用于驱动胶囊定位件的进给,所述套合曲面四(p

m)设置在第一后退驱动部上,用于驱动胶囊定位件的归位。
33.优选地,所述第二套合驱动件的驱动路径套合曲面一(m
’‑
n’)、套合曲面二(n
’‑
o’)、套合曲面三(o
’‑
m’)连接而成,所述套合曲面一(m
’‑
n’)对应弧面由m’点至n’点逐渐变大;套合曲面二(n
’‑
o’)对应弧面由n’点至o’点不变,套合曲面三(o
’‑
m’)对应弧面由o’点
至m’点逐渐变大,所述套合曲面一(m
’‑
n’)、套合曲面二(n
’‑
o’)设置在第二进给驱动部上,用于驱动胶囊定位件的进给,所述套合曲面三(o
’‑
m’)设置在第二回退驱动部上,用于驱动胶囊定位件的归位。
34.一种套合设备,包括:
35.第二上料装置,沿圆周方向分布若干供胶囊放置的胶囊上料孔二,所述胶胶囊上料孔二的开口方向沿竖直方向布置;
36.上述所述的定位机构,用于胶囊的定位和/或导向;
37.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上料装置和/或定位机构进行同步作业。
38.本实用新型取得如下的效果:
39.(1)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用于对胶囊定位的吸附力沿轴向进行设置,大大简化了气流流通的距离,从而可快速实现胶囊的吸附等,套合后的胶囊成型率好;
40.(2)本实用新型的套合设备,胶囊定位孔的设置,胶囊放置稳定,从而使得胶囊套合的效率和质量高。
4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4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4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切割套合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切割套合设备实施例的主视图;
4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上料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6.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上料放置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7.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胶囊分散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8.图6为本实用新型置物盘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9.图7为图8中的局部放大图;
5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套合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51.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套合设备实施例的主视图;
5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5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54.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实施例的主视图;
55.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实施例的剖视图;
56.图14为本实用新型套合组件实施例的剖视图;
57.图15为本实用新型套合定位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58.图16为本实用新型套合定位盘实施例的主视图;
59.图17为本实用新型套合定位盘的局部放大图;
60.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胶囊定位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61.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胶囊定位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62.图20为本实用新型套合驱动单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63.图21为本实用新型套合组件运动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64.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胶囊定位结构相对第一套合驱动件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65.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胶囊定位结构相对第二套合驱动件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71.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7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

23所示,一种切割套合生产线,包括切割设备100和套合设备200,所述切割设备100和套合设备200通过机架300进行支撑,切割设备100对胶囊进行切割,得到所需型号的胶囊,切割后的胶囊再通过套合设备200进行套合,本实
施例的胶囊进行套合在一起,通常是长短胶囊的套合,也适用于等长度胶囊的套合,都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套合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切割设备100与套合设备200的放置位置可以是多种组合,作为第一种组合,切割设备100设置在套合设备200的上方,两者呈上下位置的放置;作为第二种组合,切割设备100设置在套合设备200的下方,两者呈上下位置的放置;作为第三种组合,切割设备100与套合设备200设置在同一水平上,两者呈前后位置的放置,当在该第三种组合位置时,切割设备100与套合结构的位置适当,操作方便,取代前面第一种和第二种组合,上方的切割设备100或套合设备200还需要通过专门的结构进行支撑,比如支撑架来进行操作,这样给操作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切割套合生产线,得到的胶囊成型率好,可达到98%以上的成型率,从而报废率大大降低。
7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切割设备100包括第一上料装置1、切割装置2和第一驱动装置3,通过第一上料装置1对胶囊进行上料,再通过切割装置2完成胶囊的切割,且本实施例的第一上料装置1、切割装置2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进行同步作业,节约成本,且同步性好。本实施例的切割设备100适用于不同需求胶囊的切割,具体比如长度型号要求的胶囊,通过调整胶囊定位件长度,切割定位孔的长度等来进行合适的匹配。
7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套合设备200,用于将切割后的胶囊,即两个胶囊进行套合在一起,通常是长短胶囊的套合,也适用于等长度胶囊的套合,都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套合设备200。在本实施例中,套合设备200包括第二上料装置4和定位机构5以及第二驱动装置6,其中第二上料装置4用于胶囊的上料,即切割后的胶囊通过第二上料装置4进行放置,本实施例的第二上料装置4沿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胶囊分散单元414,用于辅助位于放置区域二416内的胶囊输送至各个胶囊上料孔二415二内,来实现胶囊的输送;本实施例的定位机构5设置在第二上料装置4的下方,用于胶囊一与胶囊二的套合,从而实现胶囊的套合作用。本实施例的第二上料装置4和定位机构5通过同一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从而进行同步作业,结构简单,且胶囊一与胶囊二的上料和套合完全同步,从而更好地实现套合,且套合得到的胶囊成型好。
7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二上料装置4包括第二上料放置组件41和第二掉头吸气组件42以及换向组件43,第二上料放置组件41用于放置胶囊,第二掉头吸气组件42用于将第二上料放置组件41上的胶囊进行排布,通过第二掉头吸气组件42进行排布的胶囊,再通过换向组件43进行换向,以保证胶囊的朝向一致,等待送料至定位机构5上进行套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上料放置组件41包括置物盘二411和置物架二412、第二保护罩单元413以及第二胶囊分散单元414,本实施例的置物架二412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其中置物架二412与机架300相连,置物架二412的上端面用于支撑置物盘二411和/或位于置物盘二411上的胶囊,置物盘二411设置在置物架二412的上方,并通过置物架二412进行支撑。本实施例的胶囊上料孔二415设置在第二上料装置4上,主要是沿置物盘二411的圆周方向设置,胶囊上料孔二415用于胶囊的放置,为方便胶囊的上料和排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罩单元413与置物盘二411围成的区域形成用于胶囊放置的放置区域二416,可以容纳若干的胶囊。
7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所示,置物架二412设置在下方,与置物盘二411相连,本实施例的置物架二412上设置有下料通道二417,该下料通道二417与部分的导向通道二4152相连通,且至下方的定位机构5上的定位区域(套合定位孔514)共同围城的空间,形
成有导向路径二,用于胶囊由放置区域二416输送至定位区域(套合定位孔514)的输送通道。在本实施例中,置物架二412形成有支撑面,上方与置物盘二411相连,并形成本实施例的用于支撑胶囊的支撑端面,置物架二412的外端面为非封闭式结构,即设置置物架二412的外侧设置有开口结构,该开口结构形成本实施例的下料通道二41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置物盘二411的外端设置胶囊上料孔二415,胶囊上料孔二415优选沿置物盘二411的圆周方向设置为一圈,胶囊上料孔二415的下部设置为开口结构,即与置物架二412的支撑面相连通,即胶囊基本与置物架二412的支撑面抵靠接触,并通过置物架二412的支撑面进行支撑,共同实现对胶囊的支撑和定位排布。
77.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护罩单元413沿置物盘二411的外端面向上设置的结构,第二保护罩单元413与置物盘二411的连接可通过与置物架二412的连接来实现,第二保护罩单元413可通过下部抵靠在置物架二412的端面上进行支撑连接,也可以是第二保护罩单元413与置物架二412的外端部进行可拆卸连接方式实现第二保护罩单元413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护罩单元413包括罩体三4131和罩体四4132,所述罩体三4131位于胶囊上料孔二415的外部,与置物盘二411共同形成阻隔胶囊在驱动力的驱动下沿外侧分散到放置区域二416外部去,本实施例的罩体四4132位于置物盘二411内,即罩体四4132的外端面(外壁)与部分的胶囊上料孔二415外端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有非遮挡区域,用于胶囊下料时的导向,罩体三4131的内壁、罩体四4132的内壁以及置物盘二411围成的区域形成所述的放置区域二416,胶囊通过该放置区域二416存放。本实施例的第二胶囊分散单元414设置在罩体三4131的内壁和/或罩体四4132的内壁上,在驱动器的驱动下,上料转动轴带动第二上料放置组件41进行转动,若干的胶囊在受力的作用下沿胶囊上料孔二415进行排布,部分的胶囊在转动过程中与第二胶囊分散单元414进行接触,这些胶囊通过第二胶囊分散单元414的反作用力,继续洒落到置物盘二411的支撑面上,并在作用力下继续沿胶囊上料孔二415进行排布,结构简单,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在置物盘二411的中部设置的分散结构(即扫把结构),使得胶囊快速且高效地排布到胶囊上料孔二415中。本实施例的第二胶囊分散单元414包括至少一个胶囊分散结构,所述胶囊分散结构用于辅助驱动胶囊输送至定位通道二4151内,胶囊分散结构呈一定间距地设置在罩体三4131、罩体四4132的内壁上,胶囊分散结构包括分散连接部4141和分散作用部4142,通过分散连接部4141与罩体三4131、罩体四4132的内壁相连,分散作用部4142与分散连接部或是罩体三4131、罩体四4132的内壁呈一定角度设置,比如分散作用部4142与罩体三4131、罩体四4132的内壁呈垂直设置,或呈一定夹角设置,都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分散作用部4142具有一定的宽度,便于与部分的胶囊进行接触,并在分散作用部4142的反作用力下继续掉落到置物盘二411的支撑面上。
7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胶囊上料孔二415包括定位通道二4151和与定位通道二4151相连通的导向通道二4152,其中定位通道二4151沿置物盘二411的轴向设置,导向通道二4152沿置物盘二411的径向设置,定位通道二4151主要便于胶囊沿置物盘二411进行定位到胶囊上料孔二415中,且通过该定位通道二4151沿竖直方向进行排布,再通过下方的导向通道二4152沿水平方向进行调节来适应胶囊的放置位置,定位通道二4151和导向通道二4152共同形成的胶囊上料孔二415,得到的胶囊上料孔二415的开口方向沿竖直方向布置,胶囊位于胶囊上料孔二415中时,胶囊沿竖直方向布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定位通道二4151和/或导向通道二4152的外部设置为开口结构,便于胶囊由定位通道二4151向导向通道二
4152进行排布时,即由竖直位置调整到水平位置对所需位置进行合适的调节,得到合适的排布位置,或是便于胶囊由竖直排布进行掉头到水平方向,等待上料至定位机构5中。本实施例中,位于罩体三4131中的胶囊上料孔二415,其导向通道二4152的外端面通过罩体三4131进行遮挡,有效阻隔排布在胶囊上料孔二415中的胶囊因转动作用下的受力而向外分散,即通过罩体三4131的内壁进行限位;对于罩体四4132外部的胶囊上料孔二415,其导向通道二4152的外端面为非遮挡区域,便于位于该对应的胶囊上料孔二415中的胶囊输送至下方的换向组件43或者是定位机构5上。
7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所示,定位通道二4151沿置物盘二411的轴向设置,即与置物盘二411的轴向呈平行设置,且靠近置物盘二411外端部位置处设置,相对于置物盘二411本体来说,定位通道二4151沿置物盘二411的厚度方向设置,即垂直于置物盘二411的端面设置,定位通道二4151的大小基本与胶囊的外部尺寸相当,便于胶囊由放置区域二416输送至定位通道二4151中进行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保证胶囊高效率和高品质输送至定位通道二4151中,故定位通道二4151的上端设置成圆弧形结构,与胶囊的外部弧形匹配,便于胶囊由放置区域二416中输送到定位通道二4151中进行排布。位于定位通道二4151中的胶囊,呈竖直方向放置,置物盘二411在连续的转动过程中,定位通道二4151中的胶囊再通过导向通道二4152慢慢进行掉头,即原本竖直放置在定位通道二4151中的胶囊慢慢延伸呈水平方向,并通过第二掉头吸气组件42辅助进行掉头,本实施例设置开口端的胶囊定义为正向的胶囊,本实施例设置闭口端的胶囊定义为反向的胶囊,在本实施例中,开口端朝下的胶囊通过第二掉头吸气组件42进行吸气辅助,胶囊由定位通道二4151中的竖直方向,慢慢掉头到导向通道二4152中呈水平方向放置,闭口端(非开口端)朝下的胶囊通过第二掉头吸气组件42进行吹气辅助,胶囊由定位通道二4151中的竖直方向,慢慢掉头到导向通道二4152中呈水平方向放置,并通过换向组件43的配合,对反向即闭口端朝下的胶囊进行换向,到导向通道二4152中的胶囊呈水平放置且胶囊的方向呈正向放置,等待被输送至定位机构5。通过本实施例的胶囊上料孔二415的设置,正向的胶囊只需要经过一次掉头即可,反向的胶囊只需要经过一次掉头并结合换向的配合即可,使得第二上料装置4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上料效率高,胶囊掉头转化率高,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套合设备200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8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掉头吸气组件42的安装是通过连接结构与置物架二412相连,其上设置有出气口和/或吸气口,用于驱动胶囊上料孔二415内的胶囊由竖直方向调整至水平方向布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掉头吸气组件42进行掉头后的胶囊呈水平方向设置,由于掉头后的胶囊的开口方向呈不一样的设置,故还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换向组件43对反向的胶囊进行换向,来实现输送到定位机构5上的胶囊的朝向一致。总之,正向的胶囊通过第二掉头吸气组件42对开口端进行吸气,即可实现正向胶囊由竖直方向掉头至水平方向放置,反向的胶囊通过第二掉头吸气组件42对闭口端进行吹气,并结合换向组件43的配合,即可实现反向胶囊由竖直方向掉头至水平方向放置,且掉头后的胶囊都成正向排布,等待进入定位机构5中进行套合。
81.上述第二上料装置4适用于胶囊一和胶囊二的上料和输送。
8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定位机构5用于对胶囊一与胶囊二进行套合,定位机构5包括定位组件51、转动组件52和套合组件53,其中定位组件51用于对胶囊一和/或胶囊二
进行定位,且定位组件51沿圆周方向分布若干供胶囊放置的套合定位孔514,便于胶囊一和/或胶囊二的布置,由于胶囊一和/或胶囊二沿定位组件51的圆周方向分布,且随着定位组件51进行转动,故防止胶囊一和/或胶囊二从定位组件51上进行分散或离心飞出,套合定位孔514上设置有若干的吸气孔,便于输送吸附力,来对胶囊一和/或胶囊二进行定位,本实施例的吸附力沿定位组件或转动组件52的轴向进行输送,结构简单,大大简化了吸附力的输送路径,从而快速实现对胶囊的吸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套合组件53用于胶囊一与胶囊二的套合,即分布在定位组件51上的胶囊,再通过套合组件53进行套合。
8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转动组件52主要用于支撑定位组件51,并带动定位组件51进行转动来对胶囊一和胶囊二进行定位,本实施例的转动组件52包括套合转动盘521和导向组件522,其中套合定位盘511可以是与套合转动盘521呈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套合定位盘511套设在所述的套合转动盘521上,并与套合转动盘521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522沿套合转动盘521的轴向设置,并沿切割套合转动盘521的外圆周布置,用于套合定位单元运动时的导向和定位,本实施例的导向组件522设置在套合定位盘511的两侧,分别用于对应的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151进行导向和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组件522被设置为若干的导向孔二,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151套设在导向孔二中,并由这些导向孔二形成导向路径二,该导向路径二沿转动组件52的轴向设置,用于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151的导向,进一步提高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151套合和定位胶囊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导向孔二与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151为一一对应设置。
8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定位组件51包括套合定位盘511和吸附单元512,本实施例的套合定位孔514设置在套合定位盘511上,并沿套合定位盘511的圆周方向分布,用于胶囊的定位,胶囊自上料通道输送至该套合定位孔514上进行排布,并通过吸附单元512吸住,进一步保证胶囊一或胶囊二在套合定位孔514上置放稳固,本实施例的套合组件53用于胶囊套合时的导向,其目的是将套合定位孔514中的胶囊顶推至套合通道中进行套合。本实施例的套合通道可以为独立设置的结构,即位于胶囊一与胶囊二放置用的套合定位孔514的中间位置,胶囊一与胶囊二同时沿套合通道方向进行相互靠近,并在套合通道中完成套合;本实施例的套合通道可以由部分的套合定位孔514构成,即与套合定位孔514进行重合,位于胶囊一与胶囊二位于套合定位孔514中,比如胶囊一位于第一定位孔5141中,胶囊二位于第二定位孔5142中,并在套合组件53的驱动下进行相互靠近,并在接触时的套合定位孔514中,可以是第一定位孔5141中,或是第二定位孔5142中,或者部分的第一定位孔5141与第二定位孔5142的组合中,即为本实施例的套合通道中完成套合,在该实施例中,胶囊一与胶囊二的套合完成不局限于固定的位置,也可以随着套合组件53的长短设置进行位置的变化,从而大大简化了结构,且可适用于多种型号的胶囊的套合,根据该结构的套合通道,还可以在套合定位盘511上设置有套合导向部,该定位部分位于第一定位孔5141与第二定位孔5142之间,能更好地对待套合的胶囊一与胶囊二的套合端进行导向并完成定位,大大提高套合的精确度。
85.在本实施例中,套合定位孔514包括第一定位孔5141和第二定位孔5142,本实施例的第一定位孔5141和第二定位孔5142位于同一直线上,分别用于胶囊一和胶囊二的定位,且胶囊一和/或胶囊二可沿第一定位孔5141和/或第二定位孔5142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在通过套合组件53的驱动下,胶囊一和/或胶囊二可沿第一定位孔5141和/或第二定位孔5142
移动且相互靠近,来实现胶囊一与胶囊二的套合。
8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孔5141和/或第二定位孔5142与套合定位盘511的轴向呈一定角度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孔5141由第一定位部5143、第一支撑部5144和第二支撑部5145之间围成的空间构成,所述第一支撑部5144和/或第二支撑部5145与套合定位盘511成角度设置,同理,所述第二定位孔5142由第二定位部5146、第三支撑部5147和第四支撑部5148之间围成的空间构成,所述第一支撑部5144三和/或第四支撑部5148与套合定位盘511成角度设置。第一定位部5143、第二定位部5146沿套合定位盘511的轴向呈平行设置,第一支撑部5144和第二支撑部5145、第三支撑部5147和第四支撑部5148与套合定位盘511的外端面呈一定角度设置,本实施例的第一定位部5143、第一支撑部5144和第二支撑部5145之间围城的定位空间,第二定位部5146、第三支撑部5147和第四支撑部5148之间围城的定位空间,构成所述的第一定位孔5141和/或第二定位孔5142,胶囊一与胶囊二与第一定位部5143或第二定位部5146抵靠放置,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支撑部5144和第二支撑部5145、第三支撑部5147和第四支撑部5148进行限位,来实现对胶囊一与胶囊二的定位,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部5144、第二支撑部5145、第三支撑部5147和第四支撑部5148与套合定位盘511的外端面呈夹角设置,且第一支撑部5144、第二支撑部5145、第三支撑部5147和第四支撑部5148的内端面或内壁具有一定的弧形设置,一方面进一步提高胶囊放置的稳固性,起到支撑胶囊的作用,另一方面胶囊一与胶囊二沿第一定位部5143或第二定位部5146进行移动时,可通过第一支撑部5144、第二支撑部5145、第三支撑部5147和第四支撑部5148的内壁进行适时的调整,更好地进行套合。本实施例的套合通道可由全部的第一定位孔5141构成,也可以由全部的第二定位孔5142构成,或者说由部分的第一定位孔5141与第二定位孔5142的组合构成,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87.在本实施例中,吸附单元512与套合定位盘511相连,并利用套合定位盘511设置便于吸附力进行导向的路径,本实施例的吸附单元512用于为胶囊的定位提供吸附力,如图所示,吸附单元512的导向路径二沿转动组件52的轴向设置,即与转轴四同向设置,沿轴向方向进行设置的吸附单元512,大大缩短了吸气组件5121的输送路径,即简化了气流流通的距离,可快速实现胶囊的吸附,从而能快速对胶囊进行定位,本实施例的吸附单元512包括吸气组件5121、吸气导向路径5122和吸气通道5123,其中吸气组件5121与转动组件52相连,用于提供气流,即提供吸气,从而形成吸附力,吸气组件5121与外部的气流系统相连,比如气泵等,本实施例的吸气导向路径5122用于供吸气组件5121进行导向,即为气流的输送提供导向,本实施例的吸气导向路径5122沿转动组件的轴向方向设置,也是沿套合转动盘521的长度方向设置,如图所示,为本实施例吸气组件5121的吸气导向路径5122的行程示意图,气流流通的吸气导向路径5122极为简化。本实施例的吸气通道5123设置在套合定位盘511上,并沿套合定位盘511的径向设置,即垂直于套合定位盘511转动轴方向设置,吸气通道5123与第一定位孔5141和/或第二定位孔5142相连通,通过吸气导向路径5122的气流再经过吸气通道5123对位于第一定位孔5141和/或第二定位孔5142的胶囊进行吸附,如图所示,吸气导向路径5122与吸气通道5123的示意图,相比现有的吸气路径,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单元512结构简单,与套合转动盘521安装与拆卸方便,且吸附效率高。
8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吸气导向路径5122沿转动组件52的轴向设置,本实施例的吸附单元512包括有导流管道和气流孔,其中气流孔在套合转动盘521、导向组件522以
及套合定位盘511上设置,用于供导流管道的安装,导流管道安装并导向至套合定位盘511上,由导流管道和气流孔形成本实施例的吸气导向路径5122,且导流通道与吸气通道5123相连通,本实施例形成同一吸气导向路径5122的气流孔位于同一直线上,形成的导向空间即为本实施例的吸气导向路径5122,故本实施例的吸气导向路径5122通过导流管道穿过气流孔构成,形成供吸附单元512进行吸附的吸气导向路径5122。
8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吸气组件5121包括吸气管道和定位块,吸气通道5123与导流管道相连通,也可以是吸气通道5123与导流通道为同一结构,都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施例的吸气通道5123或叫吸气管道与外部的供气单元相连,故吸气管道的一端通过定位块进行定位,定位块与套合转动盘521相连,且安装在套合转动盘521的外端部即可,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吸气管道与导流管道的定位。
9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套合组件53用于胶囊一或胶囊二的导向,将胶囊一或胶囊二输送到套合通道中进行套合。其中套合组件53包括套合定位组件531、套合导向件532和套合驱动单元533,用于胶囊的定位和套合。其中套合定位组件531用于顶推胶囊的定位,本实施例的套合定位组件531在驱动作用下沿套合定位孔进行移动,用于顶推胶囊移动到套合位置进行套合,其中套合定位组件531沿套合定位盘511的圆周方向分布,并与套合定位孔在数量上进行一一对应设置,套合导向件532设置在套合定位组件531的一端,并可相对套合定位组件531为活动设置,在套合导向件532与套合驱动单元533接触时,由于套合定位盘511的转动轴四带动套合定位组件531和套合导向件532作为整体进行转动,并可相对套合驱动单元533的驱动部进行运动,当套合导向件532与第一进给驱动部5333和第二进给驱动部5338进行抵靠接触时,套合导向件532相对套合驱动单元533转动产生的作用力,通过该作用力驱动套合定位组件531沿套合定位孔方向进行移动,来完成胶囊的套合;当套合导向件532与第一后退驱动部5334和第二后退驱动部5339进行抵靠接触时,套合导向件532相对套合驱动单元533转动产生的作用力,通过该作用力驱动套合定位组件531沿套合定位孔反向进行移动,来完成套合定位组件531的归位。
9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套合定位组件531包括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311和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分别对胶囊一与胶囊二进行定位套合,本实施例的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311包括套合导向部一5312和套合定位端一5313,其中套合导向部一5312和套合定位端一5313依次连接,套合导向部一5312的一端与套合导向件532相连,另一端与套合定位端一5313相连,套合定位端一5313用于胶囊的套合与定位。本实施例的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包括套合导向部二5315和套合定位端二5316,其中套合导向部二5315和套合定位端二5316依次连接,套合导向部二5315的二端与套合导向件532相连,另一端与套合定位端二5316相连,套合定位端二5316用于胶囊的套合与定位。本实施例套合定位一和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的端部分布设置有导向端面二5317,所述套合导向件532设置在导向端面二5317的外部,套合定位一和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的导向端面二5317与所述套合驱动单元533的外端面抵靠,用于套合定位一和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套合时的导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套合导向件532设置在导向端面二5317的外部,方便安装,套合导向件532相对第一胶囊定位结构和第二胶囊定位结构安装好后,且在第一胶囊定位结构和第二胶囊定位结构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胶囊定位结构和第二胶囊定位结构的导向端面二5317与套合驱动件一5153和套合驱动件二5156的外端面抵靠,进一步提高套合定位组件531导向时的
稳定性。
92.在本实施例中,套合导向件532可相对套合导向部一5312和套合导向部二5315为活动连接,在套合导向件532与套合驱动单元533进行接触抵靠时,套合导向件532可相对第一进给驱动部5333和第二进给驱动部5338的曲面轮廓进行滚动滑动,从而驱动套合导向部一5312和套合导向部二5315沿套合定位孔进给方向进行运动,然后通过套合定位端一5313顶推位于定位孔一中的胶囊一,套合定位端二5316顶推位于定位孔二中的胶囊二,胶囊一与胶囊二相互靠近进行套合。在本实施例中,套合导向部一5312和套合导向部二5315沿套合定位孔长度方向布置,基本与套合定位孔呈平行设置,便于套合定位件组件的移动。
9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套合驱动单元533包括第一套合驱动件5331和第二套合驱动件5336,本实施例的第一套合驱动件5331、第二套合驱动件5336上分别设置有驱动部,用于驱动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311和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的定位和/或导向。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311和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的设置位置以及运动路径根据对胶囊的套合进行设定,故对于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311和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来说,起到驱动胶囊运动至套合位置完成套合的作用,故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311通过套合导向件532与第一套合驱动件5331进行连接,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通过套合导向件532与第二套合驱动件5336进行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311和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在结构上基本一样,故本实施例的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311和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和套合导向件532为简化结构,统一进行标注。本实施例的第一套合驱动件5331包括套合驱动本体一5332、第一进给驱动部5333和第一后退驱动部5334,其中第一进给驱动部5333和第一后退驱动部5334设置在套合驱动本体一5332上并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进给驱动部5333和第一后退驱动部5334之间形成有第一引导空间5335,套合导向件532位于该第一引导空间5335内,并在第一进给驱动部5333和第一后退驱动部5334之间进行切换,来适应对胶囊套合的需要,套合导向件532的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沿其圆周方向设置,并不局限于具体的位置,可以是圆周方向的任意点或任意线或任意面,只要套合导向件532能与第一进给驱动部5333和第一后退驱动部5334进行抵靠即可。同理,本实施例的第二套合驱动件5336包括套合驱动本体二5337、第二进给驱动部5338和第二后退驱动部5339,其中第二进给驱动部5338和第二后退驱动部5339设置在套合驱动本体二5337上并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进给驱动部5338和第二后退驱动部5339之间形成有第二引导空间5330,套合导向件532位于该第二引导空间5330内,并在第二进给驱动部5338和第二后退驱动部5339之间进行切换,来适应对胶囊套合的需要,从动套合导向件532的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沿其圆周方向设置,并不局限于具体的位置,可以是圆周方向的任意点或任意线或任意面,只要套合导向件532能与第二进给驱动部5338和第二后退驱动部5339进行抵靠即可。本实施例的套合驱动本体一5332和套合驱动本体二5337的中部设置为安装孔,用于与转动轴四进行安装。如图所示,第一进给驱动部5333和第一后退驱动部5334呈相对设置,即套合导向件532的第一抵靠部与第一进给驱动部5333抵靠时,输送或套合胶囊,套合导向件532的第二抵靠部与第一后退驱动部5334抵靠时,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311沿反向进行退位,恢复到原始位置等待下一个胶囊的输送套合,在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311的进给和退位的运动过程中,套合导向件532基本在第一引导空间5335内进行运动,且通过与第一套合驱动设置的第一进给驱动部5333和第一后退驱动部5334之间的运动轨迹,来实现对胶囊的套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给驱动
部5333和第一后退驱动部5334呈相对设置时,第一进给驱动部5333和第一后退驱动部5334呈相对设置之间为空腔结构,构成本实施例的引导空间,供套合导向件532进行运动轨迹的切换时进行调整所需位置。如图所示,同理,第二进给驱动部5338和第二后退驱动部5339呈相对设置,即套合导向件532的第二抵靠部与第二进给驱动部5338抵靠时,输送或套合胶囊,套合导向件532的第二抵靠部与第二后退驱动部5339抵靠时,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沿反向进行退位,恢复到原始位置等待下二个胶囊的输送套合,在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的进给和退位的运动过程中,套合导向件532基本在第二引导空间5330内进行运动,且通过与第二套合驱动件5336设置的第二进给驱动部5338和第二后退驱动部5339之间的运动轨迹,来实现对胶囊的套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给驱动部5338和第二后退驱动部5339呈相对设置时,第二进给驱动部5338和第二后退驱动部5339呈相对设置之间为空腔结构,构成本实施例的引导空间,供套合导向件532进行运动轨迹的切换时进行调整所需位置。
94.如图所示,第一套合驱动件5331的运动路径为套合曲面一(m

n)、套合曲面二(n

o)、套合曲面三(o

p)、套合曲面四(p

m)连接而成,其中套合曲面一(m

n)对应弧面由m点至n点逐渐变大,套合曲面二(n

o)对应弧面由n点至o点不变,套合曲面三(o

p)对应弧面由o点至p点逐渐变大,套合曲面四(p

m)对应弧面由p点至m点逐渐减小,且套合曲面一(m

n)、套合曲面二(n

o)和套合曲面三(o

p)设置在第一进给驱动部5333上,套合曲面四(p

m)设置在第一后退驱动部5334上。第二套合驱动件5336的运动路径为套合曲面一(m
’‑
n’)、套合曲面二(n
’‑
o’)、套合曲面三(o
’‑
m’)连接而成,所述套合曲面一(m
’‑
n’)对应弧面由m’点至n’点逐渐增大;套合曲面二(n
’‑
o’)对应弧面由n’点至o’点不变,套合曲面三(o
’‑
m’)对应弧面由o’点至p’点逐渐变大,所述套合曲面一(m
’‑
n’)、套合曲面二(n
’‑
o’)设置在第二进给驱动部5338上,所述套合曲面三(o
’‑
m’)设置在第二后退驱动部5339上。
95.当套合导向件532一沿套合曲面一(m

n)运动时,驱动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311沿进给方向运动,顶推胶囊进行移动,故对应套合曲面一(m

n)对应弧面由m点至n点逐渐变大;当套合导向件532一沿套合曲面二(n

o)运动时,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311在特定位置(套合位置)保持转动,便于胶囊一与胶囊二进行套合,故对应套合曲面二(n

o)对应弧面由n点至o点不变;当胶囊完成套合后,套合导向件532一继续顶推套合后的胶囊沿进给方向进行移动,来对套合后的胶囊进行下料等,故与继续设置在第一进而驱动部上的套合曲面三(o

p)抵靠接触,对应弧面由o点至p点逐渐变大,当到达曲面上的p点时,完成胶囊的脱料或下料;胶囊脱落后,为实现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311回到起始位置进行等待下一步作业,故套合曲面四(p

m)设置在第一后退驱动部5334上,且对应弧面由p点至m点逐渐增大,将第一胶囊定位结构5311输送至原始位置等待作业。当套合导向件532二沿套合曲面二(m
’‑
n’)运动时,驱动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沿进给方向运动,顶推胶囊进行移动,故对应套合曲面二(m
’‑
n’)对应弧面由m’点至n’点逐渐变大;当套合导向件532二沿套合曲面二(n
’‑
o’)运动时,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在特定位置(套合位置)保持转动,便于胶囊二与胶囊二进行套合,故对应套合曲面二(n
’‑
o’)对应弧面由n’点至o点不变;当胶囊完成套合后,套合导向件532二后退,为实现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回到起始位置进行等待下一步作业,故套合曲面三(o
’‑
m’)设置在第二后退驱动部5339上,且对应弧面由o’点至m’点逐渐增大,将第二胶囊定位结构5314输送至原始位置等待作业。
9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驱动装置6包括转动轴三61、转动轴四62、第二齿
轮组件63和第二驱动单元64,其中转动轴三61,用于与第二上料装置相连,转动轴四62用于与切割装置2相连,转动轴三61与转动轴四62能同时进行转动且同步运动,通过本实施例的第二齿轮组件63进行联动,即所述转动轴三61和/或转动轴四62相连,再通过第二驱动单元64与转动轴三61和/或转动轴四62的连接,来驱动转动轴三61和转动轴四62进行同步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上料装置的上料以及输送胶囊至切割装置2上,无需匹配额外的驱动单元对第二上料装置的上料过程进行驱动,大大简化了结构,且节约了成本,还能大大提高产品的成型率。
9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掉头;而这些修改或者掉头,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98.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