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9191发布日期:2021-05-11 14:4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护理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隔尿垫是一种常见的个人护理用吸收物品。隔尿垫是一种用于隔离尿液等污物,以保证褥子或床垫等不被尿液等污物浸湿的垫子。现有的隔尿垫一般整体产品结构是平面的垫子,采用纺粘无纺布作为面层,芯体部分采用湿强纸包裹木浆和sap,底层采用透气pe膜,而在使用场景方面一般是婴童在家休息、睡眠时平铺在床上以防褥子或床垫等被尿液等污物浸湿。

目前的隔尿垫常常会出现以下的问题:

1、隔尿垫的使用场景只受限于床铺、沙发等较为平整的平台上,无法在倾斜、不平整的室内家具,或者在户外不具备平整平面条件的时候使用,否则会造成尿液等流动液体流出隔尿垫,弄脏家具或污染环境,给父母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2、传统隔尿垫在平铺使用时易滑动,容易在婴童活动时隔尿垫滑离屁股,造成婴童的排泄物外泄,降低了产品的实用性,不能满足父母对隔尿垫使用性能上的需求。

3、使用一般的隔尿垫,由于排泄物并未吸收完全(软便等固体无法吸收)时,扔垃圾不方便、易外泄且会外泄在垃圾桶里会带来恶臭、污染,在丢弃时也需要先把未吸收的软便、水分等先倒掉才能丢入干垃圾分类的垃圾箱中,污染环境同时给环卫工人带来不便。

4、外出时,用纸尿裤等作为婴童临时排泄的装载体成本高,并且纸尿裤能装载的排泄物量较少,也不方便携带和丢弃,若用其他塑料盆等盛装都会十分不方便。

5、传统隔尿垫一般采用木浆芯体或复合芯体,由于芯体中的高吸水树脂吸水膨胀的性能,隔尿垫会出现厚度不均,吸水易膨胀起坨散开的问题。

所以,现有的隔尿垫一般无法装载排泄物,使用场景仅限于平整的操作平台,无法满足婴童在户外出行或室内家具不具备平整平面条件时,解决排泄问题时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收性物品,可以装载排泄物,使用场景更广,能解决不具备平整平面条件下的排泄问题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本体,所述吸收性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层、芯体和底层;

所述面层为双层复合热风无纺布;

所述芯体为液体吸收材料;

所述底层为聚乙烯膜;

所述面层上设有若干导流凸条;

所述芯体设有若干通孔;

所述底层的背面设有若干热熔胶条;

所述吸收性本体的下部还设有一个弧形的口袋;

所述口袋由吸收性本体向内弯折形成的凹槽与立体护围形成;

所述立体护围位于吸收性本体下部的左右两侧;

所述立体护围由与吸收性本体连接的橡筋和无纺布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中,面层部分采用双层复合热风无纺布。对比一般的单层热风无纺布,双层复合热风无纺布复合后可以有效地提高无纺布的厚度、柔软性和液体下渗速度,基布强度也比单层热风布要大,有助于液体吸收扩散的同时提高了产品使用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中,芯体由液体吸收材料制成。进一步来说,这种液体吸收材料是聚合物纤维(受热可熔融)经过部分熔融和高吸收性颗粒融合注入模具一体成型的芯体材料。该液体吸收材料是利用高压液相乳液聚合技术一体成型的工艺液化而成,在工艺过程中,能够有效把控芯体的密度和材质,比普通隔尿垫芯体更薄更贴身,且因为芯体是一体成型的,其具备类似“记忆棉”的多孔形态,吸水后芯体不会发生较大的膨胀,能很好保持芯片的均匀性,其本身也具有良好的吸水性。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中,通过设置导流凸条,其作用是对固体排泄物有引流至下口袋的作用,且凸条本身具备阻隔液体滑漏出吸收性物品,以及自身促进液体吸收扩散的作用。避免尿液或软便等排泄物从吸收性物品两侧漏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这种吸收性物品的芯体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吸收性物品厚度不均,吸水易膨胀起坨散开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中,芯体通过打孔结构,能进一步增加芯体的瞬吸性和扩散性,增强芯体的吸收性能,使其由超越了传统的木浆芯体和复合芯体的吸收性能,同时克服了传统芯体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中,底层为聚乙烯(pe)膜。聚乙烯膜具有隔水透气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中,通过在底层的背面设置热熔胶条,可以在倾斜或不平整的地方使用吸收性物品时,能够将屁股与吸收性物品固定好,避免由于使用者的活动造成吸收性物品滑离屁股,使排泄物外漏。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中,吸收性本体的下部还设有一个弧形的口袋。具体来说,吸收性物品经折叠改良后边封使用由无纺布和橡筋组成的立体护围连接,由橡筋连接的吸收性物品两端向内弯折形成凹槽,使吸收性物品的下部形成一个弧形的口袋,无纺布作为口袋两端的封口,并且橡筋的弹性能使口袋的大小自由扩展,增加了口袋的容纳量。吸收性物品能够在不平整或倾斜的平面使用时,能将使用者排泄物中不能被吸收性物品吸收的软便等固体装着,避免未被吸收的固体排泄物滑落到吸收性物品以外的地方,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以及给环卫工人的清洁带来不便的问题。解决了传统吸收性物品使用场景只受限于床铺、沙发等较为平整的平台上,无法在倾斜、不平整的室内家具,或者在户外不具备平整平面条件的时候使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吸收性物品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层复合热风无纺布的克重为25gsm~35gsm。

根据本实用新型吸收性物品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凸条设于面层的左右两侧,沿面层的中部顺延至面层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吸收性物品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凸条在面层的左右两侧各设置1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吸收性物品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熔胶条位于底层背面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吸收性物品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熔胶条的数量为1~4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吸收性物品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层的背面还设有若干不干胶贴。通过采用不干胶贴,可以将使用后需丢弃的吸收性物品卷好包起来,再撕开不干胶贴拉伸卷绕吸收性物品,使不干胶贴上端口固定并粘贴于吸收性物品背面后,再扔到干垃圾分类的垃圾箱中。不干胶粘性好、延展性好,方便在卷绕吸收性物品时的拉伸和牢固地粘住吸收性物品底膜,更方便卫生地处理使用后的吸收性物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吸收性物品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不干胶贴位于底层背面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吸收性物品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无纺布为sms(spunbond+meltblown+spunbondnonwovens)无纺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吸收性物品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收性物品为隔尿垫。使用这种吸收性物品作为隔尿垫,可以装载排泄物,且使用场景不不限于平整的操作平台,可以满足婴童在户外出行或室内家具不具备平整平面条件时解决排泄问题时的需求,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可以装载排泄物,使用场景不局限于平整的操作平台,可以方便携带和丢弃,使用方便,实用性高,符合健康卫生和安全无害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吸收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吸收性物品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吸收性物品的背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面层1,芯体2,底层3,通孔4,吸收性本体5,导流凸条6,立体护围7,凹槽8,无纺布9,橡筋10,口袋11,热熔胶条12,不干胶贴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部”、“中部”、“下部”、“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产品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所用的原料或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商业途径得到,或者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方法得到。

下面参考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

如图1吸收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本体,吸收性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层1、芯体2和底层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中,面层为双层复合热风无纺布。对比一般的单层热风无纺布,双层复合热风无纺布复合后可以有效地提高无纺布的厚度、柔软性和液体下渗速度,基布强度也比单层热风布要大,有助于液体吸收扩散的同时提高了产品使用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双层复合热风无纺布的克重为25gsm~35gsm。热风无纺布可以是经过亲水处理,其能够保持无纺布的优良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中,芯体为液体吸收材料。传统吸收性物品的芯体都是采用木浆芯体结构(两层湿强纸中夹绒毛浆和sap高吸水树脂),或复合芯体结构(无尘纸+sap高吸水树脂)。两种传统芯体在吸收了液体后由于sap吸水膨胀的特性,会使隔尿垫整体发生较大幅度的膨胀,芯体结构会变松散,使吸收性物品起坨,甚至可能会造成芯体散开,会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而实施例采用的这种液体吸收材料是聚合物纤维(受热可熔融)经过部分熔融和高吸收性颗粒融合注入模具一体成型的芯体材料。这种液体吸收材料是利用高压液相乳液聚合技术一体成型的工艺液化而成,在工艺过程中,能够有效把控芯体的密度和材质,比普通隔尿垫芯体更薄更贴身,且因为芯体是一体成型的,其具备类似“记忆棉”的多孔形态,吸水后芯体不会发生较大的膨胀,能很好保持芯片的均匀性,其本身也具有良好的吸水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中,底层为聚乙烯膜。聚乙烯膜具有隔水透气的功能,具体可采用pe流延膜制成底膜。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中,芯体2设有若干个通孔4。芯体通过打孔结构,能进一步增加芯体的瞬吸性和扩散性,增强芯体的吸收性能,使其由超越了传统的木浆芯体和复合芯体的吸收性能,同时克服了传统芯体存在的问题。

如图2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示意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本体5的面层上还设有若干导流凸条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中,导流凸条的作用是对固体排泄物有引流至下口袋的作用,且凸条本身具备阻隔液体滑漏出吸收性物品,以及自身促进液体吸收扩散的作用。避免尿液或软便等排泄物从吸收性物品两侧漏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这种吸收性物品的芯体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吸收性物品厚度不均,吸水易膨胀起坨散开的缺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流凸条设于面层的左右两侧,沿面层的中部顺延至面层的下部。进一步来说,导流凸条在面层的左右两侧各设置1条。

如图3吸收性物品的口袋结构示意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本体5的下部还设有一个弧形的口袋11。参见图2和图3,口袋由吸收性本体5向内弯折形成的凹槽8与立体护围7形成。立体护围7位于吸收性本体5下部的左右两侧,是由与吸收性本体5连接的橡筋10和无纺布9组成。进一步的,无纺布9为sms无纺布。橡筋是由sms无纺布对折包裹而成,通过热熔胶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中,吸收性物品经折叠改良后边封使用由单层的sms无纺布和橡筋组成的立体护围连接,由橡筋连接的吸收性物品两端向内弯折形成凹槽,使吸收性物品的下部形成一个弧形的口袋,sms无纺布作为口袋两端的封口,并且橡筋的弹性能使口袋的大小自由扩展,增加了口袋的容纳量。吸收性物品能够在不平整或倾斜的平面使用时,能将使用者排泄物中不能被吸收性物品吸收的软便等固体装着,避免未被吸收的固体排泄物滑落到吸收性物品以外的地方,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以及给环卫工人的清洁带来不便的问题。解决了传统吸收性物品使用场景只受限于床铺、沙发等较为平整的平台上,无法在倾斜、不平整的室内家具,或者在户外不具备平整平面条件的时候使用的问题。

如图4吸收性物品的背面示意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本体底层3的背面设有若干热熔胶条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中,通过在底层的背面设置热熔胶条,可以在倾斜或不平整的地方使用吸收性物品时,能够将屁股与吸收性物品固定好,避免由于使用者的活动造成吸收性物品滑离屁股,使排泄物外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吸收性物品具体实施例中,热熔胶条12设于底层背面的上部位置。进一步来说,热熔胶条的数量为2条,呈水平方向的平行设置。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吸收性物品具体实施例中,底层3的背面还设有若干不干胶贴13。通过采用不干胶贴,可以将使用后需丢弃的吸收性物品卷好包起来,再撕开不干胶贴拉伸卷绕吸收性物品,使不干胶贴上端口固定并粘贴于吸收性物品背面后,再扔到干垃圾分类的垃圾箱中。不干胶粘性好、延展性好,方便在卷绕吸收性物品时的拉伸和牢固地粘住吸收性物品底膜,更方便卫生地处理使用后的吸收性物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吸收性物品具体实施例中,在底层3背面的下部设有1条不干胶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吸收性物品作为隔尿垫,这种隔尿垫可以是一次性产品。使用这种一次性隔尿垫,可以装载婴童的排泄物,使用场景不局限于平整的操作平台,可以满足婴童在户外出行或室内家具不具备平整平面条件时,解决排泄问题时的需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一些具体实施例”或“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