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卧床病人的足跟部防压力性损伤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5960发布日期:2021-02-05 16:5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卧床病人的足跟部防压力性损伤垫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科、康复科及各种慢性病需长期卧床患者康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卧床病人的足跟部防压力性损伤垫。


背景技术:

[0002]
在医院对各种病人进行诊治救助时,分别有不同的科室和专业器材对不同的病症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治计划,其中呼吸科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病情较重且通常伴有气血交换受损,影响足跟部血液供应,营养摄入不足等不利因素,主要通过改善病情,增加营养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机能。
[0003]
呼吸科中有时会有一些全身不能进行自主运动的病人,这些病人在长时间的卧床状态下,会出现由缺乏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尤其是病人的脚后跟处,因为平躺时病人的受力点在脚跟处,而亲属帮助进行运动时通常会遗忘脚后跟处的皮肤保护,极易导致病人脚后跟处腐烂坏死,而市场上目前并未出现有效的卧床病人用脚后跟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卧床病人的足跟部防压力性损伤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长期卧床的病人中,脚后跟作为平躺的受力点,会存在长期承受压力且被亲属忽视的问题,极易导致病人的脚后跟腐烂坏死,目前市场上并未出现有效的脚后跟防护装置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卧床病人的足跟部防压力性损伤垫,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脚底护板,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下方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内部连接有转轴,并且转轴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固定架,且第二固定架的下方连接有脚踝护板,并且脚踝护板的前表面设置有防滑条,所述脚踝护板的外侧连接有双向连接架,且双向连接架的下方连接有脚底护板,并且脚底护板的外侧设置有松紧带,所述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脚踝护板和脚底护板的内部均贯穿开设有透气孔,且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右侧均设置有固定带,并且固定带的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左侧均设置有固定扣,且固定扣与固定带相互连接,所述脚踝护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脚踝护板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滑柱,所述双向连接架的内部设置有限制块,且限制块的末端穿过滑槽与中心滑柱相互连接。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与连接轴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轴设置为柔软的塑胶材质,并且连接轴通过转轴与连接板构成转动结构,同时连接板与第二固定架构成转动结构。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均设置为“凹”型结构,且第一固定架、连接板、第二固定架、脚踝护板和脚底护板的外部均设置有纱布包裹,并且它们均设置为橡胶材质。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右侧均等间距设置有固定带,且固定带的表面设置有2个魔术贴,并且固定带与固定扣构成滑动结构。
[0009]
优选的,所述脚踝护板与双向连接架构成转动结构,且双向连接架与脚底护板构成转动结构,并且双向连接架设置于脚踝护板和脚底护板的左右两侧。
[0010]
优选的,所述双向连接架与限制块构成转动结构,且限制块和中心滑柱均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并且限制块的直径大于滑槽的内部宽度。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卧床病人的足跟部防压力性损伤垫,
[0012]
1.当此装置固定完成于病人的腿部后方之后,病人脚底的脚底护板与脚踝护板之间会存在一处间隙,病人的脚后跟位于此间隙之中,因此在病人平躺状态下,病人的脚后跟始终处于凌空状态,并且解决了腿部重力集中于脚后跟一处的情况,从而有效降低了病人因卧床过程中脚后跟受力腐烂而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同时有利于临床医护人员的观察与护理;
[0013]
2.此装置对病人的大腿后侧以及小腿后侧可以同时起到保护作用,病人的皮肤直接与外部包裹的纱布进行接触,且此装置护板的内部贯穿开设有透气孔,相较于病人卧床时与床单接触的状态,使用此装置时,病人腿部后侧皮肤的透气性更强,环境更为干燥,从而降低了皮肤溃烂的可能性;
[0014]
3.当病人腿部固定有此装置时,家属及医护人员依旧可以帮助病人进行小幅度的运动,此装置不会对病人的膝盖产生阻挡,病人可以在穿戴此装置的情况下,依旧对膝盖进行弯曲,同时其脚底与脚踝之间依旧可发生相对转动,因此不会提高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完成后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透气孔开设方位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脚踝护板与中心滑柱连接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第一固定架;2、连接轴;3、转轴;4、连接板;5、第二固定架;6、脚踝护板;7、防滑条;8、双向连接架;9、脚底护板;10、松紧带;11、透气孔;12、固定带;13、魔术贴;14、固定扣;15、滑槽;16、中心滑柱;17、限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卧床病人的足跟部防压力性损伤垫,包括第一固定架1、连接轴2、转轴3、连接板4、第二固定架5、脚踝护板6、防滑条7、双向连接架8、脚底护板9、松紧带10、透气孔11、固定带12、魔术贴13、固定扣14、滑槽15、中心滑柱16和限制块17,第一固定架1的下方连接有连接轴2,且连接轴2的内部连接有转轴3,
并且转轴3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固定架5,且第二固定架5的下方连接有脚踝护板6,并且脚踝护板6的前表面设置有防滑条7,脚踝护板6的外侧连接有双向连接架8,且双向连接架8的下方连接有脚底护板9,并且脚底护板9的外侧设置有松紧带10,第一固定架1、第二固定架5、脚踝护板6和脚底护板9的内部均贯穿开设有透气孔11,且第一固定架1和第二固定架5的右侧均设置有固定带12,并且固定带12的表面设置有魔术贴13,第一固定架1和第二固定架5的左侧均设置有固定扣14,且固定扣14与固定带12相互连接,脚踝护板6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5,且脚踝护板6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滑柱16,双向连接架8的内部设置有限制块17,且限制块17的末端穿过滑槽15与中心滑柱16相互连接。
[0023]
第一固定架1与连接轴2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轴2设置为柔软的塑胶材质,并且连接轴2通过转轴3与连接板4构成转动结构,同时连接板4与第二固定架5构成转动结构,连接轴2和连接板4位于人体的膝盖弯处,当此装置被固定于病患的腿部下方之后,连接轴2和连接板4之间的转动设置,使得病患的腿部依旧可以通过膝盖进行弯曲,且连接轴2板面的材质柔软,可随着病人腿部的弯曲发生形变,因此不会在病人的运动中对膝盖下方皮肤造成损伤,提高了舒适度的同时有利于后续的康复治疗。
[0024]
第一固定架1和第二固定架5均设置为“凹”型结构,且第一固定架1、连接板4、第二固定架5、脚踝护板6和脚底护板9的外部均设置有纱布包裹,并且它们均设置为橡胶材质,以上部位的橡胶厚度均设置为1.5-2厘米,厚度足够的情况下确保了此装置的承压性能和使用寿命,病患的腿部后侧可被此装置整体进行包裹,橡胶材质具备一定的韧性,抗压力较高的同时可以防止进行形变,保证此装置不变形的情况下降低了固定后的不适感,透气孔11提高了此装置的透气性,病人的皮肤直接与纱布进行接触,触感良好可吸汗的同时,亲属可以通过拆卸纱布的方式对此装置进行清洗。
[0025]
第一固定架1和第二固定架5的右侧均等间距设置有固定带12,且固定带12的表面设置有2个魔术贴13,并且固定带12与固定扣14构成滑动结构,此装置通过固定带12与固定扣14之间的连接被固定于病人的腿部,将固定带12的一端穿过固定扣14的内部绕回,使得2个魔术贴13之间粘贴,即可快速完成对此装置的固定,且固定带12的固定长度可调,能够更好的适用于不同腿型的患者。
[0026]
脚踝护板6与双向连接架8构成转动结构,且双向连接架8与脚底护板9构成转动结构,并且双向连接架8设置于脚踝护板6和脚底护板9的左右两侧,当此装置固定完成之后,脚踝护板6与脚底护板9之间存在间隙,病人的脚后跟正处于此间隙中,因此在病人平躺的情况下,病人的脚后跟会处于凌空状态,避免了长时间卧床过程中脚后跟在压力状态下出现溃烂的情况,并且病人的脚底和脚踝之间仍旧可以通过双向连接架8进行运动,病人可以在穿戴此装置的情况下由亲属帮助进行简单动作。
[0027]
双向连接架8与限制块17构成转动结构,且限制块17和中心滑柱16均与滑槽15构成滑动结构,并且限制块17的直径大于滑槽15的内部宽度,限制块17和中心滑柱16能够在滑槽15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可调整病人脚后跟所处间隙的宽度大小,限制块17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当调整完成后,通过将左右两侧的限制块17向内按入滑槽15的内部,即可增大滑槽15与限制块17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对限制块17进行固定,防止限制块17再次发生滑动。
[0028]
工作原理: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者首先需要将此装置整体固定于病患的腿部后方,将第一固定架1放置于病人的大腿后部,腿部嵌入第一固定架1的凹槽内,左右两侧对病
人的大腿部形成包裹,再以同样的方式将第二固定架5放置于病人的小腿下方,确保连接轴2和连接板4位于病人的膝盖内弯处之后,将所有的固定带12均绕过病人的腿部前侧,至穿过固定扣14的内部后回绕,使得2个魔术贴13相互贴合,从而快速的对第一固定架1和第二固定架5进行固定,由于连接轴2和连接板4能够通过转轴3进行转动,因此病人穿戴此装置的情况下,膝盖依旧可以进行弯曲,接着将脚底护板9紧贴病人的足底,松紧带10围绕病人的脚背,从而对脚底护板9进行固定,当此装置整体固定完成后,病人静躺时,医护人员可使用人体适用的固定绷带对病人的两个脚踝处进行围绕保护,使得双脚垂直于床面,避免病人双脚外翻,又可避免病人的双踝因长期接触床面而发生压力性损伤。
[0029]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当第二固定架5和脚底护板9均固定完成之后,病人的脚踝处位于脚踝护板6的前方,通过防滑条7提高脚踝与脚踝护板6的摩擦力,病人的脚底与脚底护板9紧密贴合,脚踝护板6的内部左右完全对称设置有双向连接架8和限制块17,限制块17常规状态下位于滑槽15的左右两侧外部,不与滑槽15接触,不会对双向连接架8进行固定,因此双向连接架8可以被上下拉伸至对应的方位,中心滑柱16在滑槽15的内部发生上下相对滑动,对脚踝护板6与脚底护板9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当调整完成后,使用者将两边的限制块17分别向内按入滑槽15的内部,使得滑槽15与限制块17相互卡合,从而可对双向连接架8进行固定;
[0030]
如图2和图3所示,病人皮肤直接与此装置外部笼罩的纱布进行接触,便于对此装置进行清洗的同时能够维持病人皮肤外相对稳定的干燥环境,此装置内部贯穿开设的透气孔11能够有效的提高此装置透气性能,防止病人皮肤在不透气的环境中出现恶化。
[003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