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血管介入超选择用末端呈螺旋状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0560发布日期:2021-03-26 21:5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血管介入超选择用末端呈螺旋状导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肿瘤血管介入超选择用末端呈螺旋状导管,属于肿瘤血管介入超选择导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肿瘤血管介入超选择导管是指用于肿瘤治疗的微型导管,利用微型导管选择到肿瘤的每一条供血动脉,一个肿瘤对应一条动脉,然后将药物精确灌注到肿瘤部位,以此提高肿瘤内部的药物浓度,保证肿瘤完全受药及肿瘤供血动脉准确栓塞。相比传统的介入治疗方法,微管超选具有更精准,更彻底的治疗优势,进一步提高疗效,彻底“毒死”和“饿死”肿瘤。目前,超选择微型导管的末端只能进入到较粗的血管内,而无法进一步进入更细小的血管分支。因此,设计一种肿瘤血管介入超选择用末端呈螺旋状导管,它通过螺旋形末端,能够进一步进入更细的血管分支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肿瘤血管介入超选择用末端呈螺旋状导管,它解决了目前肿瘤血管介入超选择导管不方便进入更细小血管分支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肿瘤血管介入超选择用末端呈螺旋状导管,它包括伸入血管中的超选择微型导管,还包括连接在超选择微型导管末端的螺旋状超细导管,在超选择微型导管末端平滑延伸出一个管径逐渐变细的锥形超细导管,锥形超细导管通过螺旋弯曲定型,形成螺旋状超细导管。
6.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超选择微型导管半径大于螺旋状超细导管的最大螺旋半径。
7.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螺旋状超细导管从初始端到末端的螺旋半径逐渐减小。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现有超选择微型导管末端设置螺旋状超细导管,采用血管介入法送药时,当超选择微型导管过粗,无法进入更细的癌变分支血管时,通过逆螺旋方向旋转将螺旋状超细导管旋末端旋入该分支血管,螺旋状超细导管能够变直并深入癌变的分支血管内释放抗癌药物,达到更好的抗癌效果,从而减小对正常分支血管的影响。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现有超选择微型导管进入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入分支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12.图中:超选择微型导管1,螺旋状超细导管2,血管3,分支血管4。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4.如图1

图3所示,一种肿瘤血管介入超选择用末端呈螺旋状导管,它包括伸入血管3中的超选择微型导管1,还包括连接在超选择微型导管1末端的螺旋状超细导管2,在超选择微型导管1末端平滑延伸出一个管径逐渐变细的锥形超细导管,锥形超细导管通过螺旋弯曲定型,形成螺旋状超细导管2。螺旋状超细导管2与现有超选择微型导管1采用相同材质,为一体成型结构。
15.超选择微型导管1半径大于螺旋状超细导管2的最大螺旋半径。
16.螺旋状超细导管2从初始端到末端的螺旋半径逐渐减小。
17.工作原理:
18.如图2、图3所示,通过在现有超选择微型导管1末端设置螺旋状超细导管2,采用血管介入法送药时,当超选择微型导管1过粗,无法进入更细的癌变分支血管4时,通过逆螺旋方向旋转将螺旋状超细导管2旋末端旋入该分支血管4,螺旋状超细导管2能够变直并深入癌变的分支血管4内释放抗癌药物,达到更好的抗癌效果,从而减小对正常分支血管4的影响。
1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