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泵药护理操作的封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6140发布日期:2021-05-28 10:5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泵药护理操作的封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泵药护理操作的封管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的泵药操作是一种采用微量注射泵将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新型泵力仪器.微泵的使用既可定时控制药物用量,又可保证药物的最佳有效血药浓度,产生最好的疗效.同时,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节约了劳动力。

在icu病室中采用泵药治疗的患者较多,更换比较频繁临床上医护人员为了方便操作我们在换药时通常在靠近穿刺点处管道进行反折,并通过夹子进行夹持,一方面防止进入空气,另一方面防止回血;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反折程度不足以及夹子在多次使用后弹性夹持力降低,导致在换药时患者出现回血,需要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同时更换延长管并重新穿刺,损害了患者机体的同时,同时增加了护理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泵药护理操作的封管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专用于泵药换药时,延长管前端应用的高效封管用具。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于泵药护理操作的封管装置,包括基壳,所述基壳上设有贯穿的通槽,所述通槽与基壳的一侧面形成槽口;所述基壳顶部向下开设有柱形槽,所述柱形槽底部连通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与所述通槽相通;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的主体部分可移动配合在所述柱形槽内,所述主体部分的下侧设有压接部;防脱件,所述防脱件对称固定在所述通槽的两端内壁上,防脱件包括硅胶垫和硅胶凸起,所述硅胶垫固定在通槽底部内壁上,所述硅胶凸起固定设置在所述硅胶垫的上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通槽分为两段,其中,第一段为水平槽体,第二段为倾斜向下的斜槽,所述斜槽与水平槽体相连通,且槽宽相等,所述斜槽的底端为半圆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槽的底面伸出所述通槽的底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槽的中部固定有三角凸起,所述三角凸起垂直于通槽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柱形槽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型导槽,所述螺旋型导槽的螺旋圈数为0.5圈,所述主体部分为上固定有与螺旋型导槽配合卡接的滑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分的顶部固定有转板,基壳的顶部在螺旋型导槽两端的对应处设有标识区。

更进一步地,所述柱形槽的靠近上端同心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端部固定有多个防脱凸起,所述转板的端面上多个所述防脱凸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凸起呈三角状,且内部为中空结构。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一个与延长管前端配合使用封管装置,通过将延长管沿通槽处放至基壳内,并利用防脱件的设计,实现封管装置在延长管前端的依附,在进行换药时,通过转动压紧件旋转下移,其压接部对下部的延长管进行挤压封闭,防止空气进入和回血,在完成泵药换药后,反向旋转压紧件即可,操作简单、高效,使用时,在每个泵药治疗的患者的延长管安装本装置即可,icu医护人员在进行多次的换药时无需再反复地反折-夹持-打开夹体的操作,大大地提高护理效率和封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封管装置左侧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封管装置右侧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件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形槽内部后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形槽内部前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件下移压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件下移压紧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延长管在通槽内放置侧视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基壳;2-压紧件;3-硅胶垫;4-硅胶凸起;5-三角凸起;6-标识区;7-防脱凸起;8-延长管;11-通槽;12-槽口;13-柱形槽;14-矩形槽;15-螺旋型导槽;16-凹槽;111-水平槽体;112-斜槽;21-主体部分;22-压接部;23-转板;2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泵药护理操作的封管装置,参照图1和图7:包括基壳1,其中即可本体整体采用轻质塑料制作,在基壳1上设有贯穿的通槽11,通槽11与基壳1的一侧面形成槽口12;基壳1顶部向下开设有柱形槽13,柱形槽13底部连通设有矩形槽14,矩形槽14与通槽11相通。其中,在本实施中,优选地通槽11分为两段,其中,第一段为水平槽体111,第二段为倾斜向下的斜槽112,斜槽112与水平槽体111相连通,且槽宽相等,斜槽112的底端为半圆面,斜槽112及其半圆面的设计提高延长管8在通槽11内的防脱效果。且设计矩形槽14的底面伸出通槽11的底部,这样保证了后面在压紧件2挤压延长管8时,为延长管8提供了变形空间。

参照图1、3-5和7:还包括压紧件2,压紧件2的主体部分21可移动配合在柱形槽13内,主体部分21的下侧设有压接部22,压接部22呈锥台状,位于通槽11的槽底的正上方;其中,在本实施中,柱形槽13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型导槽15,螺旋型导槽15的螺旋圈数为0.5圈,主体部分21为上固定有与螺旋型导槽15配合卡接的滑块24。

参照图1:主体部分21的顶部固定有转板23,其中转板23一端上刻画有标记,基壳1的顶部在螺旋型导槽15两端的对应处设有标识区6。使用时,同时通过转动转板23拖动主体部分21沿螺旋型导槽15转动并下移,使得底部的压接部22下移对延长管8进行挤压、封管;其中标识区6的设计,可以提高医护人员警示,清楚发现此时延长管8是否处于封管状态,大大地减少在换药完成后,忘记将延长管8导通的现象。(其中为了实现转板23转动180°完成延长管8的“开”和“封”的状态转换,在螺旋型导槽15两端多预留有一个滑块24大小的空间)。

其中本实施中,优选地在柱形槽13的靠近上端同心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的端部固定有多个防脱凸起7,转板23的端面上多个防脱凸起7,防脱凸起7的设计用于在压紧件2转动、下移至封管状态时,防脱凸起7的相互咬合,可以保证挤压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8:还包括防脱件,防脱件对称固定在通槽11的两端内壁上,防脱件包括硅胶垫3和硅胶凸起4,硅胶垫3固定在通槽11底部内壁上,硅胶凸起4固定设置在硅胶垫3的上方。其中,优选硅胶凸起4呈三角状,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利用硅胶垫3和硅胶凸起4的摩擦力,可实现本封管装置可以停留依附在延长管8的前端左右。

参照图7:矩形槽14的中部固定有三角凸起5,三角凸起5垂直于通槽11设置。三角凸起5的增加设计,其三角的棱边可以在延长管8受挤压时,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折弯,进一步提高封管的密封的效果。

本封管装置在病室使用时,参照图8:医护人员可在每个泵药治疗的患者的延长管8安装本装置,安装过程,只需将延长管8沿通槽11的槽口12放入并移动至通过的底部即可,在进行换药时,通过转动压紧件2旋转下移,其压接部22对下部的延长管8进行挤压封闭,防止空气进入和回血,在完成泵药换药后,反向旋转压紧件2即可,操作简单、高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