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显示的腰硬联合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1493发布日期:2021-03-26 22:0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显示的腰硬联合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领域,涉及辅助医疗装备,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显示的腰硬联合穿刺针。


背景技术:

2.腰硬联合麻醉是硬膜外麻醉和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这种麻醉方法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基本上取代了单纯的硬膜外麻醉;这种方法腰麻(蛛网膜下腔给药)起效快,效果确切。临床上具体做法是:置入硬膜外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以硬膜外穿刺针为引导,于其针内插入腰穿针,穿过硬膜外穿刺针口,刺破蛛网膜,退出针芯,见脑脊液自针内流出。随机注入腰麻用药后退出腰穿针,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硬膜外导管,再退出硬膜外穿刺针。
3.现有的腰硬操作过程中,需要同步注入生理盐水,避免脑脊液抽出后的空气进入造成危险,生理盐水和脑脊液在穿刺针中同时存在,二者之间的分界线常常非常模糊。医生凭肉眼观察难以分辨抽出的是脑脊液还是生理盐水, 医生多是凭经验判断,多会造成脑脊液抽取过量,造成患者不良反应甚至导致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显示的腰硬联合穿刺针。
5.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显示的腰硬联合穿刺针, 包括中空的腰穿针和套在腰穿针外的硬膜外针,及位于腰穿针内部的穿刺针芯,所述腰穿针尾部连接有尾腔,所述尾腔内设置有从腰穿针出液口到尾腔出液口的直通管路和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附近设置有侧开槽,所述侧开槽槽口设置有可封口的弹性密封圈,所述侧开槽内设置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紧贴侧开槽的热敏电阻,用于检测热敏电阻的检测电路,及与检测电路信号连接的显示器。
6.优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密封外壳和伸出密封外壳的热敏电阻,所述检测电路和显示器位于所述密封外壳内,所述热敏电阻两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电连接。
7.优选的,所述直通管路和旁通管路的两个交汇点处均设置有抽针口,所述抽针口上有橡胶塞堵头。
8.优选的,所述检测电路包括与热敏电阻串联的电源和开关,所述热敏电阻两端分别与电压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mcu连接,所述mcu与所述显示器信号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热敏电阻、电源和开关还与一限流电阻串联。
10.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显示的腰硬联合穿刺针,通过热敏电阻检测尾腔内液体温度判断并输出检测结果,对医生提供直观量化的判断标准,避免医生误判,提高脑脊液抽取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显示的腰硬联合穿刺针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电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13.图中附图标记名称为:
[0014]1‑
腰穿针,2

穿刺针芯,3

硬膜外针,4

尾腔, 5

直通管路,6

旁通管路,7

弹性密封圈,8

检测模块,9

抽针口,r1

热敏电阻,r2

限流电阻,amp

电压放大器,adc
‑ꢀ
ad转换器,k

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
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显示的腰硬联合穿刺针, 包括中空的腰穿针1和套在腰穿针外的硬膜外针3,及位于腰穿针内部的穿刺针芯2,所述腰穿针尾部连接有尾腔4,所述尾腔内设置有从腰穿针出液口到尾腔出液口的直通管路5和旁通管路6,所述旁通管路附近设置有侧开槽,所述侧开槽槽口设置有可封口的弹性密封圈7,所述侧开槽内设置有检测模块8,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紧贴侧开槽的热敏电阻,用于检测热敏电阻的检测电路,及与检测电路信号连接的显示器。
[0017]
使用时,将检测模块8上的热敏电阻通过侧开槽插入尾腔4,并使热敏电阻紧贴旁通管路6,弹性密封圈7封闭尾腔,打开检测模块电源,硬膜外针3套在腰穿针1外,通常为钢制的针芯2插入中空的腰穿针1,生理盐水管可以插入针芯末端以便适时注入生理盐水,腰穿针1插入人体后,如果持续流出脑脊液,一般通过旁通管路的脑脊液温度为33

38摄氏度范围,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热敏电阻上的电流变化,判断热敏电阻紧贴的旁通管路温度,旁通管路一般为厚度不足1毫米的医用热塑材料,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电流读数显示在显示器上,医生根据电流读数的变化,可以直观作出旁通管路的液体温度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判断是否已经抽出脑脊液。
[0018]
所述检测模块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为:包括密封外壳和伸出密封外壳的热敏电阻,所述检测电路和显示器位于所述密封外壳内,所述热敏电阻两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电连接。该方式可以将检测模块和腰穿针各自独立放置,需要使用时组合在一起,将热敏电阻插入尾腔即可,方便更换和保存。
[0019]
脑脊液抽取完成后,将针芯通过设置在所述直通管路和旁通管路的两个交汇点处的抽针口抽出,所述抽针口上有橡胶塞堵头,该橡胶塞堵头在拔针时可以防止脑脊液从抽针口流出,为早已应用于现有腰穿针的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0]
图2给出检测电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检测电路包括与热敏电阻串联的电源和开关k,所述热敏电阻r1两端分别与电压放大器amp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mcu连接,所述mcu与所述显示器信号连接。
[0021]
开关闭合后,热敏电阻与电源形成回路,电压放大器检测热敏电阻两端的压差并放大得到的模拟信号输入到ad转换器中,ad转换器转化成数字信号后输入到mcu,并通过mcu转化为可被识别的信号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可以在电源和热敏电阻之间串联一个限流电阻r2,避免电流造成的压差超出电压放大器检测范围。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为:热敏电
阻采用ptc 01d116,电源为贴片锂电池xb3303a,电压放大器采用op07csz,ad转换器采用ad7705,mcu采用stm32f102c8。
[0022]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显示的腰硬联合穿刺针,通过热敏电阻检测尾腔内液体温度判断并输出检测结果,对医生提供直观量化的判断标准,避免医生误判,提高脑脊液抽取效率。
[0023]
前文所述的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人的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