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超导结构的吸收用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2013发布日期:2021-02-18 15:5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新型超导结构的吸收用品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护理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型超导结构的吸收用品。


背景技术:

[0002]
婴儿纸尿裤作为一次性卫生用品,吸收体的功能是吸收并保持接触皮肤出干爽性好,但大部分当前市售的吸收制品的吸收层包含作为暂时储液和吸收材料的粉碎的木浆,具有吸收和保水能力的吸收树脂颗粒,并用非织造布或卫生纸包裹。
[0003]
当吸收层面临大量液体时,尤其是吸收体某部位面临液体饱和状态时,吸收性聚合物有时会出现凝胶堵塞现象,造成液体难以向其他部位扩散,导致一次性卫生用品吸液后干燥性差。
[0004]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具有新型超导结构的吸收用品。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如何加速纸尿裤对尿液的吸收,减小尿液在表面的残留,增大尿液在吸收层处的面积的问题。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超导结构的吸收用品,包括面层、盖布、包裹层、复合吸水纸、超导区和吸收层,两片复合吸水纸间隔粘连在吸收层顶部两侧,超导区为复合吸水纸之间的空间,包裹层两侧和底部包覆复合吸水纸和吸收层,包裹层顶部宽度小于复合吸水纸的宽度以使超导区外露,盖布粘连在包裹层顶部以使超导区封闭,面层包覆盖布顶部以及包裹层、复合吸水纸和吸收层两侧。
[0009]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复合吸水纸包括原纸和吸水树脂,吸水树脂为颗粒状,两层原纸分别夹持在若干个吸水树脂上下两侧以使原纸包覆吸水树脂。
[0010]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吸水树脂克重介于10~300g/m2,吸水树脂粒径选用30~100目。
[0011]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超导区宽度小于吸收层宽度的十分之九。
[0012]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吸收层包括第一无尘纸、第一中间层、蓬松无纺布、第二中间层和第二无尘纸,第一中间层粘连在第一无尘纸底端面,蓬松无纺布粘连在第一中间层底端面,第二中间层粘连在蓬松无纺布底端面,第二无尘纸粘连在第二中间层底端面,超导区位于第一无尘纸上方。
[0013]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第一中间层内填充有颗粒状的第一树脂,第二中间层内填充有颗粒状的第三树脂,第一树脂与第三树脂粒径小于吸水树脂粒径。
[0014]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蓬松无纺布内无填充或填充有颗粒状
的第二树脂。
[0015]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面层靠近吸收层底部外粘连有底膜以使面层封闭,底膜为pe透气膜。
[0016]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吸收层顶端面两侧压有凸板区,凸板区突出吸收层的端面外,复合吸水纸压印在凸板区上。
[0017]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凸板区由若干个v字形的凸印沿吸收层长度方向间隔阵列形成。
[0018]
(三)有益效果
[0019]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0]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复合吸水纸之间设置超导区的空间,能够快速引导尿液下渗,保证面层尿液残留少,使吸收用品的吸收速度大幅度提高,配合多层叠加的吸收层,使尿液能被快速扩散吸收,并利用多组吸水树脂在吸收后可实现基本不反渗,提高吸收用品的干爽性。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0022]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凸板区结构图;
[0024]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比实验数据表。
[0025]
图中:1、面层;11、底膜;2、盖布;3、包裹层;4、复合吸水纸;41、原纸;42、吸水树脂;5、超导区;6、吸收层;61、第一无尘纸;62、第一中间层;63、蓬松无纺布;64、第二中间层;65、第二无尘纸;66、第一树脂;67、第二树脂;68、第三树脂;7、凸板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一种具有新型超导结构的吸收用品,结合图1、图2,包括面层1、盖布2、包裹层3、复合吸水纸4、超导区5和吸收层6,两片复合吸水纸4间隔粘连在吸收层6顶部两侧,超导区5为复合吸水纸4之间的空间,超导区5宽度小于吸收层6宽度的十分之九,不仅能让复合吸水纸4能发挥吸收作用,还能使超导区5容纳尿液,避免尿液积附在面层1上影响婴儿的舒适感;包裹层3两侧和底部包覆复合吸水纸4和吸收层6,包裹层3顶部宽度小于复合吸水纸4的宽度以使超导区5外露,盖布2粘连在包裹层3顶部以使超导区5封闭,面层1包覆盖布2顶部以及包裹层3、复合吸水纸4和吸收层5两侧,面层1靠近吸收层6底部外粘连有底膜11以使面层1封闭,起到包装的作用,底膜11为pe透气膜,该膜透气不透水,可避免尿液从吸收用品底部漏出,保障吸收用品具有合格的吸纳性。
[0028]
结合图1、图2,面层1为双梳理多次弱亲热风面层,克重为10~50g/m2,旦数为:0.1
~5旦,采用上述范围的面层1柔软度更佳,下渗速度更快;盖布2为纺粘无纺布,克重不低于5g/m2;包裹层3也采用纺粘无纺布,克重也不低于5g/m2,可使盖布2和包裹层3也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不仅能稳定包覆复合吸水纸4和吸收层6,避免散乱,同时也能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复合吸水纸4包括原纸41和吸水树脂42,吸水树脂42为颗粒状,两层原纸41分别通过热熔胶夹持黏连在若干个吸水树脂42上下两侧以使原纸41包覆吸水树脂42,设置复合吸水纸4利用吸水树脂42的吸水性,使面层1渗流下的尿液更快通过盖布2进入超导区5内,提高吸收用品的吸收速度;其中选用的吸水树脂42克重介于10~300g/m2,吸水树脂42粒径选用30~100目,采用上述范围内的吸水树脂42,既能满足预定的吸收速度,又能避免纸尿裤重量偏大,综合提高吸收用品的实用性。
[0029]
结合图1、图3,吸收层6顶端面两侧压有凸板区7,凸板区7由若干个v字形的凸印沿吸收层6长度方向间隔阵列形成,凸板区7突出吸收层6的端面外,复合吸水纸4压印在凸板区7上,设置凸板区7可提高复合吸水纸4与吸收层6的接触面积,使复合吸水纸4不易与吸收层6分离,保障在婴儿活动过程中超导区5结构不受影响,进而稳定吸收用品的吸收效率;同时v字形的凸板区7能进一步稳定复合吸水纸4的位置,使复合吸水纸4不能多向移动,提高连接稳定性。
[0030]
结合图1、图2,吸收层6包括第一无尘纸61、第一中间层62、蓬松无纺布63、第二中间层64和第二无尘纸65,第一中间层62粘连在第一无尘纸61底端面,蓬松无纺布63粘连在第一中间层62底端面,第二中间层64粘连在蓬松无纺布63底端面,其中第一中间层62内填充有颗粒状的第一树脂66,第二中间层64内填充有颗粒状的第三树脂68,第一树脂66和第三树脂68材质与吸水树脂42相同,第一树脂66与第三树脂68粒径小于吸水树脂42粒径,第二无尘纸65粘连在第二中间层64底端面,超导区5位于第一无尘纸61的上方,设置多层的吸收层6不仅能保证较高的渗水性,还可利用第一树脂66和第三树脂68进行液体吸收存储,在穿戴状态下,压缩面层1与第一无尘纸61之间的间距,即超导区5的空间,引导尿液在下层快速扩散,提高高分子利用率,进而使面层1表面无液体,保证面层1表面具有较高的干爽度;同时蓬松无纺布63可进行透气储水,起到反渗的作用,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可在蓬松无纺布63内填充颗粒状的第二树脂67,第二树脂67与吸水树脂42材质相同,以进一步提高蓬松无纺布63的吸水和储水性,进而降低反渗,保证吸收用品在受到挤压时也能保持表面干爽。
[0031]
为验证本实用新型的高渗水效率和反渗效果,通过选用无超导区5的纸尿裤和现有的一种纸尿裤(吸收层采用绒毛浆和高分子吸水树脂)进行实验。
[0032]
其中实验方法为:三种样品均选用800gt型加液板为加液设备,并且两侧各加0.6kg砝码,随后取0.9%的生理盐水3次,每次80ml,间隔10分钟倒在三种样品上,记录每次三种样品吸收完成的时间为吸收速度,单位为s;每次加液5min后用1.2kg砝码压1min,记录反渗量,单位为g,得到图4的实验结果,其中实施例1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用品,对比例1为无超导区5的纸尿裤,对比例2为现有的纸尿裤。
[0033]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吸收用品,其吸收速度最快,且反渗量几乎为零,则可判断吸收用品在吸收尿液后表面接近绝对干爽,能够满足高要求的用户标准,具有优良的实用性。
[003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