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临床用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9617发布日期:2021-06-01 23:2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科临床用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妇科临床用扩张器。



背景技术:

妇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诊疗科目,妇科是妇产科的一个分支专业,是以诊疗女性妇科病为诊疗的专业科室,分为西医妇科与中医妇科。妇科疾病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即为妇科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女性生殖系统所患的疾病才叫妇科疾病。妇科疾病的种类可分很多种,常见的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盆腔炎、附件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疾病、不孕症、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白带异常等等。女性从青年期开始,就应该懂得月经、生育、妊娠、分娩、绝经等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并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这样就能避免或减少某些妇产科疾病的发生。

在妇科疾病检查或者治疗的过程中大都会使用到阴道扩张器,在使用时,会先在阴道扩张器的表面涂上润滑剂,然后将其缓慢推入阴道,直至整个阴道扩张器完全塞入阴道后,再使用手电筒或仪器进行检查。目前市场上的阴道扩张器基本形状都是鸭嘴夹形状的,使用起来舒适感特别差,从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妇科检查或妇科护理的效果,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舒适感较好,且便于进行妇科检查或妇科护理的阴道扩张器,成为了本行业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妇科临床用扩张器,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阴道扩张器使用起来舒适感特别差,从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妇科检查或妇科护理的效果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妇科临床用扩张器,包括:

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上下对称,且弧形块的外侧壁上均铺设有硅胶软垫,所述弧形块端部的前侧壁上均开设有左右对称的插孔,所述弧形块内部沿两插孔之间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侧壁上开设有延伸至硅胶软垫外侧的润滑孔,且弧形块的前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储液腔相连通的导管;

气囊,分别连接于两弧形块的端部,所述弧形块之间通过气囊进行连接,所述气囊的前侧壁上均连接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气管;

v型块,位于气囊前方,所述v型块端部的内侧壁上均连接有插杆,且所述v型块内侧壁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螺旋套筒,所述螺旋套筒内螺旋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自由端安装有照明灯。

更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孔沿储液腔的内侧壁上延伸至硅胶软垫的外侧壁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和气管的内径相同,从而能够通过气泵或者注射器与导管或气管相连通,对气囊内腔和储液腔内进行施压。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端部可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旋套筒内,从而能够便于对v型块和连杆之间进行安装和拆卸。

更进一步地,所述插杆可过渡配合插接在所述插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内充满气体时,所述v型块可通过插杆和插孔的配合作用安装在气囊的前方。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气囊、气管和硅胶软垫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本扩张器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感,从而减小患者的不适。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储液腔、导管和润滑孔的设计,能够将润滑油推入到储液腔内进行保存,在使用本扩张器的过程中,通过导管向储液腔内加压能够使润滑油沿润滑孔挤出,进而能够使润滑油均匀的涂抹到硅胶软垫的外侧壁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未充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充满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充满气时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充满气时侧面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弧形块;2-硅胶软垫;3-插孔;4-储液腔;5-润滑孔;6-导管;7-气囊;8-气管;9-v型块;10-插杆;11-螺旋套筒;12-连杆;13-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妇科临床用扩张器,参照图1-5,包括:

弧形块1,弧形块1上下对称,且弧形块1的外侧壁上均铺设有硅胶软垫2,弧形块1端部的前侧壁上均开设有左右对称的插孔3,弧形块1内部沿两插孔3之间开设有储液腔4,储液腔4的侧壁上开设有延伸至硅胶软垫2外侧的润滑孔5,且弧形块1的前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储液腔4相连通的导管6;

气囊7,分别连接于两弧形块1的端部,弧形块1之间通过气囊7进行连接,气囊7的前侧壁上均连接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气管8;

v型块9,位于气囊7前方,v型块9端部的内侧壁上均连接有插杆10,且v型块9内侧壁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螺旋套筒11,螺旋套筒11内螺旋连接有连杆12,连杆12的自由端安装有照明灯13。

其中,润滑孔5沿储液腔4的内侧壁上延伸至硅胶软垫2的外侧壁上;导管6和气管8的内径相同;连杆12的端部可螺旋连接在螺旋套筒11内;插杆10可过渡配合插接在插孔3内;气囊7内充满气体时,v型块9可通过插杆10和插孔3的配合作用安装在气囊7的前方。

使用前,将气囊7内的气体全部放出并使弧形块相靠近,然后使用注射器沿导管6向储液腔4内推入润滑油,最后将润滑油均匀的涂抹在硅胶软垫2的外侧壁(如图1所示);使用时,将本扩张器缓慢地塞入患者的阴道,当扩张器完全进入患者阴道后,通过气管8向气囊7内通入气体,此时气囊7的体积逐渐变大,与此同时弧形块1之间的空隙也在逐渐增大,由于气囊7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压缩性,而且硅胶软垫2也具有一定的柔性,从而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并极大的增加了扩张器使用时的舒适感;当气囊7内完全充满气体时,使用夹子将气管8的进气口夹紧,防止其漏气,此时,弧形块1之间的距离较大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阴道内部进行观察(如图2所示);在观察的过程中,可将连杆12螺旋拧在螺旋套筒11内,并将插杆10沿插孔3插入使v型块9安装在气囊7的前侧(如图4所示),此时可使用照明灯13来辅助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的阴道内部。

最后当需要将扩张器从患者阴道内抽出时,可先将气囊7内的气体放出,在使用注射器通过导管6向储液腔4内加压,使储液腔4内的润滑油沿润滑孔5挤出,从而能够使润滑油均匀的涂抹到硅胶软垫2的外侧壁上,便于扩张器的抽出,降低扩张器抽出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妇科临床用扩张器结构简单,能够降低扩张器在使用过程中对妇科患者造成的不适感,具有极佳的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