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近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7611发布日期:2021-02-26 22:0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近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力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防近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近视患者越来越多,且呈低龄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玩手机姿势不正确,眼睛与手机屏之间的距离过小。预防近视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现有的一种预防近视装置,申请号 201711256399.x,由角度限定器、固定基片、动粘贴片、静粘贴片组成。所述角度限定器由半包围筒、加强筋、弧形扇片组成。所述固定基片一端固定连接于角度限定器的半包围筒口一侧,另一端固定安装动粘贴片。所述静粘贴片固定连接于角度限定器的半包围筒口另一侧。使用时,安装于左手上臂的下部。
[0003]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的预防近视装置,肘关节转动过程中,前臂易推压预防近视装置,装置易受力移动,造成限位失效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近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肘关节转动过程中,前臂易推压预防近视装置,易导致装置限位失效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详见下文阐述。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防近视装置,包括基板和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两侧且均与所述基板呈角度设置的上臂板和前臂板,所述上臂板和所述前臂板上均设置有定位结构,使用者通过所述定位结构将所述限位结构束缚于佩戴者上。
[0006]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为束带,所述上臂板的两侧和所述前臂板的两侧上均开设有束带能够穿过的束带孔,束带穿过所述束带孔将束带安设于所述上臂板和所述前臂板上,所述束带上设置有子母扣或魔术贴,且束带环绕佩戴体后将所述限位结构固定于佩戴体上。
[0007]
优选地,所述上臂板和所述前臂板的边缘上套设有柔性垫圈。
[0008]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弹性束带和柔性垫,所述柔性垫的外层间隔设置有防滑点,所述上臂板的两侧和所述前臂板的两侧上均开设有所述弹性束带能够穿过的束带孔,所述弹性束带穿过束带孔,使所述弹性束带安设于所述限位结构上,佩戴体穿过弹性束带,使柔性垫和限位机构位于佩戴体的两侧,所述弹性束带形变使所述限位结构固定于佩戴体上。
[0009]
优选地,还包括角度调节器,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转轴、限位塞和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轴套,所述转轴能够与所述轴套相对转动,所述限位塞活动套设于所述转轴上,能够沿着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在所述转轴上水平往返移动,以锁定或解锁所述转轴和所述轴套的运动状态,所述转轴与所述限位结构固定,所述基板与所述轴套固定。
[0010]
优选地,所述轴套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布的阻力槽,所述转轴
的外壁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能够在受外力作用下在阻力槽之间切换,所述轴套的两端上设置有沿其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布的卡槽,所述转轴的两端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槽同径向的凹槽,所述限位塞上凸出有凸起块,所述限位塞沿着所述转轴向所述轴套方向移动,能够使所述凸起块插入所述凹槽和任意1个与凹槽贴合的卡槽内,使所述转轴和所述轴套的位置固定。
[0011]
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器设置有2个,2个所述角度调节器的转轴分别连接所述上臂板和所述前臂板,所述基板的两端上设置有轴套,所述基板通过所述角度调节器与所述上臂板和所述前臂板连接。
[0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防近视装置,包括基板和限位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基板的两侧分别安设有用于安设于上臂上的上臂板和安设于前臂上的前臂板,上臂板和前臂板分别通过定位结构将前臂板和上臂板固定于佩戴者的肘关节的两侧,佩戴者弯曲过程中,前臂板受肘关节内侧推挤向手部方向移动,但由于基板将前臂板和上臂板固定,上臂板受肘关节内侧推挤向肩部移动,使前臂板和上臂板受力情况下,不易从佩戴体的任意方向脱离。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1、一种预防近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一种预防近视装置的侧视图;
[0016]
图3、角度调节器的截面图;
[0017]
图4、定位结构安设于上臂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基板;2、上臂板;3、前臂板;4、转轴;5、限位塞;6、轴套;7、弹性卡块;8、卡槽;9、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防近视装置,其固定于使用者的手臂上,通过控制手臂肘部的转动角度使手与眼睛保持要求的距离,以起到视力保护、矫正手眼距离。本装置包括基板1和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用于贴合上臂的上臂板2和用于贴合前臂的前臂板3,前臂板3和上臂板2分别安设于基板1的两侧上,限位结构与基板1焊接、铰接或可拆卸连接等,上臂板2和前臂板3上均设置有定位结构,使用者通过定位结构将限位结构和基板1束缚于佩戴者上,预防近视装置束缚于手臂上时,基板1位于肘内侧,上臂板2位于上臂,前臂板3位于前臂,利用前臂板3和上臂板2之间的角度限制上臂与前臂之间的最小弯曲夹角。
[0021]
上臂板2、前臂板3和基板1设置为拱弧形,具体而言,上臂板2、前臂板3和基板1的截面均呈半圆弧形,上臂板2、前臂板3和基板1的弧度相同,上臂板2安设于上臂上,其两侧向下弯曲以半包裹上臂,前臂板3安设于前臂上,其两侧向下弯曲以半包裹下臂。
[0022]
上臂板2和前臂板3的边缘上套设有柔性垫11圈,上臂板2和前臂板3等厚度,柔性垫11圈为硅胶制成,径向截面呈u型,柔性垫11圈的u型口匹配上臂板2的边缘厚度设置,上臂板2与柔性垫11圈配合连接,上臂板2的边缘处均位于柔性垫11圈的u型口内,前臂板3与柔性垫11圈配合连接,前臂板3的边缘处均位于柔性垫11圈的u型口内。
[0023]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定位结构设置为束带,上臂板2的两侧上开设有束带能够穿过的束带孔,束带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束带孔后,上臂板2放置于上臂上,束带的两端系好,或者束带的两端通过子母扣或魔术贴连接,使上臂板2捆绑于上臂上,前臂板3的两侧上开设有束带能够穿过的束带孔,束带的两端分别穿过前臂板3的两个束带孔后,前臂板3放置于前臂上,束带的两端系好,或者束带的两端通过子母扣或魔术贴连接,使前臂板3捆绑于前臂上。
[0024]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定位结构包括弹性束带10和柔性垫11,弹性束带10可由橡胶与乳胶制成的具有弹性的长条环带,柔性垫11为乳胶制成,其柔性垫11的外层上间隔点设有防滑点,防滑点为硅胶制成,用于防滑。柔性垫11穿设与弹性束带10上,上臂板2的两侧和前臂板3的两侧上均开设有弹性束带10能够穿过的束带孔,弹性束带10设置有2个,2个弹性束带10分别穿过上臂板2的束带孔和前臂板3的束带孔后各自两端闭合,柔性垫11和上臂板2设置于弹性束带10围合成的环带上,且柔性垫11能够沿着环带移动,佩戴体穿过弹性束带10,使柔性垫11和限位机构位于佩戴体的两侧,弹性束带10形变使限位结构弹性束缚于佩戴体上。
[0025]
当佩戴体(手臂)弯曲(肘内侧角度减少)时,角度调节器的上臂板2、前臂板3和基板1配合阻止周内侧角度减小,当当佩戴体(手臂)伸展(肘内侧角度将增大)时,定位结构的弹性机构(弹性束带10)发生弹性形变,约束佩戴体伸展,减少佩戴体的伸展量,使其保持在一个恒定角度内,长期使用,即可使使用者适应此角度时的手眼距离,有助于矫正。
[0026]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角度调节器,角度调节器包括转轴4、限位塞5和套设于转轴4上的轴套6,转轴4能够与轴套6相对转动,限位塞5活动套设于转轴4上,能够沿着转轴4的轴向方向在转轴4上往返移动,以与轴套6抵接锁定或解锁转轴4和轴套6的运动状态,转轴4与限位结构固定,基板1与轴套6固定。
[0027]
轴套6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布的阻力槽,转轴4中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阻力槽匹配的弹性卡块7,轴套6套设于转轴4上,弹性卡块7设置于与其对应的阻力槽内,转轴4在受外力作用下沿着轴套6的内壁转动过程中,弹性卡块7受挤压发生弹性形变能够从阻力槽滑出进入另一个阻力槽内,并在转轴4继续受外力情况下需要从另一个阻力槽内滑出,滑入另外的阻力槽内,并在各阻力槽之间切换。进一步的,弹性卡块7包括滑块和安设于滑块两侧的弧形片,弧形片与转轴4连接,使滑块悬空于转轴4上,弹性卡块7在阻力槽切换过程中,弧形片受到轴套6的挤压,滑块沿径向方向向轴心移动,滑块从阻力槽内穿出,当滑块进入阻力槽内时,弧形片自动恢复原状,滑块与阻力槽起到到卡接的作用,阻挡轴套6继续转动。弧形片设置为具有弧形结构的弹性塑料片。
[0028]
轴套6的两端上设置有沿其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布的卡槽8,转轴4的外壁上开设有
滑槽9,限位塞5上凸出有与滑槽9配合设置的凸起块和用于安设于滑槽9内的限位块,限位塞5沿着转轴4向轴套6方向移动中,能够使限位块沿着滑槽9移动且凸起块能够插入与其对应的1个卡槽8内,使转轴4和轴套6的位置通过限位塞5锁定。角度调节时,使限位塞5向远离轴套6方向移动,卡槽8与凸起块分离,实现轴套6与转轴4的转动,同时,受弹性卡块7与阻力槽的配合作用,使角度调节的不过于顺滑,形成有效约束。进一步的,相邻阻力槽之间的角度为10
°
(以转轴4的轴线为圆心),阻力槽设置8个,以使基板1和上臂板2之间的角度范围为为100
°-
180
°
[0029]
角度调节器设置有2个,2个角度调节器的转轴4分别连接上臂板2和前臂板3,基板1的两端上设置有轴套6,基板1通过角度调节器与上臂板2和前臂板3连接。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