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口腔检查用口腔扩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2366发布日期:2021-03-23 10:5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口腔检查用口腔扩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童口腔检查用口腔扩开器。



背景技术:

开口器,又称张口器,是用于呼吸困难或者神志不清需洗胃等时用的撑开口腔的器械。开口器本体具有弹性,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在受到由外界压力的压迫时可以向开口器本体的内部或外部中弯曲,当外部压力消失时,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为了防止医生在把持手柄时手部打滑,手柄的外侧面上设有麻纹。

存在以下问题:

1、常用的口腔扩张器需要患者张大嘴才能佩戴上,儿童在就诊时,不配合医生,难以将具有弹性的扩开器佩戴在儿童口腔内。

2、普通的口腔扩张器,缺少防护装置,儿童患者使用时会有被儿童患者吞食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口腔检查用口腔扩开器,解决了常用的口腔扩张器需要患者张大嘴才能佩戴上的问题与普通的口腔扩张器,缺少防护装置,儿童患者使用时可能被儿童患者吞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口腔检查用口腔扩开器,包括牙槽,所述牙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护唇板,所述第一护唇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护唇板,所述第二护唇板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护唇板的前端面设置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一侧设置有铆钉,所述铆钉的下端面设置有保护绳,所述保护绳的下端面设置有牵引球,所述牙槽的后端面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后端面设置有软板,所述软板的一侧设置有压舌板,所述牙槽的内侧面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前端面设置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的前端面设置有打气管,所述打气管的一侧设置有充气球,所述充气球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护唇板固定连接于牙槽的一侧,所述第二护唇板活动连接于第一护唇板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第二护唇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栓固定连接于第二护唇板的前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铆钉活动连接于固定栓的一侧,所述保护绳固定连接于铆钉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牵引球活动连接于保护绳的下端面,所述转轴活动连接于牙槽的后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板固定连接于转轴的一侧,所述压舌板固定连接于软板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囊固定连接于牙槽的内侧面,所述充气孔固定连接于气囊的前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气管活动连接于充气孔的前端面,所述充气球的固定连接于打气管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口腔检查用口腔扩开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儿童口腔检查用口腔扩开器,通过设置软板、气囊与牙槽,各结构配合使用,使患者张开小口就可以完成装置的安装,使儿童佩戴的难度降低。

2、该儿童口腔检查用口腔扩开器,通过设置挡板、保护绳与软板,挡板与软板等结构配合使用,避免了装置过于深入口腔给患者带来伤害,防止误吞等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护唇板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球结构图。

图中:1、牙槽;2、第一护唇板;3、压舌板;4、软板;5、转轴;6、气囊;7、打气管;8、开关;9、排气孔;10、充气球;11、固定栓;12、铆钉;13、保护绳;14、牵引球;15、挡板;16、充气孔;17、第二护唇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口腔检查用口腔扩开器,包括牙槽1,牙槽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护唇板2,第一护唇板2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护唇板17,第二护唇板17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5,第二护唇板17的前端面设置有固定栓11,固定栓11的一侧设置有铆钉12,铆钉12的下端面设置有保护绳13,保护绳13的下端面设置有牵引球14,牙槽1的后端面设置有转轴5,转轴5的后端面设置有软板4,软板4的一侧设置有压舌板3,牙槽1的内侧面设置有气囊6,气囊6的前端面设置有充气孔16,充气孔16的前端面设置有打气管7,打气管7的一侧设置有充气球10,充气球10的一侧设置有开关8,开关8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9。

本实施方案中,牙槽1是本儿科口腔扩开器的核心结构,牙槽1是放置牙齿的结构,可以保护牙齿,固定栓11、保护绳13与牵引球14配合使用,可以将口腔扩张器从患者的口腔中取出。

具体的,第一护唇板2固定连接于牙槽1的一侧,第二护唇板17活动连接于第一护唇板2的下端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护唇板2保护患者的上嘴唇,第二护唇板17保护患者的下嘴唇。

具体的,挡板15固定连接于第二护唇板17的一侧,固定栓11固定连接于第二护唇板17的前端面。

本实施例中,挡板15能够防止口腔扩张器过度深入口腔,固定栓11将铆钉12与下护唇板17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铆钉12活动连接于固定栓11的一侧,保护绳13固定连接于铆钉12的下端面。

本实施例中,保护绳13与固定栓1通过铆钉12连接在一起,保护绳13将牵引球14与铆钉12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牵引球14活动连接于保护绳13的下端面,转轴5活动连接于牙槽1的后端面。

本实施例中,牵引球14为取下口腔扩开器的辅助结构,转轴5用作牙槽1的转动轴。

具体的,软板4固定连接于转轴5的一侧,压舌板3固定连接于软板4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软板4方便将装置插入患者口中,压舌板3可以压住舌头。

具体的,气囊6固定连接于牙槽1的内侧面,充气孔16固定连接于气囊6的前端面。

本实施例中,气囊6能够帮助装置将口腔撑开,充气孔16是气囊6充气的结构。

具体的,打气管7活动连接于充气孔16的前端面,充气球10的固定连接于打气管7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打气管7能将空气输送进气囊6,充气球10可以为气囊6充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用手拿住口腔扩张器的挡板15,将软板4从患者嘴角处轻轻插入患者口中,软板4沿牙齿外侧深入口腔,将牙槽1套在牙齿上,上护唇板2贴在上嘴唇的外侧,下护唇板17贴在下嘴唇的外侧,挡板15贴在嘴的两侧脸颊上,将打气管17连接在充气孔16上,捏动充气球10为气囊6充气,气囊6缓缓伸长,使装置将患者的口腔撑开,当患者的口腔张大到合适的程度后,即可开始检查,待检查完毕后,顺时针旋转开关8以打开排气孔9,气囊6中的气体排出,气囊6带动装置回复初始形态,用手捏住牵引球14与保护绳13,轻轻拉动装置,将装置从患者口中取出,使用卫生消毒工具对装置进行全面消毒清洁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