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95937发布日期:2021-04-23 15:1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一些上肢出现肿胀的患者,比如因上肢骨折及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需要将上肢抬高,并保持较长时间,才利于肢体消肿。目前将患肢抬高常用的方法是用枕头或被褥垫在患肢下面,这样会存在以下问题:
3.1、面容易使病床变得拥挤杂乱;
4.2、由于枕头或被褥容易变形,以致难以将患肢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并一直保持该高度位置,影响康复速度;
5.3、由于患肢只是简单地放置在枕头或被褥上,位置不容易固定,由于枕头或被褥都比较柔软,使得患肢容易移位而造成二次损伤。
6.4、对患者上肢局部进行换药时,需要将患者上肢从枕头或被褥上取下才能换药,在移动患者上肢的过程中容易对患处造成为二次伤害。
7.为解决抬高患者上肢的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 204671456 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肢骨折护理用托架,该上肢骨折护理用托架能够有效抬高患者小臂,但却无法抬高患者大臂,而且使用该上肢骨折护理用托架时,为患者上肢局部换药,也照样需要改变患者整个上肢的位置,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能够有效抬高患者上肢,减少患者上肢的滑落,并能够在给患者上肢局部换药时不需要改变上肢的位置。
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0.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摆臂、若干臂托和支撑杆;底板水平设置,底板沿其长度方向上固设有一排卡齿,底板还固设有立柱,摆臂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的一端与立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该两转动连接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底板,该两转动轴线还均垂直于底板的长度方向,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限制第二支杆相对第一支杆转动的第一锁止装置,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各自的长度方向上均间隔固设有若干限位块,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各自的每两限位块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一臂托;臂托包括杆套、连接块和弧形托板,杆套通过连接块固连弧形托板,臂托通过杆套转动连接其所在支杆,同一支杆上的所有臂托转动轴线均重合、且平行其所在支杆的长度方向,所有弧形托板的长度方向均与底板的宽度方向垂直,任两弧形托板位于摆臂同一侧、且该两弧形托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时,该两弧形托板的凸面朝向一致;每一杆套与摆臂之间均设置有限制臂托相对摆臂转动的第二锁止装置,第二锁止装置锁止时,对应的弧形托板的宽度方向与底板的宽度方向平行、且凸面朝向底板;支撑杆一端与摆臂转动连接,该转动轴线与底板长度方向垂直,支撑杆另一端用于与
卡齿配合固定。
11.优选地,第一锁止装置包括螺母和螺纹柱,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连接的一端固设有圆盘,圆盘的中心线水平设置、且与第一支杆长度方向垂直,圆盘的其中一面设置有从圆心向外辐射的粗糙纹路、且该面固设螺纹柱,螺纹柱的中心线与圆盘的中心线重合;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连接的一端固设有圆柱环,圆柱环的中心线水平设置、且与第二支杆长度方向垂直,圆柱环的其中一面设置有从圆心向外辐射的粗糙纹路、且该面与圆盘有粗糙纹路的一面正对设置,螺纹柱穿设圆柱环,螺母螺纹套设在螺纹柱上,圆柱环设置在螺母和圆盘之间。
12.优选地,第二锁止装置包括盲孔和拉销,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各自杆身上位于每两限位块之间均开设有盲孔,臂托的杆套上设置有拉销,拉销的一端插入盲孔以限制臂托相对摆臂转动。
13.优选地,第二锁止装置锁止、且第一支杆的长度方向及第二支杆的长度方向均与底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时,所有弧形底板的凸面均与底板接触。
14.优选地,支撑杆与第一支杆背向立柱的一端转动连接。
15.优选地,弧形托板的凹面覆盖柔软保温材料。
16.优选地,还包括锻炼装置,锻炼装置包括连接杆和握力球,连接杆一端与第二支杆的自由端连接、另一端固连握力球,握力球位于最接近连接杆的弧形托板上方2

4cm处;进一步优选地,连接杆为高密度硅胶制作;进一步优选地,连接杆与第二支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
17.优选地,还包括若干盖板,每一臂托背向摆臂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一盖板,盖板盖合或打开弧形托板;盖板为保温材料制作。
18.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通过摆臂和支撑该调节臂托的位置,已对患者上肢进行支撑,使患者上肢的大臂和小臂均能够保持抬高的状态,通过调节支撑杆与卡齿的配合以及对第一锁紧装置的调节,可以调节患者上肢大臂和小臂不同的抬放角度,以满足不同病情的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臂托可以单独相对摆臂转动,将需要换药的上肢部位对应的臂托转离上肢,其余臂托保持不动,即可在不移动患者上肢位置的情况下为患者上肢进行换药,降低对患者上肢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本实用新型的锻炼装置还能够使患者在保持大臂和小臂均保持抬高状态不动的情况下,进行手部肌肉训练,降低患者手臂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造成肌肉萎缩的可能;本实用新型的盖板和弧形托板的配合,还能够辅助对患肢进行中药敷治,起到固定药包,减少药包移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第二种状态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第三种状态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第一支杆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第二支杆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臂托的示意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杆套和第一支杆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28.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第三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29.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第三种实施例第二种状态的示意图。
30.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第三种实施例第三种状态的示意图。
31.其中:1

底板,11

卡齿,12

立柱,2

摆臂,21

第一支杆,22

第二支杆,23

第一锁止装置,231

螺纹柱,24

第二锁止装置,241

盲孔,242

拉销,25

限位块,26

圆盘,27

圆柱环,3

臂托,31

杆套,32

连接块,33

弧形托板,34

盖板,4

支撑杆,5

锻炼装置,51

连接杆,52

握力球。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上肢抬高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摆臂2、若干臂托3和支撑杆4;底板1水平设置,底板1沿其长度方向上固设有一排卡齿11,底板1还固设有立柱12,摆臂2包括第一支杆21和第二支杆22,第一支杆21的一端与立柱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杆22的一端转动连接,该两转动连接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底板1,该两转动轴线还均垂直于底板1的长度方向,第一支杆21和第二支杆22的连接处设置有限制第二支杆22相对第一支杆21转动的第一锁止装置23,第二支杆2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支杆21和第二支杆22各自的长度方向上均间隔固设有若干限位块25,第一支杆21和第二支杆22各自的每两限位块25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一臂托3;臂托3包括杆套31、连接块32和弧形托板33,臂托3通过杆套31转动连接其所在支杆,同一支杆上的所有臂托3转动轴线均重合、且平行其所在支杆的长度方向,所有弧形托板33的长度方向均与底板1的宽度方向垂直,任两弧形托板33位于摆臂2同一侧、且该两弧形托板33的长度方向平行时,该两弧形托板33的凸面朝向一致;每一杆套31与摆臂2之间均设置有限制臂托3相对摆臂2转动的第二锁止装置24,第二锁止装置24锁止时,对应的弧形托板33的宽度方向与底板1的宽度方向平行、且凸面朝向底板1;支撑杆4一端与摆臂2转动连接,该转动轴线与底板1长度方向垂直,支撑杆4另一端用于与卡齿11配合固定。
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止装置23包括螺母和螺纹柱231,第一支杆21与第二支杆22
连接的一端固设有圆盘26,圆盘26的中心线水平设置、且与第一支杆21长度方向垂直,圆盘26的其中一面设置有从圆心向外辐射的粗糙纹路、且该面固设螺纹柱231,螺纹柱231的中心线与圆盘26的中心线重合;第二支杆22与第一支杆21连接的一端固设有圆柱环27,圆柱环27的中心线水平设置、且与第二支杆22长度方向垂直,圆柱环27的其中一面设置有从圆心向外辐射的粗糙纹路、且该面与圆盘26有粗糙纹路的一面正对设置,螺纹柱231穿设圆柱环27,螺母螺纹套设在螺纹柱231上,圆柱环27设置在螺母和圆盘26之间,螺母和螺纹柱231配合使圆盘26和圆柱环27贴合,以限制第二支杆22相对第一支杆21转动;第二锁止装置24包括盲孔241和拉销242,第一支杆21和第二支杆22各自杆身上位于每两限位块25之间均开设有盲孔241,臂托3的杆套31上设置有拉销242,拉销242的一端插入盲孔241以限制臂托3相对摆臂2转动。
35.使用本实施例抬高患者前臂时,通过调节第一锁止装置23,使第二支杆22相对第一支杆21处于指定的角度并固定,再通过调节支撑杆4与卡齿11的相对位置,以调节第一支杆21和第二支杆22至指定的高度并固定,再将本实施例放置在床上对应患者上肢所要抬高固定的位置,扶起患者上肢,将患者大臂放置在设置于第一支杆21的臂托3上,将患者小臂放置在设置于第二支杆22的臂托3上,即可使患者的患肢抬高,并保持在设定的角度上;患者上肢在重力作用下,对应部位贴合至弧形托板33凹面的底部,如无外力的刻意作用,不会造成患肢移位。
36.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过程中为患肢换药时,将与需要换药的上肢对应部位的臂托3的拉销242拉离对应的盲孔241,臂托3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对应的弧形托板33即可与患肢需要换药的部位分离,患肢在其他臂托3的支撑下,可以保持原有的抬高位置不变,换药完成后,转动与患肢分离的臂托3并使其恢复原位,其上的拉销242重新卡入对应的盲孔241,即可使该臂托3恢复支撑患肢的状态。
37.优选地,第二锁止装置24锁止、且第一支杆21的长度方向及第二支杆22的长度方向均与底板1的长度方向平行时,所有弧形底板1的凸面均与底板1接触,以使得当只需要抬高患肢小臂时,设置在第一支杆21上的弧形托板33与床面的距离尽可能小,减少大臂可能被弧形托板33硌痛的可能,也能够使得本实施例在收起存放时占用的空间更小。
38.优选地,支撑杆4与第一支杆21背向立柱12的一端转动连接,以减小摆臂2的力矩,增加本实施例的使用稳定性。
39.优选地,弧形托板33的凹面覆盖柔软保温材料,柔软材料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性,在对患肢进行热敷或冷敷时,保温材料还能提供一定的保温效果。
40.请参阅图8,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第二种较佳实例中,还包括锻炼装置5,锻炼装置5包括连接杆51和握力球52,连接杆51一端与第二支杆22的自由端连接、另一端固连握力球52,握力球52位于最接近连接杆51的弧形托板33上方2

4cm处。
41.在本实施例中,患者在上肢抬高时,大臂和小臂保持不动的状态下,可以通过患肢的手部抓握挤捏握力球52,以达到锻炼上肢肌肉的目的,降低患肢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导致患肢肌肉萎缩的可能。
42.优选地,连接杆51为高密度硅胶制作,使得连接杆51具有可靠的刚度,能够保持握力球52自然状态下处于弧形托板33上方2

4cm处的强度,又具有足够的柔韧性,当握力球52被抓握挤捏产生位移使时不发生断裂。
43.优选地,连接杆51与第二支杆22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在将患者上肢放置于本实施例上的过程中,先通过连接杆51将握力球52转向一旁,减少握力球52对上肢放置过程的影响,在需要使用握力球52时再将握力球52转至对应手掌的手心处。
44.请参阅图9至图11,还包括若干盖板34,每一臂托3背向摆臂2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一盖板34,盖板34盖合或打开弧形托板33。
45.在本实施例中,当患者睡觉时,将盖板34盖合弧形托板33,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睡着后因不自觉晃动患肢而造成患肢脱离本实施例的可能;对于一些需要在患肢上敷设中药药包的情况,盖板34和弧形托板33的配合,还能起到固定中药药包、减少药包移位的作用。
46.优选地,盖板34为保温材料制作,以使对于一些进行热敷或冷敷的情况,盖板34和臂托3的配合能够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热敷或冷敷的治疗效果。
47.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