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及一体化移动消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7288发布日期:2021-06-01 23:38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及一体化移动消毒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及一体化移动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新冠病毒因其高传染致病性、传染隐蔽性、及难以灭活性成为了人类生存的一个全新挑战,现有的杀菌灭毒技术与消毒标准规范等已无法有效地应对新冠病毒的挑战。吉林大学研究测试显示,经过依照目前国家标准和操作规范的紫外消毒和酒精消毒处理后,医院新冠病人的病房中仍有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新冠病毒残留。

紫外线消毒是通过破坏病毒细菌表面的rna和dna结构,在光波强度满足的情况下能消杀空气中和物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但紫外线照射不到之处和光波强度不足之处就无法实现消杀目的,另外紫外线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只能在无人状态下施用。

臭氧是强氧化剂,在空气中浓度达到一定标准后能破坏细菌病毒表层的rna和dna结构,从而实现对空气和物体表面细菌病毒的消杀目的,且臭氧是通过空气传播,不受遮挡和小幅度距离变化影响。但臭氧刺激人体呼吸道且有异味,只能在无人状态下施用。

当前国家规范的紫外消毒时长为30-60分钟,臭氧消毒时长为空气消毒30分钟、物体表面消毒120分钟。过长的消毒耗时在应用中使得消毒工作效率低下、工作量巨大,动辄需要腾出整层或整栋楼的病房无疑会使消毒工作量及操作难度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及一体化移动消毒设备。本申请集成紫外线杀菌灭毒、臭氧杀菌灭毒和化学过滤网杀菌灭毒技术于一体。

化学滤网是采用对病毒和细菌具有杀灭作用、而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无机物与空气过滤网相结合的一种化学消毒滤网。其具有空气过滤粉尘作用与消杀病毒细菌作用,而化学滤网消毒只能针对通过滤网的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消杀,对物体表面的病毒起不到消杀作用。另,其对人体和环境无污染无伤害,可以在有人状态下施用。

以上紫外线杀菌灭毒、臭氧杀菌灭毒和化学过滤网杀菌灭毒三种技术集成应用,可克服其他消毒手段的局限性,达到相较于单一消毒手段更加彻底的消杀结果。同时,其应用范围及应用灵活度大幅提高。既能满足专业医疗的消杀需求,也能满足其他接触密集的有限空间的消杀需求;既能在无人状态下实现彻底消杀,也能在有人状态下保持病毒细菌的持续减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连接的风机(31)、化学过滤网32、紫外线消毒仓33和过滤器34;其中,风机31用于吸入底部的空气并将其依次经过滤器34的除尘净化、紫外线消毒仓33的一级杀菌灭毒和化学过滤网32的杀菌消毒处理后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31与化学过滤网32之间设有排气口,所述过滤器34下方设有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31为可变风量风机。

一种一体化移动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移动载体,该可移动载体上设置有紫外消杀设备1、臭氧消杀设备2和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3;所述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3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连接的风机31、化学过滤网32、紫外线消毒仓33和过滤器34;其中,风机31用于吸入底部的空气并将其依次经过滤器34的除尘净化、紫外线消毒仓33的一级杀菌灭毒和化学过滤网32的杀菌消毒处理后排出。

进一步的,紫外消杀设备1包括两个可伸缩旋转支架22,每一可伸缩旋转支架22上连接一紫外灯管21;两所述可伸缩旋转支架22用于在水平和垂直维度交错定位所连接的紫外灯管21。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灯管21为150w的254nm波长紫外灯管。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31为可变风量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新冠病毒生命力顽强,现已证实依照传统消毒标准而采用的消杀手段不足以灭活新冠。上述吉林大学试验可证明按传统标准进行的医疗消杀无效,法国也已证实传统62℃高温消毒无法灭活新冠。而面对这一全新的高难灭活病毒,本申请在上述多种手段同时施用的基础上,采用较传统标准更高的杀毒强度,可达到杀灭新冠病毒的目的。鉴于迄今的基础科学研究没有任何杀灭新冠病毒的科研数据可供参考,本申请能够成倍提高所用消杀技术的强度。针对紫外消毒,相较于国家消毒标准规定的1.5w/m2,本技术产品提升至10-15w/m2。针对臭氧消毒,相较于国家消毒标准规定的病房手术室1小时需达到5.5-15mg/m3的臭氧浓度标准,本技术产品以6.6分钟即可达到5.5mg/m3的浓度。在缺乏科学数据的今天,先实现消杀目的,再随未来科学研究的深入调整和降低消杀强度。

因本技术产品的满负荷消杀强度的施用要求为无人状态,所以可规避高强度紫外线和高浓度臭氧对人体的伤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消杀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紫外消杀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是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结构示意图;

其中,1-紫外消杀设备,2-臭氧消杀设备,3-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21-紫外灯管,22-可伸缩旋转支架;31-风机,32-化学过滤网,33-紫外线消毒仓,34-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技术提供一种针对中小型有限空间内空气与物体表面彻底杀菌灭毒的解决方案。本处所指中小型有限空间多指面积小于100m2、容积小于400m3的空间,如建筑空间或车厢舱体空间。本技术在中小型有限空间的应用主要解决人员密集接触所产生的细菌病毒易感染问题,或因空间内病毒细菌密度高从而造成人员易感染的问题。应用本技术,可实现对无人状态空间中的空气及物体进行彻底的表面细菌病毒消杀,亦可通过循环空气过程,实现对有人状态空间中流经本技术产品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实现空间内病毒和细菌的减量,从而降低疾病感染率。

紫外消毒灯与臭氧消毒机都颇为常见,但将此二种技术集于一体的消毒设备形式本身是一种创新。这两种技术单独施用均具有一定局限性,上述紫外消毒的效果受遮挡物和距离限制,臭氧消毒受气流影响导致的浓度不均会影响消毒效果。而两技术同时施用,能够相互弥补,从而加强消毒效果。而在此基础上,再增加空气循环化学滤网消毒,可使消杀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种消杀技术在大幅提高紫外和臭氧消杀强度后同时施用,在当前的消杀技术中,可达到对空气及物体表面最趋近彻底的消毒杀菌结果,是消杀能力的巨大提升,能在面对强大如新冠的病毒时为人类创造有限的室内相对安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消杀车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紫外消杀设备1,臭氧消杀设备2,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3;当此三种消杀技术同时施用时,能极大缩短消毒灭菌时长,为实际应用带来极大便利以及效率的大幅提升。本技术产品的消杀目标为,在10分钟内对20-30m2的高感染性病房进行彻底的消杀。

本产品可在满负荷状态下同时施用三种消杀方式,亦可根据环境及需求任选两种方式组合施用,亦能开启单一消毒模式。

1)紫外消杀设备的结构设计

当前民用紫外灯产品一经安置多为单管一个照射位置应用,医疗紫外灯产品为双管单一伸缩杆可旋转可俯仰调节应用。这两种应用方式都无法规避紫外灯管的先天局限性——灯管轴线两端方向的发光微弱,不能起到杀菌灭毒作用。因此,该类产品仅仅是一个局部杀菌灭毒设备,不能称其为一个空间杀菌灭毒设备。

而本申请的紫外消杀设备1采用两个可伸缩、可旋转、可俯仰的支架22,可以将两只灯管21在水平和垂直维度分别交错定位,两灯管相互弥补发光弱区,实现空间内的彻底消杀,如图2所示。

另外,民用紫外灯多采用单只15-30w灯管,医疗紫外灯多采用两只30w灯管。而本申请的紫外消杀设备采用2只150w标准254nm波长紫外灯管,其极大程度提高了杀菌灭毒强度。254nm波长紫外线是杀菌灭毒的最佳波长。

2)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

本申请的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3采用的化学滤网杀菌灭毒部分为多次消杀结构,如图3所示。风机31置于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的顶部,其下依次为化学过滤网32、紫外线消毒仓33和过滤器34。风机31启动后在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的结构内形成负压,吸入室内空气,经过滤后通过顶部风机吹出,形成室内空气循环。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杀设备选用风量为972m3/h的风机,10分钟能够在60m3的空间内形成接近3次的空气循环量。

空间内空气从底部进入产品风道,先经过高效过滤器34滤除空气中直径大于pm2.5的粉尘,实现空气除尘净化,因病毒细菌附着在颗粒物上,拦截粉尘即为病毒和细菌的减量。这一级空气除尘净化的进一步作用为,保持了后续装置的清洁,延长了装置的寿命及减少后续维护量。

但单纯的空气过滤细菌病毒减量仅为过滤器初用阶段,随使用时间延长,阻隔于过滤器的细菌病毒会在过滤器上滋生复制,过滤器反而成为污染源。

本申请杜绝了这一弊端,在高效过滤器34与化学过滤网32之间的夹层空间中,安置一6w的254nm波长紫外灯管对通过高效过滤器34的空气进行一级杀菌灭毒。紫外灯管的另一作用为,激发化学滤网32上化学物质的活性,增强其杀菌灭毒能力。

空气经化学过滤网的杀菌灭毒,以及去除残留pm2.5颗粒物,使经风机吹出的空气不含病毒细菌及直径大于pm2.5的颗粒物。

风机31为可变风量风机,能在满负荷时大风量循环,也能实现静音状态下以较低风量的化学滤网过滤室内病毒细菌。

本产品建立起创新的彻底消杀、快速消杀、灵活组合的功能特征后,除医疗相关必须消毒的场所外,很多因新冠病毒而困扰社会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会议室、办公楼、学校教室、公共服务营业厅、地铁飞机高铁等,均可在应用之前进行短时间高效消杀。采取循环空气化学过滤消毒方式,可对因人员聚集而产生的各种细菌病毒进行消杀减量,提供一个无菌无毒的卫生环境。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