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手术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0542发布日期:2021-02-03 16:3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手术推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临床手术推车。


背景技术:

[0002]
为使手术后的病人从手术台上搬运到病床上,或者从病床上搬运到其他地方去,需要首先将病人从手术台上或病床上搬运到手术推车上,然后运送病人,到达目的地后再将病人从手术推车上搬下。目前,针对重症病人,在运送过程中要非常小心,尽量减少病人的活动,否则容易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0003]
传统的担架在将病人由担架放置到床上的过程中,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将病人抬起才能够完成,操作麻烦、费时费力,而且非常不利于病人的生命安全,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0004]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出现了一种手术推车,该手术推车可以整体推进至病床或手术台,使手术推车的床板和底架分别位于病床或手术台之间,并且床板可以在导轨中向两侧分离成两个独立的半床体,患者可以在两个半床体分离时从两者之间的开口中转移的病床或手术台上,转移过程中仅需要保持患者不动,只分离两个半床体即可,这样就避免了病人在转移过程中大幅度活动造成病情加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但是这种手术推车为了保证可以顺利推进至病床或手术台,底架与床板只有一侧具有支撑架,在使用中由于受力不均,使整体的牢固性降低,减少使用寿命,增加成本,并且在推动的过程中容易晃动,增加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临床手术推车,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有效减轻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痛苦。
[0006]
一种临床手术推车,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底架、下底架,上底架上固定有床板,床板由硬垫板和软垫组成,软垫上并排均布多个沿纵向延伸的凹槽,下底架与上底架通过个车架支柱焊接在一起,4个车架支柱位于下底架、上底架的4个边角处,4个车架支柱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震滚轮;下底架由两个横梁及多个纵梁拼焊而成,外侧两个纵梁中部还分别固定有一升降电动缸,两个升降电动缸的缸筒内侧与上底架相焊接,两个升降电动缸的伸出杆顶部设有用于搬移病人的装卸机构;
[0007]
所述装卸机构包括与床板尺寸相同的托架、沿纵向设置于两个伸出杆顶端的两个平移导杆一,两个平移导杆一为开口相对设置的两根槽钢,每个平移导杆一内滑动连接有可通过平移电动缸水平伸缩的平移导杆二,每个平移电动缸缸底固定在对应平移导杆一一侧,平移电动缸伸出杆顶端与对应的平移导杆二一侧连接固定,两个平移导杆二为开口相对设置的两根槽钢,两个平移导杆二内侧壁设有沿纵向延伸的滑轨一;托架在宽度方向上均分为两个对称的半托架,每个半托架包括u型的外框架、以及沿纵向并排排布的叉托,且相邻两叉托之间的间距与凹槽之间的间距相同,叉托宽度小于凹槽宽度,每个半托架左右
两端的外框架外部均固定有与滑轨一匹配的滑块一,每个半托架两端与两个平移导杆二滑动连接,每个半托架左右两端的外框架、滑块一与滑轨一相对位置上设有对应的销孔,该销孔内装有定位销。
[0008]
所述4个车架支柱与两个平移导杆一之间还设有升降杆,升降杆顶端与平移导杆一焊接固定,下端套接在车架支柱内。
[0009]
所述床板一端部还悬挂有用于置放病例的置物篮。
[0010]
所述床板一侧部还设有多个与手术台上或病床侧部定位孔对应的定位钩,定位钩上端部与床板铰接。
[0011]
所述平移导杆一内的下侧面上设有滑轨二,平移导杆二下侧面设有与滑轨二匹配的滑块二。
[0012]
所述防震滚轮包括滚轮、轴承座和支撑柱,滚轮通过轴与轴承座连接,支撑柱下端部与轴承座,滚轮由推力轴承和包裹在推力轴承外部的柔性胶圈构成,轴穿过推力轴承的中心孔与滚轮外侧的轴承座连接;支撑柱由套筒和套接杆组成,套筒与轴承座固定连接,其顶部开口,内部为圆柱形空腔体,空腔体内设有避震弹簧,避震弹簧的顶部设置有压板,压板的顶面设置有与套接杆端面配合的凹口,压板正上方设置有转向块,转向块的中间设置有与套接杆侧面滑动摩擦的孔,外侧设置有与套筒空腔体内壁相互连接的转向轴承。
[0013]
所述套筒的开口部位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的中心设置有用于穿插套接杆的通孔。
[0014]
还包括供电电箱,供电电箱与升降电动缸、平移电动缸电连接,床板一侧还设有升降电动缸、平移电动缸的启停按钮,启停按钮串接在升降电动缸、平移电动缸供电回路中。
[0015]
两个横梁中部还焊接有两个中部纵梁,所述供电电箱设置与两个中部纵梁上。
[0016]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四个角上均设置支柱使手术推车的整体牢固性,进一步增加手术推车的使用寿命,有效减轻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痛苦;使手术推车不用推进至病床或手术台,也可将病人轻松的转移至病床或手术台上;采用电动缸可以轻松托架和病人一起水平推进至病床或手术台上,再抽出托架,可轻松的将病人转移到病床或手术台上,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底部采用防震轮,不会产生震动,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震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上底架,2、横梁,3、纵梁,4、升降电动缸,5、伸出杆,6、车架支柱,7、床板,8、凹槽,9、托架,10、平移导杆一,11、平移电动缸,12、平移导杆二,13、定位销,14、防震滚轮,15、定位钩,16、置物篮,17、供电电箱, 140、转向块,141、轴,142、推力轴承,143、柔性胶圈,144、轴承座,145、套筒,146、避震弹簧,147、压板,148、转向轴承,149、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此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0021]
图1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底架1、下底架,下底架与上底架1通过4个车架支柱6焊
接在一起,4个车架支柱6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震滚轮14,底部采用防震轮,不会产生震动,保持稳定,有效减轻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痛苦;上底架1上固定有床板7,床板7由硬垫板和软垫组成,软垫上并排均布多个沿纵向延伸的凹槽8;下底架由两个横梁2及4根纵梁3拼焊而成,外侧两个纵梁中部还分别固定有一升降电动缸4,两个升降电动缸4的伸出杆5顶部设有用于搬移病人的装卸机构,采用电动缸相较于液压系统可以有效的节省空间以及总量,使整体结构更加发简单;装卸机构包括托架9、两个平移导杆一10,托架9在宽度方向上均分为两个对称的半托架,每个半托架包括u型的外框架、以及沿纵向并排排布的叉托,且相邻两叉托之间的间距与凹槽8之间的间距相同,叉托宽度小于凹槽8宽度,在正常运送过程中,使叉托收在凹槽8内,病人在运送过程中与软垫接触,增加整体舒适性;两个平移导杆一10分别沿纵向设在两个伸出杆5顶端,两个平移导杆一10为开口相对设置的两根槽钢,平移导杆一10内的下侧面上设有滑轨二,平移导杆二12下侧面设有与滑轨二匹配的滑块二,平每个移导杆二12可通过一个平移电动缸11在平移导杆一10内水平滑动,采用电动缸可以轻松托架和病人一起水平推进至病床或手术台上,再抽出托架,可轻松的将病人转移到病床或手术台上,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两个平移导杆二12为开口相对设置的两根槽钢,两个平移导杆二12内侧壁设有沿纵向延伸的滑轨一;每个半托架左右两端的外框架外部均固定有与滑轨一匹配的滑块一,每个半托架两端与两个平移导杆二12滑动连接,每个半托架左右两端的外框架、滑块一与滑轨一相对位置上设有对应的销孔,该销孔内装有定位销13,正常使用时,通过定位销13将两个半托架与平移导杆二12定位固定,可防止其脱轨,平移导杆二12长度大于托架9宽度;
[0022]
进一步4个车架支柱6与两个平移导杆一10之间还设有升降杆,升降杆顶端与平移导杆一10焊接固定,下端套接在车架支柱6内;床板7一端部还悬挂有置物篮16,用于置放病例;床板7一侧部还设有多个定位钩15,用于与病床或手术台连接固定,有效防止转移过程中,推车走位,定位钩15上端部与床板7铰接;
[0023]
还包括供电电箱17,供电电箱17与升降电动缸4、平移电动缸11电连接,床板7一侧还设有升降电动缸4、平移电动缸11的启停按钮,启停按钮串接在升降电动缸4、平移电动缸11供电回路中;两个横梁2中部还焊接有两个中部纵梁,所述供电电箱17设置与两个中部纵梁上。
[0024]
图2中,防震滚轮14包括滚轮、轴承座144和支撑柱,滚轮通过轴141与轴承座144连接,支撑柱下端部与轴承座144,滚轮由推力轴承142和包裹在推力轴承142外部的柔性胶圈143构成,轴141穿过推力轴承142的中心孔与滚轮外侧的轴承座144连接;支撑柱由套筒145和套接杆组成,套筒145与轴承座144固定连接,其顶部开口,内部为圆柱形空腔体,空腔体内设有避震弹簧146,避震弹簧146的顶部设置有压板147,压板147的顶面设置有与套接杆端面配合的凹口,压板147正上方设置有转向块140,转向块140的中间设置有与套接杆侧面滑动摩擦的孔,外侧设置有与套筒145空腔体内壁相互连接的转向轴承148;套筒145的开口部位设置有密封盖149,密封盖149的中心设置有用于穿插套接杆的通孔;避震弹簧是竖向安置的,因此对滚轮部位产生的震动能够很好的散开,使手术推车上的病者不会产生震动,保持稳定。
[0025]
在需要将病人从手术推车搬移到手术台上或病床上时,首先操纵启动按钮,升降电动缸4上升,使托架高度略高于手术台或病床高度,然后手术推车推至手术台上或病床侧
部并与手术台上或病床侧部对齐,然后将定位钩15钩在手术台上或病床侧部的定位孔内,将手术推车与手术台上或病床侧部固定住,启动平移电动缸11,平移至手术台或病床正上方,然后取下固定在滑块一与滑轨一销孔内的定位销13,推动两个半托架,使病人从两个半托架之间的开口落在手术台上或病床上,然后再次让升降电动缸4上升,使托架高于病人,再将两个半托架复位并通过定位销13固定,最后通过平移电动缸11、升降电动缸4收回托架,此时即完成了对病人的搬移过程,需将病人从手术台上或病床上搬到手术推车时,这一过程和装搬过程相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