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06328发布日期:2021-04-16 13:0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


背景技术:

2.糖尿病是内分泌疾病的一种,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患者不可或缺的药品。胰岛素注射一般选择在大腿前外侧、腹壁、手臂外上侧和臀部上侧1/4处,这些部位下都有一层皮下脂肪组织,便于吸收胰岛素。腹部是最常选择的注射部位,应在以肚脐眼为中心向外约5厘米左右的区域按一定顺序进行轮替注射。
3.医院内分泌科的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自己打胰岛素,因不熟悉操作规范,常导致体内血糖控制不稳定以及并发症发生。例如,在同一部位注射过于频繁,可能导致皮下脂肪增生或局部硬结;另外,有些患者注射部位轮换完全没有规律,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即使在医院住院期间,由于护理工作交班方式的局限,每班负责胰岛素注射的医护人员可能并不知道上一班的注射点,也可能导致注射部位不够科学。
4.另外,注射针头的选择需在粗细、长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针头进行注射。但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患者家里,因各种原因常导致某段时期只有某种长度的注射针头可用。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定位垫,根据针头长度不同,注射时还需注意进针角度,例如使用较短针头时(如4毫米以内),大部分患者不需要捏起皮肤,大致垂直皮肤进针即可,而使用较长针头时(如大于6毫米),一般需要捏皮并斜向进针,以降低肌肉注射的风险。这导致胰岛素注射定位垫使用上的不便,同时,固定不方便,轮换点结构单一,也影响了医患人员使用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注射轮换且适用于多种情况的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包括定位垫、辅助粘贴部、环形粘贴部和环状垫块;定位垫沿其中心线呈左右对称结构,定位垫包括位于中部的肚脐定位孔、位于顶部的左右凸耳、环绕于肚脐定位孔的禁扎区和位于禁扎区外侧的注射区,肚脐定位孔位于定位垫的中心线上,左右凸耳之间形成指向所述中心线的夹角,禁扎区和注射区分别沿所述中心线呈左右对称;辅助粘贴部设置于定位垫的下表面且分别对应于左右凸耳;环状粘贴部设置于定位垫的下表面且对应于禁扎区与注射区的交界处;注射区内具有多个注射孔,多个注射孔贯穿于定位垫,每个注射孔间隔地环绕肚脐定位孔排列,每个注射孔的上边缘平齐于定位垫的上表面;环状垫块可分离地连接设置于多个注射孔的其中之一上,且环状垫块的内孔连通于对应连接的注射孔,环状垫块的上边缘高于定位垫的上表面。
7.较佳地,定位垫包括沿其中心线呈左右对称的第一定位垫和第二定位垫,禁扎区和注射区的左半部位于第一定位垫,禁扎区和注射区的右半部位于第二定位垫;多个注射孔包括设置于第一定位垫内的多个第一注射孔和设置于第二定位垫内的多个第二注射孔。
8.进一步地,多个第一注射孔和多个第二注射孔关于定位垫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多个第一注射孔和多个第二注射孔的数量分别为不少于7个。
9.进一步地,环状垫块粘贴设置于多个第一注射孔的其中之一上;和/或,环状垫块粘贴设置于多个第二注射孔的其中之一上。
10.较佳地,多个注射孔包括相对靠近肚脐定位孔的内侧注射孔和相对远离肚脐定位孔的外侧注射孔,每个内侧注射孔与肚脐定位孔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距离,每个外侧注射孔与肚脐定位孔之间具有第二间隔距离。
11.进一步地,第一间隔距离大于6厘米且小于第二间隔距离。
12.较佳地,环状垫块包括具有第一高度的第一垫块和具有第二高度的第二垫块,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可选择地设置于多个注射孔上。
13.较佳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还包括设置于禁扎区内的左右区分标识,左右区分标识跨设于定位垫的中心线两侧且相对所述中心线对称。
14.较佳地,定位垫的厚度不大于1毫米,环状垫块的厚度范围为2至5毫米。
15.较佳地,环状垫块的下边缘粘贴固定于定位垫的上表面。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通过特定位置粘贴固定设计和注射孔轮换位排列设计,可提示患者注意分散注射点,科学选择注射位;通过分离式的环状垫块设计,可在使用不同长度的针头时仍能灵活选用不同的注射孔,极大地便利了胰岛素注射操作,且不降低注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沿a

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环状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22.请结合参见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沿a

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环状垫块的结构示意图。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100包括定位垫10、辅助粘贴部20、环形粘贴部30和环状垫块6。优选地,定位垫10为柔性材质,如纸片或塑胶薄片等。定位垫10的厚度一般不大于1毫米,优选为0.1至0.5毫米,其厚度相对于注射针头的长度往往可忽略不计。
23.定位垫10沿其中心线11呈左右对称结构,定位垫10包括位于中部的肚脐定位孔1、位于顶部的左右凸耳4、环绕于肚脐定位孔1的禁扎区2和位于禁扎区2外侧的注射区3,肚脐定位孔1位于定位垫10的中心线11上,左右凸耳4之间形成指向中心线11的夹角41,禁扎区2和注射区3分别沿中心线11呈左右对称。肚脐定位孔1用以对应人体肚脐,中心线11用以对齐人体中线,定位夹角41的开口朝上,用以辅助使用者观察定位及摆正定位垫10的位置。通过肚脐定位孔1、中心线11和定位夹角41可保证定位垫10每次快速地定位于腹部的同一位
置。
24.辅助粘贴部20设置于定位垫10的下表面101且分别对应于左右凸耳4,如图1中虚线圆形所示。辅助粘贴部20可为圆形胶层,优选地使用医用自粘性硅胶材质,使其可满足临时固定的需要,又不至于撕掉时过度粘连皮肤。
25.环状粘贴部30设置于定位垫10的下表面101且对应于禁扎区2与注射区3的交界处,如图1中虚线环形所示。环状粘贴部30除了用以辅助固定定位垫10之外,还起到了提示使用者注意注射区3的边界范围,以防在太靠近肚脐位置(如禁扎区2内)注射而加大风险。同时,环状的粘贴窄带设计更易操作固定,既可满足定位垫10临时固定的需要,又不至于撕掉时过度粘连皮肤,还减少了发生皮肤过敏的概率。
26.注射区3内具有多个注射孔5,多个注射孔5贯穿定位垫10,每个注射孔5间隔地环绕肚脐定位孔1排列,每个注射孔5的上边缘平齐于定位垫10的上表面102。如图2所示,上表面102即为下表面101相对的一面,下表面101为所述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在使用时靠近人体皮肤的一面。优选地,相邻的注射孔5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1.5厘米。通过注射孔5的排列分布,定位垫10可在注射区3所在平面的平行方向上实现注射位置的指示参考。
27.环状垫块6可分离地连接设置于多个注射孔5的其中之一(如图2所示的注射孔7)上,且环状垫块6的内孔61连通于对应连接的注射孔7,环状垫块6的上边缘高于定位垫10的上表面102。需要说明的是,环状垫块6的安装位置并不以图1所示为限,其可以连接设置于任一个或多个注射孔5上。优选地,环状垫块6为硬质材料,其厚度范围为2至5毫米。环状垫块6的下边缘可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定位垫10的上表面102,如此便于安装和去除环状垫块6。环状垫块6可在注射区3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上阻隔进针,从而控制注射针头插入皮肤的深度。
28.在一实施例中,定位垫10包括沿其中心线11呈左右对称的第一定位垫8和第二定位垫9,禁扎区2和注射区3的左半部位于第一定位垫8,禁扎区2和注射区3的右半部位于第二定位垫9;多个注射孔5包括设置于第一定位垫8内的多个第一注射孔51和设置于第二定位垫9内的多个第二注射孔52。
29.优选地,多个第一注射孔51和多个第二注射孔52关于定位垫10的中心线11对称分布,此种注射孔的排列方式较符合胰岛素注射的轮换规范,且便于注射孔的加工制造。多个第一注射孔51和多个第二注射孔52的数量分别为不少于7个。
30.环状垫块6可粘贴设置于多个第一注射孔51的其中之一上。和/或,环状垫块6也可粘贴设置于多个第二注射孔52的其中之一上。
31.请继续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在该实施例中,多个注射孔5包括相对靠近肚脐定位孔1的内侧注射孔53和相对远离肚脐定位孔1的外侧注射孔54,每个内侧注射孔53与肚脐定位孔1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距离,每个外侧注射孔54与肚脐定位孔1之间具有第二间隔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大于6厘米且小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内侧注射孔53左右两边各有7个,外侧注射孔54左右两边各有7个;自上而下,每一环列注射孔可满足一周七天的轮替需求,且从上到下的次序与每星期对应而不易混乱;定位垫10上总计28个注射孔,大致可满足一个月四周的轮替需求。此种注射孔的排列方式更符合胰岛素注射的轮换规范。
32.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环状垫块6可具有多个。优选地,环状垫块6包括具有第一高度的第一垫块和具有第二高度的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可选择地设置于多个注射孔5上。通过配备具有一定高度的环状垫块6,可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如使用不同长度的针头、皮下脂肪厚度不同等,灵活加设不同高度的环状垫块,以省略传统注射时常用的捏皮、斜向注射等操作。环状垫块6的高度选择,可根据新使用的长针头长度和正常使用的短针头长度之差。举例来说,当正常使用长度为3毫米的较短针头时,采用未加设环状垫块的注射孔,此时患者不需要捏起皮肤,大致垂直皮肤进针即可;当改用长度为6毫米的较长针头时,此时为了不需要捏皮、斜向进针,可在原注射孔上加设具有第一高度的环状垫块,选择的环状垫块的第一高度优选为3毫米;同理,当改用长度为7毫米的较长针头时,可在原注射孔上加设具有第二高度的环状垫块,选择的环状垫块的第二高度优选为4毫米。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环状垫块也可包括多个具有相同高度的垫块,单独或叠加使用,叠加使用时垫块的内孔相通。
33.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还可包括设置于禁扎区2内的左右区分标识40,左右区分标识40跨设于定位垫10的中心线11两侧且相对中心线11对称。左右区分标识40可用以注明提醒信息,如第一周使用左半边注射区、第二周使用右半边注射区等;另外,左右区分标识40也可用于在将定位垫10设置于腹部时,辅助使用者确认位置是否摆正。
34.本实用新型的胰岛素注射辅助用具,通过特定位置粘贴固定设计和注射孔轮换位排列设计,可提示患者注意分散注射点,科学选择注射位;通过分离式的环状垫块设计,可在使用不同长度的针头时仍能灵活选用不同的注射孔,极大地便利了胰岛素注射操作,且不降低注射的安全性。
35.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