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防喷溅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3947发布日期:2021-05-14 13:3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防喷溅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喷溅罩,尤其是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防喷溅罩,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将细长的支气管镜经口或鼻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肺泡灌洗、深部吸痰,已成为重症肺炎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3.医护人员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检查过程中,由于患者气道内及口腔内痰液等气溶胶物质飞溅,容易造成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医护操作者戴帽子、口罩、面屏、防护服等防止痰液飞溅而感染,但这种准备工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痰液飞溅对周围其他未防护人员而言也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防喷溅罩,能够防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的痰液飞溅。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防喷溅罩,包括连接通道、检查者操作手套、助手操作手套和防护罩,防护罩的上端设有连接通道,检查者操作手套和助手操作手套对称设置在防护罩内侧,防护罩包括管状的防护罩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防护罩本体上下两端的防护上盖和防护底盖,防护罩本体包括塑料内膜、可伸缩加强筋和塑料外膜,塑料内膜和塑料外膜分别设置在可伸缩加强筋的内外两侧,防护上盖中间设有圆形连接孔,防护底盖为两块半圆形盖体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设有底端粘接带。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连接通道为可伸缩的管状结构,连接通道一端连接在防护上盖中部,另一端设有防护帽。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连接通道包括可调节加强筋和设置在可调节加强筋内外两侧的内外两层塑料薄膜。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防护帽为一端带有帽盖的桶状结构,帽盖的中间设有十字开口。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防护罩本体两侧设有与检查者操作手套和助手操作手套相匹配的连接孔。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塑料内膜、塑料外膜、防护上盖和防护底盖均为透明塑料膜。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3.本实用新型防护罩底端的防护底盖通过底端粘接带将防护罩本体固定于床单以及患者的头部和颈部,保证患者的嘴和鼻腔位于防护罩本体内,防护罩的上端设置有连接
通道,纤维支气管镜通过连接通道进入防护罩本体,进而检查者通过检查者操作手套调整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气道内深度,助手通过助手操作手套协助固定气管插管位置,这样当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过程中,患者的嘴和鼻腔位于防护罩本体内,其痰液等飞溅物都会由于防护罩本体的防护而飞溅到防护罩本体的内壁上,不会喷溅到周围的医护以及其他人员身上。
14.防护罩本体包括可伸缩加强筋而连接通道也包括可调节加强筋,防护罩本体可通过可伸缩加强筋的伸缩而伸缩,而连接通道也可通过可调节加强筋的伸缩而伸缩,整个防喷溅罩不使用时可以直接伸缩折叠,放置于病床前的收纳柜中,使用时,将防滑罩本体和连接通道拉伸即可,方便收纳。
15.塑料内膜、塑料外膜、防护上盖和防护底盖均为透明塑料膜,一方面便于检查者和助手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的位置,并便于将其插入患者口腔并固定,另一方面透明塑料膜取材方便,使用完毕整个防喷溅罩直接当医疗垃圾扔掉即可。
16.连接管道的上端设有防护帽,防护帽为一端带有帽盖的桶状结构,帽盖的中间设有十字开口,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十字开口穿入连接管道内,十字开口的设置一方面对纤维支气管镜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另一方面十字开口周围的帽盖还能起到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罩剖视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帽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连接通道,11、防护帽,2、检查者操作手套,3、助手操作手套,4、防护罩,41、防护上盖,42、塑料内膜,43、可伸缩加强筋,44、塑料外模,45、防护底盖,5、纤维支气管镜。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4.本实用新型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防喷溅罩,如图1至图5,包括连接通道1、检查者操作手套2、助手操作手套3和防护罩4,防护罩4的上端设有连接通道1,防护罩4包括管状的防护罩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防护罩本体上下两端的防护上盖41和防护底盖45,防护罩本体包括塑料内膜42、可伸缩加强筋43和塑料外膜44,塑料内膜42和塑料外膜44分别设置在可伸缩加强筋43的内外两侧,可伸缩加强筋43为螺旋状,防护罩本体可通过可伸缩加强筋43的伸缩而伸缩,防护上盖41中间设有圆形连接孔,防护底盖45为两块半圆形盖体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设有底端粘接带。
25.检查者操作手套2和助手操作手套3对称设置在防护罩内侧,防护罩本体两侧设有与检查者操作手套2和助手操作手套3相匹配的连接孔,检查者操作手套2和助手操作手套3为现在普遍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塑料手套或pvc手套,只需将检查者操作手套2和助手操作手套3开口端分别粘接在防护罩本体两侧连接孔四周的塑料外膜44上,检查者操作手套2和助
手操作手套3带有手指的内端置于防护罩4中空的内侧。同时,为便于检查者和助手观察支气管镜的位置, 塑料内膜42、塑料外膜44、防护上盖41和防护底盖45均为透明塑料膜。
26.连接通道1为可伸缩的管状结构,连接通道1一端连接在防护上盖41中部,另一端设有防护帽11,连接通道1包括可调节加强筋和设置在可调节加强筋内外两侧的内外两层塑料薄膜,可调节加强筋为螺旋状,连接通道1通过可调节加强筋的伸缩而伸缩,防护帽11为一端带有帽盖的桶状结构,帽盖的中间设有十字开口,防护帽11的材质为pvc塑料。
27.本实用新型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防喷溅罩使用时,首先将防护罩本体和连接通道1拉伸至一定长度,防护底盖45两块半圆形盖体另一端通过底端粘接带固定于床单及患者头部或颈部位置,保证患者的嘴和鼻腔位于防护罩本体内,纤维支气管镜5通过连接通道1插入防护罩本体内,然后插入已插到患者气道里的气管插管内,检查者利用检查者操作手套2调整纤维支气管镜5进入患者气道内深度,助手通过助手操作手套3协助固定气管插管位置,这样当纤维支气管镜5检查的过程中,患者的嘴和鼻腔位于防护罩本体内,其痰液等飞溅物都会由于防护罩本体的防护而飞溅到防护罩本体的内壁上,不会喷溅到周围的医护以及其他人员身上,待检查完毕,整个防喷溅罩直接当医疗垃圾扔掉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