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纠正婴幼儿膝过伸多功能站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3088发布日期:2021-05-07 19:5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纠正婴幼儿膝过伸多功能站立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纠正婴幼儿膝过伸多功能站立架。



背景技术:

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一般是指0-3岁的幼小儿童,在这个时期,对婴幼儿的爬行、站立、行走的训练尤为重要。儿童站立架是辅助儿童站立的装置,能将不能站立或站立不稳的婴幼儿固定在站立位,但对于肌张力低下或膝过伸儿童在站立过程中,容易出现膝过伸或膝过伸加重现象。

膝过伸也被称为膝反张或膝反屈畸形,又称“琐膝”现象,即在行走或站立过程中,患侧下肢在支撑期出现膝关节过度伸展(膝伸展角度大于5°)身体重心后移,患侧髋关节过度屈曲,身体出现后倾趋势的现象。脑瘫患儿或肌张力低下儿童因肌力下降、肌张力异常、平衡及本体感觉障碍导致膝关节过伸并出现“划圈步态”。

目前,国外儿童站立架产品,能有效的将儿童固定在站立位辅助和训练儿童站立,但是也存在如下缺陷:首先,踝部整体呈不能活动的固定式,无法纠正足部旋内、旋外及内收、外展问题;其次,不能控制膝过伸,不适于膝过伸儿童站立训练;最后,使用年龄多在3岁以上儿童,无婴幼儿站立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纠正婴幼儿膝过伸多功能站立架,通过脚部支架、膝部支架和手部支架的改进及活动式设计,能有效的纠正婴幼儿膝过伸。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纠正婴幼儿膝过伸多功能站立架,包括架体、脚部支架、膝部支架、上身支架和手部支架,架体为立式架体供身体倚靠并固定,下端安装脚部支架供双脚踩踏,脚部支架上侧的架体上安装膝部支架,架体上端为上身支架,上身支架上安装可调高度的手部支架,通过架体、脚部支架、膝部支架和上身支架固定在站立位;

所述脚部支架包括脚踏板和角度调节器,脚踏板为鞋状踏板,下端安装角度调节器并通过脚部支杆与架体连接,所述角度调节器为分别与脚部支杆固定的两个轴承,轴承通过转轴连接实现相对转动,轴承上分别设置锁定转动的卡槽和弹簧拨片;

所述膝部支架包括膝部垫、腘窝垫、膝部调节器、膝部支杆,所述膝部垫左侧或右侧活动安装腘窝垫,腘窝垫的另一侧安装连接件可与膝部垫连接形成闭环;膝部垫外侧通过膝部调节器连接膝部支杆,膝部支杆安装于架体两侧;

所述手部支架包括手部支杆和支撑板,支撑板两端安装手部支杆并与架体两侧连接;

所述脚部支杆、膝部支杆和手部支杆均通过滑动调节器与架体上开设的滑槽衔接后调节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调节器包括t型滑块和锁定旋钮,t型滑块包括横向滑块和纵向螺杆,横向滑块置于架体上开设的滑槽内相对上下滑动,所述滑槽的开口与纵向螺杆的直径大,同时小于横向滑块的长度;

所述锁定旋钮与纵向螺杆螺纹配合,通过旋转锁定旋钮将滑动调节器与架体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根据不同年龄段配备大、中、小三种型号。

进一步的,所述脚部支杆上固定的轴承上端面往下均匀开设若干卡槽,脚踏板上固定的轴承下端安装弹簧拨片,弹簧拨片衔接卡持于卡槽;

所述弹簧拨片可抬起分离于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膝部垫的中间夹层设有螺旋弹簧,膝部垫受力后可压缩。

进一步的,所述膝部支杆和脚部支杆均为带弯折角度支杆。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及上升支架形成的圆弧状开环凹槽内侧垫有软垫符合人体解剖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腘窝垫根据儿童立姿腘窝生理角度设计,使膝关节维持屈膝5-10°。

进一步的,所述膝部垫、腘窝垫根据不同年龄段配备大、中、小三种型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纠正婴幼儿膝过伸多功能站立架,包括架体、脚部支架、膝部支架和上身支架,脚部支架通过角度调节器的设置,在辅助站立后可旋转调节脚部内外旋和内收外展,膝部支架在辅助站立后,在膝部垫、腘窝垫、膝部支杆和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可变换为屈膝体位,同时膝部垫的塑形固定后可防止膝反张;

本实用新型可纠正婴幼儿膝过伸多功能站立架,通过脚部支架和膝部支架的改进,能有效的纠正婴幼儿膝过伸,同时,通过可升降支架,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儿童,尤其适用于3岁以下儿童。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可纠正婴幼儿膝过伸多功能站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可纠正婴幼儿膝过伸多功能站立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脚部支架及滑动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脚部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角度调节器的轴承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膝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滑动调节器及与滑槽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架体,2-脚部支架,201-脚踏板,202-角度调节器,2021-卡槽,2022-弹簧拨片,2023-转轴,203-脚部支杆,301-膝部垫,302-膝部调节器,303-膝部支杆,304-腘窝垫,305-连接件,4-上身支架,5-手部支架,6-滑动调节器,601-t型滑块,602-滑槽,603-和锁定旋钮,604-横向滑块和,605-纵向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

一种可纠正婴幼儿膝过伸多功能站立架,包括架体1、脚部支架2、膝部支架3、上身支架4和手部支架5,架体1为立式架体供身体倚靠并固定,下端安装脚部支架2供双脚踩踏,脚部支架2上侧的架体1上安装膝部支架3,架体1上端为上身支架4,上身支架4上安装可调高度的手部支架5,通过架体1、脚部支架2、膝部支架3和上身支架4固定在站立位;

所述脚部支架2包括脚踏板201和角度调节器202,脚踏板201为鞋状踏板,下端安装角度调节器202并通过脚部支杆203与架体1连接,所述角度调节器202为分别与脚部支杆203固定的两个轴承,轴承通过转轴2023连接实现相对转动,轴承上分别设置锁定转动的卡槽2021和弹簧拨片2022;

所述膝部支架3包括膝部垫301、腘窝垫304、膝部调节器302、膝部支杆303,所述膝部垫301左侧或右侧活动安装腘窝垫304,腘窝垫304的另一侧安装连接件305可与膝部垫301连接形成闭环;膝部垫301外侧通过膝部调节器302连接膝部支杆303,膝部支杆303安装于架体1两侧;

所述手部支架5包括手部支杆和支撑板,支撑板两端安装手部支杆并与架体1两侧连接;

所述脚部支杆203、膝部支杆303和手部支杆均通过滑动调节器6与架体1上开设的滑槽602衔接后调节相对位置。

所述滑动调节器6包括t型滑块601和锁定旋钮603,t型滑块601包括横向滑块604和纵向螺杆605,横向滑块604置于架体1上开设的滑槽602内相对上下滑动,所述滑槽602的开口比纵向螺杆605的直径大,同时小于横向滑块604的长度;

所述锁定旋钮603与纵向螺杆605螺纹配合,通过旋转锁定旋钮603将滑动调节器6与架体1锁定。

所述脚踏板201根据不同年龄段配备大、中、小三种型号。

所述脚部支杆203上固定的轴承上端面往下均匀开设若干卡槽2021,脚踏板201上固定的轴承下端安装弹簧拨片2022,弹簧拨片2022衔接卡持于卡槽2021;

所述弹簧拨片2022可抬起分离于卡槽2021。

所述膝部垫301的中间夹层设有螺旋弹簧,膝部垫受力后可压缩。

所述膝部支杆303和脚部支杆203均为带弯折角度支杆。

所述架体1及上升支架形成的圆弧状开环凹槽内侧垫有软垫符合人体解剖结构。

所述腘窝垫根据儿童立姿腘窝生理角度设计,使膝关节维持屈膝5-10°。

所述膝部垫、腘窝垫根据不同年龄段配备大、中、小三种型号。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的可纠正婴幼儿膝过伸多功能站立架,包括架体、脚部支架、膝部支架和上身支架,脚部支架通过角度调节器的设置,在辅助站立后可旋转调节脚部内外旋和内收外展,膝部支架在辅助站立后,在膝部垫、膝部支杆和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可变换为屈膝体位,同时膝部垫的塑形固定后可防止膝反张;

本实用新型的可纠正婴幼儿膝过伸多功能站立架,通过架体、脚部支架、膝部支架和上身支架将不能直立患儿达到直立起来并固定在站立位;

在使用过程中,可帮助患儿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刺激踝关节、膝关节本体感受器建立本体感觉,对维持人体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脚部支架包括脚踏板和角度调节器,脚踏板为鞋状踏板,下端安装角度调节器并通过脚部支杆与架体连接,所述角度调节器为分别与脚部支杆固定的两个轴承,轴承通过转轴连接实现相对转动,轴承上分别设置锁定转动的卡槽和弹簧拨片,脚部支架的设计,可以在架体上下移动进行调整,同时在踩踏于脚踏板并固定后,通过角度调节器实现动踝,具体操作为抬起弹簧拨片进行旋转,旋转后放下弹簧拨片使之卡住固定实现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膝部支架包括膝部垫、腘窝垫、膝部调节器、膝部支杆,所述膝部垫左侧或右侧活动安装腘窝垫,腘窝垫的另一侧安装连接件可与膝部垫连接形成闭环;膝部垫外侧通过膝部调节器连接膝部支杆,膝部支杆安装于架体两侧;膝部支架也可上下活动调节,调节的方式为松开锁定旋钮上下调整后锁紧固定,而膝部垫和腘窝垫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为闭环,腘窝垫根据儿童立姿腘窝生理角度设计,使膝关节维持屈膝5-10°;

该器械利用上述设计,实现动踝设计以及屈膝保护功能(屈膝5-10°),可以纠正足内外翻和膝过伸(膝反张),用于下肢不能直立、下肢瘫痪及行走困难的患儿,对于脑瘫、偏瘫及其他运动障碍等患儿,具有良好的康复作用,尤其适用于轻度足内外翻、膝过伸或肌张力低下存在膝过伸风险的儿童,对改善站姿,维持良好的生物力线,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形成,以及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全身的各关节活动能力,增强下肢的直立功能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