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1975发布日期:2021-03-16 22:22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用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打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骨科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骨科与时俱进了。

目前在骨科手术中常常需要进行打孔安装螺钉,但是大多数骨科手术中打孔时,大多数都是通过使用导向器对打孔钻头进行定位打孔,打孔时,需要一边手持导向器,一边手持打孔电钻,这种打孔方式存在单人操作困难,常常需要两个人配合进行打孔,所以需要一种骨科用打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用打孔装置,其具有操作便捷,便于定位打孔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科用打孔装置,包括固定管,固定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马达,固定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持柄,第一手持柄的分别固定安装有按压开关和反转启动开关,按压开关和反转启动开关均通过电线与第一伺服马达电性连接,固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打孔装置,打孔装置包括功能管,功能管表面与固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功能管的一端表面固定开设有防滑凹槽,功能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固定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纹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凹槽具有对功能管一端与打孔位置进行防滑定位的特点,固定轴承具有对螺纹杆与功能管内壁进行固定转动连接的特点。

进一步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伺服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螺纹管的表面与功能管的内壁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具有螺纹转动螺纹管的特点。

进一步地,功能管的表面分别固定开设有限位槽和行程槽,行程槽的内壁与功能管的内壁固定连通,行程槽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开关,行程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止动限位块,止动限位块的表面与螺纹管的表面固定连接,功能管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调节控制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止动限位块具有防止螺纹管跟随螺纹杆螺纹轴向运动,保持向下直线运动的特点。

进一步地,调节控制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安装块,限位安装块的表面与行程槽的内壁滑动连接,限位安装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和第一限位开关均通过电线与第一伺服马达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控制环和第二限位开关具有自动控制第一伺服马达自动正转停止,自动控制打孔深度的特点。

进一步地,调节控制环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限位槽的内壁,固定螺栓的一端与限位槽的内壁插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栓与限位槽配合具有对调节控制环进行调节定位固定的特点。

进一步地,螺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安装盘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马达,第二伺服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钻头,功能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持柄,第二手持柄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启停开关,启停开关通过电线与第二伺服马达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停开关具有控制第二伺服马达启停的特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打孔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手持柄和第二手持柄,将功能管的一端与打孔位置进行定位后,通过第一手持柄上的按压开关即可启动第一伺服马达带动螺纹管运动,自动推动第二伺服马达和钻头进行打孔,通过第二限位开关自动控制打孔深度,从而具有操作便捷,便于定位打孔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功能管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固定管;2、第一伺服马达;3、第一手持柄;4、按压开关;5、反转启动开关;6、功能管;61、防滑凹槽;62、固定轴承;63、螺纹杆;64、螺纹管;65、限位槽;66、行程槽;661、第一限位开关;67、止动限位块;68、调节控制环;69、限位安装块;610、第二限位开关;611、固定螺栓;612、安装盘;613、第二伺服马达;614、钻头;615、第二手持柄;616、启停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骨科用打孔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固定管1,固定管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马达2,固定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持柄3,第一手持柄3的分别固定安装有按压开关4和反转启动开关5,按压开关4和反转启动开关5均通过电线与第一伺服马达2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按压开关4具有按下后启动第一伺服马达2正转启动,松开后第一伺服马达2正转停止的特点;

固定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打孔装置,打孔装置包括功能管6,功能管6表面与固定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

如图2-3所示,功能管6的一端表面固定开设有防滑凹槽61,功能管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62,固定轴承62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3,螺纹杆6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伺服马达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纹杆6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64,螺纹管64的表面与功能管6的内壁滑动连接,功能管6的表面分别固定开设有限位槽65和行程槽66,行程槽66的内壁与功能管6的内壁固定连通,行程槽66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开关661,行程槽6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止动限位块67,止动限位块67的表面与螺纹管64的表面固定连接,功能管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调节控制环68;

如图2-3所示,调节控制环6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安装块69,限位安装块69的表面与行程槽66的内壁滑动连接,限位安装块6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开关610,第二限位开关610和第一限位开关661均通过电线与第一伺服马达2电性连接,调节控制环6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611,固定螺栓61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限位槽65的内壁,固定螺栓611的一端与限位槽65的内壁插接,螺纹管6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612,安装盘61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马达613,第二伺服马达6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钻头614,功能管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持柄615,第二手持柄61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启停开关616,启停开关616通过电线与第二伺服马达613电性连接;

通过设置打孔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手持柄3和第二手持柄615,将功能管6的一端与打孔位置进行定位后,通过第一手持柄3上的按压开关4即可启动第一伺服马达2带动螺纹管64运动,自动推动第二伺服马达613和钻头614进行打孔,通过第二限位开关610自动控制打孔深度,从而具有操作便捷,便于定位打孔的特点。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启停开关616启动第二伺服马达613启动,第二伺服马达6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钻头614转动,通过第一手持柄3和第二手持柄615将功能管6与需要打孔的位置插接定位后,通过第一手持柄3上的按压开关4控制第一伺服马达2启动,第一伺服马达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螺纹杆63转动,螺纹杆63螺纹带动螺纹管64运动,螺纹管64带动安装盘612、第二伺服马达613和钻头614,向下运动进行打孔,打孔的深度通过固定螺栓611调节调节控制环68在功能管6上的位置,通过调节控制环68内壁固定连接的限位安装块69上的第二限位开关610控制第一伺服马达2正转自动停止。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