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采集坚韧组织样品的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8792发布日期:2021-03-30 19:4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采集坚韧组织样品的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织样本采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采集坚韧组织样品的活检针。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坚韧组织如骨肿瘤组织的穿刺活检术主要采用现有的活检针进行操作。现有的活检针通过中空的针管插入坚韧的骨肿瘤中,挖取组织条后,堵住针管尾端甚至使用注射器抽吸后拔出,虽然尾端封闭将在拔出针管时产生负压,然而由于组织的坚韧难以切割,经常出现以下问题:

a.拔出针管时组织仍连接于穿刺部位,仅仅拔出空针管;

b.使用注射器抽吸难以掌控抽吸力度,容易将组织破坏甚至损伤针尖处的其他组织;

c.无法保证每次都能取出组织,将导致多次穿刺,增加病人痛苦,增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取两个组织样本需要穿刺两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采集坚韧组织样品的活检针,具体内容如下:

一种用于采集坚韧组织样品的活检针,包括穿刺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穿刺机构的第三握把;所述穿刺机构包括连接槽、管壁处设置有通孔的穿刺针、与所述通孔配合的切割部;所述穿刺针连接所述连接槽;所述切割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内的尾端、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的切割端;所述第三握把上设置有可与所述连接槽配合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与所述连接槽配合时,可下压所述切割部尾端,将所述切割端压出所述通孔,切割组织。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可与所述尾端配合的弹性机构;所述第三连接柱与连接槽配合时,所述弹性机构压缩;拆卸所述第三连接柱时,所述弹性机构可弹起所述尾端,将所述切割端收回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槽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握把;所述第一握把上设置有可与所述连接槽配合的第一连接柱、可与所述穿刺针过渡配合的填充针;所述填充针为具有尖端的柱体;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连接槽配合时,所述填充针可插入所述穿刺针。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槽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握把;所述第二握把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槽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柱处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三连接柱与所述连接槽配合时,所述密封圈可密封所述连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内,可与所述尾端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部的尾端处设置有可与所述弹簧配合的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与所述第三连接柱通过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顶杆;所述顶杆可与所述穿刺针配合,将所述穿刺针内的组织顶出。

有益效果:

穿刺针与连接槽连接;穿刺针管壁处设置有通孔,切割部的切割端设置在通孔内,尾端设置在连接槽内;将第三握把与连接槽连接,第三连接柱即可压下尾端,将切割端压出通孔,切割组织;旋转穿刺针,切割端跟随旋转,即可切离组织,解决了组织坚韧难以脱离,经常取回空管的问题;

切割槽内设置有与尾端配合的弹簧;第三连接柱下压尾端时,弹簧蓄力;拆卸第三握把时,弹簧回弹,将尾端顶起,切割端收入通孔内;

第一握把上设置有填充针;第一握把与穿刺机构连接,将穿刺针刺入组织,此时填充针填满穿刺针,穿刺针内无组织残留,对组织损伤小;穿刺针到达骨癌细胞时,拆卸第一握把,更换为第二握把,继续刺入组织,此时穿刺针内收集有骨癌组织;拆下第二握把,更换第三握把,第三连接柱将切割端压出,旋转穿刺针完成切割;抽离穿刺机构时,用于密封圈与连接槽配合,穿刺针内形成负压,骨癌组织不会脱离穿刺针,导致取样失败;取样完成后,可使用顶杆将组织从穿刺针内顶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三握把与穿刺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穿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第一握把的示意图;

图6为第二握把的示意图;

图7为第三握把的示意图;

图8为顶杆的示意图;

图9为第一握把与穿刺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10为第二握把与穿刺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组件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握把、11.第一把手、12.第一连接柱、13.填充针;

2.第二握把、21.第二把手、22.第二连接柱;

3.第三握把、31.第三把手、32.第三连接柱、33.密封圈;

4.穿刺机构、41.连接槽、42.穿刺针、421.通孔、43.切割部、431.切割端、432.尾端、433.凸缘、44.弹簧;

5.顶杆、51.第四把手、52.杆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以下所述:

一种用于采集坚韧组织样品的活检针,包括第一握把1、第二握把2、第三握把3、穿刺机构4、顶杆5。

所述穿刺机构4包括连接槽41、穿刺针42、切割部43、弹簧44。连接槽41为槽体结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穿刺针42与连接槽41固定连接。穿刺针42为管状结构,管壁设置有通孔421。切割部43包括与通孔421配合的切割端431、位于连接槽41内的尾端432;尾端432处设置有凸缘433。弹簧44设置在连接槽41内,可与凸缘433配合。压下尾端432处的凸缘433,弹簧44被压缩,切割端431露出通孔421,伸入穿刺针42内,切割组织。

第一握把1包括第一把手11、设置在第一把手上的第一连接柱12和填充针13。第一连接柱12为较短的柱体结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可与连接槽41配合;填充针13为具有尖端的实心柱体结构。当第一连接柱12与连接槽41配合时,填充针13与穿刺针42过渡配合。此时用于第一连接柱12较短,故不会下压凸缘433,切割端431不会伸出。

第二握把2包括第二把手21、设置在第二把手21上的第二连接柱22。第二连接柱22为较短的柱体结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可与连接槽41配合。当第二连接柱22与连接槽41配合时,由于第二连接柱22较短,故不会下压凸缘433,切割端431不会伸出。

第三握把3包括第三把手31、设置在第三把手31上的第三连接柱32和密封圈33。第二连接柱22为较长的柱体结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可与连接槽41配合。当第二连接柱22与连接槽41配合时,由于第二连接柱22较长,会下压凸缘433,使切割端431伸出,切割组织;同时密封圈33与连接槽41配合,实现密封作用。

顶杆5包括第四把手51、连接第四把手51的杆部52。杆部52可与穿刺针42配合,将位于穿刺针42内的组织顶出。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如下:

以对骨癌细胞取样为例,使用时,首先使第一握把1连接穿刺机构4,使填充针13与穿刺针42配合,然后将穿刺针42对准取样组织刺入至骨癌细胞的位置。由于填充针13将穿刺针42填满,此时穿刺针42内没有其余组织。

取下第一握把1,将第二握把2连接穿刺机构4,继续刺入组织,开始取样,此时穿刺针42内存在骨癌细胞组织。

取下第二握把2,将第三握把3连接穿刺机构4。第三连接柱32下压凸缘433,使切割端431伸入穿刺针42内,切割组织。此时旋转第三握把3,使穿刺针42在组织内旋转,切割端431跟随旋转,完成取样组织的切割。此时将穿刺机构4抽出组织,用于密封圈33的作用,穿刺针42内形成密封空间,抽离组织时形成负压,使组织不脱离。完成取样后,取下第三握把,使用顶杆5通入穿刺针42,将取样组织顶出,完成取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