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气切患者痰液喷溅的新型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4091发布日期:2021-05-11 14:5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气切患者痰液喷溅的新型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气切患者痰液喷溅的新型口罩。



背景技术:

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相关机构先后发布多版疫情防控指南、共识等,也出版了《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护理规范》,明确指出鼻导管吸氧患者可带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但针对气管切开吸氧患者的疫情防控管理要求,目前还未见详细报道。气管切开是用来解除患者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通畅的重要方式,不但有利于及时吸痰,同时也能降低呼吸道死腔,促进有效的通气,对患者的通气功能具有较大的改善作用。从而解除肺内压过高,恢复气体交替与血流平衡。便于排出机体内过多的二氧化碳,解除高碳酸症的危害,并且能改善心肺功能。部分患者可通过经气管切开口支气管灌洗,将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出或洗出,从而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但是气管切开吸氧患者因疾病本身原因成为病毒感染的易感者,同时给予气切患者吸痰时,气管切开管口暴露,易污染周围环境,使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增高,因此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应用口罩法对上述患者的防控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一种防气切患者痰液喷溅的新型口罩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气切患者痰液喷溅的新型口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气切患者痰液喷溅的新型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安装座以及呼气装置,所述口罩主体基面中间处设有氧气连接管,所述口罩主体基面上部靠近氧气连接管两侧处设有呼气装置,所述呼气装置由上盖、消毒层、过滤层和下壳体组成,且所述上盖和下壳体中间均设有透气孔,所述下壳体外部的上部设有卡条,所述下壳体外部中间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外部中间处设有连接槽,所述口罩主体基面两侧中间处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连接带,所述口罩主体背面靠近边缘处设有内垫,所述口罩主体背面靠近内垫内侧处设有吸收棉条。

优选的,所述上盖和下壳体之间通过卡条压合卡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消毒层、过滤层和下壳体之间套接。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和口罩主体之间通过密封圈的连接槽压合卡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口罩主体和安装座连接处设有连接柱,且所述口罩主体和安装座之间通过连接柱压合卡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两端的两侧均设有魔术贴,且所述连接带和安装座之间套接连接并通过魔术贴粘合锁紧。

优选的,所述口罩主体和吸收棉条连接处设有放置槽,且所述口罩主体和吸收棉条之间通过放置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口罩主体和内垫连接处设有卡槽,且所述内垫和口罩主体之间通过卡槽卡接,且所述内垫为硅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口罩主体,使用吸氧面罩的气切患者使用防喷溅口罩后,对环境的污染度明显低于使用前,使用吸氧面罩的气切患者使用防喷溅口罩后,呼吸频率较使用前无显著变化,使用吸氧面罩的气切患者使用防喷溅口罩后,血氧饱和度较使用前无显著变化,使用吸氧面罩的气切患者使用防喷溅口罩后,患者痰液黏稠度有所降低,防喷溅面罩的设计符合面罩吸氧患者的颈部结构,尺寸合适,松紧度适宜,能够很好地覆盖气管切开患者的氧气面罩,并完全扣住气管套管,作用类似口罩,保障了患者有效吸氧的持续性,同时防气切患者痰液喷溅的新型口罩的安装座上连接有带魔术贴的连接带固定,口罩主体和安装座连接处设有连接柱,且口罩主体和安装座之间通过连接柱压合卡接连接,若非因病人烦躁拉拽防喷溅面罩基本上不会出现防喷溅面罩被移开的现象,因气管切开改变了气管的解剖结构,导致气道内水和热量丢失明显,如果湿化不够,容易造成气管套管内壁结痂、阻塞气道、引起肺功能损害,而使用防喷溅面罩后呼出气体的热气和水份在面罩内完全形成了一层薄雾,成为一种湿润环境,能有效地保持呼吸道的水分,对降低痰液粘稠度也有一定效果,防喷溅面罩上有呼气装置,保证呼出气体的排出,可避免二氧化碳在面罩内蓄积,患者使用防喷溅口罩后对环境的污染度减少,防喷溅口罩对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痰液黏稠度的影响并无改变,能保障有效吸氧的持续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呼气装置,上盖和下壳体之间通过卡条压合卡接连接,消毒层、过滤层和下壳体之间套接,方便更换消毒层和过滤层,下壳体和口罩主体之间通过密封圈的连接槽压合卡接连接,方便呼气装置的更换。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吸收棉条和内垫,口罩主体和吸收棉条连接处设有放置槽,且口罩主体和吸收棉条之间通过放置槽卡接,方便吸收多余液体,减少污染,口罩主体和内垫连接处设有卡槽,且内垫和口罩主体之间通过卡槽卡接,且内垫为硅胶材质,使得口罩和皮肤间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呼气装置结构图。

图中:1-口罩主体、2-安装座、3-连接带、4-氧气连接管、5-吸收棉条、6-呼气装置、7-内垫、8-上盖、9-消毒层、10-过滤层、11-透气孔、12-卡条、13-下壳体、14-密封圈、15-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防气切患者痰液喷溅的新型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安装座2以及呼气装置6,口罩主体1基面中间处设有氧气连接管4,口罩主体1基面上部靠近氧气连接管4两侧处设有呼气装置6,呼气装置6由上盖8、消毒层9、过滤层10和下壳体13组成,消毒层9、过滤层10和下壳体13之间套接,且上盖8和下壳体13中间均设有透气孔11,下壳体13外部的上部设有卡条12,上盖8和下壳体13之间通过卡条12压合卡接连接,下壳体13外部中间处设有密封圈14,密封圈14外部中间处设有连接槽15,下壳体13和口罩主体1之间通过密封圈14的连接槽15压合卡接连接,口罩主体1基面两侧中间处设有安装座2,口罩主体1和安装座2连接处设有连接柱,且口罩主体1和安装座2之间通过连接柱压合卡接连接,安装座2上设有连接带3,连接带3两端的两侧均设有魔术贴,且连接带3和安装座2之间套接连接并通过魔术贴粘合锁紧,口罩主体1背面靠近边缘处设有内垫7,口罩主体1和内垫7连接处设有卡槽,且内垫7和口罩主体1之间通过卡槽卡接,且内垫7为硅胶材质,口罩主体1背面靠近内垫7内侧处设有吸收棉条5,口罩主体1和吸收棉条5连接处设有放置槽,且口罩主体1和吸收棉条5之间通过放置槽卡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实施例: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发热病房的使用吸氧面罩的气切患者13例,使用防气切患者痰液喷溅的新型口罩防止患者从气切处通过飞沫、气溶胶喷溅污染周围环境及医务人员等,观察使用前后患者对环境的污染度、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痰液黏稠度的变化。干预方法:气管切开患者在氧气面罩外覆盖防气切患者痰液喷溅的新型口罩,并完全扣住气管套管,进行防护。防气切患者痰液喷溅的新型口罩的安装座2上连接有带魔术贴的连接带3,环形固定于患者颈部。见图1-图3,研究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24小时后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相关指标情况。

观察指标:1.吸氧面罩颈部周围皮肤及衣物污染度,分为四个等级:0度:周围皮肤无痰液;ⅰ度:周围5cm内皮肤及衣物有痰液;ⅱ度:周围5-10cm内皮肤及衣物有痰液;ⅲ度:周围10cm以上皮肤及衣物或床栏及医务人员身体上有痰液;

2.血氧饱和度:观察心电监护仪中显示的血氧饱和度;

3.呼吸频率;

4.痰液黏稠度的判定标准:①痰液黏稠度:ⅰ度(稀痰):痰如米汤或泡沫状,吸痰后导管内壁无痰液滞留;ⅱ度(中度黏痰):痰的外观较ⅰ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导管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ⅲ度(重度黏痰):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导管内壁常滞有大量痰液而不易用水冲净。

使用防喷溅面罩后患者对环境的污染度明显减少,能够有效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同时,在临床一线,繁重的护理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防喷溅面罩固定较牢、吸痰前摘下即可,且不易变形脱落,痰液不会外喷,医务人员每日需更换衣物、被服次数明显减少,防喷溅面罩安全环保,制作简单,可重复使用,只需每日清洗后用1000mg含氯钠浸泡30分钟,即达到消毒目的,可减少医务人员的间接护理时间,防喷溅面罩的设计符合面罩吸氧患者的颈部结构,尺寸合适,松紧度适宜,能够很好地覆盖气管切开患者的氧气面罩,并完全扣住气管套管,作用类似口罩,保障了患者有效吸氧的持续性,同时防气切患者痰液喷溅的新型口罩的安装座2上连接有带魔术贴的连接带3固定,若非因病人烦躁拉拽防喷溅面罩基本上不会出现防喷溅面罩被移开的现象,因气管切开改变了气管的解剖结构,导致气道内水和热量丢失明显,如果湿化不够,容易造成气管套管内壁结痂、阻塞气道、引起肺功能损害,而使用防喷溅面罩后呼出气体的热气和水份在面罩内完全形成了一层薄雾,成为一种湿润环境,能有效地保持呼吸道的水分,对降低痰液粘稠度也有一定效果,防喷溅面罩上有呼气装置6,保证呼出气体的排出,可避免二氧化碳在面罩内蓄积,使用防喷溅面罩覆盖气切患者吸氧面罩让更多气切患者能够自己做好防护的同时,减少他人感染风险机会,同时不影响气切患者的治疗效果,让患者更有信心的参与到治疗与康复过程中,缩短住院周期,降低住院费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