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3576发布日期:2021-03-26 22:33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手术体位是指术中患者的位式,正确的手术体位,可获得良好的术野(尤其是深部手术),防止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俯卧位是手术体位中的一种,常用于腰背部检查、脊柱手术、脑外手术或泌尿外科手术等。
3.俯卧位手术中,患者的面部朝向下方,并需要支撑。传统的支撑方式是采用支架支撑在患者面部,漏出患者口鼻及眼部。但是,长时间(一般手术时间持续几小时)通过支架对患者面部支撑,会对患者面部造成压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部保护装置,以避免俯卧位手术中患者面部遭受压伤。
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面部保护装置,包括:
6.底座;
7.第一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上;
8.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左侧脸颊支撑部和右侧脸颊支撑部,安装在第一升降机构的顶部,用于支撑患者的两侧脸颊;
9.第二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上;
10.第二支撑组件,包括额部支撑部和下颌支撑部,安装在第二升降机构的顶部,用于支撑患者的额部和下颌部;及
11.控制开关,与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的升起/降落,以使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交替支撑患者面部。
12.进一步地,左侧脸颊支撑部和右侧脸颊支撑部均具有弧形开口,且左侧脸颊支撑部上的弧形开口与右侧脸颊支撑部上的弧形开口相对设置。
13.进一步地,额部支撑部和下颌支撑部均具有弧形开口,且额部支撑部上的弧形开口与下颌支撑部上的弧形开口相对设置。
14.进一步地,下颌支撑部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用于放置患者的下颌部。
15.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一升降机构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二升降机构可拆卸连接。
16.进一步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一台或两台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支架,支架的顶端与第一支撑组件连接。
17.进一步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一台或两台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支架,支架的顶端与第二支撑组件连接。
18.进一步地,控制开关为定时开关。
19.进一步地,底座上设置有配重物。
20.进一步地,底座为圆台形、方台形或不规则台形。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分别支撑患者面部不同的部位,并结合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实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交替升降,从而实现在术中交替支撑患者面部不同的部位,避免长时间支撑患者面部同一部位造成的压伤。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支撑组件支撑患者面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4.图3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支撑组件支撑患者面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支撑组件支撑患者面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7.图6为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支撑组件支撑患者面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8.图7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机构、支架和第一支撑组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29.其中:1.底座;2.第一升降机构;3.第二升降机构;4.第一支撑组件;5.第二支撑组件;6.凹槽;7.支架;8.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面部保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第一升降机构2,安装在底座1上;第一支撑组件4,安装在第一升降机构2的顶部,用于支撑患者的两侧脸颊;第二升降机构3,安装在底座1上;第二支撑组件5,安装在第二升降机构3的顶部,用于支撑患者的额部和下颌部;及控制开关,与第一升降机构2和第二升降机构3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升降机构2和第二升降机构3的升起/降落,以使第一支撑组件4和第二支撑组件5交替支撑患者面部。
3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分别支撑患者面部不同的部位,并结合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实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交替升降,从而实现在术中交替支撑患者面部不同的部位,避免长时间支撑患者面部同一部位造成的压伤。
33.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是为了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因此,其下端面设置为平面,可以保持装置的平稳性。具体的,底座1为圆台形、方台形或其他不规则台形,台形即具有一定的高度,进而可以使得底座1的重量增加,并且其会有内部空间,通过该内部空间可以用来安装线路及其他配件,也可以将控制开关安装在其内部,可以降低装置的易收纳性,避免对手术的医护人员行动带来不便。
34.可选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底座1的稳固性,可以在底座1上设置配重物。配重物可以装在底座1的内部,如钢板、若干个铁块等等。
35.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选择为定时开关,定时开关指一个基于时间变化,在一定时段内使电路开路、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从功能上主要分为机械式
定时开关、电机驱动式、电子式定时开关等,从类型上分为单进单出、单进多出和双进双出开关。机械式定时开关一般是由旋钮、接触簧片、弹簧、接触轮、转轴、油盒、阻力板组成,采用钟表原理进行定时通断。本实施例中的定时开关可以选择为电子式定时开关,选择单进双出的控制模式,进而方便对第一升降机构2和第二升降机构3的电力切换,以实现通过第一支撑组件4和第二支撑组件5交替支撑患者的面部。
36.当然,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第一升降机构2和第二升降机构3同时通电,实现第一支撑组件4和第二支撑组件5同时支撑患者的面部。
37.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假设手术的总时间为120min,在初始的30min,采用第一支撑组件4和第二支撑组件5同时支撑患者的面部。在60min至100min之间,采用第一支撑组件4和第二支撑组件5交替支撑患者面部的方式,例如:
38.在60~70min时,如图3所示,通过第一支撑组件4支撑患者面部,进而使得患者的额部和下颌部受到缓解;
39.在70~80min时,如图2所示,通过第二支撑组件5支撑患者面部,进而使得患者的两侧脸颊受到缓解;
40.在80~90min时,通过第一支撑组件4支撑患者面部,再次使得患者的额部和下颌部受到缓解;
41.在90~100min时,通过第二支撑组件5支撑患者面部,再次使得患者的两侧脸颊受到缓解;
42.在100~120min时,由于患者面部受压时间较长,所以,可以把交替支撑时间的间隔调整为5min,直至手术完毕。
43.上述的时间设定都是通过定时开关进行设定,其具有多种使用模式,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设定。
44.具体的,第一支撑组件4包括左侧脸颊支撑部和右侧脸颊支撑部,左侧脸颊支撑部和右侧脸颊支撑部均具有弧形开口,且左侧脸颊支撑部上的弧形开口与右侧脸颊支撑部上的弧形开口相对设置。通过在左侧脸颊支撑部和右侧脸颊支撑部上设置弧形开口,可以防止左侧脸颊支撑部和右侧脸颊支撑部压住患者的鼻子和眼睛部位,实现对患者面部的保护。
45.另外,第二支撑组件5包括额部支撑部和下颌支撑部,额部支撑部和下颌支撑部均具有弧形开口,且额部支撑部上的弧形开口与下颌支撑部上的弧形开口相对设置。通过额部支撑部和下颌支撑部的弧形开口,可以使得额部支撑部和下颌支撑部具有与患者额头和下颌大致相适应的弧度,还可以实现对患者嘴部的保护。
46.更为具体的,下颌支撑部上设置有凹槽6,凹槽6用于放置患者的下颌部。凹槽6的形状与患者下颌部的形状相匹配,进而使得患者的下颌可以进入到该凹槽6中,使得患者面部和水平面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保护患者的颈椎。
47.可选的,上述的左侧脸颊支撑部、右侧脸颊支撑部、额部支撑部和下颌支撑部均采用支撑垫形式,如棉垫、海绵垫等。在支撑垫与患者面部接触部位增加柔性材料,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4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组件4与第一升降机构2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组件5与第二升降机构3可拆卸连接。通过可拆卸连接,可以保证针对不同面部大小的患者,更换不同
大小的第一支撑组件4和第二支撑组件5,进而使得患者术中更加舒适。可选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如螺栓连接、卡扣连接、魔术贴8连接等等,可以根据需要具体选择,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选择了魔术贴8进行连接,更加方便。
49.作为实例而非限定,第一升降机构2包括两台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支架7,支架7的顶端与第一支撑组件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台液压缸的型号选择为相同的型号,且安装在底座1的相对的两侧,以保证位置与两侧脸颊相对应。支架7的形式可以直接选择为连接板,将连接板的底面固定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顶端,顶面安装魔术贴,直接与第一支撑组件4粘贴连接。
50.第二升降机构3包括两台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支架7,支架7的顶端与第二支撑组件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台液压缸的型号选择与第二升降机构3中的液压缸相同的型号,且安装在底座1的另外相对的两侧,以保证位置与额部和下颌部相对应。支架7的形式可以直接选择为连接板,将连接板的底面固定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顶端,顶面安装魔术贴,直接与第二支撑组件5粘贴连接。
5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升降机构2包括一台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支架7,支架7的顶端与第一支撑组件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液压缸安装在底座1的一侧,支架7选择为y形支架,通过该液压缸同时带动左侧脸颊支撑部和右侧脸颊支撑部的升降,保证二者同步。y形支架的上部立柱上分别安装平板,平板上安装魔术贴,直接与第一支撑组件4粘贴连接。
52.第二升降机构3包括一台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支架7,支架7的顶端与第二支撑组件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液压缸的型号选择与第一升降机构2中的液压缸型号不同。支架7包括一横杆,该横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两根竖杆,竖杆可以根据患者的头部位置弯曲一定角度,以保证位置与额部和下颌部相对应。每个竖杆的还安装一块平板,平板上安装魔术贴,直接与第二支撑组件5粘贴连接。
53.第二升降机构3中液压缸和活塞杆的高度和行程和小于第一升降机构2中的液压缸活塞杆的高度和行程,通过调节两个支架7的高度,使得第一支撑组件4和第二支撑组件5升起是位于同一水平面,以避免在升降的过程中两个支架7互相干扰。
54.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机构2升起时,如图6所示,实现通过患者两侧脸颊对面部的支撑,当第二升降机构3升起时,如图5所示,实现通过患者的额部和下颌部对面部的支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